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11 16:13:09瀏覽10325|回應2|推薦9 | |
如果,你曾經被 2006年,Julia Roberts 所飾演的 Eat, Pray, Love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所感動;或者,你也曾經在 2014年的 The Fault in Our Stars《生命中美好的缺陷》小小地流了淚;那麼,你肯定也能夠在 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氣》中,獲得心靈上的 滋潤與成長。 Wild 這部電影,改編自 Cheryl Strayed 回憶錄(這本書也有中文版),記錄 Strayed 在26歲時,自我放逐到 Pacific Crest Trail,獨自健行1800公里(1100 miles),歷經嚴寒酷熱、與野生蛇獸相遇等等,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獨特經驗。表面上,這是個關於荒野沙漠的健行記錄,但是,實際上,卻是個關於 心靈療癒 的過程。 這不單單只是 Strayed 的生命故事,也是每個人的人生縮影。若真有不同,大概差別只在,我們打算如何面對眼前的每個困境罷了。 。。。。。。 If your Nerve, deny you. - Go beyond your Nerve." Emily Dickinson and Cheryl Strayed (如果你的勇氣,棄絕了你,超越你的勇氣)。 Bobbi: We are rich in love. Cheryl: How wild it was, to let it be. 。。。。。。 比起那些大剌剌地吹噓,要如何地從22K躍升成2222K,或是哪個窮小子,因為成功聚富,於是總算追求到哪個美麗女星等等,我們其實更應該鼓勵年輕人(包括求學中的青少年),閱讀像是 Wild 這樣的電影。 閱讀,沒錯,仔仔細細地看,看到心坎裡的那種看。 大部分的人,都很想知道,那些成功人士的 致富之道;可是仔細想想,世上所有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如何,都得經驗著各式各類酸甜苦辣的人生味道,此時,每個人最需要學習與明瞭的,反而應該是「1) 如何度過人生的低潮、2) 如何發現自我、以及 3) 如何成就自我」。 最後所謂的「成就」,不是世俗的成就,而是每個人,源自心理最深處,自己最喜歡、最想做的那件事情 的「成就」,也就是 accomplishmemt:達成每個人自己生命任務的那種成就。 不過,也無須問任何人,「那麼,我的那個任務是什麼?」問再多的人、再多的神,也不得到你想要的那個答案。關於「自己的任務」的答案,沒人知道,除了「自己」。 只有自己的 心,知道關於 自己 的答案。 如果仔細觀察,也會發現,若是一個人,沒有經歷過前面兩項(如何度過低潮,如何發現自我),就直接就進入第三項(成就自己),莫名其妙地功成名就了,其實,也不見得是種好運。因為,第一,那個成就,不一定就是自己內心期待的那種成就;第二,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很難預期的懸崖峭壁,若是沒有一點 謙遜 與 自知之明,那種不是因為透過自我認識而創造的成就,也許也會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 甚且,對於那些真的已經認識自己的人來說,到底有沒有功成名就,其實也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自己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完全無需社會價值觀的認定,對於那些 已悟之人 來說,萬事萬物應該都已經雲淡風輕了,他們既是自己宇宙的中心,卻也跟整個宇宙融洽地合為一體,所有的起伏,不過是潮起潮落,應該也完全動搖不了他們的核心了(「悟」,這個字,很有趣,就是用「心」發現「自我(吾)」的人)。 。。。。。。 不小心,前言竟寫得這麼長,若是有個作業,是關於看完 Wild 的心得,上述,大概就是我的心得吧。 或許你會想說,拜託,這個電影可是在講「健行」耶。的確,健行,是這部電影的外在形式,但是整部電影的核心,應該是 Reese Witherspoon 飾演著 Cheryl Strayed 的心理戲:如何由人生黑暗的絕境,重新發現光明與希望。 透過肉體上的自我訓練(有點類似於中世紀的苦行僧),在穩定的呼吸與規律腳步的前進中,讓心靈清明,逐漸看見自我的內在,無論是好是壞,看清楚關於自己的全部,「接受」,然後「原諒過去」,重新開始。 。。。。。。 生命沒有絕境,總是有希望與光明。 在《愛的萬物論》Theory of Everything 裡,Hawking 也這麼說: There should be no boundaries to human endeavor.... However bad life may seem,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由他來說這句話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最有說服力了。 。。。。。。 回到 Wild 這個故事。 "Wild" 是這個電影的主題。 wild 是什麼意思呢? 看著電影中的 Witherspoon 走在荒野中,或許我們會馬上想到, wild 的第一個意思,應該就是 荒煙蔓草的 Pacific Crest Trail(PCT)。或者,我們也會想到 wild 代表野性,因為 Strayed 年輕時,實在是太野了,竟然吸毒濫交。 不過,wild 還有「任性」的意思。Strayed 在失去母親時,很任性地向全世界宣戰,用最極端的自殘方式,任性地向外在的世界抗議。這個任性的抗議,讓她失去了自己、失去婚姻、失去一切,甚至快要失去朋友。 在這樣的人生絕境,該如何是好呢? 沒有一個人,會被上帝遺棄。拯救的雙手,總會溫暖、溫和、又不經意地,把解藥放在我們的身邊。於是,Strayed 發現了PCT(右圖最左邊的那本地圖)。 當她任性地踏上 PCT,PCT 回報給她的,是 心的 「韌性」訓練。經過1800km(1100 miles)的煎熬,Strayed 的心,柔軟了,正向了,也變得堅強了,就像她媽媽曾經期待她成為的那種樣子。 。。。。。。 這條好長好長的 TPC,象徵著每個人的人生道路,的確如 Strayed 的好朋友,Amiee(Gaby Hoffmann)給的建議,「如果太辛苦,隨時想放棄,都可以喔」。 不過,若是真的在半路上,放棄了對於 自我的追求,那麼人生就會像是,半路上Strayed 乞求相載一程到街上吃熱飯的 Mr. Frank 一樣。Frank 跟他的太太,的確有個溫暖乾淨又美好的家,可是他的太太,總是害怕踏出家門,他們循規蹈矩,安穩平安地生活著,但卻始終有種難以言喻的,不滿足與埋怨。 他們的人生,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真實縮影。我們總是躲在暫時安穩的 舒適圈,然後繼續在裡面,抱怨人生的不順遂與上帝、政府、社會的不公平,才會導致今日我們的悲慘處境。 不過,若是真的踏出去,用自己的腳,用自己的 韌性,任性地 創造出新的道路呢? Strayed 的母親 Bobbi(Laura Dern),就是這樣一位女性。雖然她曾說,在她自己的人生裡,她始終不是那個坐在駕駛座位,自己駕駛自己人生的那個主動者;但是,實際上,她始終是個主動者,是她的勇敢與韌性,才創造出一個幸福的單親家庭,用她最溫暖的愛,養育兩個小孩。 Bobbi 是位很有智慧的女性,在所有最悲慘境地,頑強地創造出 希望。Strayed 自述小時候,母親帶著他們逃離酗酒父親的家,重新徒手建立自己的新家時,在前面幾年的時間,他們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力供給,即使如此,他們還是熬了過來。 後來,當 Bobbi 開始有餘裕時,她也跟著 Strayed 一起求學。無論環境給了她什麼樣的命運,她總是誠然地接受,然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困境,創造新的局勢。她最感人的一句話是: We are rich in love. 金錢算什麼呢! 拯救 Strayed 一家人的法寶,不是金錢,而是 媽媽的 樂觀、愛、與希望。 媽媽真的很重要。媽媽的價值觀,深深地影響,也默默地決定,一個孩子的生命未來。(關於媽媽的重要性,這一篇也有提到。) 因為母親的偉大,使得 Strayed 更難以接受,母親被病痛折磨,而奪去生命的事實。「家的中心」,被狠狠地奪走;她的心,當然也被撕裂了。如果世界這麼的魯莽,那麼,Strayed 便選擇了,任性的向世界抗議。 。。。。。。 不過,任何人,無論如何任性地向外在世界抗議,最終摧毀的還是自己。 回到原野(wild),回到 自然 裡,那也是 大地之母 的懷抱,Strayed 總算又找回她懷念的母親,甚且,也讓自己變成一位,像她的母親一樣,勇敢又有智慧的母親。 而且,即使過去有再多的不對、不該、甚且誤入歧途,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接受自己、原諒自己」,然後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把刀,不一定是向著別人;也有可能是對著自己,例如 Strayed)。 "How wild it was, to let it be." 。。。。。。 生命沒有唯一的答案,也沒有所謂的正解。 如果對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始終提不起勁兒,也始終有所抱怨,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那件事,根本就不是自己喜歡做的事,也不是原本自己設定的生命任務。 相反地,如果自己真的就在那條道路上時,很奇怪地,就算再辛苦,也不會有任何的抱怨了。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