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不散》Love Is Strange 不分性別,真愛不散
2015/07/05 22:03:02瀏覽5414|回應0|推薦19

《愛,不散》在2014年發行的一部,關於同性婚姻的電影。這兩位老男人,已經同居39年,而且準備結婚;不過,未來卻有不少麻煩,將橫在他們兩人中間。

故事雖然是起於同性的愛與婚姻,不過,電影講述的主題,卻不只是同性之愛,還包括生活中各種形式的愛:愛在情人、夫妻、親子、家庭、或小情人之間。此外,還有老年生活,一個將會愈來愈重要的人生主題。

關於「愛」,導演 Ira Sachs,是怎麼詮釋的呢?

中文的片名翻譯,已經說明:「不散。」翻得真好呀!

。。。。。。

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通過「各州都不能禁止同性婚姻」,當天,臉書幾乎全是彩虹。美國同性婚姻的合法,好像是全世界馬上都合法了一樣,瞬間普天同慶。

然而,事實上,2001年,同性婚姻早就已經在荷蘭合法;後來,在許多國家,也都獲得認可生效。

看到許多朋友在臉書上都換上彩虹照片時,讓我想到曾經看過好幾部,關於同性愛情的故事。其中最近的一部,就是《愛,不散》。(其他還有:《藍宇》2001、《春光乍洩》1997、《鳥籠》(The Birdcage, 1996)、《費城》(Philadelphia, 1993)《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2005),這些,都曾經讓我很感動。)

。。。。。。

《愛,不散》 的導演 Sachs 自己也是位同志。他在2011年,與他的同伴結婚(他的情人,跟電影中的Ben一樣,也是位畫家)。兩人也都即將進入老年。他自己在介紹這部電影時就說,他想拍一部屬於他們這個年紀的同志電影,述說他們這個族群的生命看法。

或許因為年紀,或許婚姻幸福,他的同志電影並沒有太多的激情、壓抑,或是抱怨、抗議。

這部電影很刻意地把同志情誼,放進平凡的人生中,讓同志這個主題,顯得平易近人、理所當然;呈現同性愛情就在我們身邊,跟所有一般人一樣,都以「人」的形式,正常的生活著、愛著、經驗著,也跟任何的異性戀者一樣,透過生活中各種人生的酸甜苦辣,而獲得成長。

故事由歡樂的婚禮開始。Ben(John Lithgow)和 George(Alfred Molina)穿上黑與白的西裝(上圖),準備結婚去。接著,朋友們一起為他們同歡。

不過,雖然朋友們為他們開心,但是George 工作的天主教學校,卻毫不領情,而且,還將他辭退。於是,這對新婚情人頓失財源,必須賣掉公寓,改以租房子維生。但是,在找到新房子之前,他們被迫分居。

因為分居,這兩位原本已經過著幸福快樂人生的老先生,不得不經歷好一陣子起伏,還因為思念而飽受煎熬。這對情人,應該會讓許多對於同志愛情有偏見的人,重新看待這種類型的愛。他們之間的愛,已經不是激情,而是因為長久累積,而愈陳愈香的信賴、信任、與包容。

甚且,透過他們兩人的分居,我們還同時看見不同階段的愛:青春期、中年、與老年;與不同形式的愛:家庭、親情、異性、同性。

這些並列的愛情,是一種陳列與表對,原來,愛不分形式,各種愛裡,都會與到類似的問題。最基本的解決的方法,或許都一樣:信任與包容。剛好,是也這對老先生的愛情模式。

。。。。。。

以下有雷。若尚未看過此電影,建議先擱著,看完,再回來喔。^^

。。。。。。

關於故事裡,平行於這對老先生的分居冒險,最吸引人也最讓人疑惑的,應該是小男孩Joey跟他的好朋友Vlad之間曖昧的關係了。到底,這兩個人躲在房間裡做什麼?偷的那本法文書,是要做什麼?

故事並不打算說得太清楚,只是以一些細節暗示。

到底Joey and Vlad之間,是哪種感情形式?

我的想法是,導演想要觀眾自己選擇。

Sachs 的 open ending可以朝兩個方向解釋:

第一種,比較單純,也就是Joey and Vlad其實真的只是朋友。最後,Joey選擇了那位曾經跟Ben提到過的女孩,或許就是那位一起溜滑板車的女孩。至於在樓梯間的流淚,可能真的只對於Ben,感到抱歉傷心。

這樣的解釋最安全,但是,就比較沒有把導演放在電影裡的其他暗示,融合與表達出來了。

。。。。。。

第二種解釋,比較複雜,但是多了許多層次,以比較能將故事關於「愛」的主題,開展出來。我傾向於接下來的這種解釋。

當Joey把Ben的畫作,也就是Ben在屋頂上畫的Vlad,帶給George時,這裡的暗示,除了有對於Ben的懷念之外,另外一層情感的暗示,應該就是想與過去切割。

那個過去,應該就是與Vlad的曖昧時日。在那張畫裡,中間站的是Vlad;這張畫,讓Joey特別帶了過來,我想,應該是一種儀式,代表的Joey想與Vlad畫清界線。他們應該曾經在一起,但是,分手了。到底是因為自己內心過不去、父親禁止、或是因為法文書事件,而不得不分手,導演沒有清楚解釋。但是,觀影者應該看得出來,Joey and Vlad 曾經共享美好的青春,或許還是他們的初戀。

於是,他在樓梯間那動人的三十秒感情戲,就能解釋為,他想釋放過去與Vlad在一起的情感。

為了要和Vlad在一起,他必須很壓抑很壓抑。這種壓抑,應該是所有的同志在我們社會都有的經驗。這一段,非常感人,非常優美;為這部電影,大大地加了好多分。

Joey內心存在著許多的矛盾。曾經對Ben反感且不耐,除了因為Ben跟他分享一個房間,讓他有隱私被介入的困擾之外,其實,應該主要是因為困惑於另一種情緒。

青春期的Joey已經開始萌發情感。但是,他或許沒有預期到,那個開始與他互動情感的人,竟然是Vlad。而且Vlad還因為Joey很渴望能夠到法國,而為了他偷學校的法文小說。然而,當這種情感不斷超出純友誼的發展,讓Joey開始陷入自責與自我否定。因為他的父親Elliot反對同性情感。

於是,他很難面對自己對於同性的感情,也很難向任何人解釋,他曾經與Vlad存在著某種真心的互動。

不過,青春期的情感,還是有點不穩。最後,他選擇了和一個女孩子在一起(或許是他跟Ben提及的那個女孩,不一定),然後,他們一起朝向金色的陽光,溜著滑板車。朝向前行。

這個曼哈頓的陽光街景,非常的美。兩旁林木蔥鬱,遠方的陽光燦爛,加上優美的蕭邦鋼琴。心中的抑鬱,也隨之開展。希望,彷彿就在眼前。

愛,還是找到出口。

關於Joey and Vlad之間,真的有真情存在,還有另一個線索,就是最後George帶著Joey回家之後,牆上的那幅畫:一個男人抱著一個小男孩寶寶。接著,就是Joey的橋段。這裡,

「傳承」的意味,非常濃厚。

而且在這一段,「綠色」的使用,非常的濃郁,充滿了「伊甸園」的暗示。「生機」、「生命」、「新生」的意象,非常豐厚。最後,加上曼哈頓的金色大道(上圖),「希望」,昭然若現。

「愛」,果然不會因為任何形式的「逝去」,而「失去」。「愛,不散。」

。。。。。。

而且,最後這幕金色大道,還必須跟之前George and Ben聽音樂會結束後的橋段,一起比較。更能發現兩者之間的「傳承」暗示。

當George and Ben還在分居狀態,他們相約一起去聽音樂會。回程時,他們互訴思念,期待趕快再同居。Ben跟George提到,他的自責和寂寞。George告訴他,希望他繼續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作自己喜歡做的事,繼續畫畫。

或許那幅男子抱男寶寶的畫,就是後來之作,也說不定。

就在這個橋段,他們兩人互道思念,互相精神扶持時,他們在黑夜裡,在筆直的街道上前行。整個畫面的構圖,跟Joey和女孩的金色大道,一模一樣。只是,一組是朝向黑夜,另一組是朝向光明;一對走向暮年,另一對走向希望與未來。

這裡的暗示,非常明顯。這兩者之間完全是對稱平行、相互呼應。

幾經內心煎熬,Joey將會是個成熟男孩,他會漸漸明白,「真愛」是什麼,至於那個對象是誰,當然已經無所謂了。

。。。。。。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這個女孩子並非白人。

這個橋段,也暗示了族裔的議題。

此外,兩人不是一起期腳踏車,而是溜滑板車,一種無法共乘的交通工具。

這裡,隱約也暗示了,這對情人的感情還沒成定局,以及,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

最後,來到音樂。

音樂,是這部電影的靈魂:蕭邦的鋼琴曲。

蕭邦,是浪漫時期的鋼琴作曲家。

使用蕭邦作為電影的靈魂音樂,應該是暗示著浪漫主義的精神:面對自己內在的情感,真實的表達個人的心情。

愛,需要勇氣。

面對情感,旁邊那個人到底是哪種性別,應該不是重點;真實存在的,應該是心中的澎湃洶湧。真誠的聽取內心的呼喚,擁抱那個想讓自己,一直願意真誠相待、互信互愛的「人」。

。。。。。。

最後,再看一次下面這張劇照。這是一個成功的宣傳劇照,因為故事的主題已經暗示在這張照片裡了。

1. 這對情人,穿著禮服,將走向婚禮。

2. 然而,兩人沒有面對面,而是各自面相不同方向,還穿著不同顏色的套裝;按試著:差異、分歧、阻礙,即將出現。

3. 在兩人之間的阻礙是啥呢?肯定是是異性戀意識,也就是在他們兩人之間的正在聊天的男女,以及上面的黃色交通號誌,一對手牽手的男女情人(ahead!)這個阻礙,也是讓Joey難以面對自己的阻力。

4. 面對這些阻礙,怎麼辦呢?這就是電影的主題,也是電影將要解釋,將帶出的故事。但是,結局如何呢?我們能在劇照裡,看見暗示出的結局:綠燈(左上角)。

看到這張劇照,應該就能判斷,結局是正向的,別太擔心會哭太多~~~!^^

最後,關於劇照的魅力,還可以再讀以下這篇,也是一個成功的宣傳劇照:

跟著《變形金剛 4》學創意:藏在恐龍金剛裡的養分秘密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tydid951&aid=2539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