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2015/02/10 19:38:20瀏覽1106|回應0|推薦9
Excerpt:《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光是看到書名《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就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這裡頭談的該不會是地鐵的風花雪月、奇人異士、瘋狂行徑,甚至是拍案驚奇之種種田野調查結果。(事實上並沒有啦!當然也還好這也不是學術研究之類的教科書…)

不過,在閱讀之前,建議不妨先上網搜尋一下巴黎地鐵的資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9%BB%8E%E5%9C%B0%E9%90%B5
巴黎地鐵法語Métro de Paris是法國巴黎的地下軌道交通系統1900年起運行至今。目前巴黎地鐵總長度220公里,居世界第十二位,年客流量達15.06億(2010年),居世界第九位。有14條主線和2條支線,合計303個車站(387個站廳)和62個交匯站。

你沒看錯,遠在一百多年以前,巴黎地鐵已經開通,要不然建議你也可以讀一下《追憶似水年華》,在第七冊《重現的時光》裡頭就有這麼一段和地鐵相關的文字,雖然說普魯斯特在有生之年應該不曾搭過地鐵:
「好多人不僅恢復了放蕩不羈的本性,而且受到街上突然出現的黑暗的誘惑。天火已經朝龐培城居民的身上紛紛落下,他們之中有幾個鑽到了像地下墓穴一樣暗的地鐵走廊裡。他們確實知道裡面還有別人。然而,作爲一種新的環境而籠罩任何事物的黑暗,會産生一種對某些人來說無法抗拒的誘惑

這本書從個人記憶談起,也提到了集體記憶,之後則是涵蓋了歷史與地理之間種種交錯的關係,以一個長期搭乘捷運通勤的讀者來說,雖然我總是忽略窗外的風景、忽略車廂內出入的面容、忽略整座城市的運轉,但在捷運上偶見的驚鴻一瞥,我相信終將如同馬克.歐杰在〈結語〉所說:
地下鐵已教導我,人們永遠可以換月台和路線,而如果我們無法逃脫它的網絡,至少它可以讓我們繞行某些美麗的道路。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6825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Un ethnologue dans le métro
作者: 馬克.歐杰
原文作者:Marc Augé
譯者:周伶芝,郭亮廷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4/08/25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巴黎地鐵的規模龐大、路線交錯複雜,交通網絡從市區核心延伸到近郊,而路線與地鐵站的增長恰恰標誌著這個大都會區的擴張歷程。馬克.歐傑是個道地的巴黎人,巴黎地鐵在他生命中的各個階段從不缺席,彷彿「可用地鐵站名填寫履歷表」。他從兒時回憶說起,地鐵因他的個人記憶有著不同的意義,但路線和站名並不只是地理的指涉,更承載著集體的身世和整個城市的歷史脈絡。他以人類學家的眼光,在日常生活的地鐵空間中進行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所有移動的乘客和短暫停留的流浪漢、扒手、小販等族群都是他觀察的對象。他以自身的觀察穿針引線,串起各方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相關論述,闡明概念、提點思考。在這個快速擴張的現代社會中,每個個體都在進行孤獨的移動,因為孤獨,我們感受到群體,並在地鐵這樣的空間中和群體建立起似有若無的連結,或在交匯的移動中,與空間建立起不同以往的關係。
本書作者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人類學家之一,在涂爾幹、牟斯、李維史陀等影響之下,提出許多影響深遠的新穎論述。其許多關於當代生活、全球化社會以及城市空間的著作已成必讀經典,也被後進大量引用。他拋開遙遠、原始、嚴肅的人類學研究包袱,率先以這本書展開關於地鐵的人類學論述,開啟了「近在身邊」的人類學研究。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承襲了法國學者的優美書寫傳統,帶有濃濃的文學氣息。在感性親切、平易近人的文字,相隔30年的巴黎地鐵經驗也變得輪廓鮮明。本書採取散步隨筆的形式,份量輕薄,接近小說的散文風格甚至被法國出版社歸為文學類。這也是馬克.歐傑第一本被引進台灣的著作,它不只是一本深度挖掘的都市民族誌,也是一本流暢易讀的文學創作。
閱讀這本書,我們「非地方」的捷運經驗於是連結起30年前的巴黎,讓每天百萬人次的孤獨得以有文字描述、有一個理解的框架。我們與城市、身邊的人、目的地(或出發地)的關聯,也找到幽微的線索:一張交疊著地理、記憶、孤獨與群體的移動地圖。

作者簡介
馬克.歐傑 Marc Augé

生於1935年,1992年和多位人類學者於法國高等社會學院成立當代世界人類學研究中心。他曾撰寫諸多以人類學觀點看待當代社會的作品,由此探討今日人類學研究的可能發展,奠定法國當代重要人類學家的地位,其優美的書寫也讓他成為一位傑出的作家。馬克.歐傑屬於1960年代訓練出身的民族誌者,受到李維史陀、涂爾幹和牟斯的影響,其論述討論面向豐富,從經濟、旅行、電影、攝影、社群網站、城市地景等角度切入當代日常生活、全球化社會,以及城市空間與人和歷史的關係。重要著作如《非地方: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Non-Lieux: Introduction à une anthropologie de la surmodernité)、《人類學家與全球化世界》(Pour une anthropologie des mondes contemporains)、《重返地鐵》(Le métro revisité)、《遺忘的形式》(Les formes de l'oubli)、《不可能的旅行》(L'impossible voyage: Le tourisme et ses images)等。


【延伸閱讀】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3147
【書設計】巴黎的前世今生──馬克.歐傑《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作者:行人編輯 / 2014-09-22


Excerpt
的確,巴黎人就是有這種特權,把地鐵路線圖當作備忘錄,當作一種記憶的開關,一面袖珍的鏡子,映照出青春鳥兒凌空飛過時的影子。不過,記憶的召喚並不總是那麼清晰——通常是在比較閒暇的片刻,思維才會那麼活躍——有時候,甚至只是一條偶然的路線 (某一站的某個名字),就足以讓漫不經心的旅人突然發現,自己內心沉澱的地質層,和首都地底下的地理環境有著共通點——這種靈光一現的巧合,會在他層層堆疊的記憶裡,引發輕微的內在地震。然而,地鐵的某幾站確實可以連結我生命的幾個特定時期,以至於腦中浮現那幾站,或是瞥見那些站名,對我來說就像偶爾翻開記憶的相簿一樣:記憶和相簿都會按照某種次序排列,翻閱時都會令人多少感到沉靜、愉快或無聊。甚至產生憐憫之情——在這些情感變奏的背後祕密起作用的,可能是我們翻開記憶的時刻,也可以是我們尋找的對象。


對我而言,我十分清楚,把我的生活想像成直線往返的路徑,以顯示我對奧特伊奧爾良火車站奧斯特里茨這條線的忠誠,只是一種幻覺。因為,即使我從未完全離開過這條線,隨著我在巴黎的這些年,也認識了其他規律的路線,其他例行的公事,其他冗長的路程 (從巴斯特……) 如此每天不斷背誦之下,就像撥著一串念珠背一段祈禱文一般,不用多久,先前自動輸入的路線就被刪除了。這些路線裡的每一條,都在某個特定的時期,銜接了我的日常生活中家庭和工作的各個層面,並且逼我適應它的座標和節奏。


因此,這些路線讓我們回想的不是它本身,而是生命在某個片刻閃現了生命的全貌 (也可能是幻覺);彷彿一個人可以在查詢地鐵路線圖的同時,找到一種觀點 (有點像安德烈布列東的主張一般,從超現實主義的起源就存在的那種觀點),讓私生活的曲折和工作上的際遇,內心的痛苦和政治的局勢,時代的不幸和生活的幸福,在距離之外顯現出一種怪異的整體感,看起來清晰透明。


每個地鐵站都帶有多重的回憶,每個回憶彼此不可化約,組成這些回憶的,是珍貴的時刻,就像斯湯達爾 (Stendhal) 說的,「生活的痛苦因此而值得」。這些時刻唯一的相似之處,就是它們彼此不同,而只有在稀少的一次或兩次意識特別清醒的時候,在時移事往之後,祕密的激情才會藉由大都會的地底線道,通往這些時刻。地鐵的路線就像上帝的道路,高過人的理解:人們不斷地往返其上,但是這一切行為只有到了結束才顯得有意義,只有在回眸一瞥時,才猛然領悟其中的真義。


如果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那麼,一定也有某些人記得自己曾和別人一起經歷他人過往的殘片,並體會到和他人分享回憶是什麼感覺。他們知道彼此共處在同一種精神運動裡,在某些特定的情況底下,將當下的目光轉向過去,使得當下轉變為某種奇特的永恆。儘管記憶一定有不忠實和主觀的成分,但是,當兩個人從平行關係到互相交集,當他們在不經意的時候,因某次相遇而開始對話(「啊,真的!你也認識他?……等等,那是一九六六還是六七年?我想應該是六七年……),地鐵路線常常就是可靠的標記,可以和每一季的體育賽事、和固定的時程表互相對照。


因此,地鐵的旅人並不見得一定沒有共通性,沒有機會去發覺他們和其他人有共同的歷史參照,或是某些過去的碎片。只是,這種經驗很難是集體經驗。地鐵並不是共時性的場所,儘管它有規律的時刻表供人依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日、自己的生日要慶祝;每個生命都可以寫成一本獨特的傳記,而同一個人的情緒又是那麼的千變萬化,即使像協和廣場或巴士底那樣的大站,也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節慶時刻 (反對種族主義的大型活動、選舉),可以讓這些場所的名字找回過去的光采,那種感動人心的力量,使得集體的情緒沸騰。平常的時候,我們頂多感受到的是破碎的神聖性 (每個旅客都會邂逅自身的歷史),或是從某些紀念儀式殘留下來的儀式的神聖性,我們只能依稀記得,但已失去詮釋它的能力。我們甚至可以說它是空洞的、死亡的形式,只能等待大寫的歷史 (Histoire)(以大寫的 H 標示,因為這是他人的歷史在某個瞬間被視為全體人類的歷史),再次賦予這些儀式意義。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208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