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林景淵編譯的《扶桑書物語 第二輯》-1
2024/09/29 07:03:56瀏覽6|回應0|推薦0
Excerpt林景淵編譯的《扶桑書物語 第二輯》-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8581
扶桑書物語 第二輯
作者:湯川秀樹等
譯者:林景淵
出版社:遠景
出版日期:2020/09

Excerpt
〈我的讀書法〉(私の讀書術)/ 三島由紀夫

我從很久以前就有在書中的中意處劃線的習慣,目前也大致依然維持這個習慣。所以,我的床頭櫃都是書和鉛筆擺在一起的。不過,有時候看到以前劃的線,卻叫人冒出冷汗——在毫無意義的段落處表示感動,對無聊的語句表示佩服。事後再翻閱,可以體味年輕時的品味所在,倒也十分有趣。
走上寫小說這一行,常有遇上讀書成為義務的事,反而自己想讀的書相對滅少了。這一來,類似「忍術」的讀書法便有其需要。在書評家之中,能有「速讀」能力的也就罷了,聽說居然也有一個字都沒看就能寫書評這一號「忍術達人」。
然而,書籍也有它的特質,讀書者若是鑽牛角尖以「讀書法」那種輕薄、利益走向的自以為是的方式去讀書,書籍本身也就關閉大門,不讓它進去探訪奧境——這是常理。特別是文學作品,他需要耗去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心思,可以陶醉處盡情陶醉——讀者必須有如此認知。
目前我擔任二、三個文學獎的評審,其中一種乃是長篇小說獎項,一次要閱讀七、八篇作家的心血之作。一這項任務乃是沉重又有壓力的工作。此時倘若採取消極的態度,那就很難完成任務。
這時,我的心情是以如同流水般自然流入作品中來處理。這一來,可以免除自己的偏見;而對於原本很不喜歡的作家,也可以虛心感受他在小說中如何苦心耕耘。因此,耗費時日是當然的事。倘若不想浪費時間,那麼,戴上有色眼鏡讀一遍就可以了。這種方法大概是「速讀法」之中最確實有效吧。

譯自三島由紀夫:〈私の讀書術〉,收入《三島由紀夫全集》(第三十三卷),新潮社,一九七六年一月出版。

三島由紀夫,東京大學文學院畢業。生平多采多姿,以「憂國」而自盡。作品《金閣寺》、《豐饒之海》(四卷)等均有中譯本。

〈悼念三島由紀夫〉/ 川端康成

對已逝者的驚愕與感傷,似乎更應該在生前有驚愕與感傷――我常有如此悵然若失的思緒。在親近的人去世時,就會覺得自己不夠用心待人而痛心;我自己也會親身經歷此種惆悵。當自己也覺悟到「死」時,就連想到交情很深的人一旦去世,是不是在他生前用心對待——如此反省著。在一九四五年我寫的〈片岡鉄兵之死〉那篇文章中開始撰寫這樣的字句。之後,比較親近關係的人去世時,我都有此種感覺,而且還常出現。甚至自己也常常想著:爲了避免別人去世時帶來感傷,只好一死了之。
十一月二十五日,我們參加了故細川護立先生的葬禮。儀式結束後的下午兩點,在喪禮地點前等車,從松本重治口中獲悉三島由紀夫的事。細川家千金嫁給「表千家」(茶道傳人)新傳人千宗員時,我夫婦擔任媒妁人,因此我們兩人也參加喪禮。在啓動的車子中聽到新聞廣播,說是三島由紀夫的屍體還在市谷的自衛隊;因此,決定直接到那裏去看看。自衛隊人員十分客氣的招呼我們。據某報紙說,我在那裏看到三島由紀夫的屍體,這不正確。那時,警方已在進行調查,不能靠近「總監辦公室」。當我站在通往那房間的樓梯時,被引導至附近的辦公室,並且由一位年輕女職員送茶來,眞是意想不到的事。之後,車子由自衛隊後門開出來,我們到三島由紀夫家去。這時,黄昏的街道上,跟平常一樣,充滿來來往往的人群,我卻覺得氣氛怪怪似的。
從三島由紀夫家回到鎌倉的家,已快到半夜,這時接到舟橋聖一的電話。舟橋訴說了自己的悲傷,也有安慰我的意思。舟橋聖一說:三島的死乃是「悲憤之死」、「漂亮的死」。舟橋寫了文章發表在二十六日《東京新聞》的晚報;我十分感謝舟橋聖一打電話給我。還有,三島由紀夫自己認爲最了解他的依澤甲子麿說:「若是事先對我表明,我大概會一起死。」於是,我心中有些後悔沒想法子諫止他的行動。我個人對於三島由紀夫成立的「楯之會」並不完全同意,可是,爲了阻止他的死,不妨設法接觸「楯之會」,並置身其中,也隨著三島由紀夫一齊到市谷自衛隊基地去——非這樣不足以達成計畫。爲了不失去三島由紀夫,採取這樣的行動也是應當的。……這一切只是日後的感嘆而已。
我曾經看過三島由紀夫少年時代寫的文章。其中包括「童話領域」的七」十六歲時的作品;「詩篇」則是十二歲到十七歲時的作品。再說,十六、七歲時在《學習院輔仁會雜誌》上發表的小說,簡直在日後成爲新進作家之前已經凸顯其敏銳驚人的一面。——我在他長篇小說處女作《盜賊》的序文中曾經提及。二十多年前,我曾經保存了這些「少年時代的文章」;而在序文中我也提到:三島由紀夫的早熟才華,有其閃亮的一面,卻也有痛楚的一面。三島由紀夫擁有那一份新鮮感是不容易理解的;甚至連他自己也可能不會意會到。許多人看不出三島由紀夫作品帶給他自己的創傷,但應該也有人感覺到他是在諸多創傷中產生作品。這種冷峻的毒素是喝不得的,因爲毒性太強。此種脆弱的人造花,卻又似乎由天然的精髓混合而成,具有生命力。
我在不十分理解的情況下,為年輕(二十三歲)的友人的作品寫了序文,在幾分心虛的情況下,言詞曖昧。然而有時想起,對一位關係親近又尊敬的作家,反而不能深入了解。對我而言,橫光利一的作品便是一個例子。三島由紀夫的死,讓我立刻想起橫光利一與我同年,乃是畢生唯一的師友,而三島由紀夫則是比我年輕的唯一師友。不知道日後能不能再次邂逅這兩人以外健在的師友?我在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系列(共四冊)的第一、第二冊出版時,曾經寫下讚美的廣告詞,因爲我認爲這一部長篇小說乃是自《源氏物語》以來的日本小說鉅著。此外,對於三島由紀夫的死,我希望暫時保持沉默。

譯自川端康成:八三島由紀夫〉,刊登於一九七一年四月號《新潮》(月刊)。後收入《竹の声桃の花》,一九七三年一月,新潮社出版。

川端康成,大阪人,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小說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108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