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ed 去年狂賺521億美元--左手換右手,以拖待變_20100113
2010/01/13 15:15:55瀏覽1965|回應7|推薦38

[新聞]

引用文章Fed 去年狂賺521億美元

Fed 去年狂賺521億美元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2009年順勢狂賺521億美元,獲利創紀錄。
彭博資訊


圖╱經濟日報提供
民營的華爾街銀行不是去年唯一獲利豐厚的金融機構,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2009年以非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救市,順勢狂賺521億美元,獲利創紀錄。

聯準會(美國央行)12日公布,去年淨利高達521億美元,遠高於2008年的355億美元;扣掉12家準備銀行34億美元的營運支出、利息支出及其他費用,盈餘繳庫將多達461億美元,不但比前一年多出144億美元,也創下成立96年以來最高紀錄。

聯準會與一般政府機構不同,透過業務自行籌措財源,並將盈餘繳回國庫。先前最高繳庫金額是2007年的346億美元。

聯準會的獲利主要來自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積極買進的證券,此舉本來是為了壓低利率以刺激經濟成長。

2009年底前,聯準會擁有1.8兆美元的政府債券及房貸相關證券,遠高於一年前的4,970億美元,該投資的利息收入是聯準會主要獲利來源。

但若聯準會稍後須出售證券以減少貨幣供給,可能面臨虧損風險。

提供銀行緊急貸款及支撐放貸的特殊專案也讓聯準會賺了一筆。

為確保聯準會不致虧損,這些方案均向參加的銀行收取費用及利息。

雖然聯準會說,金援投資銀行業者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及保險巨擘美國國際集團(AIG)的紓困貸款減值38億美元,但那幾筆貸款去年為聯準會帶來47億美元的利息收入。

聯準會獲利傳佳音對聯邦政府預算是好消息,也代表至少到今天為止,積極介入市場經濟的聯準會已成功保護納稅人。

【2010/01/1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看法]

FED 在次貸風暴後,最重視的就是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過熱即成形為泡沫),因為後續可能的流動性停止、無量下跌、通縮…等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其嚴重性甚至讓 FED 破壞原有規則從莊家下海變玩家(請搜尋「FED」、「買」、「債」等關鍵字)。

既然莊家兼玩家,那控球權可大了,其可視情況隨時更改遊戲規則,市場縮手缺少需求,那它就自己製造需求,大買相關中鏢公司的股債券、吃下自己國家新發行的公債(反正錢是它在管的,你欠它還不出來,它再"印"就有了)。

在股票市場,套在高檔的結果有二種,一種是認賠殺出,另一種就是熬到下一波高點再解套。FED 在金融風暴的時候大舉吃貨,你覺得它聰不聰明?逢低買進是有利的,但它礙於救市的任務,不得不吃下某些爛帳,而且還是大量的爛帳,這等同於你有大量資金套在高檔的意思。

FED 本身是莊家,它沒有認賠的必要(因應情況,它可以把所有爛帳列為"長期投資"),而且,不像散戶必須被動等解套,它可以主動的、適時的製造出一些泡沫(ex. 壓低市場利率將錢從定存逼往投資市場)來自我解套(因為控球權在它,只要不把新泡沫吹破即可)。

一旦市場流動性恢復,那 FED 的目的達成就可以從玩家退出再回去做莊。

FED 成功了嗎?從去年的股票市場來看,各種股票市場漲幅驚人。再看看這則新聞,FED 逢低搶進獲益匪淺。

可是呢!不要忘了它手上有一大副爛牌…。買一支從進價跌了九成的股票,即使它從低點上漲一倍的結果,你還是賠了八成!(註1)

(註1:1 * (1 - 0.9) * (1 + 1) - 1 = -0.8, i.e. -80%)

眼前 FED 賺了不少利息(註2),但次貸那些不良資產脫得了手嗎?公債本金政府還得出來嗎?那些私人公司的股價回得了當初的進價嗎?這些爛牌量大到沒辦法說出就出(就跟國安基金講要將股票釋出獲利了結,會嚇壞一大票投資人一樣)。

(註2:可是它的本金更驚人,請自行比較新聞中 2008、2009 二年的本金與利息比的差異。)

這則新聞,講白點就是把錢從左手換到右手,但那些爛牌的本質並無多大變化。只是,透過一些手法、放點消息,藉由投資人「自我預言實現」的作用,將那些爛牌慢慢變成人家願意接手的牌,也就是以拖待變。

然後呢?今天就寫到這兒,有空再補述未來看法的部分(基本上,煙花黯淡之前,總會有一陣奪目的絢爛就是了)。

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rrier&aid=3683505

 回應文章

davidforst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udn) 羅比尼專欄/以拖待變 溶不了經濟冰山
2012/09/16 22:04
羅比尼專欄/以拖待變 溶不了經濟冰山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
2012.09.16 03:07 am

金融市場7月以來開始大漲,因為寄望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前景不會再惡化,或即使惡
化,各國央行也準備祭出更多輪的流動性和量化寬鬆來支撐經濟和市場。因此,不僅關於經濟的好消息(或優於預期的消息)提振了市場,就連壞消息也被視為好消息,因為聯
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和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等央行救火隊員,將更可能因此撒錢撲滅市場惡火。

但不論是利多或利空消息都漲的市場,並不是穩定的市場。倘若經濟消息惡化,或投資人對官員決策效率的信心下滑,「去風險」模式——即投資氛圍轉壞——很可能捲土重來。

在歐元區,ECB宣布無限額收購困頓國家公債的決策後,市場瀰漫樂觀氣氛。但此舉無法扭轉局勢,只能為決策者爭取時間,以落實解決危機所需的嚴格措施。

而歐洲面臨艱鉅的政策挑戰。隨著財政整合和嚴格的信用分配如火如荼展開,歐元區衰退正持續加深。同時,由於歐元區銀行和公債市場變得更分化,在建立銀行聯盟、財政聯盟和經濟聯盟同時,還要追求重塑增長、外部平衡和競爭力的宏觀經濟政策,將變得格外困難。

此外,希臘明年可能退出歐元區,之後西班牙和義大利也將被隔離;西班牙正逐漸步入蕭條,可能需要3方代表團(troika)全面紓困。疲於撙節的歐元區周邊國和疲於紓困的核心國,對立也日漸嚴重。

然而,如果不儘快輔以能快速重塑成長的政策,流動性供應將只能推遲而無法阻擋貨幣聯盟瓦解,最終導致經濟與貿易聯盟崩潰和單一市場毀滅。

在美國,最新經濟數據證實成長疲軟,下半年產出年增率不可能大幅超前上半年的1.6%。鑒於美國政局分裂和政策停擺,可以想見預算和債務上限議題還有更多論辯,美國信評將再次遭降,且中期財政整合和永續議題也將難以達成共識。

在中國,隨著投資泡沫破裂和淨出口萎縮,硬著陸的可能性正與日俱增。同時,降低儲蓄和刺激私人消費所需的改革也被推遲。如同歐美,中國祭出更多貨幣、財政和信用刺激,只能避免最糟情況在2012年發生。隨著刺激成效退去、不良貸款攀升、投資泡沫加速破裂,以及地方政府展延債務等問題,2013年發生硬著陸的機率更高。

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也面臨類似處境。許多新興國家未能因應先進國家成長走疲造成的出口成長減緩,也延遲提振民間部門發展和生產力所需的結構性改革。因此,近來新興市場成長減速不完全是周期性,還有結構性因素。

地緣政治局勢也不穩定。全球主要強國仍設法藉談判和制裁誘使伊朗放棄研發核武。明年以色列將把伊朗核計畫視為外部威脅,美國也可能對伊朗發動襲擊,導致戰爭爆發和油價暴漲。

問題的根源在於政府效率不彰與領導力孱弱。民主國家的定期選舉導致政策短視;中、俄等獨裁國家領導人為維護遊說團體和既得利益者,拒絕大刀闊斧改革。

由於每個人都想以拖待變,結果問題反而日益惡化,無論新興市場或已開發經濟體,都正逐漸進入撞牆期。決策者可選擇迎頭撞上,或展現領導力和遠見卓識化險為夷。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莊雅婷)

【2012/09/1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羅比尼專欄/以拖待變 溶不了經濟冰山 | 美推出QE3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366035.shtml#ixzz26dpHFWrD
Power By udn.com

davidforst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暨 2009 年之後,2010 年 FED 刷新獲利紀綠…
2011/01/18 21:47

Fed去年賺784億美元 美國庫進補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 2011.01.12 02:50 am
 
 
美國聯準會(Fed)去年幫國庫賺進784億美元,比前年大增65%,是歷來最豐收的一年,且是連續第二年刷新獲利紀錄,反映Fed為提振經濟而採取買進抵押貸款和國庫券等非常規手段,獲得驚人的投資報酬。

聯準會10日說,去年繳交給財政部的784億美元,創1914年成立以來最高,且遠高於2009年寫下的474億美元歷史紀錄,主因是Fed龐大的證券投資組合(包括美國公債和抵押貸款證券)產生更大的報酬。

Fed主席柏南克上周五在國會聽證會上粗略透露去年獲利數字時半開玩笑地表示:「這是我國財政部不必付給中國的利息。」

這筆784億美元是Fed日益膨脹的資產負債表的副產品;Fed目前的資產負債表逼近2.5兆美元,將近是2007年底房市泡沫破滅開始擾亂金融市場時的三倍。

為刺激經濟成長,Fed持續累積資產以壓低長期利率。至於Fed可直接影響的短期利率事實上已超過兩年都處在零利率水準。儘管失業率仍居高不下,長期利率走低其實已降低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也拉抬了證券市場。

Fed去年3月收購完畢1.25兆美元的抵押擔保證券(MBS),去年11月開始收購6,0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然而長期而言,一旦經濟情況好轉,Fed龐大的投資組合可能成為風險,因為利率最終會走高,可能傷害Fed投資組合的價值,這表示Fed交給政府的錢會縮水,甚至可能連一毛錢都貢獻不了。

芝加哥大學金融教授柯克蘭說:「從納稅人角度看,這種獲利數字不值得大肆慶祝,Fed為納稅人操盤的方式無異於避險基金,以非常低的短期利率借入資金來投資長期政府公債、抵押貸款和其他風險貸款,Fed去年靠這些投資獲利,但這麼做承受極大風險。」

柏南克上周五赴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作證時承認確實有這種風險,他說:「去年獲利遠高於正常水準,經濟復甦必然會推升短期利率,屆時我們必須讓貨幣政策正常化,造成Fed的獲利下滑。最壞的情況可能是,我們將來可能有數年無法匯款給財政部。」

【2011/01/1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davidforst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財部出清花旗持股 賺120億美元
2010/12/16 13:25
 

美財部出清花旗持股 賺120億美元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10.12.07 06:28 pm
 
 美國財政部出清花旗集團普通股,大賺120億美元。圖為花旗紐約總部的花旗銀行招牌。
美聯社
美國財政部6日表示,已出清手上剩餘的24億股花旗集團普通股,紓困花旗行動總共獲利120億美元。但財政部仍持有花旗普通股認股權證,並有權獲得額外8億美元的信託優先證券。
雷曼兄弟銀行2008年9月中旬倒閉引爆金融風暴,花旗股價跌到最低點時不到5美元,美國財政部為拯救花旗,2008年10月出資250億美元,2009年1月再掏200億美元。總計財政部拿出450億美元,

美財政部債權中的250億美元後來轉換為77億股普通股,約等於花旗全部股權的27%。花旗另於2009年12月償還200億美元。美財政部今年初開始出售花旗持股,在6日之前總共已賣出53億股,剩下24億股。

美財政部取得花旗持股的成本約每股3.25美元,原本表示,將以「合理」價格出清持股,後來宣布的出清價格為4.35美元。花旗6日以4.45美元收盤。

美財政部先前的出售行動並未影響花旗股價,因為花旗今年累計上漲34%。

消息人士先前透露,花旗持股出清後,美國政府將獲利90億到100億美元,實際上收穫更大。

美財政部曾經承諾,2010年12月14日前會出清花旗股權。財部宣布出脫剩餘持股後,花旗發表聲明說,感謝財部在金融危機期間相挺,樂見持股出清行動展開。

另外,花旗亞太區共同執行長卓曦文(Stephen Bird)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花旗計畫二、三年內將中國境內據點擴增至100個。花旗目前在中國有31個營業據點。

【2010/12/0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WORLD/WOR2/6019482.shtml)


davidforst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政府紓困銀行 兩年報酬逾8%
2010/10/25 09:20

美國政府紓困銀行 兩年報酬逾8%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2010.10.21 02:31 am
 
 
美國政府透過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ARP)紓困金融機構,兩年的報酬率達到8.2%,比投資30年期美國公債還賺,足以供證管會(SEC)未來20年的所有支出,美國納稅人可說不但沒賠錢,還有賺到。

據彭博資訊統計,美國財政部投資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計3,090億美元,已賺進252億美元,兩年報酬率為8.2%,比投資美國公債、高利儲蓄帳戶、貨幣市場基金或定存的報酬都高,只比投資股票或黃金低。

美國在2008年10月宣布將注資金融機構以免金融體系崩潰,當時多數人都認為這是賠本的生意。

然而時隔兩年後證明,TARP對銀行與金融機構的投資是賺錢的,且金融業者已返還約三分之二的貸款。

然而,民主黨的期中選舉選仗還是一再受到紓困銀行決策的拖累,反映選民對當初釀成危機的銀行深感不滿,尤其是銀行業透過Fed的低利呢大賺利差。

除了TARP,銀行還接受來自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與財政部的幾十項援助計畫的幫助,包括收購房貸抵押證券、紓困兩大房貸擔保業者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以及接近零的超低利率等。

只有股市與金市的表現優於TARP的報率。標準普爾500指數過去兩年攀升24%,黃金指數型基金SPDR黃金信託報酬率為66%。

另外,按照SEC的2011年預算,TARP賺進的250億美元足以供SEC開銷超過20年。250億美元也可以補貼美國農業超過兩年。

財政部5日的報告中說,計入未來的可能虧損後,TARP紓困兩大車廠通用與克萊斯勒的800億美元最終可能虧損170億美元,而紓困銀行與金融機構的資金,包含美國國際集團(AIG)在內,最終可能賺110億美元。

接受450億美元紓困的花旗集團,雖然尚有120億美元尚未償還,但財政部透過售股已賺進82億美元,報酬率為18%;紓困高盛的100億美元,報酬率為14%;紓困摩根士丹利的100億美元報酬率也達到13%。

【2010/10/2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davidforst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收回一部分的錢…
2010/03/31 19:27

美財部出脫花旗股 可望進帳70億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10.03.31 03:14 am
 
 
美國財政部計劃在半年內分批出脫花旗集團(Citigroup)的持股,這些股票目前市值約320億美元,專家估算山姆大叔將因此獲利逾70億美元,可能是美國政府對銀行紓困案中最賺錢的一例。

美國財政部表示,已聘請摩根士丹利公司處理花旗27%股權的出售事宜。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將在市場拋售該股每日成交量的8%至10%。

依花旗股票29日的收盤價計算,政府帳面獲利將高達72億美元。

路易斯安那大學金融學教授威爾森說,如果花旗股價維持不變,這將是美國政府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ARP)中投資獲利最高的交易,遠優於當初持有美國銀行優先股與權證,所獲得的分紅及處分收益共42.7億美元。

Sandler O'Neill公司分析師哈特說,政府採分批方式而非折價大量拋售的消息,激勵花旗股價走高。

Point View金融服務公司投資長狄葉慈說:「雖然花旗仍受政府保護,但能擺脫非自願性的官方投資人,就代表體質已達最低門檻。」

花旗去年12月為償還政府200億美元紓困貸款,跟在其他幾家大型銀行之後售股,致使成交價大打折扣,花旗股價也低迷達兩個月之久。

當時財政部同意今年3月16日之前不會拋售手中77億普通股,但表明今年出清的計畫。

財政部也不排除未來進行鉅額交易的可能,只說會在事先安排的書面交易方案下進行。

因股價低及波動大,花旗股票過去一年轉手頻繁。自12月17日起,花旗有31個交易日占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總成交量的10%或以上。

花旗近期的日均成交量是5億股,以財政部每日拋售10%的目標,也就是5,000萬股的速度計算,時程約七個月。

處分完這些持股後,財政部先前透過TARP向花旗注資的450億美元將全數回收,也更接近美國總統歐巴馬誓言為納稅人「要回每一分錢」的目標。

除77億普通股外,財政部手中另持有花旗價值53億美元的特別股,及可再購買4.6億股的權證。

【2010/03/3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davidforster(kerrier) 於 2010-03-31 19:28 回覆: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WORLD/WOR6/5507978.shtm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國安基金 最快1個月內完成釋股
2010/01/16 20:01

kerrier 您好:

Fed 是否類似"國安基金"的機構, 在經濟發生危機時, 扮演護盤功能.

那是否是莊家變玩家ㄋ?

davidforster(kerrier) 於 2010-01-21 02:41 回覆:

二者不一樣。國安基金只是聽命行事的大戶,稱不上莊家。

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gaiahy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I agree with you.
2010/01/15 03:50
We have the same point.
davidforster(kerrier) 於 2010-01-21 02:38 回覆:
承蒙不棄,若有謬誤,也請不吝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