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11 00:08:15瀏覽4337|回應2|推薦20 | |
或許 憂鬱症、中年失業,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房貸,陷在這樣的人生,該怎麼辦? 到底,勞工真的放了太多假嗎? 。。。。。。 《兩天一夜》Two Days, One Night (Un Jours, Une Nuit) 是 2014 年法語片,由瑪麗安‧歌迪雅(Marion Cotillard)主演,由比利時的達頓兄弟(Jean-Pierre and Luc Dardenne)導演。 法語電影對於習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來說,並不熟悉。不過,若是曾經喜歡《終極殺陣》系列(Taxi series),裡頭飾演將軍女兒的辣椒小女生,就是Marion Cotillard。 若是沒看過《終極殺陣》,也沒關係。或許曾經看過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Rises)或《全面啟動》(Inception),也應該會有印象。在《黑暗騎士》中,那位很優雅又戲劇性地閉上眼睛說再見的米蘭達,即是Cotillard;在《全面啟動》裡,那個設局又跳樓,讓李奧納多(Dom Cobb, by Leonardo Dicaprio)愛到不行的茉兒(Mal),也是Cotillard。 卡迪雅(Cotillard)在《兩天一夜》表現不凡,不只獲得2014雪梨電影節及歐洲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也獲得87屆奧斯卡(2015)最佳女主角提名,與《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氣》(Wild)的 Reeze Witherspoon,以及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的 Julianne Moore,互為較量(最後得獎的是,Moore)。 至於兩位比利時導演,達頓兄弟,或許我們也不熟,不過這兩位導演,曾經兩次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最佳導演,顯然也是功力深厚。 於是,好導演遇上好演員,《兩天一夜》果然是部好看電影,讓我們看到社會的殘酷寫實,還有小人物的掙扎奮鬥。爛番茄還給了97之高分! 。。。。。。 雖然沒有明說,不過,隱約看得出來,這部電影的背景,應該是金融海嘯之後的經濟蕭條,所引發的社會問題。這不單單只是法國或歐洲的社會問題,而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集體面臨的問題:資方與勞工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資方對於勞工的無情剝削。 如果16個人,分一分擠一擠,就能完成17個人的工作,那麼,企業主需要再多請一個人,多付一份工資嗎? Sandra(Marion Cotillard)面臨的就是這個危機。因為憂鬱症留職停薪在家休養,好不容易養好身體,可以上工了。可是,老闆發現,沒有 Sandra 在的時候,工作也都好好地被完成了。那麼,老闆為什麼還要還她工作?於是卑鄙地設計了一種投票方式,存心就是要讓 Sandra 不能回來工作,節省成本支出。 投票的內容,格外地顯出資方的殘酷無情又無人性: 1000歐元獎金 vs. Sandra 回來工作。 由上面這個投票選項來看,就能發現,對於企業主來說,一個工人的價值,僅僅只是一個金額數目。工人,不是「人」,是個「價格」。 當一個工人的生產價值,遠低於資方給付工人的薪水,那麼這個工人對於資方來說,就是個累贅,就應該被淘汰。 於是,Sandra 的老闆,寧可付給其他工人一筆獎金,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多加班,草草打發工作量可能增加的事實,也要把 Sandra 擋在門外,避免付出過多的薪水、保險等等資本。 雖然電影從頭到尾,完全沒有說出任何一句,對於資本主義的不滿、抱怨、或是批評,但是導演利用這種荒謬的投票方式,手法輕描淡寫,卻是重重的一擊;因為,從Sandra 的故事,觀眾看到資本家是如何地不留一滴血,卻能夠把 一個人(或一家人)至於死地。 。。。。。。 如果說,資本家看待工人的方式,就是以「資本」為出發點,那麼,導演透過 Sandra 在兩天一夜的經歷,就是要帶領觀眾,由「人性」的角度,重新看待這些,被資本家當成是「資本」的 藍領工人。 關於這個「出走的兩天」,就是導演的說故事技巧了。 。。。。。。 一個好的故事,通常是立體的,也就是說,導演想透過電影故事,所表達的含意,通常會以層次的方式,一層一層地疊在一起。有些故事,可以輕易地由第一層看透到最後一層,有些則不然。有一些故事,以許多隱喻或神話,層層疊疊許多寓意,不過有些寫實的故事,則是以議題作為主題,融合銜接不同層次的故事。 由去年五月開始到目前,印象中,故事編纂得最成功,有明顯的立體結構的故事,是《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 這個故事可以畫出 3x3 的立體模式,也就是故事的立體設計(三層含義x三個階段),可以說是設計得相當完美的故事。以故事的結構來說,真是上乘之作。 。。。。。。 而《兩天一夜》的故事結構,也有三層,也有3x3的立體結構(以下,先說明第一個3,含義的部份)。 大概大部分的情況下,在故事的前進中,我們最容易注意故事的表層意義。在《兩天一夜》的故事表面,最容易抓住人心的,就是Sandra可能會被淘汰,必須找回工作。於是,她開始一家一家問,可不可以投她一票,讓她回去上班,可以獲得工資,養家。 在這層故事裡,我們看到的是「每個勞工的家庭狀況」,原來,大家會想要去投1000歐元,不是沒有原因的,每個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當然有些人的狀況,讓人很難原諒,但是也有些人,真的是真情真義的好朋友。 然而,藏在這一層故事下面的背景,就是「無情資方的 視人於無物」。這一層故事的鋪陳,相當隱晦,總是要在故事前進的細節裡,才會慢慢透露出來。當故事愈到後面時,我們愈是覺得資方的狡詐無情,甚至到了故事的最後一個段落,在希望可能降臨的那個時刻,更感受得到企業主的卑劣。 由第一層故事「每個勞工背後的家庭」與第二層故事的「資方的視人於無物」的交錯,於是產生了一個關於「人」的主題。 為什麼「人」的價值,在以企業體系為前提的情況下,會變得毫無「人性」。「人」變成了「物」,是個可以被議價、被交易的產品,完全失去了「人的價值與意義」。 但是,當「人」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家」的時候,回到家的成員時,這個「人」的價值,就會被彰顯出來。若不是辛勞工作的母親、打好幾份工的父親、被家暴的女性、被不肖子欺侮的父親、就是剛移民的有色人種等等。 無論是哪個「人」,無論願意不願意放棄1000歐元,在 Sandra 與他們相遇之後,也是讓觀眾眼睜睜地,看見了每個勞工背後的故事之時,我們才能明白,當初企業主設下的這個投票內容,到底有多麼的荒謬與諷刺。 那樣的投票內容,表面上或許只是資方對於勞工的價值評斷,但是往更深一層探去,就會發現,發出這樣投票內容的資方,無非就是往自己的臉上打了一掌:原來,企業主已經忽視人性、待人無情。仔細想想,還真是非常噬血,非常的社會達爾文。「人」,真的不是人了。 。。。。。。 如果這個社會,在許多情況下,都是如此的噬血而無情,怎麼辦呢? 故事的第三層,就是在解決這個問題。 假設,這個電影,若是沒有處理好關於「家庭」的部份(第三層),這個故事,就會變得不完整,因為故事提出了問題,「企業資方的無情與剝削」,而且在故事進行中,必須為這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兩天一夜》這個故事,提出的「企業與人性」的問題,有兩種解決方式。第一,故事起於有個有問題的企業主,最後企業主出現良心,讓Sandra回去工作。 第二,故事起於有個有問題的企業主,到最後,企業主更加的沒有良心。或許我們會覺得,故事當然可以停在「徹底絕望的沒良心」,但是,人類的本性,是朝向希望的。於是,大部分的故事,都還是會設下一個,帶有希望的解決方式。 在這個故事裡,若是企業主真的是卑鄙又無情,那麼,「人」處在這樣的環境裡,還有沒有一點存在的希望呢? 。。。。。。 於是,第三層的主題,「家庭」,就出現了。 家庭,是外層世界無解之後,能夠找尋的其他解答。也就是說,當小人物在這個無情的社會上,找不到一點兒的立足之地之後,回頭一看,原來「家」竟是那個希望的泉源。 Sandra的先生,就是這個希望泉源的代表。 因為先生,Sandra 從憂鬱症站起來;因為先生,Sandra 不得不自己面對,一一請求同事幫忙;因為先生,Sandra 總在絕望之後,又找到希望;因為先生,Sandra 勇敢地,從人生的低潮裡,成長蛻變,甚至,還能助人。 Sandra 的先生,大概是這個故事裡,最強的支柱與推力。 若說 Sandra 在這個故事裡,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無情老闆;那麼那個相對於冷酷阻力的強大力量,就是來自先生的鼓勵與愛。 真正的愛,不是直接幫忙,而是從旁協助;有建設性的愛,不是直接代勞,而是信任與放手。這樣的愛,在家庭裡,無論是哪種關係,夫妻、親子等等,都適用。 短短的兩天一夜,Sandra 明瞭老闆的意圖,造訪同事的家庭,重新由「人」與「家庭」的角度,認識同事、也認識了自己。最終,既是失望,也是希望,因為即使社會再殘酷;家,是最後的依歸,健康,也是最大的資本。 Sandra的先生,還真是最佳老公之範本。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他的心。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