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9/30 05:31:49瀏覽127|回應0|推薦3 | |
Excerpt:康文炳的《修辭的政治》 先前曾經讀過康文炳的《編輯七力》、《一次搞懂標點符號》、《回憶的敘事》,沒想到這次閱讀《修辭的政治》,充滿濃濃的政治氣息,但不論其色彩,個人對於「閱讀是一種抵抗」這一句話絕對是百分之百認同,以下摘要分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1217 修辭的政治:我們如何抵抗語言的世界 作者:康文炳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23/07/03 內容簡介 從傳統的政治宣傳到網路認知作戰,話語的修辭已經成為一種精良的政治武器;藉助社群媒體的活躍,傳播途徑的普及化,加深了社會意識形態的分裂。在這個意識形態驅動話語的時代,我們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更迫切地需要培養獨立思考的閱聽能力。——康文炳 【Excerpt】 〈前言:語言非小事〉 1.3閱聽食安 西諺說:「我們吃什麼,我們就是什麼。」但更可信的說法應該是「我們讀什麼,我們就是什麼」:或者更精準地說「我們閱聽什麼,我們就是什麼」。的確,飲食一定程度決定了我們的體態,更可能是我們某些疾病的成因;而閱讀則影響著我們的心智,塑造了我們的靈魂。但問題是,我們往往對食安問題懷有足夠的警惕,但對知識訊息的攝取卻全無戒心。 在訊息幾近免費的時代,人們往往低估了垃圾訊息對我們心智的影響;殊不知,垃圾訊息就像垃圾食物一樣,長期下來必然對我們的心智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無論如何,飲食與閱聽能對我們產生深刻的影響,就在於我們都有長期偏食的習慣——雷同的食物一吃再吃,相似的文本一讀再讀,同樣的訊息來源一聽再聽。 但閱讀不能全然與飲食類比的地方,則在於它對我們而言,其實要更艱難、更深刻得多。閱讀當然是一種學習,就像飲食是一種營養的攝取:但也許更重要的是,閱讀也是一種抵抗——抵抗我們自己不致被淹沒在他者建構的世界裡。 「閱讀是一種抵抗」,我們如果放棄了閱讀者的責任,也就是放棄了思考的可能;而思考,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之一。蘇格拉底說得極端:「未經檢驗的人生不値得活。」但這很難;吸收容易,抵抗很難。因為前者只要相關知識的自然銜接既可達成,但後者卻需要具備獨立的思辨能力,才有可能抵抗;而遺憾的是,這種批判思維正是我們講求標準答案的教育體系最欠缺的地方。於是,在資訊流瀑裡,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終將只能依著意識形態差異而隨波逐流,分道揚鑣,彼此對立。 閱讀的抵抗,也許應該從跨越我們習以為常的閱讀邊界開始,因為我們面對新的未知,其實也就是面對著未知的自己。無論如何,當我們閱聽時,我們應該警覺我們原始情感的起伏,並試著以冷靜客觀的思維來分析它;待我們的思考有了決定後,我們才可以應用我們的情感付諸行動。否則,當那些勾心鬥角的政治人物肆無忌憚地使用這類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話語時,沒有了獨立思考的公衆,我們又如何期待我們的社會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結語:重建公民社會〉 …… 重建媒體倫理是民主社會的當務之急,但說到底,一個民主社會最終更要依賴公民的獨立思考能力來捍衛民主的價值與理想。而獨立思考的第一步,則要從提高我們對語言的敏感度開始。如果我們缺乏語言的判斷力,我們也就無從抵禦外在世界藉由語言對我們我思想的侵触,變得輕信,易受騙,狂熱而好鬥;從而,我們也就無法眞誠地表達自己,因爲我們總是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用別人的價值在思考,而淪爲人云亦云。這個時代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不知道自己無知。 獨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維,雖然具有檢視和質疑的傾向,但它並不是爲了否定與攻訐對手,更不是用以貶低他人,以便反襯自己的識見,而是要在公共議題上強化明辨是非與提高理性參與的能力。一位有獨立思考能力並能清晰表述自己看法的公民,才能形成有意義的公共說理,而這種建設性的對話,正是一個社會厚植公民文化的基石。 9.1深閱讀 訊息如流澡的數位閱讀時代,進一步強化語言對人的宰制,凸顯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讀寫危機。傳統社會的愚昧是因爲傳播封閉,資訊不夠普及所致,但網路時代的愚昧並不是因爲無知,而是不經思考就把需要求證的訊息當成可靠的事實。這種愚昧讓人容易上當受騙,並淪爲不實宣傳或洗腦的對象。遏止和消除這種「訊息愚昧」需要從我們自己做起,畢竟我們很難阻止別人說謊欺騙、宣傳洗腦、散播不實訊息,但我們至少應該讓自己不那麼容易輕信受騙。 人的認知先天具有「負面偏誤」(negative bias)的趨向,以致對負面事物的關注超過正面事物,負面訊息不僅比正面訊息更令人感興趣,也能在人的記憶中保留更久的印象。這是人性使然。因此,在訊息流瀑中,經常是負面的訊息最終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這種對負面情緒積累的厭惡與無力感,將導致公民的普遍政治疏離感——「藍綠一樣爛,白的最容易髒」。長遠而言,這種敵視政治與非政治化的社會情緒傾向,正是民主政治發展的一大隱憂。 網路時代,人們把訊息當作知識,對知道的事情不加思考,更用常識代替學識。愛因斯坦說:「任何人都能知道,但重要的是理解。」這話在網路時代更具意義,我們要的不是知道而是思考,不是常識而是知識,不是零碎的訊息而是系統性的學識。在台灣當下往民主化的公民社會邁進之際,這樣的反思更具政治意義。 普遍而言,我們的讀寫教育並未幫助我們學會抽象思維、邏輯思考、合理分析和獨立判斷;相反的,塡鴨教學與威權教育,讓我們養成了不思考和無判斷的習慣。臉書等社交平台上,我們也常見,許多高教育程度的人,依然因為語言能力的不足,讓他們無法分辨訊息和知識、知道與思考、常識與學識的區別。 深閱讀與批判性思考是相輔相成的,它的特質在於對想法做細緻的分析與評判,藉由警覺、識破、駁斥不恰當的論斷,讓我們更加接近真相。批判性的獨立思考,從根本上是與欺騙、宣傳、洗腦、盲目崇拜、奴性服相對立的,這正是批判思考的政治意義所在。 …… 9.2公民教育 民主的維繫,除了政黨政治、自由選舉、言論自由這些體制的要素外,也需要獨立的司法體制支持,但民主的最後防線還是在於每個個體:理性的公民意識與道德自覺,才是維繫民主政治於不墜的關鍵。 …… 「公民教育關乎政治、關乎法治,也關乎道德與責任。」公民精神是一種批判的精神,也是反求諸己的精神。美國社會學家賈諾維茨(Morris Janowitz)在《重建愛國主義:公民意識教育》一書強調了「當好公民」的三種必要美德:一、積極參與;二、忠誠守法;三、個人品質。這是民主社會所涉及的「公民責任」;其中所謂「個人品質」包括了誠實、有信用、有同情心、尊重他人等等——這些看似最起碼的日常生活道德規範,其實都是深具民主政治意義的個人品質。 9.3公共說理 公民教育的一個關鍵成效指標即「公共說理」,其目的是培養公民有能力使用語言來進行獨立思考,而不是讓現成的官話、套話、陳腔濫調來代替思考。這也是賈諾維茨所謂「積極參與」的公民美德:除了參與投票外,公共說理正是一位公民最重要的政治責任。 有獨立的思考才能有獨立的判斷,有獨立的判斷才能進行有意義的公共說理與溝通。美國文化評論者漢娜,鄂蘭把公民獨立判斷的能力,稱爲「最根本、最典型的政治能力」(the political faculty par excellence)。在《平庸的罪惡》一書中,鄂蘭強調:「如果我們放棄了思考與判斷的能力,我們將可能犯下難以想像的極端之惡。」也就是說,「惡」並不一定源自於某種扭曲的、變態的人性,而更多地根源於我們的日常放棄思考、放棄判斷的慣性之中。 …… 語言的貧乏,往往是我們對眞實世界的經驗過於貧乏。我們的教育加深了這種語言危機,因為我們的教育教我們從概念認識世界,而不是從事實認識世界。我們學習使用成語、援用引言、套用概念、遵循是非對錯……,這些都給了我們可以不加思索的表達「捷徑」;於是,我們也就用別人的思想建構了自己的世界。教育作爲一種價値的社會化途徑,無可避免形塑了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社會價値。 …… 構成我們認知的三要素:一、客觀的事物:二、事物在人腦中形成的概念:三、用來表達概念的語言。正因為我們往往缺乏探究事物真相的耐心,導致我們的概念腐朽僵化,而用於表達概念的語言也自然庸俗無味,甚至只能使用情緒性的語言,或歌頌或謾罵。美國歷史學者丹尼爾·布爾斯廷(Daniel Boorstin)說:「知識的最大敵人並不是無知,而是自認爲掌握了知識的幻覺。」 思想的覺醒,來自於語言的覺醒。 9.4樹沒有拒絕風雨的權利 在台灣,百分之九十的政治爭議,本質都是統獨的問題。樂不樂見,這都是我們無可迴避的歷史命運:就像一株生長在原野的樹,無從拒絕陽光與風雨的來到。 既然不能迴避,不去面對就成了逃避。那些企圖用道德安撫、用潔癖抹去、用精神超越統獨爭議的人,其實都是一種天真的龜縮;因為,他們的心靈只在溫室裡成長,未識風霜。 今天,統獨議題之所以令人厭煩,不是因為被談得太多,而是被談得太淺,以致只被作爲一種簡易識別的標籤,到處張貼,四處動員。 語言是現實的折射,但當語言僵固了,現實就只能淪為語言的陰影。此刻,「統獨」一詞就對台灣社會投下巨大的陰影,以致我們再也看不清現實的細節。 詞語必須一再被打破,被解構,被重組,才能再度顯現其生鮮的含意。「萬物都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至少在對詞語的理解上,這話我是相信的。 二〇二三年三月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