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曹聚仁的《魯迅的一生》
2024/04/14 06:12:04瀏覽196|回應1|推薦4
Excerpt曹聚仁的《魯迅的一生

自己背看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
——
魯迅,《墳》

1933
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魯迅先生在我的家中吃晚飯,一直談到深夜,他是善於談話的,忽然在一串故事中,問了我一句:「曹先生,你是不是在準備材料替我寫傳記?」他正看到我書架上有一堆關於他的著作和史料,我說:「我知道我並不是一個適當的人,但是,我也有我的寫法,我想與其把你寫成為一個『神』,不如寫成一個『人』好。」
……

——曹聚仁,〈引言〉

這一本魯迅的傳記,是與魯迅過從甚密的曹聚仁所寫,自有其獨特的觀察角度。

以下挑選其中一個章節〈人生觀〉摘要分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6113
魯迅的一生
作者:曹聚仁
出版社:新視野NewVision
出版日期:2022/06/13

作者簡介
曹聚仁(1900.6.26~1972.7.23),中國左派作家、編輯、記者、教授,與魯迅關係密切,本書於1956年出版,其中不乏許多珍貴的資料和鮮為人知的軼事,可以說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壇魯研界最具分量的學術著作之一。

Excerpt
〈人生觀〉

筆者時常這麼反省,要進一步來探討魯迅的靈魂深處,他的人生觀;我們還是從他的文章來接受他的票面呢?還是撇開票面來找尋他的本質呢?我總以「小人之心」來度「君子之腹」文人的作品,乃是他們的「曼依帕」,一種精神逃避的小天地。魯迅的文章是尖刻的,這也是他的精神補償作用。他的為人卻可以說相當精明,卻也並不怎樣刻薄。我相信他的「阿Q精神」有時和那位真的「阿Q」差不多的(魯迅有阿Q精神,也並不會減低他在中國文壇的偉大地位)。要說魯迅怎麼偉大,我也說不出來,以我所了解的魯迅,他也實在平凡得很。那位最偉大的聖人他只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而已。有一回,我要和女兒談魯迅,我也無從把他神化起來;我總覺得把他誇張得太厲害,反而是對他的一種侮辱呢!
那位替魯迅考證事蹟的林辰,他曾這麼說過:「研究一個偉大人物,有些人往往只從他的學問、道德、事業等大處上著眼,而輕輕放過了他的較為隱晦,較為細微的許多地方,這顯然不是正確的方法。因為在研究上,一篇峨冠博帶的文章,有時會不及幾行書信、半頁日記的重要;慷慨悲歌,也許反不如燈前絮福,更足以顯示一個人的真面目、真精神。因此,我們在知道了魯迅先生在思想、文藝、民族解放事業上的種種大功業之外,還須研究其他素不為人注意的一些事蹟。必須這樣,然後才能從人的魯迅的身上去作具體深入的了解。」所謂「觀人於微」,這是很重要的。
有一回,筆者出席一處文藝座談會。(筆者從來不說魯迅是我的朋友,而且總是說我和魯迅並不相識的。不過年輕朋友要我談魯迅,我也無法拒絕的。)他們要我談魯迅。我說:「魯迅自己說過: 『書上的人大概比實物好一點。』許多對魯迅的幻想太大的,一見了他,也許會失望的。英國的政治家格累維爾,他寫他在霍蘭公館見到馬可犁(Macaulay)那一晚的情形是很尷尬的。他想不到和他同座的容貌平常的黑衣人,竟是使他驚訝而且崇拜著的馬可犁,我簡直無法來說魯迅究竟有什麼偉大。不過,我對他們說,我這幾年,看見了許多所謂『大人物』,得了一個總結論,他們都是不笑的。(所謂大人物者,別人大笑,他們微笑;別人微笑,他們大笑。)而魯迅呢?和我們談天,一樣的發笑,他會哈哈大笑的,這便是他和其他所謂『大人物』不同之感。『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大概說魯迅很世故,或是說魯迅很天真,都是很好的。」
……


我們知道魯迅愛好嚴復翻譯的《天演論》,那是介紹達爾文物競天擇的進化論的。依生物學家的慧眼看去,「自然」就是那麼冷酷,任憑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宇宙便是一個大修羅場。進化論帶來的機械人生論,恰巧和魯迅早年所碰到的生活環境相配合,他所看的是病人的臉、醫生的臉、當鋪朝奉的臉、藥店掌櫃的臉,以及囚犯的臉,他覺得人與人之間就是這麼冷酷的、殘忍的。他曾經說過:「社會太寂寞了,有這樣的大,才覺得有趣些。人類是喜次看戲的,文學家自己來做戲給人家看,或者綁出去砍頭,或是在最近牆腳下槍斃,都可以熱鬧一下子。且如上海巡捕用棒打人,大家圍著去看,他們自己雖然不願意挨打,但看見人家挨打,倒覺得頗有趣的。」
他在阿Q大團圓上法場那一段,寫道:「他省悟了,這是繞到法場去的路,這一定是『嚓』的去殺頭。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著螞蟻似的人,……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彷彿旋風似的在腦子裡一迴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腳下遇見一隻餓狼,永是不近不遠的跟著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時嚇得幾乎要死,幸而手裡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這壯了膽,支持到未莊;可是永遠記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閃閃的像兩顆鬼火,似乎遠遠的來穿透了他的皮肉。而這回,他又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鈍又鋒利,不但已經咀嚼了他的話,並且還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東西,永是不遠不近的跟他走。這些眼睛,似乎連成一氣,已經在那裡咬他的靈魂。」社會是這麼的社會,人生也就是這麼樣的人生。這就是他所接受於尼采哲學的啟示!
……


五四運動前後,對於「人生究竟」的問題是有所探求的。新文化運動對一切都在重新估定價值,人生問題也就是最有興趣的一個。那時,魯迅雖不作學究式的解答,他從進化論的觀點,從尼采、叔本華虛無主義的觀點有所啟發的。他曾謙虛說:「我輩評論事情,總須先評論了自己,不要冒充,才能像一篇說話,對得起自己和別人。我自己知道,不特並非創作者,並且也不是真理的發見者。凡有所說所寫,只是就平日見聞的事理裡面,取了一點心以為然的道理;至於終極究竟的事,卻不能知。便是對於數年以後的學說的進步和變遷,也說不出會到如何地步,單相信比現在總該還有進步還有變遷罷了。」
他說他心以為然的道理,極其簡單。便是依據生物界的現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續這生命,三、要發展這生命(就是進化)。生物都這樣做,父親也就是這樣做。生命的價值和生命價值的高下,現在可以不論。單照常識判斷,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緊的,自然是生命。因為生物之所以為生物,全在有這生命,否則失了生物的意義。生物為保存生命起見,具有種種本能,最顯著的是食欲。因力食欲,才攝取食品,因有食品才發生溫熱,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個體,總免不了老衰和死亡,為繼續生命起見,又有一種本能,便是性欲。因有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發生苗裔繼續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現在生命的事;生命是保存後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飲食並非罪惡·並非不淨;性交也就並非罪惡,並非不淨。飲食的結果,養活了自己,性交的結果,生出子女,前前後後,都向生命的長途走去,僅有先後的不同,分不出誰受誰的恩典。他的這種說法,顯然是赫胥黎的說法也正是尼采的說法,可說是最通達的,在當時也可說是最大膽的。
……


從生物學觀點來看人生,「新陳代謝」這一軌轍,那是大自然安排得順順當當的,魯迅早期在《新青年》寫《隨感錄》,把這一方面的道理,說得非常透徹。他說:凡是高等動物,倘沒有遇著意外的變故,總是從幼到壯,從壯到老,從老到死。我們從幼到壯,既然毫不為奇的過去了;自此以後,自然也毫不為奇的過去。可惜有一種人,從幼到壯,居然也毫不為奇的過去了;從壯到老便有點古怪,以老到死,卻更奇想天開,要斷盡了少年的道路,吸盡了少年的氣。少年在這時候,只能先行萎黃,且待將來老了,神經血管一切變質以後再來活動。所以社會上的狀態,先是「少年老成」直待彎腰曲背時期,才更加逸興遄飛,似乎從此以後,才上了做人的路。可是究竟也不能自忘其老,所以想求神仙。大約別的都可老,只有自己不肯老的人物:總該推中國老先生說算一等一的了。萬一,當真成了神仙,那便永遠請他主持,不必再有後進,原也是極好的事。可惜他又究竟不成,終於個個死去,只留下造成的老天地,教少年駝著吃苦。這真是生物界的怪現象。
他又說:「我想種族的延長,便是生命的連續-的確是生物界事業裡的一大部分。何以要延長呢?不消說是想進化了。但進化的途中,總須新陳代謝。所以新的應該歡天喜地的向前走去,這便是壯,舊的也應該歡天喜地的向前走去,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進化的路。老的讓開道,催促著,獎勵著,讓他們走去。路上有深淵,便用那個死填平了,讓他們走去。少的感謝他們填了深淵,給自己走去;老的也感謝他們從我填平的深淵上走去遠了,遠了。明白這事,便從幼到壯到老到死,都歡歡喜喜地過去;而且一步一步,多是超了祖先的新人。這是生物界正當開闊的路!人類的祖先,都已這樣做了。」
這是,他的人生觀。也就是筆者在這本書的開端,所引魯迅所說的:「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那幾句話的注解。
……


魯迅的文字中,時有精瑩可喜,類似箴言的佳句,宋雲彬曾於病中,統看《魯迅全集》,輯為魯迅語錄一書。有人也就斷章取義,當作「語錄」來應用。其中有一句,最為時人所愛引用,便是說:「路是人走出來的」,這也可以代表他的人生態度。
但,我們得看魯迅自己的話。他在另一節短論,題為《生命的路》中說:「想到人類的滅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們的滅亡,卻並非寂寞悲哀的事。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麼都阻止他不得。自然賦與人們的不調和還很多,人們自己萎縮墮落退步的也還很多,然而生命決不因此回頭。無論什麼黑暗來防範思潮,無論什麼悲慘來襲擊社會,什麼罪惡來褻瀆人道,人類的渴仰完全的潛力,總是踏了這些鐵蒺藜向前進。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著跳著,跨過了滅亡的人們向前進。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後也該永遠有路。有燈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樂天的。唯天我對我的朋友L說: 『一個人死了,在死者自身和他的眷屬是悲慘的事,但在一村一鎮的人看起來,不算什麼,就是一省一國一種……L很不高興,說:『這是Nature (自然)的話,不是人們的話。你應該小心些。』我想他的話也不錯。」這也正是尼采《蘇魯支語錄》的話。蘇魯支向人們如果說:

「我教你們超人的道理。人是一樣應該超過的東西。你們作了什麼以超過他呢?
一切存在者至今皆創造了超過自己的東西;你們願為送這大波浪的退潮,寧願退到禽獸,而不願超過人嗎?
猿猴於人類是什麼?可笑的對象或痛苦底羞辱。人於超人亦復如是:可笑的對象或痛苦底羞辱。
你們從爬蟲進到人類,你們內裡許多地方還有爬蟲。有個時期,你們是猿猴,但至今人比任何猿猴還仍然為猴類。
你們中間最智慧者,也還是植物與鬼物的不和合生與雜種性生。但我叫你們化為鬼物或植物麼?
看呵,我教示你們超人,超人是土地的意義說:超人必定是土地的意義。」

魯迅的思想,受老莊自然哲學的影響很深,他是可以接受進化論的觀點的。所以,他對於尼采的人生哲學,也能相契無間的。「生命」,從自然的觀點與從個人的觀點,是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看法,而又是可以相反相成的。
另外,有一句魯迅的詩,叫做「俯首甘為孺子牛」。依時人的說法,好似魯迅是無條件地為社會服務的。其實,魯迅並不是一個摩頂放踵以利天下而為之的墨家之徒。依他自己的說法,他這條牛的「甘為」,有一定的限度的。他說,他有一種自害的脾氣,是有時不免吶喊幾聲,想給人們去添點熱鬧。「譬如一匹瘦牛罷,明知不堪大用的了,但廢物何妨利用呢?所以張家要我耕了一弓地,可以的;李家要我挨一轉磨也可以的;趙家要我在他店前站一刻,在我背上貼出廣告道:敝店備有肥牛,出售上等消毒滋養牛奶。我雖然深知道自己是怎樣瘦,又是公的,並沒有乳,然而想到他們為張羅生意起見,情有可原:只要出售的不是毒藥,也就不說什麼了。但倘若用得我太苦,是不行的,我還要自己覓草吃,要喘氣的工夫,要專指我為某家的牛,將我關在他的牛欄內,也不行的,我有時也許還要給別人家挨幾轉磨。如果連肉都要出賣。即使因此忽而從深刻變為淺薄,從戰士化為畜牲,嚇我以康有為,比我以梁啟超,也都滿不在乎,還是我跑我的,我躺我的,決不出來再上當。」
所以,只憑一句詩,以為魯迅真是天真得那麼可笑,那未免顯得自己太天真。但若魯迅只一肚子世故,那又忽略了他的天真的一面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480551

 回應文章

ozaki399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4/15 18:10
魯迅真的是先知。
全家福照 寶寶寫真 婚紗照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