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畫落款所書上中下澣是什麼東東
2018/08/02 11:29:38瀏覽8953|回應6|推薦81

常聽人說「詩書畫不分家」,古有名言「欲習書畫先習文」,這是先人智慧結晶。有人說詩書畫三者單單把一樣學好都不容易,遑論三者同修;也有人主張詩書畫兼修,各有妙境,相得益彰,並不衝突。

單修也好,同修也罷,不論寫字作畫,完成一件作品後都得錄下作品主題、作者大名與完成時間。作品主題若能配上適當的詩句,必定更能增加作品深度和品味。

錄下作品主題、作者大名與完成時間,一般稱之為「落款」。落款該注意什麼都有定規,這裡不作探討。完成時間嘛,大不了就是寫下年月日,有什麼學問嘛!不錯。年,用干支,或用民國、或西曆記年均可;月,用中文數字,或用月的別稱,如正月、杏月、荷月等等,問題不大。但是日期呢?好像甚少作者明確寫下完成日期,而用其他代字記日的則不乏其人。

欣賞書畫的時候,常見作者在落款時寫著「端月上澣」、「孟夏中澣」、「季秋下澣」等等。

「端月」、「孟夏」、「季秋」等等還能看圖說故事的猜個八九不離十。可這「澣」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那麼多人喜用?

原來「澣」讀作「ㄏㄨㄢˇ或ㄏㄨㄢˋ」,同「浣(音ㄏㄨㄢˇ或ㄏㄨㄢˋ)」字」。

這「浣」和「澣」又是什麼意思呢?

依說文公羊傳莊三十一年:「臨民之所漱浣也。」「去垢曰浣。」詩周南葛覃:「薄澣我衣。」禮記內則:「父母唾洟不見,冠帶垢,和灰請漱;衣裳垢,和灰請澣;衣裳綻裂,紉箴請補綴。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足垢,燂湯請洗。少事長,賤事貴,共帥時。」

「漱浣」、「去垢曰浣」、「薄澣我衣」、「衣裳垢,和灰請澣」,所以「浣」和「澣」字的解釋都是「洗濯」的意思。

既然「澣」和「浣」都是洗濯的意思,怎麼和書畫落款記日扯上關係的呢?

這就說來話長了。

故事要從古代公務員休假制度說起。

過去這一年裡,咱們這兒為了週休幾日才合適、要不要一例一休鬧得沸沸揚揚的,示威、遊行、抗議聲浪不絕於耳。那在我國古代的休假制度又是如何呢?

我國自古以農立國,一般百姓跟著農事過日子,假期也和農事相串連,並沒什麼固定的休假制度,因此休假主要就是對官吏而言的了。

說起來,古代為官和現代為官有很大的差異。古代,好不容易通過層層考選,當了官。如果是京官,得住在離皇宮不遠的所在,這樣才能起早趕晚的應卯(早上五點)上朝(所以半夜三、四點鐘就得起床梳洗、更衣),一直工作到酉時(下午七時),工作時間還真長呢!也因為卯時上朝,所以就有了「應卯」、「點卯」表示點名報到的說法。如果是地方官,就得舉家住進辦公地點的官舍。辦公、住家在一起,更沒有工時和休假可言。看看當過蘇州刺史韋應物的詩「元日寄諸弟兼呈崔都水」就知道了:

一從守茲郡,兩鬢生素髮。新正加我年,故歲去超忽。淮濱益時候,了似仲秋月。川穀風景溫,城池草木發。高齋屬多暇,惆悵臨芳物。日月昧還期,念君何時歇。

韋應物在詩裡說:自從做了官,官衙裡冷冷清清,日子過得沒了次序。歲月流逝,不知道那裡才是個頭。別說賞景和探親了,頭髮白了,都不曾回家過年,只能沒法兒停歇的思念親友。

再看看歐陽修在「瀧(ㄕㄨㄤ)崗阡表」裡記述母親描述的父親「汝父爲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這是說歐陽修的父親當官時,處理公務到深夜都不得安歇。

從這兩個故事可知,古代當官可不輕鬆。難道他們就沒有假日嗎?

遠古時代有無休假無法可考,似乎到了漢朝才有了休假制度。據《漢律》,及司馬遷《史記》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官員每五日洗沐歸謁親。」意思是說官吏每五天休沐一天,也就是說工作四天,可以有一天「休沐」。

這「休沐」要做什麼呢?顧名思義,「休沐」就是讓官吏們可以趁著休假日沐浴、修面,洗濯、回家探視父母、看望老小。

到了唐代,這「五日一休沐」的制度變成了「十日一休沐」也就是說每十天才得休沐一天,也稱之為「旬休」。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旬休與朋友聚會:

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劉禹錫的「謝竇員外旬休早涼見示詩」也說十日澣朱衣(朱衣,指的是官服):

新秋十日澣朱衣,鈴閣無聲公吏歸。風韻漸高梧葉動,露光初重槿花稀。四時苒苒催容鬢,三爵油油忘是非,更報明朝池上酌,人知太守字玄暉。

官吏休假在南北朝時還有輪休制度,到了宋元明清雖有些不同,基本上還是沿襲了漢、唐等朝的休沐制度。到了清末,西風東漸,才逐漸採用星期天休假的制度。

唐代的「十日一休沐」建立了「旬休」制度。也就等於每個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各休沐一天。或許也因為如此,文風盛極一時的唐代,趁著休沐日寫詩、作畫,於是休沐和書畫可就連繫上了。

休沐既是讓官吏們沐浴、洗濯、修面和探親。文人雅士們想是在休沐時比較得閒,可以寫字、作畫,於是就在每個月上、中、下旬三個休沐日作的畫、寫的字上用上了「浣」和「澣」。於是「上澣」「上浣」、「中澣」「中浣」和「下澣」「下浣」就被用來代替「上旬」、「中旬」和「下旬」。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浣」不是比較簡單好寫嗎?為啥要用那複雜又難懂的「澣」字呢?看倌這就不懂了吧!這才顯得學問嘛!用「浣」,一瞧就是洗東西,沒啥學問。可是用「澣」呢?不得了了。您一瞧這字,不認識。怎麼念?不知道。這不就顯出作者的學問了嗎?所以,必定得是「上、中、下澣」,而少用或者不用「上、中、下浣」。看倌覺得筆者臆測的有道理嗎?哈!哈!哈!

我國以農立國,農曆更是古代記年的基礎。「旬」是十日,「三旬」就是一個月。於是不論農曆的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二十九天)。上、中、下旬分別代表每個月的前十天、中間十天和末十天。每旬的最末一天就是「休沐日」,所以用三個休沐日來記日也算大致了然。

既是每個月的三個休沐日,那麼在表示上、中、下旬這個日期前不是該標上月份的文字才合適嗎?月份一般是以一到十二的十二個數字代表,或自古以來因著季節和景觀的變化,而有不同文字代表的月份,比方說正月、端月代表一月;如月、杏月代表二月;‧‧‧冰月、臘月代表十二月等等。這也是文人雅士喜用的記月方式。於是「端月上澣」、「荷月中澣」、「臘月下澣」、「閏六月中澣」就代表一月上旬、六月中旬、十二月下旬及閏六月中旬等等。也算明確。

可怎麼常見書畫上用季節記日時也用「上、中、下澣」呢?

面說過,我國以農立國,農曆是古來普遍使用的曆法。而農事也會跟著季節走,所以用季節記日似乎也沒啥不可。但是如果以精確度而言,相當於三個月的季節自然就比不上月份來的精確了。於是又在每個季節加上「孟」、「仲」、「季」等字眼將一季分為三個時段,這每一個時段的長短「大約」相當一個月。記住,是「大約」,不是「等於」,所以就不是那麼精確了。

那麼季節又是如何畫分的呢?傳統以來,我們使用農曆選日擇時。在農民曆上常見有二十四節氣,而四季,傳統上又跟這二十四個節氣而變化。

這就有趣了。怎麼說呢?

原來農曆是跟著月亮盈虧產生的曆法。二十四節氣卻是跟著太陽繞行太陽軌道(黃道)而產生的,所以二十四節氣似乎該是陽曆。傳統上四季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來劃分。所以說中國自古以來採用的就是陰曆和陽曆合用的曆法。

農曆屬「陰曆」,二十四節氣屬「陽曆」,只要這二者能夠完全契合,那麼「上、中、下澣」不論用月或季節記錄都能正確顯示書法或畫作的完成日期,倒也沒什麼問題。

但季節能和農曆月份完全契合嗎?

顯然這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都知道陽曆一年大約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所以每四年要閏年一次。而農曆一年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比陽曆約少了十一天左右。怎麼辦呢?把這十一天算進「年」裡吧!一年少十一天,三年就少了三十三天,這表示可以多一個農曆月了,於是農曆閏月就出來了。一個農曆月只有三十天,還有三天怎麼辦?於是十九年內就會有七個農曆閏月。這樣就大致圓滿。

扯遠了,趕緊拉回來。

季節呢?簡單一點說,一年有四季,大約每三個月為一季,但可別忘了,咱們古代是以農曆、陽曆合用,如果加上閏月,農曆一年可能會有十三個月,以三個月為一季就有問題了。因此,以廿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來劃分,就成了中國傳統使用的季節。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關鍵節氣大抵會落在陽曆二、五、八、十一月(農曆一般會落在一、四、七、十月,如有閏月則不同)中,日期可能會是陽曆當月的三、四、五、六等日子中的某一天,偏偏都不是陽曆當月份的第一天,相對於農曆的日期差異就更大了。舉例來說,今年(107年,歲次戊戌),立春是陽曆二月四日(農曆則是前一年,歲次丁酉年十二月十九日,因為106年有閏六月);立夏是陽曆五月五日(農曆則是三月二十日);依次類推。又由於每一個節氣的確切日期會隨著天體運行而略有差異,並不固定在某一天,因此俗諺有「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的說法。也就是說,上半的節氣日期會落在六日或廿一日之前的兩到三天;而下半年則會落在八日或廿三日之前的兩、三天。

從上面農曆和陽曆在日期和節氣上的安排看來,兩者差異可真不小。

拉拉雜雜的扯半天,讓我們話說回頭。回到唐代「十日一休沐」,它原本應該是以農曆的月為基礎,所以不論上旬、中旬、下旬;上浣、中浣、下浣;或是上澣、中澣、下澣都明確的表明是在每個月的三個旬日中該做的事。基本上應該和季節扯不上關係。

所以囉!雖然古今都有書家用孟春、仲夏、季秋加上澣、中澣、下澣記日落款的。筆者還是覺得如果用這種方式落款記日,應少用「季」,而用「月」要合適得多。

就教於高明。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Three
2018/10/23 09:54
真是有學問!
小時候媽媽記我們生日都是用農曆,以前也沒什麼萬年曆,可是西洋星座又是用陽曆,根本不知道出生時真正生日的陽曆是幾號,就有同學說19、38⋯歲那年生日,就是出生時的陽曆生日,可是要等到19歲才知道我的星座,太久了⋯⋯現在才知道,哇!原來如此!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8-10-29 12:33 回覆:

哈囉!

好久不見,能讓你知道為什麼19年陰陽曆生日會重逢也是不錯的,不是嗎?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26 17:04
長知識了,獲益良多,謝謝。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8-10-01 13:16 回覆:

謝謝指教!


李安納 魯昂之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8/08 02:07

看了格主大作,了解到 澣 字的意思

作古代的官真辛苦。現在的官做五天休兩天,算是幸運的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8-09-25 18:20 回覆:
其實古代為官,除了休沐之外,還是有些假日的,比方說過年等。我國在唐代一些所謂傳統假日就已經固定了。只是我們現在把一些假日取消了,看看日本的假日就知一、二。比方說天長節、千秋節等都是沿用唐制。

Lily93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8/06 09:30
受教了!獲益良多!

比之上古時代 4天 一休沐, 雖不足; 比之大唐盛世, 10天一休沐, 我們現在的週休二日,實在太舒服了。

而且,古代做官的人才有休沐, 現在除了農夫之外,各行各業都有休假日。

就放假而言, 還是生長在這個時代比較好耶!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8-09-25 18:22 回覆:
或許吧!不過古人或許也少了許多現代人的煩惱吧?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8/03 11:47

寫得好,可以延伸成一篇小論文。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8-08-04 08:02 回覆:
謝謝鼓勵!!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8/02 20:53

好好地上了一課!感謝!

讚啦

馬哥 問候您(landmarc) 於 2018-08-02 21:56 回覆:

不好意思,讓您見笑了。

謝謝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