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尼爾.波斯特曼(Neil Postman)的《童年的消逝》
2024/09/30 05:50:40瀏覽33|回應0|推薦3
Excerpt尼爾.波斯特曼(Neil Postman)的《童年的消逝》

兒童是我們送給不可見的未來,最活裡活現的訊息。以生物角度而言,任何文化不可能遺忘自己必須不斷複製始能傳承的道理;但是,事實上,一個文化仍然可能存在,即使它沒有任何「兒童」的社會概念。童年(childhood)是一個社會製品(social artifact),而非像嬰兒期(infancy)般,是一個生物上的分類。人類的基因並沒有清楚的指示我們,誰是或不是兒童。人類生存的法則,也未要求成人與兒童的世界應當有所區別。
……
事實上,這本書的觀點,源自我個人的觀察,那就是:童年的概念正在快速消失中。
……
究竟我們應當如何面對童年逐漸消失的現象?應當作些什麼嗎?這並不是本書所探討的問題,因為我不知道答案。
……
我的傷心也是來自於相同的理由。我們要忍受這群看似天真無邪又有強烈好奇心的兒童,逐漸退化,變得愈來愈像成人,出現所謂的假大人的情形,這是非常令人難堪的現象。雖然傷心,我仍安慰自己:如果我們不能避免這樣的社會災難,也提不出任何的解決方法,也許應當退而求其次,至少可以嘗試去了解為什麼它會發生。
——
〈導論〉

本書從一開始的〈導論〉就毫無冷場,例如這一句:「童年(childhood)是一個社會製品(social artifact)」,再繼續往下閱讀,將會有更多耳目一新的觀點。

以下摘要分享。

書名:童年的消逝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作者:尼爾.波斯特曼
原文作者:Neil Postman
譯者:蕭昭君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7/01

Excerpt
〈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When There Were No Children)
……

古人如何看待兒童,我們所知不多。例如希臘人將童年當作特別的年齡分類,並未給它太多的注意。希臘人對天底下的東西都有一個名字的說法,似乎並不適用在對於「兒童」這個概念上,因為希臘的字彙中找不到這個字。
希臘文字對於兒童或者青年幾乎是非常模糊的,似乎是介於嬰兒和老年人中間的任何一個人皆是。雖然希臘人的繪畫並未流傳,希臘人也不可能會認為替兒童作畫是值得作的事,因為在希臘人所留下來的雕塑作品中,沒有一個是兒童了。
在希臘浩瀚的文學傳統中,當然可以找到一些有關童年概念的記載,但是這些記載都非常抽象,以至於我們無法明確得知希臘人對於童年的概念究竟為何。例如希臘歷史學家贊諾芬(Xenophon)曾提到一位男子與其未滿十五歲的妻子之間的關係,這位妻子從小接受正規的教養,要她少看、少聽、少問、少說。她說她的母親教她女人本身不重要,丈夫比較重要。我們無法清楚分辨這些文獻記載在告訴我們的,究竟是對女性的態度或是對兒童的態度。
……

〈印刷術和新成人〉(The Printing Press and The New Adult

很顯然的,若要「童年」這種概念得以出現、存在,成人的世界必須先改變。這種改變,不只是大幅度的變化,本質上也非常特殊。具體的說,所謂「成年」的定義,必須全面翻新。中世紀時代,歐洲社會出現一些社會變遷,也有一些重要的發明,例如機械鐘,以及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黑死病。但是,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件,促使成人思考也許他們應當改變對「成年」的看法。直到十五世紀中葉,活版印刷的發明,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本章主要說明活版印刷創造一個嶄新的象徵世界,同時,也改寫「成年」這一個概念的意義。就定義上而言,新的「成年」概念,完全排除兒童的成分。由於兒童被成人世界所排除,因此必須為兒童尋找另一個存在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就是所謂的「童年」。
……

簡單而言,有知識的人類(Literate Man)已經誕生了。當他出現前,他將兒童留在身後。因為在中古世紀,年輕的和年老的人皆為文盲,他們的工作局限在身旁,宛如馬佛所言「受此時此地所支配」,因此,無需單獨顧慮兒童的概念,因為每一個人共享相同的資訊環境,生存在相同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中。但是,當印刷術開始出現,促使成年人的世界出現嶄新的面貌;從此,「成年期」必須靠個人努力爭取,它是一個象徵性的而非生物性的成就;從此,年輕人必須經由學習,進入印刷品的世界,才能成為「成人」。為達到此一目的,他們必須接受教育,因此,歐洲人重新發明學校,也促使「童年」的概念成為社會的必然。

〈童年的起源〉(The Incunabula of Childhood

印刷術發明後的五十年間,我們稱之為搖籃期(incunabula)。等到印刷術脫離搖籃期後,童年的概念正式誕生,然而它的搖籃期卻延續二百年的時間。十六、七世紀時,童年的概念只能算是跟其他自然界的東西一樣「存在」(exist)。
普南姆在提到童年概念的起源時指出:「漸漸的,兒童變成受尊重的對象,他們是具有不同特質與需求的特別的生物,需要與成人世界隔離和受保護。」
隔離當然才是關鍵字。當我們將人們相互隔離時,我們創造了階層的概念,其中兒童就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和人性的例子。但是,普南姆卻倒果為因。並非因為兒童「具有與人不同的特質和需求」,所以我們才將之與其他人類隔離。相反的,正是因為他們被迫和其他階層的人隔離,所以才有不同的特質和需求,而因為在兒童的文化中,他們必須學習閱讀、寫字,學習如何在一個印刷文化下生存,他們才需要被隔離。
……

換句話說,童年被用來形容某一階段的象徵性成就。當嬰兒有能力說話時,嬰兒期就結束了。童年則始自兒童開始學習閱讀。事實上,兒童這個字常被用來形容不識字的成人,成人文盲常被認為在知識上相當幼稚。普南姆的看法是,十七世紀時,一般認為「識字教育的過程,應當與發展中的兒童一起發展,閔讀應當在四、五歲時開始教,然後教寫作,漸漸的,再教比較複雜的科目……敎育變成與兒童的實際年齡緊密相關。」
……

總之,當童年與成年的區分愈來愈明顯時,兩者的符號世界也愈來愈不同,最後,大家漸漸接受兒童沒有也不能共用大人的語言、學習、品味、嗜好和社交生活。事實上,成人的工作就在培育兒童未來可以處理成人的符號世界。至一八五〇年代,童年的概念已經廣為西方世界所接受,完成該完成的工作,不只是一個社會原則,也是一個社會事實。諷刺的是,沒有人注意到,幾乎就同一時期,宣判童年概念消失的種子,正開始播下。

〈結束之始〉(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

電視提供一種相當原始、又難以拒絕的選擇,得以取代印刷文字裡的線性、程序性邏輯,而且也讓整個文明教育的嚴謹性變得無關緊要。人類不需學ABC,也會看圖像。在學習如何解讀圖像的意義時,人類不需學習文法、拼音、邏輯或字彙。不需先讀「麥可菲讀物」(McGuffey Reader),不需準備,不需先具備知識的培訓。觀看電視不只不需任何技能,也不會發展出任
何技能。就像達邁羅所言的:「沒有一個兒童或成人,會因為看很多電視,而變得比較有能力看電視。只要具備相當基本的技能,就能看電視,因此,我們尚未聽說有人欠缺觀看電視的能力。」不像書籍,其中語彙和文法的複雜度差異極大,並且可以按讀者的能力分級,電視畫面則是可以讓任何人觀看的,不論年紀。依據安德遜(Daniel Anderson)等人的研究,兒童大約在三十六個月時,開始有系統的注意電視畫面,開始有自己喜歡的節目,可以唱廣告歌曲,也會要求購買廣告上的產品。但是電視節目、廣告和商品,並非只針對三歲兒童而發,他們沒有必要如此。以符號形式而言,「拉文和莎莉」(Laverne Shirley)節目就像「芝蔴街」一樣簡單,麥當勞的廣告就和全錄影印機的廣告一樣容易懂。而這也就是說,事實上,兒童電視節目根本不存在的原因,乃在於電視節目是給任何一個人看的。
……

我們可以下結論說,電視以三種方式,徹底腐蝕了兒童與成人之間的區分線。這三種方式皆跟電視沒有分別心的可接近性相關:首先,電視不要求他的觀眾學習才能捕捉它的形式;第二,電視不要求讀者具備複雜的心智和行為;第三,電視也不會對觀眾進行分類、隔離。經由其他電子、非印刷媒介之助,電視重新創造一種曾經在十三、四世紀時出現過的傳播環境。就生理上而言,我們皆具備觀看、解釋圖像,以及去聽跟圖像的背景有關的語言的種種能力。正在發展中的新媒體環境,能夠同時提供相同的訊息給每一個人。根據我所描述的種種情形看來,電子媒介根本無法禁止任何秘密。只要沒有秘密,當然,童年的概念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一覽無遺的媒介〉(The Total Disclosure Medium
……

就像印刷書籍,電視公開人類的秘密,讓公眾看到過去認為是隱私的東西。與印刷媒介不同的是,電視不可能「消滅」事件。隱藏在「識字」後的矛盾是,它讓一個人得以有機會去獲知某些秘密,但是它同時也阻礙一個人獲知秘密的管道。一個人必須先接受嚴謹的學術教育,才能讀懂書籍世界中奧妙的深層秘密。一個人必須經歷緩慢、痛苦、循序漸進的過程,他的自制能力和概念式的思考能力才得以豐富、擴張。我很清楚的記得,我十三歲時,聽說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北回歸線》(Tropic ofCancer),是所有想要一窺有關性的秘密的人,都應當要讀的一本書。問題是,要接近這本書困難重重。首先,這本書不是隨手可得。再來,它的價錢不低。還有,我們還得去「讀」它。這本書大部分的內容,對我而言相當不易讀懂,即使我的前一個讀者已經畫下重點,但是那也需要許多想像能力,這些都超越當時我的能力所及。
相對的,電視是一個打開大門的科技,它沒有形體、經濟、認知以及想像力上的種種限制。六歲和六十歲的人具備相同的能力去經驗電視所提供的東西。因此,就這點而言,電視是一個最利他的傳播媒介,超越口頭語言本身。因為,在兩人交談時,我們可以咬耳朵細語,以免兒童聽到不該聽的,或者用他們不懂的語言交談。但是,電視不可能輕聲細語,電視影像不只具體而且清楚、不證自明,兒童在電視節目中看到所有的事物。
這種情形最明顯的結果是,消滅了現世知識的獨特排他性,因此,也排除了童年與成年社會中間的重要區別。
……

……
經由電力與符號組成的奇蹟盒子,當代兒童知道大家所知曉的所有事情,好的與壞的消息。沒有什麼是神秘的、可敬畏的,沒有什麼是不能在公共場合播放的。事實上,電視公司的主管最愛替自己辯護的說詞是,當今兒童的知識比過去的兒童還豐富。他們最常用的比喻是,電視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這項觀察非常正確,但是,為什麼它代表一種進步的徵兆,則是很值得研究。當今的兒童比過去的兒童知識豐富,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他們知道大人所知道的秘密,又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說他們已經成為大人了,至少像大人一般。用我的比喻來說就是,當他們有機會去接觸過去所潛藏在成人世界的訊息時,這些兒童就已經被迫逐出童年世界了。

〈消逝中的兒童〉(The Disappearing Child

截至目前,我一直努力地在形容一個社會所運用的象徵符號,可以如何影響童年概念的存亡。我特別解釋新的革命性媒體,正將長存在西方文明中的童年概念一步步的驅逐出境。……

〈六大問題〉(Six Questions

我很早就放棄要為消逝的童年現象提供「解決方法」的重責大任,因此,我打算以問問題的方式,結束這本書,也許這些問題能引起讀者的興趣。每一個問題,都曾經在我的探究過程中不定期出現,然後像岩石上的甲殼動物般,佔據我心,揮之不去。這是我擺脫它們的好方法,至少目前如此,也就是說,我也試圖提供答案。也許讀者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想到這些問題很重要,我就與有榮焉。

童年是被發現或被發明的?

童年概念的消逝,代表美國文化的日趨下流嗎?

究竟「道德法定成年團體」和其他基督教基本教義教派的團體,對童年概念的維護,有多大的貢獻?

有沒有任何傳統科技,具有潛力足以維護童年的需求?

有沒有任何社會機構,不只有能力,而且有足夠的決心,得以挽救童年現象日益逝的趨勢?

個人在對抗社會現象時,真的那麼無力嗎?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87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