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時代之書:《文訊》40本年選書評》
2024/11/18 05:33:06瀏覽12|回應0|推薦2
Excerpt《時代之書:《文訊》40本年選書評》

本書評論的書單,有相當多是自己讀過且值得推薦的好書,例如:《兩種文學心靈》、《山風海雨》、《書和影》、《台灣鄉鎮小孩》、《精神病院》、《複眼人》……,以下挑選一篇黃智溶評論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摘要分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0114
時代之書:《文訊》40本年選書評(1983-2022
作者:王德威 , 廖咸浩 , 葉石濤 , 郭強生
編者:鴻鴻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日期:2023/07

內容簡介
《文訊》1983年創刊始,即設置書評專欄,四十年來積攢下兩千多篇評論,無形中紀錄了台灣資深出版社的定位及貢獻,也完備「作者出版讀者評論」這條生態鍊。此次選集,是用書與書評的方式記憶時代,透過論者與作者、讀者間的種種商榷、提問、指教、期許,帶給作品更多衍繹的可能。當中可以看見燦爛花火,也可以見證某些宏偉建築的第一塊地基。

Excerpt
〈評羅青《吃西瓜的方法》〉/ 黃智溶

在羅青《吃西瓜的方法》一書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特點,也就是異於其他詩集的地方,那就是主題意識的統一以及思想體系的建立。大致而言,思想體系都是由於主題意識之確立後,再逐步細節的完成,主題意識尚未明確之前,整個藝術體系是無法架構的,根基尚未底定,當然高樓無法蓋起。在一個作品中,主題不明時,如何去討論其他更細微的副題、意象、語氣、色調的統一呢?也因此,藝術體系建立完整後,主題意識更加清晰、精準,且深刻、單純,所以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考驗、測量對方的準確度,藝術人格才不至於矛盾,互相殘殺。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一點,很多畫馬專家、花、鳥、蟲、魚專家,並不是「主題意識」的統一,而是藝術語言的重複、雷同,當然,它們容易被詮釋為一種屬於格物派的藝術家,但如果我們要求「主題意識」必須觸及當代人類最重要的苦難時,也就是從個人的情感擴至全人類的情感時,不僅要涵蓋人類的通性,更重要的是涵蓋到不同時、空的特異性時,這種格物派的作家,就顯得格外的貧乏而無力了。
從會寫詩,到以詩的藝術特性來探討問題,是一切藝術家必須經過的歷程,這也是他藝術生命的第一天,在這一本詩集中,可分前兩卷與後兩卷,前兩卷,尚在吸取養分,隱隱約約祇能看出一些藝術性格的大致傾向一再地以第一宇宙為主角,自然界生機蓬勃的氣氛一再出現,終於導致作者最後將人類之生命放置於第一宇宙的地位,來等量齊觀,而第二宇宙祇是一種歷練的過程而已,其過程頗似於〈石頭記〉的思想原型。
因此第一宇宙的代表物時常出現雲、霧、山、風、星……等,但仍無法有系統地歸納出一個共同的「主題意識」,勉強歸納,也無法深刻,嚴肅,因為尚未涵蓋第二宇宙,未受文明的洗鍊,洗劫,無法深刻,嚴肅,因為現代的問題,尚未感受到。
所以在第二卷〈?怎麼辦〉一詩中,對於做中國人好不好,〈雞鴨的哲學〉一詩中,不敢宣布自己的屬類,開始做第二宇宙的探討,尤其是最尖鋭的政治問題,很委婉地諷刺了自己(還是中國人?)後一首〈白蝶海鷗車和我〉將第一宇宙與第二宇宙之衝突,升到沸點(創作的先後,往往不能代表感情的先後,因為它還要通過形式的完成,因此我寧願相信作者編排的秩序,更接近於自己思想與情感的秩序),然後是〈夜班〉,可算是一連續的摸索期。而以第一宇宙的自然物為主題的作品也沒有斷過,如〈輓歌)、〈同學會〉、〈貝殼家族〉、〈夢的練習〉、〈睡神〉……等和諧的生命,仍在延續著。因此在這一段時期內,作者由於「主題意識」之不夠明確,導致作品分離性,藝術人格的對立,但這是任何大藝術家必須經歷的,沒有這些探索,無法達成以後的目標,就算倉促建立一個「主題意識」也無法包容兩個對立、衝突的世界,一個深刻、嚴肅的主題意識,並不是像分別益蟲、害蟲,那種簡單、淺薄的二分法,而是能將第一宇宙,第二宇宙的對立衝突中,提煉出藝術家的理想宇宙,更和諧的未來世界,並不是批判或讚美就完了,這也是人道主義最可貴的精魂所託。
嚴格地説,第三卷第一輯,還是不太成熟,到了〈茶杯定理〉,意象的統一,有助於主題意識的思考,但茶杯是第二宇宙,善與惡,死與生由人主宰,與作者的「主題意識」有某部分的缺陷,因此「主題意識」與「思想體系」對照後,發現的誤差,加以修定完成,終於放手下筆,自有圭臬,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共有〈吃西瓜的六種方法〉,「柿子的綜合研究」,包括〈研究動機〉、〈研究內容〉(柿子的長相,重量,個性,生平,祕密,柿子觀六首)和〈柿子與我〉,包含五個回合的肉搏戰,與〈研究結果〉總共四個副題,再加上月亮的研究十三首,計有三十一首,以這三十一首建立一個完整的「主題意識」與「思想體系」足足有餘了。
西瓜、柿子、月亮,其共通性是「渾圓」,用這個主題意象來表現整個宇宙渾然一整,如莊子般天人合一的「主題意識」既準確,又明晰,達到沒有誤差的精、準地步,借用這個「主題意識」的建立,開始深入探討其「思想體系」,由點(圓)到子(圓)到人(頭)到星球(太陽,月亮的出、沒)到全體宇宙的渾然一體,貫穿一起,尤其以「月亮,月亮」一輯,最為深刻,廣闊,因為其認知的過程是頗為艱難的,他不是第一宇宙,直接到第一宇宙,而是中間通過了第二宇宙——文明的洗鍊,洗劫後,再超越回第一宇宙的。其中文明的代表物有手錶,鏡子,化妝水,粉餅盒,公寓,盤子,茶杯,鋼盔(烈士與子彈),交通標語,也因此這個月亮(人,地球,宇宙)也不同於古代的月亮,其天人合一之思想,勢必有別於莊子之思想,因為他涵蓋了現代文明對大自然的壓迫感,這也是他的「主題意識」深刻、嚴肅的主因。
《吃西瓜的方法》一書出版至今已歷十個寒暑(一九七二年十月十日初版),其地位所以能屹立不搖於峰頂,其特異之處固不祇以上所舉之一端,其他還有一些重要的因素:
一、編排方式獨特,全書做有系統的編輯,讀起來一氣呵成,沒有一般詩集零零散散,拼湊蕪亂之感。
二、把現代詩從有我之境,帶入無我之境,也就是將強調感情、下筆過重等易流於僵化、捏造的現代詩,帶入另一種感情深埋,下筆輕靈等天機、自然的現代詩,新境界。
三、用錯置,翻新的新成語,作為橋梁,溝通文言,白話間之衝突,使中國文學史自然的向前邁進,既與傳統有別,復與傳統相接續。
四、採以物觀物(無我之境),作者的感情借宇宙萬物而發出,所謂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故感情的樣式不祇一種(我),不僅一類(人),而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能表現、豐富現代詩的內容,對於後輩思想的啟發,最為深、遠。
五、在意境上融合了古典和民俗,尤其是通俗文學,甚至武俠小説的傳統,使中國現代詩的感情方式,從西方復歸於東方,而且是中國的。
從以上數點,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真正深刻、嚴肅的藝術家,其努力之方向不僅是個人情感與全體人類與宇宙,最重要的還是要關心自己民族文化的問題,以及延續之大道,沒有這種心態,或許能成為「優秀的詩人」,但絕不是一個具有偉大靈魂的「藝術家」。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廿三日於廈門畫室

參考資料:
一、《吃西瓜的方法》,羅青著,臺北:幼獅,一九七八年四版。
二、《詩學》,朱孟實著,臺北:德華,一九八一年初版,十九頁。
三、《現代詩學導讀(批評篇)》,臺北:故鄉,一九七九年初版,四一九頁。

原刊《文訊》一〇期(一九八四年四月)

黃智溶(一九五六~),佛光大學樂活生命學系宗教組碩士。曾任《象群》詩刊、《臺北評論》、《文訊》、《幼獅文藝》等刊物主編,現任《歪仔歪詩刊》社長。曾獲優秀青年獎、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新詩組第一名等。創作文類以詩為主。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134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