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 黑魔法 vs 蜂蜜啤酒 里加的“醉人”時光 Riga (拉脫維亞)
2013/11/22 00:00:00瀏覽7613|回應23|推薦151

04/JUN/2013

一頓豐盛美味的午餐之後,繼續拉脫維亞首都里加(Riga)舊城的徒步之旅。徒步逛古城既有趣也辛苦,但若非兩條腿賣力作工,十幾天來每天豐盛的三餐,恐怕會囤積出可觀的"成果”來哩!

火藥塔 Pulvertornis (The Gunpowder Tower)

建於14世紀的火藥塔,於1621年瑞典大軍進犯摧毀之後,原始建築只剩下基石部分。1650年,為了加強防禦功能保護內部珍藏,重建成厚達2.5公尺的城牆。里加古城牆上18個瞭望塔惟一保留下來的這座塔樓,目前是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的一部分。

火藥塔旁邊這幢建築,山牆上有許多樣式不一的美麗徽章,這就是著名的城市標誌墻,拉脫維亞60多個城市的徽章均列於其中,里加的列在首位。如此展示國家城市的方式非常有趣!

瑞典門 Zviedru vārti (Swedish Gate)

拉脫維亞從12世紀開始陸續被波蘭、瑞典、德國及俄國占領。瑞典殖民時代為了紀念北方戰爭時瑞典軍隊的英勇表現,約於1689年興建「瑞典門」,塔街(Torņa ielā)經過此門通往城牆外的瑞典軍營。原本25座的城門,如今唯一倖存僅瑞典門一座。城門後來經過改建,上方加蓋成一棟房子,1927年之後用作拉脫維亞建築師協會所在。

瑞典門流傳著一則淒美傳說:一位里加女孩與瑞典士兵相戀,卻不見容於社會,兩人在一次半夜約會後被逮捕並塞進城門牆縫裡。此後流傳著:若是半夜經過瑞典門而能聽到那對殉情戀人的綿綿情話,就表示已找到真愛!果真如此,還沒找到真愛恐怕就先被嚇破膽了吧!

緊鄰城牆的街道保留著當年瑞典軍隊駐紮的營房,現在則成為各具風貌的商店。城牆中斷處陳放著當年所用的大炮,提醒人們殘酷戰爭歷史。

三兄弟之屋 Tris Brali

這三幢建於中世紀的民宅緊緊相連,當地人稱之為「三兄弟」,不過它們並非建於相同年代。右邊的白色建築年代最久遠,約建於15世紀,是目前拉脫維亞最古老的民宅;山形牆立面帶著濃厚的哥德式風格,大門入口處連接著兩條長石凳,俗稱「門邊石」,是那個年代常見的建築形式;小小的窗戶乃為了節省「窗戶稅」,當時窗戶越大稅賦也越高。中間的黃色屋子於1646年重新整建過,「1646」也成為牆面上的裝飾,風格受荷蘭文藝復興時期矯飾主義影響。左邊最小巧的綠色房子最年輕,直到18世紀才出現。「三兄弟」充分反映里加平民在中世紀的住居樣貌,目前是拉脫維亞建築博物館所在地。

美麗的建築與街道一隅

露天休閒公園 Open-Air Leisure Park EGLE

這座熱鬧的休閒公園,融合了餐廳、啤酒屋、工匠市集及音樂表演場所等功能,是舊城區裡集合多元娛樂主題的休閒空間,範圍有2500平方公尺,餐廳區有1000個座位,洋溢著蓬勃的庶民生活況味。園區中有一個現代裝置藝術─7.5公尺高的燈樹,象徵著500年前的第一顆聖誕樹。

里加舊城教堂林立,每一條石板街道的盡頭都可能矗立著一座尖塔!

里加大教堂及廣場  Doma Baznica & Doma Laukums

里加大教堂廣場是舊城最大的廣場,1935至1936年間,里加當局為了讓矗立在廣場上的教堂有更好的視野,於是拆除週邊建築,大教堂因此更顯氣勢恢弘。

周圍環繞著許多建築古蹟,最有名的就是磚紅色的證卷交易所(Biržas nams 1852-55),是里加第一個折衷主義建築。折衷主義乃任意模仿或自由組合歷史上的各種建築風格,講求比例均衡、注重形式之美。還有建於19世紀,屬於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國會建築,黃色外觀令人聯想到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王宮,自1920年起,即是拉脫維亞的國會殿堂。

廣場外圍滿是花顏繽紛的露天咖啡座,但此刻還不是坐下來喝咖啡的時候,我在舖著鵝卵石的廣場上自在漫步、在週邊的巷弄中來回穿梭,搜尋歷史的吉光片羽,欣賞熙來攘往的人群,感受里加的心跳脈動。

里加大教堂是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教堂,一直扮演著新教主教座堂及大主教居所的角色。亞伯特主教於1211年開始建造大教堂和修道院,1270年第一期建築完工。此後500 年來曾經數次改建,因此融合了晚期文藝復興、早期哥德及巴洛克式等風格。教堂鐘塔一度是這個城市最高的尖頂─140公尺。鐘塔的頂端曾四次遭到雷擊,目前90公尺高的尖塔是1776年安置上去的。

里加的位置因為臨河又近海,中世紀的居民生活非常仰賴風向,許多建築的屋頂上都有一隻風向雞。里加大教堂頂端的金屬製風向雞,當時一面漆成金色、一面漆成黑色,藉以辨別風向。當金色的公雞面對著城市時表示順風,海上的船隻就可以進港;反之若看到黑色的公雞則表示逆風,船隻不宜進港。現在兩面金光的風向雞是1985年才換新的,已成為城市的特有標誌。

教堂內部神聖莊嚴祥和寧靜,讓人不禁肅穆。其中1881年經俄國沙皇允許更換的著名管風琴,有 6718根管子,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為此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還特地寫了一首《頌讚上帝》的合唱曲。巴洛克的木雕講道壇,上面雕著耶穌、12門徒及福音傳道者,自1641年起就已安置於教堂內。彩繪玻璃描繪聖經、教堂及里加的歷史故事,瑰麗璀璨、光彩奪目!

彩繪玻璃在洗禮池中的美麗倒影

二次大戰期間教堂難逃破壞命運,哥德式的中庭迴廊美麗幽深,廊下堆放著許多史蹟遺物,好像古董市集,包括1985年功成身退的風向雞。

市政廳廣場 Rātslaukums

據載,1334年里加就有一座市政廳作為政治中心。4個世紀後原址又重建一座新市政廳,象徵市民的自信與驕傲。直到1889年行政官員遷出之前,這裡都是官方與民間的交流之處。然二戰期間市政廳幾乎全毀,蘇聯時代更在此處蓋起一座醜陋的蘇聯式建築。1991年拉脫維亞獨立後,根據照片及歷史文件重建市政廳, 2001年里加市民終於得以重建的歷史樣貌歡慶建城800週年紀念。

羅蘭雕像 (Statue of Roland) 矗立於廣場中央,羅蘭是神聖羅馬帝國查理曼大帝的勇將之一,德國許多城鎮都有其雕像,作為正義與自由的象徵。二戰期間市政廳廣場週邊的建築幾乎破壞殆盡,惟有這尊象徵自由與正義的羅蘭雕像倖存,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

黑人頭之屋 Melngalvju Nams (House of Blackheads)

市政廳廣場最耀眼的建築當屬「黑人頭之屋」。14世紀時,由年輕未婚的德國商人所組成的行會組織─「黑人頭兄弟會」,主要分布於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兩國,這座建築即是「黑人頭兄弟會」的根據地,提供住宿及舉辦聚會活動。兄弟會的成員必須事業有成或腰纏萬貫,才具備資格晉升為「大基爾特」( Great Guild)的一員。由於兄弟會信奉的守護神聖摩里西斯(St. Mauritius)是位黑人武士,所以他們便以黑人頭作為行會組織的標誌。右側門上的塑像即是守護神 St. Maurituis。

黑人頭之屋始建於1334年,和市政廳同被稱為「新建築」。16、17世紀之交,荷蘭文藝復興風格轉濃,山形牆立面上誇張的石雕及金屬裝飾,源自於文藝復興晚期的矯飾主義(Mannerism),著名的天文鐘也在1622年安裝上去。19世紀末,山牆的壁龕上又加上和薩同盟標誌及象徵海神Neptune、商業神Mercury等四尊雕像。然其命運也和市政廳一樣毀於二次大戰的戰火,今日所見是1999年依原貌重建後浴火重生的黑人頭之屋。

里加最精美的建築大多坐落於市政廳廣場周圍,舉凡市政廳、黑人頭之屋、還有直指天際的聖彼得教堂尖塔,上午參觀時間部分建築逆光,為了拍攝效果下午再來一趟,里加舊城範圍不大,兩天來在晨光中、艷陽下、黃昏及深夜…不知經過這裡多少次,這裡呈現的就是這兩天在不同時間所拍的成果。

黑魔法 vs 蜂蜜啤酒 里加的"醉人"時光

里加有一種名為「黑魔法 」(Black Magic) 的神奇飲料─Rīgas Melnais Balzams,它是源自18世紀的一種藥酒,由里加當地的藥草師Abraham Kunze所研發,以24種草本植物加上伏特加等烈酒提煉而成。據說俄國的凱薩琳女皇來到拉脫維亞時生了場重病,喝了「黑魔法 」後藥到病除,神奇療效從此名聞遐邇。由於「黑魔法 」的酒精濃度高於45%,不適於直接飲用,因此廣泛地添加在甜點、飲料之中。下圖這家是專賣「黑魔法 」的酒吧,不過不是我們"試法"之地。

里加還出產一樣非常著名的「蜂蜜啤酒 」,但並非每一家販賣的都好喝。我們熱心的領隊Alice利用下午自由活動時間,帶著躍躍欲試的團員們去她幾經探勘後推薦的一家酒吧品嘗。但此時天色正好,我等四人想把握時機在市政廳廣場好好拍照,因為這裡有一顆里加超級巨星─黑人頭之屋,我們擔心喝完啤酒出來又像昨晚那樣下大雨,所以並未同行,但問了Alice酒吧名稱─「阿啦」,我記住了發音。

在市政廳廣場把黑人頭之屋拍了個過癮,我們終於安心準備去嚐嚐傳說中的蜂蜜啤酒了。朝著Alice指示的方向─黑人頭之屋後面的幽靜巷子前進,不知如何拼法,嘴裡碎碎唸著「阿啦」,眼睛邊搜尋著發音相同的招牌,第一條巷子沒有發現符合的標的,彎入第二條巷子後,遠遠看到一個寫著「ALA」的招牌,走近一看果然在門口立著手寫menu的看板,YA~四人一陣歡呼蜂湧而入!

進到位於地下室的酒吧,尚未適應裡面昏暗的燈光,就已經有人(Alice)歡呼著衝過來了,分坐在好幾桌的團員們看見我們也好像闊別重逢一般,只是,竟然已經有人不勝酒力趴在桌上了!由於四人當中只有小雲具有酒量,所以我們很量力地只點了一小杯「黑魔法 」藥酒和2杯500ml的蜂蜜啤酒共享。小小一杯「黑魔法 」和500ml的蜂蜜啤酒價錢一樣都是1.8拉特(LVL),約合台幣100元。魔法藥酒喝起來很像我們的「複方甘草咳嗽藥水」,好裡加在每人只須喝一小口!至於蜂蜜啤酒~四人喝完兩杯意猶未盡,可又不敢再點兩杯,擔心也趴在桌上出不去,折衷之後加點一杯,當小雲分別倒入四個杯子時每個人都盯著看,從來吃飯時都只計較「為什麼我的菜比妳大盤、肉比妳大塊…」,這會兒竟然變成「為什麼妳的水平線比我高…」,好喝的程度可見一斑,可惜我不擅長描繪味蕾的感覺!之後就沒再喝到如此香甜順口的蜂蜜啤酒了,當時真該給他喝個過癮!

出得酒吧,每個人說話的音量都提高而且笑聲不斷,嗯~果然有效(酒精)!走出靜巷拐個彎就見到上午登上尖塔的聖彼得教堂,傍晚6點多鐘,長空蔚藍、陽光帶著暖金色調,我們就地坐在教堂對面的馬路邊,欣賞這氣勢逼人的雄偉教堂,深情凝視著令我時常思念的青灰石板街道,享受這“醉人”的微醺時光!

三歩兩歩地我們又折回市政廳廣場,因為晚餐地點就安排在市政廳對面的餐廳。廣場一個角落,有位小小的街頭藝人演奏著雙(單)簧管,從容的氣質、精準流暢的樂音無不令人佩服,我們幾個被激起母性的光輝,紛紛上前去奉獻微薄心意並報以激賞鼓勵的目光!

晚上就在市政廳對面廣場邊的這家餐廳用餐,經過一整天的古城徒步之旅,值得好好犒賞自己一頓豐美的晚餐!

 

本文資料參考:

1.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MOOK

2.波羅的海的美麗與哀愁/蘇瑞銘/華成出版

3.http://www.latvia.travel/en/

4.http://www.liveriga.com/en/

感謝~~~

2013/11/22 15:26
Dear Bianca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黑魔法 vs 蜂蜜啤酒 里加的“醉人”時光 (拉脫維亞)」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美食|部落客帶路,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飲自醉
2013/11/29 04:39

歐洲之旅確實比亞洲乾淨得多,看不到落後髒亂的地方

那些建築很有趣味性,令人百看不厭!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9 20:57 回覆:

不論是自然或是人文景觀,我都傾向於較喜歡歐洲。

環境乾淨清新、湖光山色美麗動人、建築豐富多元...,真的是令人百看不厭啊!得意

謝謝孤鴻姐姐的迴響!愛你喲!


安然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7 22:15
歐洲真是充滿美麗的景點,好喜歡那些美麗的建築,尤其黑人頭之屋,好特別!
安然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9 00:24 回覆:

歐洲許多城市都用心保留維護古城風貌,幾個世紀累積的各種風格建築的確非常美麗,也是留給後人的珍貴遺產,就像那燦爛奪目的黑人頭之屋一樣!

謝謝安然的迴響!^^


柔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6 23:30

來看美女囉~~喜歡慢慢閱讀您的遊記,寫下我想說的話~大笑

關於那則淒美的傳說,馬上聯想到愛倫坡的《黑貓》,前者被塞進城門夾縫,後者被關在牆壁內,同樣很恐怖哩~~尖叫

看到這些建築,想到前幾日有則新聞說台灣現在建築逐漸去掉騎樓(亭仔腳),滿可惜的,可以躲雨的騎樓是台灣建築特色,歐美建築似乎連躲雨的地方都沒有啊!

黑人頭之屋的建築的確很具特色,年輕未婚才能參加,事業有成或腰纏萬貫的未婚男子可以成為「大基爾特」,那一定是許多女孩心中的白馬王子囉?哈哈~~大笑

不用計較誰的菜大盤、誰的酒水平線高,有次我們一群人去吃豆花,不知怎地我的豆花特別多,她們就嚷嚷:「你看!美女的比較大碗!」我雖然莫名其妙卻也高興,哈哈~~所以下次,您們就故意假裝吃醋的說:「美女的比較多!」說者開心,聽者高興!~大笑

最後,傍晚時分,果真是鄭愁予的青石街道向晚啊~~愛你喲!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9 00:19 回覆:

我也好喜歡這樣和天使促膝夜談的感覺耶!得意

柔怡滿腹詩書,傳說與意象立刻可以與文學連結,愛倫坡、鄭愁予...!我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尷尬

我也有幽閉空間恐懼,塞進牆縫,還沒悶死就先嚇死了!他們怎地想出這麼恐怖的方法來呢?尖叫

在台灣不覺得"亭仔腳"有何稀奇,在歐洲每次遇到下雨連個躲雨的地方都找不到,那時多麼希望"亭仔腳"出來救人啊!

對齁,黑人頭行會組織應該直接改名為「白馬王子俱樂部」,至於升格「大基爾特」後好像就沒有未婚的限制了!

我們幾個每次吃飯時,總是乘人不備搶著端走小碗小盤的食物,竟然在喝到香甜的蜂蜜啤酒食爭起大杯的來了!以後知道了,把大塊肉肉推給死黨時要說「美女的比較大塊喔!」柔怡這招好ㄟ!大笑

我相信那個老闆肯定也是不敵柔怡的可愛所以給您特別大碗的豆花啦!愛你喲!


夜半歌聲( 咖啡情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醉人了!
2013/11/26 17:44

吃得好,喝得好(蜂蜜啤酒),玩得好(風景建築都棒)

簡直太幸福了!

酒,醉人

景,也醉人


--聆聽心情在音軌中的脈動----讓生命隨著旋律翩然起舞--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6 20:51 回覆:

老實說團體旅行的餐食都吃太好了,我覺得不必餐餐都如此豐盛,一不小心就會留下"痕跡"!大笑

倒是品嘗當地特產的蜂蜜啤酒非常有意思,喝了甜蜜的啤酒、在微醺中徜徉於醉人的古城...

酒,醉人!景,也醉人啊!得意

謝謝夜半歌聲絕妙的迴響!^^


清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5 22:58

火藥塔上爬滿綠藤 很有意思

應是有意不清除 多少代表人們內心渴望和平

喜歡尖上公雞 只是不解為何不保留另一面的黑色

三兄弟房子胖瘦不一 猶如五指長短不齊

這回不但呈現視覺之美 還有味覺

還好沒再被魔法酒迷醉 而仔細看過

得意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6 20:38 回覆:

常見歐洲許多建築都任其(或刻意)爬滿藤蔓植物,這整片的綠藤正好化解了火藥塔的煙硝味。

關於公雞我想的也和您一樣,雖說現在已不需要依賴風向雞來辨別風向了,但若保留金色及黑色兩面,不是更有意思嗎?

三兄弟雖然大小年齡相差300歲,但站在一起還挺和諧的呢!得意

不好意思ㄏㄛ,把清泉灌醉了害您又再跑一趟,謝謝清泉二度來敲門喔!足感心耶


abctedd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迷人的風景,精彩的拉脫維亞
2013/11/25 08:55

傳說讓古跡更美麗,古跡讓傳說更迷人。

拜讀了您的這一系列精彩的遊記和美麗的照片,讓我一整天的心情都大好。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5 22:50 回覆:

Teddy 的理解與詮釋非常傳神!^^

挹注了傳奇色彩的古蹟,似乎擁有了生命,往往更加令人神往著迷!

謝謝您的肯定,能夠讓您一整天心情大好,我也非常開心呢!得意


童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5 02:00

這星期四里加一家大型超市屋頂坍塌,造成極大的傷亡。

目前官方的死亡人數公布為52名,很讓人震撼。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5 22:37 回覆:

上網看了,好像是超市在屋頂興建花園和遊樂場而釀成大禍,

是拉脫維亞脫離蘇聯獨立以來死傷最慘重的意外!

令人震驚又遺憾的消息!天啊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4 16:06

這三兄弟之屋差點還以為是三兄弟同時間所建,

原來是不同年代不同的人,

把張飛和岳飛揍在一起,

頗有歷史錯亂的味道。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4 20:18 回覆:

這三兄弟的大哥和小弟年齡相差300歲

但三間屋子排在一起感覺像是系出同門

雖然是把張飛和岳飛湊在一起

卻湊得頗為和諧呢 得意

謝謝您的迴響!^^


曉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3 19:00
難怪,很少看到Bianca寫吃的,今天知道原因了,原來醉得,記不得吃了什麼,原來醉得,照片失焦,也看不到自己吃了什麼,只好不寫了!得意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4 13:18 回覆:

呵呵...被曉澄抓包了!大笑

說起這"醉"字,自知毫無酒量,喝點酒就頭暈想睡覺,所以還從來不曾體會過其真正滋味呢!懷疑

看別人爛醉如泥的樣子可一點都不好玩!但是很喜歡微醺的感覺,飄飄然、一切都變得很有趣!其實那時刻我心裡都十分清明雪亮,因為我還知道提醒自己講話不能太大聲、不能失態呢!得意

至於不寫吃的,實在是因為沒有您的品味及描繪食物與味蕾的細緻功力啦!崇拜


重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3 01:01

里加的建築景觀精緻典雅, 走在美麗的街道上,  時光好似停留在中古世紀, 未飲蜂蜜啤酒已先醉在美景中,

飲了美酒, 眼光朦朧, 景致更美, 興致更高囉~ 大笑   

Bianca(kuopaiyen) 於 2013-11-24 13:03 回覆:

能夠經由品嘗當地美食、美酒...去了解、體驗一座城市,感覺真的很棒!得意

而里加這座老城洋溢繽紛蓬勃的氣息,原就美麗動人,在微醺的眼光、心境中更覺她的嫵媚迷人哩!愛你喲!

謝謝重陽的同理迴響!^^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