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奈波爾的《大河灣》
2015/03/08 07:05:33瀏覽231|回應0|推薦10
Excerpt:奈波爾的《大河灣》

The world is what it is; men who are nothing, who allow themselves to become nothing, have no place in it.
A Bend in the River, Opening line
(
我們的世界,就是這麼的現實:如果你是個無名小卒,如果你願意把自己當成一個無足輕重的人,那麼,你就不配存活在這個世界。)

幾經猶豫才下定決心找了《大河灣》這本小說來讀,之前曾經找過《奈波爾的作家論》,個人讀完的反應並不大 (除了他提到福樓拜的那一部分),但最近因為讀過柯慈 (J.M. Coetzee) 的幾本小說,感覺視野被打開了,也就放手一搏。

奈波爾在這本《大河灣》所建立的人物或場景並不多,卻把非洲殖民地一隅——大河灣在後殖民時代的興衰史刻劃入微,其中的滄桑之變令人感觸良多。

小說中的敘事者本身是印度洋的民族,在大河灣這塊土地並沒有任何國家或族群的認同,對於人生或未來總是懷抱著一種不安全感,他曾經宿命地留守卻也試圖改變而離開,但矛盾的是他又再度回到大河灣,而這裡終究成為他落地歸根的故鄉?可惜的是到了故事的最後,敘事者在黑夜中搭船逃離大河灣,他將何去何從依舊是茫然未知……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71720
大河灣
出版日期:1999/04/26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76016
大河灣(改版)
A Bend in the River
作者: 奈波爾/
原文作者:V.S.Naipaul
譯者:李永平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0/07/23
語言:繁體中文

2001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經典代表作
「進入那種地方並不難,但想要離開可就不容易了!」
他獨自深入非洲內陸,進入叢林、城鎮、鬥爭、血腥、黑暗之心……
在大河轉彎的地方,他尋找自己嚮往的新生活。
然而,繁華終歸煙雲,彷彿熱帶藤蔓朝生暮死,
一切,都落了空……

兵燹方才消散,繁華忽焉降臨,浮動的氣壓隨時牽扯人心,急遽的變革標示社會的不穩定,在茫茫的黑暗中,一切如同浮光掠影。家族世代居住在非洲東海岸的印度商人沙林,開車深入內陸,來到大河轉彎之處這個被遺棄的殖民城鎮,接管、經營一間店鋪,結果卻見證了部落之間的混戰,以及權力爭奪所帶來的腐敗和破壞;非洲人被殖民者倉促地送進現代世界,茫然不知所措;盲目的殖民政府把非洲的天然資源搜括一空;急遽變革帶來的,不只是形形色色,想要發財的非洲人,更多的是一群群無法溫飽的飢民。消極、無力,且「非洲夢」碎的沙林,最終只能沿著來時路,回到出發的地方。
在這部扣人心弦的小說中,「第一人稱」的敘事者,帶領讀者穿梭在故事情節之中,擺盪在出世和入世、理想和現實之間。奈波爾以豐沛的想像力與和壯闊繁複的背景,在《大河灣》中呈現非洲大陸的複雜樣態和人心疏離,是一部寓意深遠的重量級小說。

作者簡介
奈波爾 V. S. Naipaul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千里達島上的一個印度家庭,十八歲時,以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英國文學,之後遷居倫敦,服務於英國廣播公司(BBC)。一九五七年起,奈波爾正式展開寫作生涯,作品包括小說及非小說,如《神祕按摩師》、《畢斯華斯先生的屋子》、《在自由的國度》、《抵達之謎》、《世間之路》、《印度:受傷的文明》、《幽黯國度》、《模仿人》、《浮生》等,曾獲「布克獎」、「毛姆小說獎」、「霍桑登獎」、「史密斯獎」等多項文學大獎。二○○一年,奈波爾榮獲文學界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團將他與康拉德相提並論,認為奈波爾的作品「融合了深具洞見的敘述與永不妥協的審視,迫使我們正視受壓迫的歷史。」

Excerpt
在太陽、雨水和叢林侵蝕下,這個社區顯得十分憔悴蒼老,就像一個已經死亡的文明留下的遺祉。偌大的一片廢墟,彷彿經歷過一場世界末日般的大災難;但文明還沒死亡。我存活在這個文明中,而且,仍在朝向它邁進。這種感覺很詭譎:置身在遼闊的廢墟中,你的時間意識會被瓦解掉。你感覺到自己變成了一個鬼魂;不是來自「過去」,而是來自「未來」的幽靈。你覺得,你的生命和雄心已經消耗殆盡,這會兒你正注視著這一生遺留下來的痕跡:你置身在一個「未來」已經來臨,又消逝的地方。 (p.33~34)

那個時候,我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感覺上,周遭到處都是財富,只等我們走過去把它撿起來。給我們這種感覺的就是城外的那座叢林。以往,在那段空虛、閒散、無所事事的日子裡,我們漠視叢林的存在;接著,戰亂來臨了,叢林變成一股陰森可怖的力量,讓我們感到心悸。現在它卻反過來振奮我們,激勵我們——瞧,那一片遼闊的原始叢林,蘊含著多少還沒被發掘的寶藏啊。只是我們忘了一個事實:我們之前。早就有人來過這個地方,望著叢林感歎不已,就跟現在的我們一樣。
……
我可不想追隨馬赫許和鎮上其他外鄉人,在這個大河灣待上一輩子,度過餘生。內心深處,我把自己和他們分隔開來。直到今天,我依舊把自己看成一個過客。但哪裡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呢?我不知道,也從沒認真思索過。我在等待某種啟迪、某種靈悟,指引我前往我一心期盼的好地方,過我想過的「生活」。 (p.125~126)

我們每天呆呆望著一幢幢簇新的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來,心裡卻感到十分納悶。後來,我們漸漸明白,總統正在這兒進行一場實驗;這項計畫是那麼的巨大、驚人,連總統他老人家自己也不敢向世人公布。他正在創建一個現代非洲!他正在製造一個保證會震驚全世界的奇蹟。他繞過真實的非洲——叢林和村莊構成的落後、貧困的非洲——直接創造一座足以媲美先進國家的城鎮。 (p.133)

你把一個男孩帶出叢林,教他閱讀和書寫;你把叢林夷為平地,在上面建立一所工藝學院,把這個男孩送去就讀。一切就這麼簡單、容易。你很晚才進入現代世界,但你發覺,別的國家和民族花了那麼長的一段時間才取得的東西!讀寫能力、印刷術、大學教育、書籍和知識,早就在那兒等待著你,任你予取予求;而我們這些人卻必須按部就班,慢慢來。我想到我的家人、納玆魯丁和我自己。我們這種人,心靈中充滿著千百年累積下來的東西,有如一個沉重的包袱,一輩子甩不掉。而費迪南,一無所有的非洲男孩,只需跨出一步就可以獲得自由,然後一個勁往前衝,把我們這些人遠遠拋在後頭。
……
我們居住在同一塊土地上:我們看到的是同樣的一幅景觀。然而,在他眼中,這個世界生生不息,日新又新;而在我看來,這個世界卻是一片灰暗蒼涼,毫無希望。 (p.136~137)

英達爾說:「我本來不想回去。第一次回家,我猶疑了很久,因為我擔心心臟會受不了。飛機真是一種神奇的交通工具;你已經抵達另一個地方了,感覺上,你卻還待在原來的地方。飛機比心跳的速度還快。你迅速抵達,迅速離開,根本沒有工夫哀傷。飛機還有一個美妙的功能,搭乘飛機,你可以常常回到同一個地方,一而再,再而三,久而久之,你就不會再為過去感到哀傷。你會覺得,過去只存留在心靈中,在現實生活裡,它是不存在的。你把過去踐踏在腳底下,狠狠地把它給輾碎掉。剛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在踐踏一座花園,但過了一陣子,你會覺得你只不過是在地上走路。如今我們都必須以這種態度,學會過日子,面對往後的一生。過去存留在這兒。」英達爾伸出手來摸摸心口,「而不是在那兒。」他指了指店門外那條塵土飛颺的街道。 (p.150)

天終於亮了。隨著曙光的來臨,黑夜驟然消退了,變成過去的一部分。漆成白色的玻璃窗上,粉刷的痕跡開始顯露出來;在極端痛苦的煎熬中,驀地靈光一現,我內心彷彿悟到了什麼。這個啟示並不是語言文字所能傳達、所能描述的。我彷彿領悟到,我們離開娘胎來到這個世界,只是為了長大、變老,只是為了度完這一生,只是為了求取一些經驗。人活著是為了求取經驗,至於那是什麼經驗並不重要;歡樂和痛苦,尤其是痛苦,根本沒有意義;受苦跟享樂一樣毫無意義。靈光一閃即逝,我心中的這份啟悟變得跟夢境一樣縹渺、荒誕,但我會永遠記住,記住它曾經告訴我,人世間的痛苦是虛幻的。 (p.302)

大清早,陽光下,整座監獄聽來就像一所學子齊集、書聲琅琅的學校;在教官指導下,囚犯們正在唸誦詩篇。教官是手持警棍、足蹬馬靴的獄卒;他們傳授的詩篇,是一首首讚美總統和非洲聖母的頌歌;被迫跟隨教官反覆唸誦詩句的,是一群來自鄉村的小夥子和男孩。當初進入監獄時,這些年輕人雙手被反綁,一車一車載進來,像傾倒垃圾一樣被扔在院子裡,然後被……我不忍心說下去了。
大清早聽到這群年輕人朗誦讚美詩,讓人毛骨悚然。忍不住打個哆嗦。可憐的鄉下百姓,莫名其妙,掉落進白牆上那幾個黑色大字設下的陷阱中,萬劫不復,永世不得超生。然而,從他們臉上的神情。你可以看出來,他們已經退縮進他們的心靈和魂魄深處。暴跳如雷的獄卒——他們也是非洲人——似乎也了解這點,他們永遠無法接近這些囚犯的心靈。
這些非洲臉孔!這一張張宛如孩童般平靜的面具,它們曾經冷漠面對世界、面對其他非洲人給他們帶來的災難,就像牢裡這群年輕人那樣。以前,我從不曾那麼仔細觀察過這些臉孔——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無視於別人的同情或輕蔑——這些臉孔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空茫、消極。在這座監獄中,囚犯和獄卒臉上都顯露出一種幾近瘋狂的神情。但囚犯的瘋狂是內在的,遠遠超越了他們的革命,甚至超越了他們對革命的認知,超越了思想。他們己經準備好,坦然面對死亡。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是烈士,而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身分和尊嚴,是他們現在唯-擁有的東西。這種人,被強烈的自我意識弄瘋狂了。以往,我從不曾感覺,我跟這些人是那麼的親近,同時卻又那麼的疏遠。 (p.366~367)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2135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