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行觀念
2013/09/01 11:37:30瀏覽75|回應0|推薦0

修行觀念

 

一.


談到修行,難免會有人把它和參禪打坐,唸經唸佛,行善積德等事聯想在     
 一起,其實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裏面的意思。修行,應該是一種心性的鍛鍊,一種透過觀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惡,開發一切善法,達成圓融的、究竟的精神世界的方式。不論你如何稱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論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結果相同就可以了。        

但身為一位修行者,在剛起步之前,必先認清一些基本的觀念:  
      

(1).我為什麼要修行?     

 (2).我應抱持怎樣的心態?     

 (3).如何揀擇修行的方法?     
      

這三個問題看似易解,仔細研究卻又十分模糊,如果不弄明白,一定會陷     

 在修行的泥沼裏,卒至萬劫不復。  

 貳、我為什麼要修行

假如一個人生活十分優裕,所求所願,無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動機應該     
 是最少的。因為耽於享樂,不知人生有痛苦,就無法感受修行的重要性。     

 假如一個人的生活不但貧病交迫、三餐不繼、甚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那這人的修行機會也是很少的。因為食苦成習,已經不以苦為苦,同時日 日與生活搏鬥,根本自顧不暇了,那有心思想到修行的問題。因此,一個  人會走上修行之路,或者說會認真去探討人生的種種,必定是他看到了人生百態有生有死、有苦有樂、有貧有富、有貴有賤、有壽有夭的相對,發現到自然界的生養萬物及毀滅萬物,也體悟人類文明的進步,豐富了人類 的生活,卻又為人類帶來更大的災害。於是從觀察、思考,到亟欲設法解決人生的痛苦,這整個研究和實踐的過程,形成了所謂「修行」的意思。     

 這是從理論上來說的,至於從事相上分析的話,情況就很複雜了。有人說: 我身體孱弱,想藉著修行來恢復健康。」有人說:「我從小命歹,災禍 頻仍,想改變命運,轉禍趨福。」也有人想用修行來安定心神,或使事業成功,家運騰達。沒錯!一個虔心修行而持續不斷的人,大多會有某些特異的福報,其實這只不過應了一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老話而已,如果修行的內涵就是這樣,我們稱它叫人天福業,這只要依十善業的法門去修持就能成辦。但從另一方面看,假如永遠把目標訂在那裏,畢竟還是生死輪迴,還是魔王的子弟兵,而且也因為缺乏正確的認知,對於佛法不甚了了,因此在遇到挫折之後,就立刻退縮不前,或者是剛開始感覺效果還不錯,到最後愈來愈無效,甚至還原到未修行的狀況,使你慢慢地失望,慢慢地減退精進心,卒至放棄為止。     
      

基於此,我們必須深切探討修行最真確的動機,也可以給想從事修行的人
 一個正確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聖諦。要了解四聖諦,首須了解佛教的創覺者釋迦牟尼佛對生命現象的觀察和感受。釋尊未出家曾有四次出城郊遊的經歷,第一次在城裏見到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第二次在路旁見到一位因痛苦而呻吟不已的病人,第三次見到了一具屍體, 這使他覺悟到人自出生以後,都要經過痛苦的折磨,然後走向衰老、死亡,  這是誰也不能避免的。於是他又回憶童年時代,曾經隨著父王去農村舉行 春耕祭典,見到農夫犁田的時候,從土中翻起了蟲蟻,立即被蛙類爭食一空,轉眼之間,蛙又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凌空而下的巨鷹噉食,這弱肉強食的景象,使他感受眾生的可憐可悲。如此苦難的人生,假如不尋求一個解脫的辦法,那人生還有什麼希望呢?為了獲得最後的答案,又作了第四次的出遊,這一次他見到一位神態安祥的沙門,他深深地感動,同時也領悟了自己應該走的路,那就是了生脫死,沒有痛苦、衰老、情欲,爭奪的路。而當釋尊坐於菩提樹下,以敏銳的智慧,從中道緣起觀,完成圓滿的正覺以後,又從大悲心中流露出對一切眾生的關懷,於是把生命的現象     

 予以歸納分析,把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終極目標制定成一合理的詮釋,這樣它就完成一個世間和出世間的因果關係—(1).苦諦,是世間的果。(2).
 集諦,是世間的因。(3).滅諦,是出世間的果。(4).道諦,是出世間的因。 
(1).苦諦—生命的現象呈現著遷流變化的情形,叫做「諸行無常」。因為    無常,所以沒有一件事物不會毀壞,也沒有永遠的歡樂,當我們擁有的事物毀壞時,當歡樂遠離悲傷來臨時,自因沮喪、失望而痛苦,所 以「無常故苦」,若依照苦的性質來分類,它表現在人生上的可分八    
  1.生苦。生由無明業相而來,純大苦聚集,是為了承受應受的果報而   生,因此生即是苦。人間的生,從受胎開始,在母腹中窄隘不淨,  猶如處身地獄。出胎以後,有冷風、熱風吹身,有雷、電、雨、雪   襲身,有貧賤富貴、相貌全缺、美醜的分別。另外,在成長的過程   中,有愛取有諸事,種種的七情六慾由是而生,懊喪悔恨,纏綿身   心,使人痛苦難堪。     
      

  2.老苦。從少年至壯年,從壯年至老年,氣力逐漸衰羸,形色逐漸枯  醜,動止不寧,精神不振,甚至飽受他人的嫌厭,視為生活中的絆   腳石。孤獨、飢寒、踽踽而行,心中的苦豈是身強力壯的人所能體   會?     
  
  3.病苦。因為業障臨身,或四大不調,造成身心諸般不適,終日輾轉  病榻,忽冷忽熱,時痛時昏,人間地獄莫此為甚。     
  
  4.死苦。將死之人,便有無始劫來的業相現前,在那一剎時,令人生  起大怖畏。死後,縹縹緲緲投生他處,轉驢胎、墮馬腹,或化作餓   鬼,食入成火,或進入地獄,受無盡的刑。     
  
  5.愛別離苦。所喜愛的人事物,因消失、毀滅或離開,朝暮思戀,使  得身心交瘁。     
  
  6.怨憎會苦。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憤懣不已,咬牙切齒,常思  仇報。     
      

  7.求不得苦。愛樂某事某物,極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喪志的苦。       

  8.五陰熾盛苦。前面七苦,都由七情六慾所生,由情慾的執持,表現   在身心方面,為色、受、想、行、識五陰的顯現,是苦的總內容。   這種種的苦,像一條無形的鎖鍊,緊緊的纏繞著身心,令人煩惱、   無助、陷入無法自拔的痛苦深淵。     
  
(2).集諦—愛欲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愛欲的核心是由「無明」生起的虛妄   我見」,再由「我見」的堅執,才會去造種種的業,而生出一切苦   果。現在我們深一層分析我見的特質,得知它是從貪瞋痴等煩惱的聚  集而成:     
  
  1.貪:對於五欲塵境迷戀不捨,也就是見到愛欲順情的事物,便起了   貪著的心,見到憎惡違情的事物,便起了棄捨的心。     

   2.瞋:對一切的違情逆境生出瞋恚的心,不能容忍。     

   3.痴:又名邪見。因為心性闇昧,不能察覺一切的事理,所以邪正不   辨,是非不明,認假做真。     
      

  貪嗔痴三者合稱叫三毒,因它能毒殺一切有情眾生的法身慧命,而一   切的煩惱迷惑無不從此三毒流出,所以叫「集」。     
      

(3).滅諦—滅不是毀壞消失,而是滅去煩惱,證得了寂靜安樂境界。滅的   漢語叫涅槃,它有幾個涵義:     
 1.滅度。是生死大患永滅、度脫一切的煩惱痛苦。     
 2.無生。從此脫離六道,不受輪迴。     
 3.安樂。不受輪迴,自由自在,當然是安樂了。     
 4.解脫。四大五蘊,一切的束縛全部消除。     
 5.圓寂。不但自己獲解脫,也要使一切的眾生得解脫,這自覺覺他都    圓滿的境界叫圓寂。所以「滅」的究竟義不在求自身的滅,更要求   一切眾生的滅。     
  
(4).道諦—既然了解煩惱生死的苦是由集的業惑所成,又知道了寂滅涅槃  的安樂,就必須探求斷集的方法。在理論上可以區分繁簡,從菩薩的  行道說,叫六度萬行;依眾生學行的分科,叫三十七道品。總括地說  叫戒、定、慧三學。戒學是防非止惡,定學是靜心之亂,慧學是去惑  證理,如用八正道來對照,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  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總持三學。依此修行便可以超脫  苦、集二諦,達到寂靜涅槃。 


由此可知,明白了四聖諦的道理,就能明白「我為什麼要修行」了。當然,身為一位修行者,除了拯救自身之外,更要擎起智慧的明燈,去拯救沈 溺於痛苦的眾生,所謂自覺覺他己立立人,這才是修行最崇高的目  的。     

 

參、我應抱持怎樣的心態


佛法在世間流行,自有其本然的條件,一個是「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一個是「眾生平等」。但眾生雖皆有佛性,假若不經由正確的修行,仍舊 成不了佛道,而眾生平等,也是站在本具佛性的立場來說。如純就世間的現象去看,眾生應該是不平等的,如天上的歡樂不同於地獄的極苦,人間貧富貴賤美醜的差別也是不同,這些不平等的現象,即是苦諦的差別果報。     

 從你造什麼樣的「因」,生什麼樣的果的道理去探求,「自作自受」,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因此就這個觀念可以理解「眾生平等」才是究竟的真平等。然後更能肯定「眾生皆有佛性」,只為無明煩惱所蓋覆而不能顯發,呈現看似不平等的假象。等到修證成佛了,原來又是真平等。    

因此,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本應「只管修行,不管餘事」的,但由於受到  業障(所知障、煩惱障)的種種牽絆,又墮入分別固執的坑塹裏,造成了言行的不相應,或者缺乏自信,不能精進不懈,始終如一。在此把一些修 行上的心理障礙列成三個項目:第一是關於根機的問題。第二是關於信心的問題。第三是關於生活的問題。     
      

第一、關於根機的問題     
      

  ◆關於根機的問題,又分成三個:     
      

  (1).出家與在家—有人認為要修行一定要出家,或弘揚佛法是出家人    的責任。其實從大乘的義理看,在家與出家為因緣或願力的區分,   不是修行能否成就的界線。像勝鬘經裏的勝鬘夫人、維摩結經裏    的維摩詰居士都是相當傑出的在家修行者.      

  (2).男人與女人—過去佛教受世間重男輕女的影響,以為女人的業障      較重,較難修行,尤其在佛陀時代,又立有八敬法來限制女人出   家,其實這是適應印度當時的環境使然,並非佛陀不主張男女平    等。我們從經上或歷史可以看到許多有成就的女眾,如勝鬘經的    勝鬘夫人、妙慧童女經的妙慧童女、法華經的龍女都是在家或  
家      修行,道風高妙的女性大德。所以,就修行而言,經上的意思應為平等攝受,法華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解義,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3).智慧與愚痴—從世間的觀念看一般學問家、科學家、哲學家都是      眾所公認智慧高超的人,若從佛法的觀念看,那不過是一種世智    聰,不是真正的智慧。因為世間的智慧縱能促使人類文明進步,    卻也帶給人類各種的災難,又如哲學家雖能推論宇宙人生的部份    道理,道德家依社會需要規範人類倫理行為,但歸根究底的說,    皆為世間有漏智所成的有為法,不能令人明心見性,了生脫死,    獲得究竟的安樂。因為世間智是由第六識妄心分別出來的一種妄    知妄見,是相對雜染的我執,所以由此所生的理論,非但有限,    而且鑽不出矛盾的桎梏,它只可稱為「知識」—由經驗和不斷學    習累積而成的知識,不可稱做「智慧」。那麼怎麼才夠資格稱做    智慧」呢?智慧有照了和鑑別的功用,能勘破世間一切有為法      皆是緣起幻相,其中並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存在,又能    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妙理,證同人人本具不生不滅的常住真    心佛性。修行人有了智慧以後,於己可以斷惑證真,離苦得樂;    於他可以普度一切,同超生死苦海。這個智慧是三世「諸佛菩薩    親證諸法實相一種圓明本覺智」、「清淨無分別智」、「無所得    智」、「真空無相智」。不論你的知識有多豐富、學問有多高明,只要不達前說的智慧內涵,就是世間智,不是出世間智,仍舊終     日與煩惱為伍,而不得脫離,從前禪宗六祖慧能,近代高僧慧明    和廣欽,率皆目不識丁,卻能成就一番道業。修行人於修行之初,   更不必妄自菲薄,懷疑自己有無慧根了。     
      

第二、關於信心的問題     
   
  ◆關於信心的問題。可以分成兩項:     
      
  (1).佛法是不是究竟?     

   (2).修行能不能解脫?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在佛陀生時,本為自然天成  的事,但於佛陀滅後,眾生因根機不同,所解互異,有的「能以自力 廣聞而取解」,有的「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有的「無自智力,因
於廣論而得解」,有的「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既能解,     即為能信。有的雖學法義,卻始終不得其解,心生疑惑,即對佛法缺  乏真正的信心,這是修行首要的難題。如欲消除,只有先教修習十善,從人性的善念中不斷薰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善根力,直到機  緣成熟了,決定能信得及。也就是說要了解佛法是不是究竟,除了讀  誦聽聞、思惟以外,應先自基本的人倫著手,所謂「人道成,即佛道  成」,當一個人廣行十善而成就時,就是信心成就時,信心一成,   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絕對畢竟不退轉,絕對深信佛法是究   竟的理趣。但假若一味堅執必得佛法究竟才肯去修,於是終日推尋義  理,「百年鑽故紙」,到頭來定無所獲,甚至連起碼的信也無,比起  那只會唸佛,誠信有西方極樂的老太婆還更不如,原因何在?永遠不  嚐法味而已。至於修行能否得解脫,就要看修行的觀念和態度了。俗  話說:「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一個人心誠意正,即使學到了邪法,也不會被邪法引誘,反能從中了知邪法的弊端;若心存邪念,即使學   到正法,也會利用所學的法來博取名聞利養。心正的修行人定能一路 向上,證得涅槃極果;心邪的修行人學法造業,終究是生死輪迴。另  外,修行的法門有八萬四千,法法可修,法法方便,要皆不違八正道  的原則,同時具有恆心、精進心,必然達到解脫的境界。     
      

第三、關於生活的問題     
      

  ◆關於生活上的問題,也可分三項:     
      

  (1).時間的有無。(2).環境因素。(3).經濟能力。     
      

  有的人一聽到修行,就忙說:「我沒時間!」「我整天工作,忙碌不  堪!」這是對於修行一事誤解的緣故。其實修行的真義不只於唸佛打  坐,或讀經聽學,而是「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如能做  到平常日用之間,歷六緣—行、住、坐、臥、言語、作作,對六境—  色、聲、香、味、觸、法,「悉當觀察,應做不應做」,即是於二六  時中,隨機隨緣修行,並無時間久暫有無的限制了。有的人又說:   我想修行,但先生(老婆)不准許。」或說:「孩子太小,需要我   來照顧。」這應從佛法的因緣觀作解析,了知今日障礙,無非過去世  障礙他人,今日結為所親所愛,也是過去的恩愛仇怨所致,現在如不  趕緊修行,珍惜難得的人身,難聞的佛法,等到他日無常一到,又是  恩仇纏綿,生生死死永遠無了期。然而此身既為情牽愛縛,又將如何  解冤釋結呢?     
  若從修行方法來說:     
  第一,對於所親應當心柔語軟,切勿惡言相向,或處處挑剔。     第二,凡事應為所親設想,不可藉故逃避(即使是修行也不可)。   第三,若所親能贊同是最好,若不贊同,可暗中代其行善布施,陰結     佛緣。     
  第四,在家利用時間或讀經、或唸佛(出聲唸或默唸),或如上說於
     作息中安心息妄。     
  第五,任何逆境臨頭,都應泰然處之,不可擾亂所親,影響家庭生活。     
      

  如果做到上述五點,可稱為會修行的人,即刻擺脫因環境所造成的障  礙。另外又有人說:「我三餐都已不得溫飽,那有餘力修行?」或說: 等我錢賺多一點,再來修行。」或說:「現在的修行處處要錢,沒   錢怎麼修?」沒錯!合理的經濟生活是修行的要件之一,但「有錢有 有錢的修法,沒錢有沒錢的修法」,兩者所獲致的效果完全一樣,主 要在修行人的心念上有無貪吝之心,至於修行實務的問題,可以向親  近的善知識請益,切勿固步自封,或因貧困而自慚形穢,大大違反修  行真諦,錯失良好的機緣。     
 上述旨在建立修行人正確的人生觀和修行態度,最後再輔以修證成佛  的根本「發菩提心」,即完成修行人應具備的心態了。什麼叫發菩提  心?菩提是覺的意思,全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  覺,這個境界唯佛一人能稱,所以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    
 然要成佛先須薰習佛種,這應從匯聚菩提心的前方便—信成就發心做  起,起信論將此發心的行相分成三種:     
 (1).直心—依八正道裏的正見、正思惟,即是遠離二邊戲論的中道正    觀。但依真理而行,心念賢直,沒有諂曲心、分別心、虛妄顛倒    的心。     
 (2).深心—樂念真如法,並能廣集一切善行,備足福慧的資糧。     (3).大悲心—諸佛皆以大悲為本,若無大悲,即不與菩提心相應,即    不是成佛的正因,所以修行人於世間最重要的心態,就是「欲拔    一切眾生苦」的大悲心。此三心相應,才能圓發菩提心。     
      

肆、如何揀擇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先決條件有四:(1).明信因果。(2).嚴持戒律。(3).堅固信心。(4).     
 揀擇行門。   

(1).明信因果     

   所謂「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在楞嚴經裏列舉出十種惡因得惡果的 事相,但眾生雖畏惡果,卻不知斷除惡因,而菩薩知因知果,就不會 去造惡因。所以修行人不但要相信因果,而且要正信,不可邪信    或盲信。     
 
(2).嚴持戒律     
 持戒是修行的基礎,「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戒的真實大用,   從自利來說可以因戒生定、由定發慧;而持戒的觀念卻非條文式的律法所能規範。    
  生活當中常能「少欲知足」,心中不行諂曲求取,不為眼等諸根所牽,安隱淡泊,即可除破五欲的過患。   
 疑有三種:     
‧疑自—懷疑自己的根機、能力。     
‧疑師—懷疑所依的善知識有無正法,其所傳授的修持法門,是否    確切。     
‧疑法—懷疑所學是否正法,懷疑佛法能否真正解脫因疑生惑。因    惑成迷、歧路亡羊,就不知走那一條路才好了。     
 欲破除疑蓋應從四個方面做起:     
第一:要先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好比一個充滿力量及信心的人,如果     他走對了路,可以走得比別人快;如走錯了,他會發現得比別      人更早,而且更容易回頭,回頭後,又會很快的趕過別人。   第二:不可預設立場來學法,意即不可堅持己見,或用自己的知識和     經驗去論斷佛經或善知識的教法。換句話說:不應拿裝滿水的     杯子去盛水,應當「空心」以求,否則不但一無所獲,甚至愈     學愈糊塗。     
 第三: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多聞、多研究、多正思惟。     
 第四:要勤讀佛經,深究文字般若,作為將來印證的參考。     
      

  這便是嚴持戒律的意義,修行人欲得禪定,欲生般若的基礎,更是揀   擇修行法門之前,最當先行的妙方便。     
   

  (3).堅固信心     
      

  修行有「信解行證」四種過程,首先必須信樂佛法,其次了解佛法,  進而身體力行,最後證悟佛果。什麼叫信?當一個人對某一對象產生  歡喜、恭敬、讚嘆、愛樂、隨順、決定、護持、無厭的時後,即稱為  「信」。依愛欲雜染而生的信,通常會變成固執的迷信;依清淨心而  生的信,才是真正的信。意即對一切有實、有德、有能的起了深刻理  解認可,希望透過實踐而達成與其同等的境界,這叫「淨信」。「佛  法大海,信為能入」,修行人若不能於三寶生「淨信」,就不得佛法  的真實利益。因為「淨信」能樂集善法,於佛一切智中起恭敬心,不   為求取私利而信。譬如佛經的經首安立「如是我聞」,經尾安立「信受奉行」,均為啟導一切眾生的信心。佛陀曾自念:假若修行人有   信」,必能進入佛所開示的大法海中,獲得修行的究竟果位;假若   無信,即不能進入大法海,縱使剃頭染衣,誦讀千經萬論,於佛法義  理能加問難,或淘淘不絕地回答他人,也將是空無所得。所以大智度  論說:「佛法中信力為初,信力能入,非布施持戒等能初入佛法。」  信的層次隨修學的次第淺深而不同,對佛法一無所知,不去修行的人  叫「不信」;初學佛法,疑惑不定,一面想學,一面又不想學的,叫  疑信」;後來逐漸熏習,稍稍認識了一些佛法,但發心不真,信心   尚少,叫「淺信」;修持既久,已得受用,深知佛法確是真理,但根  基雖立,此心還不堅固,今日學禪,明日學淨,到後日又要學密,見  異思遷,不懂得如何一門深入,叫「深信」;已知即心是佛,勇猛精  進,不生厭怠,叫「定信」;契合真如,證得了涅槃,此時「信心清  淨」,等同虛空,纖塵不立,到這個境界叫做「真信」。不到「真」  的地步的,都還是虛妄相,離妄證真以後,知佛法甚深微妙,無量無  數不可思議,於是聞法踴躍,心善直信。但一般修行人大都「初學是  法,其心怯弱」。所以在修學的法門上,不得不有所偏重,首先應當  從信仰入手,念佛信佛,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然後能樂集佛功德,如  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即在「仰信」的基礎上,圓滿修證六波羅蜜,  如此熏修,信心成就,便得堅固而不退轉。     
   

  (4).揀擇行門     
   
  依上所說,明信因果、嚴持戒律、堅固信心為修行的外方便,必要的  助緣,也只有確切了解這些助緣,才能根據自己的機緣和需要,徹底  掌握修行的本意,乃至抉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但不論趣向何宗何  派,修行的理念—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應為不易的原則。而在修道  方面,即是由身口意三業積極實踐的「八正道」。假若修菩薩行的,  依此慈悲為本,以戒忍為行為的準則,就轉攝八正道成六波羅蜜,同  時用四無量心為經,四攝法為律,編織萬行的大願。     


伍、真正的修是利他的菩薩精神,所以修行不但自己得解脫,同時自大願大智大悲中,廣作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業,廣作一切利益眾生的事,藉此引發眾生來修學佛法,終能獲得解脫。這是選擇行門時應當謹記於心,不可或忘的事。     

( 創作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klopp0324&aid=829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