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莎朗.史瓦茨的《讀書毀了我》
2015/04/26 09:33:54瀏覽680|回應0|推薦10
Excerpt:莎朗.史瓦茨的《讀書毀了我》

一直沒有認真想過「讀書」這件事,一旦當它成癮之後,似乎也就難以戒斷:等候朋友聚餐、等候捷運,甚至等候電梯,每一個等待的空檔,書癮必然發作,儘管只是一分鐘不到的時間,你都必須順從它的指示拿出背包中的書本,儘管有時候只能拿著不得不替代的菜單或公文,你依然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否則空無一物的雙手將會忍不住感到恐慌而開始顫抖。

史瓦茨的《讀書毀了我》,列舉了「讀書」的諸多症狀,似乎一樣病情不輕,甚至她用 ”Ruined by reading” 來指控「讀書」毀其一生的罪責,只不過這個罪責卻讓她欣然接受。
傅月庵在〈導讀〉一文,引用了吳爾芙在《普通讀者》的一段話直言上帝對於愛讀書的人是不會給予任何獎賞:
至少我往往夢見在最後審判那天,那些偉人——征服者和律師和政治家——都來領取皇冠、桂冠或永留青史的英名等獎賞的時候,萬能的上帝看見我們腋下夾著書走近,便轉過身子,不無欣羨地對彼得說:「等等,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莊信正譯)

如果愛讀書的人真的不需要任何獎賞,那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麼?以下摘要自這本書的一段文章〈為自己閱讀〉,文末寫到
唯獨閱讀這件事,我是為自己而做的。這也是使我的生活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
我相信各位嗜書之人對於史瓦茨的想法都應該深有同感而心有戚戚焉吧!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79052
讀書毀了我
Ruined by reading : a life in books
作者: 琳恩.莎朗.史瓦茨/
原文作者:Lynne Sharon Schwartz
譯者:李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1/11/01
語言:繁體中文

  對於喜歡閱讀的人來說,閱讀可能是一種耽溺。作者史瓦茨寫道:我會摒除其他雜務來閱讀。但是我們為什麼而讀?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作者反思她一生的閱讀歷程,如果沒有閱讀,生活會失去什麼?在本書中,作者描述自少女時代沉浸在書的世界,從格林童話到狄更生的《雙城記》,藉由閱讀作者發現並清楚自己的特性,且書籍的想像力與力量形塑了她富有想像力的奇妙世界。「如果沒有書,我如何成為我自己?」在生活與閱讀之間,作者率真的敘述足以激發愛書人來思考「閱讀」對於我們生活的意義。

【延伸閱讀】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8882.htm
讀書毀了我 ( / 張淑伶)


Excerpt
一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閱讀會改變我的生活,或至少教會我如何生活。閱讀的確有所傳授,傳授了許多事情,但並不是我天真地期許的事物。在濃密的經驗之林中,掌握書中的智慧並沒有什麼用。如果說,從來沒有哪個女孩為書所毀,那也沒有哪個女孩是為書所教(更無用的是倚仗虛構的人物。其中的佼佼者惶惑地遊走,最後以壞結局做結,這正使其生活值得加以編造。而我們,讀者諸君,則充當了顧問角色;告訴他們做這做那、別忘了寄那封信、不要上那架飛機、跟他離婚、娶她、看在上帝的份上回頭看看吧。但這一切終歸徒勞。)
如此說來,那麼重點何在?不是為了累積知識,因為我連書的內容都忘了。當然也不是為了打發時間,或像某些人說的「殺」時間 (時間也會殺我們的)。因為殺時間可說是為時尚早。我們「殺」時間以飛躍其本體,來到未來事件,諸如晚餐之類的事。晚餐過後我們卻發現,就像馬克白一樣,還得再多殺些才能熬到下一個事件發生。顯然那些事件也不過是較為戲劇性的消磨手段。我們所等待的,殺時間所獲致的,是死亡,唯一可讓我們自生命重擔中解脫的事件。殺時間過生活,就如艾芙琳伍德 (Evelyn Wood) 所謂的速讀即閱讀,全速衝刺;和悠閒漫步地欣賞風景恰得其反。目標是要去完成,但不再是出於必要而做。速讀不是真正的閱讀,只是眼球連動罷了
打發時間的內幕,指的是束奔西跑、忙這忙那,為的是要感覺到每一刻都過得積極,確實是「活過了」——這只是對必死課題的另外一搏。閱讀也是一種時間的活動;讀過書的感覺跟昨日盛宴的享受感差不多一樣模糊。但它又不同於傳統的時間活動——舞蹈、運動或性行為這類階段式的活動——在閱讀時,身體是靜止不動的。的確,讀書教會我們的,最主要的是如何長時間靜坐不動,與時間迎面較勁。這股魄力完全是內在的,是崇高的、精神的鍛鍊,我們如此地沉浸其中,以致忘卻了時間和生死問題,更忘記了人生的小悲小難,只沐浴在永恆不息的當下。因此,最後我明白了,為什麼書中內容記得與否,對我而言無甚要緊。單單資訊本身,不足以和這種靜默的狂騷相提並論。思想回歸自身,以其靈巧和力量為樂;它為了那舞會而單足旋轉、跳躍,欣然接受並顫抖。表面看來,我們是一派懶洋洋。其實,我們已經做好了如卡爾維諾在《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開章幾頁中所建議的準備:

找一個最舒服的姿勢:坐好,伸展四肢,蜷縮起來,或是躺平……伸出腿,擱在一個或兩個椅墊上,或者把腿放在沙發扶手上、椅背上、咖啡桌上、書桌上、鋼琴上,或是擱在地球儀上。首先要把鞋子脫掉……調整燈光,這樣你的眼睛就不會累。現在就做,因為一旦你沉迷於閱讀,就不想動了,……現在就先想想有什麼可能打斷你讀書的事情。如果你抽煙的話,把香煙放在伸手可及處,還有煙灰缸。還有別的什麼事嗎?你需要去小解嗎?這一點你自己最清楚。

我們盯著書頁上機器印上去的符號看,當成文字辨識。每個符號都意有所指,但除了頭幾天的學習摸索外,我們並不知道也無法按此方式去閱讀它們。它們群組式地呈現,其整體意義大於各部分的加總。如同在人類群體中一樣,各個成員的行為都和其同伴脫離不了關係:每一個字都代表其符合環境的面向,進一步擴延某些意涵,又消弭掉別的詞彙的聲音。它們各自的等級也必須改變。一個在這裡是關鍵的字眼,在那裡則扮演輔助角色,而在連續出現之後,其份量將更為吃重,並有更豐富的微妙差異。所有這些,我們都以快過照亮書頁的光速記錄下來,在每個字飛過的時候,我們幾乎沒有注意到它最基本的部分,或是評估它所扮演的角色和位置,讓它在整體之中有其定位。
更不尋常的是,這些墨跡會生成情緒,甚至會給予包含情緒的錯覺,然而促成這情緒的倒是我們自身。雖說,它早先就已存在作家心中。那是多麼靈巧的傳遞:書籍所負的情感力量,無地域之別,從作家那裡安全地傳遞至讀者,印刷、裝幀及運送都沒有搞砸它,每當我們打開書的時候,都能再生並重獲那股情緒。
語言符號學家業已詳細闡明了這些奇蹟;即使稱它們為奇蹟聽起來都太單純了:畢竟,大部分的美學經驗都藉非生物的媒介來轉移。除了塗在畫布上的油彩,弓在琴弦上拉過,到底什麼是畫作和室內樂呢?不過,閱讀並不一樣。文字沒有如手套般可合戴的感覺器官,或像圖畫適於用眼觀看,音樂適於以耳聆聽。複雜的神經傳導早在文字找到其難以掌握的目標前即已發生,也早於我們稱之為「作家」的幽靈找到讀者前。
因為,無論時空多麼遙遠,書中總有這樣虛構的靈魂,是讀者從未瞥見的一環。是啊,從昔日狄更斯和王爾德的造訪,到今天各式各樣的表演,讀者們趨之若騖地紛紛撲向作者,為了親見給予他們樂趣的人物;也許,色情電話的消費者也同樣渴望見到線路那端的接聽者。但他們一定會失望的。作者「本人」再也不是書後的那個聲音,就跟那滿口淫語的雇員在現實生活中並不一定會激起我們的情欲一樣。跟色情電話的發聲者一樣,作家是應我們的幻想而生的。讀其書,我們會幻想其形象,這形象的確是某種存在物,但它永遠也不會是使用這個名字的血肉之身。
書籍亦然,它並不具有獨立或感官的存在,因而必須被打開,必須讓人去理解它的真意,我們樂在這種對其存在不可或缺的陶陶然力量中。真正的書是隱於青蛙外表下的王子。我們打開它,眼睛投下新生的一吻。這就是使人陶醉的力量。他人的想法並不干擾我們自由自在的思想,卻會在華麗的復生中與我們的思想水乳交融。
如果說我們讓書展現生命,那麼反之亦然。閱讀傅授了接納力,是濟慈那種消解的能力。它教導我們靜默專注地接納,接納一個暫借來的聲音。說話者將自身出借,我們也如法炮製,這是短暫的交流互換,跟愛情一樣。可是,相異之處在於,閱讀是純粹的活動。它給予我們的只有心的迷醉。當我們逐漸習慣在靜默和專注中接受書的時候。我們同時也慢慢習慣接受這個暫時擁有、並使人由衷迷醉的世界。
閱讀予人體驗的情境,無數的情境。並不是說時候一到我們就更知道要做些什麼,而是我們不會有突如其來的驚訝,或陷入空虛失落感之中。當我們老去,已然看清一切事物。經歷過曾經擁有又失去的傷悼和虛無,並且仍為其所束縛的時候,我們會張開滑稽而熱烈的臂膀,將那一大堆枯朽的書籍緊擁在我們胸懷,這時,我們也許會想起李爾王所說:「一切早已發生過,我並非置身未經勘探的蠻荒,只不過,在這場偉大浩蕩的行進中,輪到我獨自前往了。」
一個孩子有那麼多的生命時光是為別人而活,我們學習成人要我們學習的一切,展現自己的所學取悅他們。我兒時的所有閱讀,在緊閉的門後坐在床上讀書,直至夜幕將我包圍,那是一種墾荒行動。唯獨閱讀這件事,我是為自己而做的。這也是使我的生活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2255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