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8/04 18:38:26瀏覽81|回應0|推薦0 | |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而向佛說,我最初出家跟從佛而入道,雖然具足戒律,於修習三摩地時,心中經常散亂擾動,而未能獲得無漏道位,世尊教導我,以及拘絺羅,觀察鼻端白氣,我最初仔細觀察,經過二十一日,見到鼻中有氣出入如同煙霧,身心內發光明,圓滿洞徹世界,周遍成為清淨虛空,猶如琉璃,煙相漸漸銷滅,鼻中出入之息變成白色,真心開啟有漏盡滅,各種出入息化為光明,圓照十方世界,得成阿羅漢果道位,世尊授記我應當得知覺性,現在佛問我圓通,我以銷滅出入白色氣息,銷息既久發出光明,定力已成,光明圓滿消滅有漏,是為第一. 烏芻瑟摩,站立在如來面前,合掌頂禮佛的雙足,然後向佛說,我先前常常記憶久遠劫以前,性情多貪求愛欲,有佛出於世間,稱名是空王,說多貪婬欲的人,是因為暖觸而發生的,生時稱為欲火,死時稱為業火,造成猛火聚集全身,於是產生厭離的心,因此教導我普遍觀察百骸四肢各種冷煖及氣息,所以夠轉欲火而成神光,由內部聚集而收攝外散的心念,轉化多婬的心成為智慧的火,從此各種佛都稱呼召喚我,稱名為火頭,以我能得火光三昧道力的緣故,遂成正定,成就阿羅漢道位,於是心中發大願望,當各種佛成就佛道時,我要成為佛的力士,親自降伏妖魔的怨恨,現在佛問我圓通,我以仔細觀察身心的煖觸,覺悟到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本來清淨,無有阻礙而能流轉通行,各種有漏既然銷滅,就產生大寶燄的智慧之火,登於無有更上的覺性,是為第一. 持地菩薩,即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而向佛說,我念及過往昔日,普光如來出現於世間的時候,我是比丘,常常在一切陸路要地,水路津口,農田土地險要隘口,有不合乎心意的地方,為免妨礙損及車馬,我都給以填平,或造作橋梁,或背負沙土,像這樣的辛勤勞苦,經過無量佛出現於世界的時間,或許有眾生在街道的地方,需要人拿擎物品,我都先為人擎拿,到其所指定的地方,放下物品就立即離開,不索取所值得報酬,毗舍浮佛現在世的時候,世間多有饑荒,我是為背負的人,無問遠近,只取一錢,或許有牛車被陷於汙泥淹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除其苦惱,那時國家的大王延請佛而供齋,我在那時鋪平路地以等待佛,毗舍如來,摩頂授法告訴我說,應當要先平你的心地,那麼世界的大地一切都平了,我即時心開悟道,見到身中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平等而沒有無差別,微塵虛妄與自性本真,不能互相接觸撫摩,以至於刀兵也沒有所觸,我於萬法的空性,悟入無生法忍,成就了阿羅漢的道位,迴見自心以後,現在悟入菩薩位中,聽聞各種如來宣講妙蓮華佛知見的地方,我先去證明心地(即性)而為上首,現在佛問我圓通,我以仔細觀察身中世界二種塵相,平等而無有差別,本來都是如來藏心,虛妄的心所引發的塵相,塵相銷滅智慧圓明,成就無上道位,是為第一. ********************************************************************** 辯才有四:一、法無礙辯,能說世出世法,一一名相,無不了知;二、義無礙辯,能說諸法,差別之義,通達無礙;三、辭無礙辯,能以一言,而含無邊妙義,能收廣義,納在數語之中;四、樂說無礙辯,隨順眾生好樂,善巧方便,而為說法。 四無所畏: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盡苦道無畏。(圓瑛講義) 辯才的解釋:佛教謂善于說法之才。
三聚淨戒,佛教術語,或說三聚戒、菩薩毘奈耶,是總攝大乘菩薩戒的三種分類內涵,即所謂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五欲:指財色名食睡. 因緣深義: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