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雨中徘徊 立陶宛總統府後花園 Vilnius
2013/10/18 00:00:00瀏覽5387|回應24|推薦164

02/JUN/2013

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兩天的參訪中,已拜訪過好幾座的教堂,宗教往往是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元素,雖然厚重,但絕對是認識一個國家民族的必要途徑。離開維爾紐斯大教堂之後,教堂的參訪告一段落。但維爾紐斯古城豐厚的歷史遺產,仍有許多值得挖掘之處,在教堂附近就是維爾紐斯大學。

維爾紐斯大學 Vilnius University

維爾紐斯大學成立於1579年,是波羅的海三國中最早、也是東歐最早成立的大學之一,甚且早於莫斯科大學176年建校。大學的前身為耶穌會學院,因此其發展與立陶宛的宗教及政治歷史息息相關,在俄羅斯統治時期的1832至1919年間,大學曾被關閉將近一世紀。

維爾紐斯大學始終扮演著立陶碗最高學府的角色,不僅左右立陶宛人的文化生活,連鄰近國家也深受影響。幾個世紀以來,這所綜合人文和自然科學的學術殿堂,為立陶宛造就了無數的作家、科學家、政治家等優秀人才,因此被稱為立陶宛民族精英的搖籃。目前學生超過2萬人。

大學圖書館這座充滿歷史感的大門,原本是城堡的一扇門。古城門成了大學圖書館的大門,承先啟後寓意深遠,這是一扇通向浩瀚歷史的大門啊!

歷經4百多年的耕耘,校園裡累積了許多知名建築,包括藏書500萬冊的圖書館、世上第一個無國界文化中心,及1387年就已屹立於校園中的聖約翰教堂(Church of St. John),它那建於17世紀高63公尺的鐘塔,至今仍是舊城區最高的建築(在皮利斯街得見其昂然身影)。大學的建築富麗堂皇,並且集哥德、文藝復興、巴洛克及新古典風格建築於一身,整個維爾紐斯大學就是一座建築博物館,可說是維爾紐斯的歷史縮影。佔據維爾紐斯老城主要街區的校舍僅是大學的本部,其他系所則位於市郊新建的現代化大學城。

週日傍晚的此刻,我們的目的地是與大學毗鄰的總統府,因此並未進入大學參觀。

立陶宛總統府 Presidential Palace

在維爾紐斯舊城區充滿古意的狹窄街道穿梭,眼前突然豁然開朗,但見寬闊無比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古典建築─立陶宛總統府。這座Daukanto廣場,是為紀念畢業於維爾紐斯大學且在19世紀首先以立陶宛語文發行出版立陶宛歷史的作家Simonas Daukantas。

建於14世紀的建築昔日是貴族的宅邸,16世紀時成為維爾紐斯的主教宮殿,18世紀立陶宛受制於俄羅斯時,此處作為總督官邸。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Tsar Alexander I)、法王路易十八(Louis XVIII)、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及波蘭和俄羅斯的政治家等人都曾駐蹕或造訪這座官邸。1824至1832年間,由建築師V.Stasov翻新成目前所見的古典俄羅斯帝國樣貌。蘇聯時期曾改作藝術家宮,1997年再次整修,目前立陶宛總統及總理在此辦公及接待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元首出國期間會降下屬於立陶宛總統的旗幟,三面國旗懸掛在建築正面,其中兩面可以因鄰國貴客光臨而置換。立陶宛現任是位女性總統─President Dalia Grybauskaitė。

總統府的外觀並無太引人之處,但其內庭及花園則有趣得多,入內參觀須先通過這道安檢門。

總統府內側是一座寬闊的廣場,乳白色建築覆蓋淡綠色屋瓦環繞廣場四周,花圃及草地點綴其間,襯托得總統府越發雍容大器。這一面拍照不易,所以由網路下載一張圖片來呈現。

由總統府順著廣場向前方眺望,維爾紐斯老城古色古香錯落有致的建築,與總統府的建築及柱廊交織成美麗和諧的景觀,並構築了華麗多彩的天際線,總統府果然擁有絕佳的景觀視野。

由廣場穿過這座牆門,即可進入總統府的後花園。此時天空風起雲湧,隱現山雨欲來之勢!

總統府的後花園有別於一般繁花爭妍的花園,這裡主要是大片的綠地與鬱鬱蒼蒼的綠樹分佈其間。花園一邊的白色建築有安全人員把關無法靠近。特別的是,青翠的草地上散置著許多當代的陶藝裝置藝術;而且,意外而驚喜地發現一件台灣著名陶藝家黃政道的作品─《Which Way ?》!看見家鄉同胞的藝術作品展示在這遙遠國度的總統府後花園裡,心中除了漾起他鄉遇故知的驚喜與感動,更覺得與有榮焉呢!

正在拍這件《Which Way ?》時,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傾洩而下!手忙腳亂地翻出雨傘來,和小雲兩人擠在一支小雨傘下可一點也不好玩,環視花園四周毫無遮蔽之處,看這情形兩人的衣服很快會被滂沱大雨淋得濕透。這時兩人不約而同地轉向那棟白色建築,眼巴巴望著柱廊下那位帥哥安全人員,不消3秒鐘,帥哥不敵兩個女人無助的求救眼神,招手示意我們到廊下避雨,YA~遇到天使了!兩個阿桑得寸進尺,站在柱廊下假借拍攝雨景企圖把帥哥獵入鏡頭,但他不愧是總統府的安全人員,很機警地閃開了!

夏天的陣雨來得急也去得快,不到10分鐘雨就漸漸停歇了,但灰暗的天空仍然讓人感到不安,趁著雨勢暫停匆匆告別總統府的後花園。人們出自善意的一個小小舉動,讓我們在受惠的恩澤中體會到與人為善的美好意義!夏日的一場急雨,可能狼狽收場,也可以成為溫馨的回憶!

 

古趣盎然 皮利斯街 Pilies Street

維爾紐斯擁有典型的中世紀城鎮格局,而皮利斯街是維爾紐斯最古老也最繁華的街道,其名─Pilies Street,最早於1530出現於史料記載中。昔日的國王、教皇使節和外國使節們經由這條街道通向蓋迪米納斯城堡(Gediminas Castle),人們取道皮利斯街由城堡通往南邊的波蘭及俄羅斯等地。宗教遊行在此舉行;貴族和富人在街道兩旁建立豪華宅邸;維爾紐斯大學毗鄰街道,教授們也居住於此地;鄰近市政廳廣場的街道最寬闊處則是市集所在。

順著市政廳前的大道直走,即可進入皮利斯街,它是通向城堡的主要街道,頭尾分別是市政廳廣場和大教堂廣場,盡頭可以看見矗立於山丘上的蓋迪米納斯城塔(Gediminas Tower)。石板街道兩旁盡是巴洛克時代留下來的老房子及15至17世紀的磚造建築,並且向外放射出許多狹窄彎曲的巷弄。維爾紐斯人充分利用這些老建築,一樓都改成現代感十足的餐廳、精品店,及販賣據當地特色的琥珀、毛織品等紀念品店。街道也是街頭藝人表演及擺設畫攤的聚集地。

在Pilies街的不同位置所見的聖約翰教堂(Church of St. John)鐘塔, 63公尺高的鐘塔至今仍是舊城區最高的建築。

兩天來在皮利斯街也來回走了兩趟,不論是白天或夜晚,逛街、購物、餐廳、咖啡座,這裡永遠不缺的是熱鬧的人潮。下圖是昨日下午經過的光景。

今晚,我們就在Pilies街上這家5星旅館─Narutis內的餐廳用餐。這家具有歷史感的旅館外觀不太搶眼,歩入裡面才驚覺它的不凡,典雅華麗的裝置瀰漫著雍容老派的氛圍,讓我們忍不住要多看幾眼。用餐的地點在地下室,地窖式的餐廳感覺很特別,但老實說餐點則表現平平。

歩出餐廳,暮色中的皮利斯街感覺非常閒逸!夕陽餘暉閃耀在遠處的蓋迪米納斯城塔上、也閃耀在紅磚建築的山形牆上,街頭藝人撩撥著琴弦、音符撩撥著旅人驛動的心,我們留連在美麗的城市、觀賞著美麗的人們!明朝即將告別維爾紐斯、告別立陶宛,且讓我記住這向晚的華麗時光、記住這座美麗的城市與人們!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 是歐洲最大的舊城之一,將近1500座最有價值的歷史建築都集中於舊城之中,其中包括40多座教堂。走在維爾紐斯舊城,抬頭盡視古蹟、俯拾皆是歷史!兩天來走訪了好多的教堂、皇宮、城堡等歷史遺產,透過這些時空場景回溯立陶宛在歷史上的發展與興衰,逐漸把這個陌生國度的面貌拼圖拼湊出來。喜歡一個地方與否,與你對它的認識深度和廣度息息相關。走過波羅的海三國之後,回頭細細咀嚼,相較之下立陶宛雖不是最精采,但維爾紐斯古城的寬廣範圍與相對較少的旅遊人潮,給旅人一個優遊自在的空間。回顧中,非常懷念這種在數百年的時空場景中來回穿梭的旅行體驗!

波羅的海之旅即將進入拉脫維亞...


本文資料參考:

1.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MOOK

2.http://www.travel.lt/

3.http://www.vilnius-tourism.lt/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柔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21 20:48

我有認真看文~~美女您這樣不行喔!人家帥哥日行一善,您卻想把人納入鏡頭曝光,真的很「得寸進尺」哪!大笑

老實說,沒鐵窗和雜亂招牌的市容實在太清爽了,我們......唉!!!烏雲飄過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23 23:02 回覆:

啊~素啊素啊~柔怡教訓得是!Bianca 知錯了,以後一定不再做這種「得寸進尺」的事兒了啦!害羞大笑

說到市容和居住品質就不免要納悶,我們五千年悠久文化究竟用在哪兒呀?!烏雲飄過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9 19:30
總統府青瓦白牆,讓我想起美國的白宮和韓國的青瓦台。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20:43 回覆:

純白的色調似乎特別能彰顯尊貴氣勢與強調質感

因此我們經常能見到以白色為基調的著名歷史建築

謝謝山楓來訪!^^


童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9 18:29
你們沒進入圖書館參觀真的太可惜了。傳內部的裝潢給妳過目一下。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20:33 回覆:

童言分明是要讓我搥心肝哩!痛哭

其實行前準備資料時就知道Vilnius大學的內部非常具有可看性,但是團體行程的安排總是有其限制,那天是週日,到時也過了參觀時間了!

還是謝謝妳送來珍貴的圖片讓我過過癮喔!得意


展迎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立陶宛總統府後花園
2013/10/19 13:16

參觀完美麗的總統府後花園

又再如此雍容華貴的餐廳用餐

真是幸福的旅程

得意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13:34 回覆:

謝謝迎風!^^

團體旅行打點了行程細節,也儘量做最好的安排,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得以有最大的收獲,這是「旅遊」的好處!

當然,我們也可能錯失「旅行」中可能的冒險、驚喜及錯誤等等的經歷。所以,跟團旅遊與自助旅行各有其優缺點呢!得意


夜半歌聲( 咖啡情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雨中徘徊
2013/10/19 08:18

Bianca筆中及圖中的立陶宛

美得讓人心嚮往之


--聆聽心情在音軌中的脈動----讓生命隨著旋律翩然起舞--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13:22 回覆:

謝謝夜半歌聲的鼓勵!^^

維爾紐斯世代交替融合的城市風貌,展現不凡的古都風華,也讓我們認識了立陶宛的人文古韻!得意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9 07:27
十六世紀就有大學建校﹐在東方幾乎無法想像呢。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13:15 回覆:
東西方的文化發展有各自的腳步,我們以古老悠久的文明引以為傲,歐洲則在文藝復興之後頭角崢嶸!得意

重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9 00:24

在立陶宛的總統府後花園裡, 看到台灣陶藝家的作品真讓人驚喜!

旅館精緻典雅, 在地下室用餐別有一番風味, 古城的悠久歷史, 豐富的文化底藴都很讓人難忘呢!!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13:03 回覆:

看見家鄉同胞的藝術作品展示在這遙遠國度的總統府後花園裡,有種他鄉遇故知的驚喜與感動,更覺得與有榮焉呢!得意

維爾紐斯古城世代交替融合的城市風貌,展現不凡的古都風華!旅行拓展了我們的視野及史觀,不同的文化因為親近了解而相互尊重,這也是旅行對我們的意義之一吧!

謝謝重陽!^^


‧新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8 20:41

立陶宛,真的是很美的國家。另有捷克,也是我想去的地方。

謝謝分享!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12:53 回覆:

新月如果覺得立陶宛是個美麗的國家,那麼,捷克肯定讓您更加驚喜喔,Bianca向您強力推薦!得意

謝謝新月的迴響!^^


盹龜雞~ 五月23日 科隆主教大教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8 19:15
那個好心的避雨   溫馨的十分鐘 , 將立陶宛刻在心上了 .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12:31 回覆:

他人一個出自善意的舉動,讓我們在受惠的恩澤中體會到與人為善的美好意義,從而願意傳遞這種精神,很喜歡這樣的良性互動!

夏日的一場急雨,可能狼狽收場,也可以成為溫馨的回憶!得意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8 14:47

立陶宛在歷史上曾經輝煌過,在當時也是歐洲列強之一,所以它在文化和建築的風格上有著許多東歐國家的影子,境內建築多為哥德式、新文藝復興、巴洛克式的建築,這和愛莎尼亞、拉脫維亞也有點不同,這是我的看法,我在漫步維爾紐斯的古城時,聽導遊說過這個國家的歷史,一個曾經輝煌的國度,當我漫步其中時,看到的街景彷彿時間錯位,空間變換,這個第一個脫離蘇聯而獨立的國家,人口也僅五十多萬,即使是最熱鬧的路段或是老城遊客最集中的街巷,恬靜,是我最深刻的印象。

總統府印象中我沒經過,看妳拍的照片,還有有王者風範,雖然氣派小了點,但想想其它那二個國家也都是一樣,但純樸的風格還是肯定,附近建築的顏色好像好像都是一樣的,當地人面對那段歷史有近憶和緬懷,獨立之後,這個國家已經是一個翻開新頁值得一遊的一個地方。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0-19 12:22 回覆:

旅行,確實可以拓展世界觀及歷史觀。如果不是親臨立陶宛,我可能不會主動去研讀它的歷史,自然不會了解它也曾經是中世紀的歐洲列強之一。這種因為了解而衍生的相互尊重,或許就是旅行、也是地球村的意義之一吧!

這三國再怎麼小也都比台灣來得大,並切都擁有悠遠而豐富的人文歷史。人口密度低,城市多了一份從容及自在,維爾紐斯古城世代交替融合的城市風貌,也展現不凡的古都風華!

相對於歐洲列強,這總統府確實顯得樸實而平民化,這在三國的情形都相去不遠,感覺更貼近現代的民主國家。但建築與周遭環境融合的美感可是一點也不打折扣呢!^^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