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口女 丫丫烏 拙斌 紅塵過客--只要你幸福 奢 望 亮樂 Avery 行人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深季 (Sunje)
more...
最近MOD的電影台開始播出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電影,片子雖然很長,但是依然讓人看得意猶未盡。去年我給一位熟識的大陸朋友寄了一部沒有刪剪過,四個半小時上下兩集的台灣版「賽德克巴萊」電影DVD。他看完了直說真棒,說這電影大概是有史以來華語電影最大氣的史詩電影。他同時告訴我該片在大陸上映時因為宣傳很少,加上大陸觀眾普遍不瞭解這一段台灣歷史,許多人與之擦身而過,殊為可惜。但是許多大陸的影評都給了「賽德克巴萊」非常高的評價,連大陸的官方傳媒中央電視台都破例在一套、三套製作了節目專訪與專業影評。我特地上網找到了這兩段訪談來看,不管是魏德聖本人的心路歷程,還是專業影評人的想法,我想多少代表了廣大的大陸電影族群對台灣電影的濃厚興趣。央視甚至以「華語電影的突破」這樣的評價為「賽德克巴萊」定下一個電影標竿。台灣電影以侯孝賢、吳念真、楊德昌、蔡明亮等為首的這群新銳導演帶領台灣電影走過一段風光的日子,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市場的不景氣,興起一股低成本的「小清新」電影風潮。直到魏德聖的「海角七號」像灰姑娘一樣竄出,讓我們再次見到台灣電影的新風貌,「賽德克巴萊」不啻就是一個分水嶺,象徵著台灣新電影的浪潮又將再起。大陸友人感嘆從這群台灣導演的作品上總是可以嗅到濃厚的人文氣息,甚至可以感受到每一個導演各自很不一樣的風格和熱情,就像是生命力旺盛的樹苗,努立朝著自己信仰的目標茁壯發芽。他認為從這些導演的作品上頭可以看到台灣一路的成長歷史,這是我們身為台灣人應該要好好珍惜的東西,這就是代表著台灣獨特的文化。朋友告訴我,大陸的這些所謂新銳導演,基本上都未曾經歷過台灣電影那樣一段「青春期」,文化的底氣不足缺乏信仰,拍出來的電影商業氣息濃厚卻少了靈魂,一切只是向錢看。和台灣電影比起來,大陸的電影像是一株沒有根的樹苗,少了養分的滋潤,枝葉繁茂但是卻盡是枯黃。就連大陸的電影院播放電影也漸趨勢利,往往演員表才剛出現,就急急忙忙亮燈趕人,好爭取時間讓下一場觀眾趕快進場。大陸著名劇作家史航先生說,看過這麼多傲慢的電影,我們才會了解「賽德克巴萊」真是一部可以讓人覺得驕傲的電影。因為在魏德聖的電影裡有一種恢弘大度,他要讓觀眾不要用自己的文明去評價電影裡呈現的情節,他希望觀眾看電影時可以試著站在一個尊重其他人,尊重其他種族信仰的高度去體會任何一段我們不曾經歷,甚或不敢經歷的歷史,這是過去華語電影裡不曾有過的嘗試,所以它稱得上是一種意識突破,也是一種反思。大陸作家韓寒在「太平洋的風」裡這麼寫著:我失落在我生存的環境裏,前幾十年教人兇殘和鬥爭,後幾十年使人貪婪和自私,於是我們很多人的骨子裏被埋下了這些種子;我失落在我們的前輩們摧毀了文化,也摧毀了那些傳統的美德,摧毀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摧毀了信仰和共識,卻沒有建立起一個美麗新世界.....當大陸年輕一代謙遜地在反思的時候,我們何不也想想自己?大家是不是也失落在習慣用負面表列的方式看事情的環境中?我們是不是也正在摧毀彼此之間的信任?魏德聖導演說過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代表彩虹的每一種顏色都美麗鮮明,各個顏色之間從不會相互干擾,一旦當這些顏色併排在一起,就成了天邊最美麗的彩虹。當一個年輕的台灣導演願意賭上身家一切,堅持做完他的夢時,我們或許該為這樣的堅持喝采,致敬才是。我們實在不需要費心去質疑這樣一個熱情和動機。做為聽故事的人,我們聆聽魏德聖自己娓娓道來拍每一部片的心路歷程,聽他說電影的故事,用他的感動去編織美麗的世界。喜歡或不喜歡,票房迴響就是對導演最直接的評鑑。魏德聖總是在逆境中不斷創造驚喜(oohs and aahs),我看到他身上有一種破釜沉舟,努力向上提升的企圖心,而那不正也是過去我們每個人都心心念念,終生想要追求的熱血精神嗎?
這篇評論寫得真好
我也非常喜歡賽德克巴萊
我帶著老爺去看了國際版
即使濃縮他也看得讚不絕口
嗯,這類題材的電影不多見,像賽德克這樣存在的近代史會被拍攝成電影的,大概找不到第二部了。魏德聖不是電影科班出身,但是卻比電影科班的人更敏銳,讓人佩服他的眼界,也是對本土電影的大激勵。
寫了太多感想被UDN把我殺了.
只能說.我無法看這一部片子.因為我無法看一群婦孺自殺.
好像最催淚的就是那一幕呢!歷史對待弱勢族群,向來都是殘酷的。
我是第100個推薦的人耶!
這部電影我也看了,我說不出這麼多的感想
就一個字..讚!
賽德克巴萊, 讓因為曾脊椎受傷無法久坐的我 看來有些沉重.
跟老婆在溫哥華戲院周日早場.. 偌大戲院裡就只有她跟我..
我對她說 【Happy Birthday,Honey 我包場了】
我想 Keno 定讓我感動落淚!
台灣有根基有人才,也有可以自由發揮的環境。
只是這幾年被偏激、仇怨毒化了 ....
偏激往往來自於自我錯誤解讀,還有以偏概全的誤解、不信任。第一次看海角七號時我對魏德聖完全陌生,漸漸地因為賽德克巴萊了解他更多,所以有興趣再去讀過許多關於他的故事,聽他訴說他第一部作品海角七號的製作過程,還有當初寫海角七號劇本的初衷,認識他更多,就更容易貼近他的想法。
讀,聽他的故事,看著他一路為自己的電影夢投入心血,努力去把一件事做好,就更加認為許多對他的批評和質疑過於以偏概全。
指手畫腳批評很簡單,但是有時候換位思考一下,自己在深山老林編織電影大夢,在巨商富賈前面卑躬屈膝時,會擁有和魏德聖一樣的堅持和決心嗎?換成自己做同樣的事,難道就無懈可擊了?
如果自己做不到,脫帽向對方致敬,也是一種大氣度。
魏導應該是近年來繼李安後最有實力與理念的導演
他導的片不以取悅觀眾而是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
當初他為了賽德克巴萊不惜賣掉房子及舉債
這種破釜沈舟不留退路的決心也感動了許多人
在臺灣從事電影工作是一條艱辛而不確定的路
現在臺灣的電影能慢慢起飛~也是要歸功於魏導的海角七號
他重新燃起了許多人的熱情與希望.........
山頭大哥應該是個愛看電影的人吧
魏德盛因為真實瞭解霧社事件中的莫那魯道的, 而責成自己 將賽德克巴萊拍出來. 即使被所有的人懷疑 即使山窮水盡 發不出演員的糧餉 , 發不出對戰中的彈藥. 還好有吳宇森英雄惜英雄挺他 , 為他找來一些國際資金.
這是一部真正的 原住民歷史的片子, 一般人大陸人對原住民的了解 僅只於 高山青, 實在差太遠了, 怎麼去看懂這一部影片呢. 還好 柴靜慢慢的挖出了賽德克巴萊的內在, 希望 能夠給魏導帶來一些好票房.
有人曾經質疑他的電影好像都有「親日」嫌疑,我聽過他對當初拍攝「海角七號」的概念,在我看來,他是個很會說故事的人,具備了導演的「敏銳度」,他絕對會是這行業的佼佼者。他當初讀報紙,在恆春有一個小新聞,郵差花了三年終於找到一個幾乎已經被遺忘的「老地址」,成功地把一封來自日本的信送給收件人,那封信平凡無奇,根本不是甚麼情書。但是對生活敏銳的他,想到如果那是一封情書,應該會很浪漫....一封古老浪漫的情書,就必須要有一個浪漫的故事,一個具有戲劇性高張的劇本當後盾。他觀察恆春,有古老的城門、有五星級的飯店、有最搖滾的音樂祭,也有最傳統的月琴國寶,古老的愛情對上速食年代,他認為彩虹的七種顏色各自獨立,合在一起時最美,於是角色中有了日本經紀秘書、失意的樂手、機車行的黑手、原住民交警、賣小米酒的業務、在教堂彈琴的單親小孩,固執的玩月琴老頭,用這七種人物組成一道彩虹,在古老與現代的衝突與磨合當中,完成一個看似可笑卻又溫馨的海角七號的故事。沒有瞭解他的想法之前,急著就把海角七號和親日媚日連結,顯得可笑,不是嗎?在我看來,他想到一個故事,滿腦子聲光影像,他把大家比較熟悉的元素加到故事裡,因為那樣比較有戲,比較好看,「海角七號」當時把「赤壁」都比了下去,證明他當初的想法並不是癡人說夢。
魏導的電影
品質及格局都沒話說
從他的畫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氣魄
那種企圖心是罕見的
臺灣的電影要走出去
需要的正是開創性的精神
看電能看的深入,又能透徹,就真的不容易了~~
大陸對台灣的影片,能漸進的瞭解,是好現象.....
只要題材準確,努力的拍攝,一定能獲得好評^!^
謝謝分享
剛剛寫一大段感想,被"吃掉"了,Ctrl +Z 也回不來
就簡單的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