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西西的《我城》
2014/02/12 21:40:06瀏覽711|回應0|推薦13

Excerpt:西西的《我城》

閱讀這本小說,自然需要一種節奏,才能理解或者說是貼近西西的說故事的方式。
文末附了一篇何福仁的〈《我城》的一種讀法〉,他以《清明上河圖》來說明《我城》的閱讀方法,相當有建設性 (只不過這篇文章裡頭書袋吊了過重,應該可以減輕…),在閱讀西西的《我城》之前,建議可以先行服用。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31714
我城
作者: 西 西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1900/01/01
語言:繁體中文
  《我城》是西西的名著,近獲亞洲周刊評為廿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一。本書風格獨特,無論結構、筆路、章法,皆發前人之所未發,其中寄託著青年的開放、進取、和各種成長之潛力充滿可能性。洪範版《我城》經作者增補萬餘言,是歷來最完整的全新版本,書末附有何福仁〈我城的一種讀法〉,是難得的賞析導讀好文章。

Excerpt
1.
我對她們點我的頭是了,除了對她們點我的頭之外,我還有甚麼話好說這座古老而有趣的大屋子,有十七扇門的而她們說就給你們住吧
她們說的你們,指的是:我娘秀秀,我妹阿髮,以及我,阿果。她們,她們則是我父親的兩個妹妹一個姐姐。就在昨天,我努力記憶了一個晨早的更次才記得起,我大概一共見過她們兩次有一次,我記得她們像荷花,即是說燦爛;另外一次,我記得她們像蓮藕,灰麻泥巴嘴臉
這日,她們找著我。
——
不得去游泳
她們說。她們以為自己是王。她們囑我跟她們去看屋子,我去了。 我看見屋子,它和它的那些房子朋友們排了一種它們自家高興排的隊,佔滿整條大街的兩邊,如一座林。大屋它獨個兒凹在一個角落上,別的房子高,它矮:別的房子瘦,它胖;別的房子開朗活潑,它笨,又呆。這,我想起來了,它完全如同我阿果。它正在睡覺,我由得它去睡。天氣不冷,但它縮做一團,灰色的外石牆,有如裹了一件厚極了的粗呢外套,加上麻點子的絨毛圍巾,以及手套,以及襪子。屋子的樓下有鐵閘,由五把鎖把守在-起。閘內有大門,門上是彈簧鎖門內的一邊是樓梯每一級上可以讓五個我並排擠在一起坐
——樓上給你們住
——
樓下留給看門的阿北
荷花們說荷花們又說,她們不知道多少年後會再回來,說不定的是不回來了 對於此等有如喝著菊花時節龍井的第九級茶的巢,她們是懶於,也是不屑於,回顧,云云她們這樣說了之後,隨著揚揚眉,隨著,又揚了揚搭在肩上一蓬篷盛開了的鴕鳥毛,水粉紅的這日,她們完全如荷花
……
我遇見許多門。最大的一扇門,烏棗一般黑,是兩邊閉合了關在一起的。我遇見它的時候,它正如此這般地閂合起來著,站得極之神氣我起勁地推它把門挪開了一條隻貓躡得進的縫。——
它叫,尾音拖得老長,並且,朝我扔了一頭又如麵包屑又如肥皂粉的灰末。我因此連連打了兩個噴嚏,我還以為是雪落下來了。後來,我遇見窗。窗玻璃上凸起粼粼的浪層,一種甲骨文。從玻璃的這一邊看過去,看不見那邊有甚麼顏色和形狀,那一邊的景物又沒有辦決走過來。只有光線可以走過來,這些走了過來的光線,和原來的明度又不一樣,我細意把那光看了一陣,它們原來像:慢熟麥片。

17.
……
住在大廈頂樓上的這個人,喜歡用尺量字紙,每當他看完一頁或者一疊字紙,他即用尺去把它們量一量。他會告訴他的尺,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講了許多代。於是,尺就去把一代一代量出來,並且把故事中人物的親屬關係逐一量得清清楚楚。有時候,字紙裡講了許多國家,十多個城市,尺也會把國家和城市分別仔細逐一量出來。
這些尺從表面上看來是一模一樣的,其實,它們並不相同。當尺們量起字紙來,個性就顯現了。
譬如說,有一次他看完了一堆字紙,就把尺拿出來量了。他拿了許多尺,因為他知道每把尺都高興發表尺的意見,他曉得尺不習慣沉默。有-把尺說:字紙裡面說許多人長了翅膀飛到月亮上去了,這是超現實主義。
另一把尺說,顯然是太空船在天空中飛來飛去,這就是科學幻想小說。有一把尺則說,把一件衣服剪了個洞,分明是達達主義。又有一把尺說,把身分證用塑膠封起來,可不就是新寫實主義了麼。另外的一些尺繼續說的是:講許多螞蟻蜜蜂的是自然主義,在海灘上種花是存在主義,等等。
住在大廈頂樓上的人看見尺們量了半天,量出來的竟是一大堆的主義,不禁搖搖頭。他把尺們撿收起來,扔到牆角去了。而那堆尺,繼續在牆角不停地發表它們的量度觀感。
它們說:老是說一個茶壺,並沒有說人怎麼樣,關心茶壺比關心人多,這是反小說。又說:這個人忽然想起街上的一棵樹,忽然想起家裡的一張椅子,這是意識流。又說,可以把許多成語放在一起。成語都是既成品。可以把既成品拿到展覽會去展覽。又說,如果張開嘴巴說話,看見言語是七彩繽紛的有花朵的形狀,就是魔幻寫實了。又說:沒頭沒尾,忽然唱歌,忽然大叫,當然是一幕突發性的戲劇。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110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