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鍾怡雯》
2024/12/07 05:45:00瀏覽139|回應0|推薦3
Excerpt:《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鍾怡雯》

續讀《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鍾怡雯》。

從底下摘要的這一篇〈馬華散文史繪圖〉,看到鍾怡雯爬梳歷史並提出「內省的散文」,讓人充滿期待。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593
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鍾怡雯
作者:鍾怡雯
出版社: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出版日期:2019/03/15

內容簡介
《馬華文學批評大系》是為了紀念馬華文學百年而編選的一套書,時間跨度三十年(1989-2018),以長篇學術論文為主,短篇評論為輔,共收入李有成、陳鵬翔、張錦忠、林建國、張光達、潘碧華、黃錦樹、鍾怡雯、陳大為、魏月萍、高嘉謙等十一人,每位入選者單獨成卷,共十一卷,內文總計2,666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論文經過作者重新增訂,不管之前曾否結集,所以這套大系收錄之馬華文學論文,乃最完善的版本。

Excerpt
〈馬華散文史繪圖〉
……


二、馬華散文的前半生:雜文和作文
談馬華文學史,不可迴避的是方修;馬華散文,必然也從方修開始。這樣的敘述邏輯突顯了兩個問題:一是文獻散佚,幸而有方修簡樸的文學史和文學大系留住史料,如此一來,方修文學史(或其文學史想像)乃成為重要依據,馬華散文史才有可能。二則是相關討論的匱乏。方修以降,我們找不到第二種足以服人的散文史詮釋,因而方氏文學史觀乃是馬華文學史的起源。換而言之,我們一開始便以方修所理解的現實主實為馬華文學開了頭。
方修《馬華新文學大系(七)·散文集·導言》對馬華散文的出現有以下的敘述:
散文是馬華新文學中最早誕生的一種文體。一九一九年十月起,隨著馬華新文學史的發端,它就以戰鬥的姿態出現。其中最活躍的是政論散文和雜感散文……而政論散文比起雜感散文來尤顯得更成熟,更豐盛,差不多成了馬華新文學萌芽前期(一九一九~一九二二)的散文寫作以至各種文學創作的主流。
以上這段敘述提供的訊息很簡約,可歸納為兩點:第一,散文是馬華新文學中最早出現的文體;第二,散文最早的形態是雜文,那是散文之母。事實上,馬華文學史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沿襲這樣的論調:跟中國現代文學史同庚,散文則是最早出的文類。我們考古不出不同證據來反駁這個已成共識的定見,也就沒什麼異議的接受了這段跟中國現代散文發源相似的上古史。
馬華文學史的發端至今雖然不到一百年,考掘工作卻因為結構性的問題而異常困難,沒有史料保存的觀念和機制,若非方修的編選與論述,馬華文學史的源頭將是一片空白。方修先有《馬華新文學大系》的編撰,是為馬華的第一部大系;後來又有《馬華新文學史稿》、《馬華新文學簡史》以及《馬華新文學史稿(修訂本》》問世,則是新文學史的起源。借魯迅評鄭振鐸《中國文學史》的說法,《馬華新文學簡史》的筆法是「文學史資料長編」,非史也,但卻有史識。
林建國〈方修論〉所言,方修對馬華文學史只作了權宜的處置,因為馬華文學史的複雜遠遠超出方修的能力。方修的時代沒有任何足以支援的理論,那是大環境的問題,不是方修的問題。其實,方修缺乏的不只是理論,尚欠缺人力和財力的挹注。大系得以編成,憑的是過人的毅力,或者對文學的信念,他大概沒料到這套書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


他們的散文史有兩個特色,第一,雜文是散文的前身,描述性的文字主要在說明現象,不作散文美學的評價。其次,兩人都深受魯迅的影響,以為現代散文的母體,是雜文;就精神譜系而言,則是來自魯迅那種兼具匕首和投槍的批判性文體。方修主編的《馬華新文學大系·散文卷》收錄一九二到一九四二年近兩百篇散文,抒情/敘事散文不超過二十篇。要而言之,雜文是現代散文的基礎。
……


抒情(緣情)和載道(言志)兩個傳統並存是中國散文(或文學)的常態,以方修最推祟的魯迅為例,即兼具吶喊和徬徨兩種特質。雜文的批判以及散文的抒情兩者並不扞格,馬華散文的性格則一直強調社會性,講求文學功能和作用。細讀《馬華新文學大系》的散文卷,社會性又建立在道德勸說、諷喻人世的基礎上。馬華散文史「雜文」混「作文」(散文的練習文)的前半生,對文類缺乏反省,一昧針砭時弊,表達意見(有時夾雜著情緒性字眼),結果造成馬華散文體質的先天孱弱,徒具劍拔弩張的外表,缺少深邃細緻的情感鋪陳;長於呐喊,短於徬徨。呐喊是渲洩,徬徨是内心的轉折,相對的,它需要較長的時間去醞釀,是一種需要「閒」功夫,細緻的慢的藝術,當時的馬華社會環境缺少這樣的條件,遑論反省,馬華散文的草創期因此顯得特別長,變化很慢,約一九六年代以後,抒情文和敘事文興起,才取代雜文成為創作的主流。
趙戎編《新馬華文文學大系·散文》(1971),收錄一九四五到一九六五約近兩百篇作品,雜文近四十篇僅佔五分之一,抒情散文成了主流。趙戎在導論中提到,戰後二十年的馬華散文,前十年以雜
文和敘述文為大宗,後來的十年則是抒情文的世界。因此方修的序以雜文為論述案例,趙戎的序則多抒情文。
到了第三套碧澄編的《馬華文學大系·散文(1965-1980 ,則更多的朝抒情文傾斜,這套大系的兩卷散文以抒情文為主軸,碧澄並在〈導言〉指出抒情散文是在一九六年代初流行起來的,跟趙戎的觀察略有出入,雖然如此,他們不約而同指出:雜文不再是散文的主流寫作類型。到了鍾怡雯、陳大為編《馬華散文史讀本 1957-2007),收入三十家散文約兩百三十篇作品,雜文僅得張景雲和麥秀二家。這套選本以史的脈絡編選,以人為本,呈現五十年來馬華散文發展的樣貌,編選理念和規模等同大系。從編者的編選視野可知,雜文已成旁枝,狹義的散文,也就是所謂的純散文成為主流。……

三、缺席/遲到的抒情傳統
本文第一節指出,馬華散文史的時間和空間的邊界都是曖昧的,溯源和尋找疆界的努力看來似乎徒勞,散文在台灣的難以定義,是因為它太駁雜,包容性太廣,在馬華卻是因為它極為單調,至少在馬華散文史的前半生,它竟然可以等同於雜文,作為批判現實的匕首和投槍,缺少抒情傳統的潤澤和平衡。或許我們應該進一步提問,失衡的原因何在?抒情傳統的缺乏,具體的影響在哪裡?它可不可能像現代主義一樣被移植?
……


或許我們的問題出在眼界和視野,以及胸襟。就台灣而論,一九四到一九六年代,余光中寫出了《左手的繆思》(1963)、《望鄉的牧神》(1968)、《逍遙遊》(1969),仍是葉珊的楊牧於一九六。 年正在寫作他的《葉珊散文集》(1966),若要說「優秀的抒情作品」,《葉珊散文集》可謂當之無愧。這樣的類比目的不在讓馬華散文現拙,而是要追問,造成缺乏的關鍵在哪裡?
……


方修《馬華新文學大系·散文集》選文年限是一九二〇到一九四二,趙戎《馬華文學大系·散文卷(一)》年限則是一九四五到一九六五,兩部年限相近的大系所收作者,作者竟然無一重疊,除了兩人的散文美學完全相背之外,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在馬華散文史的前半期,寫作者的創作生命十分短促,作家缺乏延續性,換而言之,早在風格的轉折之前,就夭折了。以楊牧為例,從葉珊的《年輪》到楊牧《奇萊前書》、《柏克萊精神》等等歷經多次風格蛻變,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續的探索不間斷的寫作。這樣的成果包括以下的條件:至少五到十年,擁有良好的生產機制,發表管道、出版事業和市場反應等條件配合,加上個人的才氣和視野,毅力和努力等等諸多因緣聚合。
……


這些複雜的條件都要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時間。然而,早期馬華作家寫作不易,先有生存之道,才有餘裕舞文弄墨。最後,文學多半成了青春的紀念品。趙戎在大系導論裡指出好些作家在報紙副刊和雜誌發表寫過一些散文,沒出書,後來就不再寫了。早期的文學大環境如此,馬華文學史的前期出現巨大斷層也就不足為奇。果然如此,則抒情傳統如何可能?從兩部大系觀察到的情況是,馬華散文的處境在艱難的環境下只能求生存,在方修重雜文,趙戎重本土特色的選文標準之下,兩部大系跟抒情傳統成為平行線,大系最大的意義變成是史料保存。依據趙戎的觀點,抒情文跟雜文和敘事文原可鼎足而立,惜乎他沒有進一步發展抒情的概念。反省文學史,是以重寫文學史為出發點。反省歷史的意義在於藉歷史經驗檢視現在,現今馬華的生產機制,比起方修和趙戎的時代似乎好多了,然而,我們的創作成果呢?

四、內省的境界
本文藉馬華最早的兩部散文大系,討論馬華散文的邊界和美學建構,發現其美學構成欠缺抒情傳統,並論述這個現象的人為因素,以及時代的緣由。這樣的立論基礎建立在「一個相對完整而有活力的文學,必然是不同美學觀點實踐的成果」的假設上,試圖朝向一個抒情傳統的建構。
馬華文學的生產機制雖然比不上台港大陸,或者隸屬國家文學的馬來文壇資源豐富,然而絕對比方修或趙戎的時代來得完善,至少有出版和市場機制為寫作人撐腰,各種文學獎的鼓勵和宗親會的出版獎助,甚至可以跨國出版。最重要的是,在網路時代,發表完全不成問題,副刊登與不登,差別只在稿費有無,網路的點閱率說不定比副刊還高,而且散播得更遠。問題也在這裡。抒情傳統最根本的條件,卻是一個內省的境界。它需要的是緩慢的內化過程,我們遭遇的恰恰是講求極速的網路時代,高度交流,來不及沉澱,抒情傳統連積累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捲入速度的浪潮裡。魯迅的朝花夕拾,周作人苦雨齋喝苦茶聽苦雨品味的苦味人生;沈從文凝望他消失的邊城,被美學化的精神故鄉;或者楊牧觀察年輪的閒情,陷入思考的專注。這一切,在網路時代都逐漸化為上古史。馬華散文在次文類的建構上,無論是自然寫作、飲食文學或者地誌書寫都十分努力。然而我們缺乏內省的散文,那是一種境界和修練,或許可稱之為情感的深度,是散文的基礎。所有的散文寫作,都建立在這層修養上。以此回應第二節的提問,抒情傳統絕對不可能移植,那是內在功夫,個人的修行。
我們還有機會,或者有氣魄彌補這塊缺口嗎?

2011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974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