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詩篇 126章上行之詩 (七)
2024/06/11 10:43:51瀏覽13|回應0|推薦0
詩篇 126章上行之詩 (A Song of degrees, Song of ascents )

在舊約的福音史中, 亞伯蘭(Abram)還沒改名亞伯拉罕之前, 他的姪兒羅得(Lot)在四王與五王的交戰中, 被敵對的四王陣營所擄去, 這也包括了羅得的家人和僕人, 加上他甚多的財物, 牛群, 羊群, 帳棚也被擄掠一空。這四王就是以攔王基大老瑪(Chedorlaomer the king of Elam), 戈印王提達(Tidal king of nations, H1471 Gentile nation), 示拿王暗拉非(Amraphel king of Shinar), 以拉撒王亞略(Arioch king of Ellasar), 他們都是不認識基督, 行偶像崇拜的外邦人, 更是預表世界末日屬撒旦黑暗國度的僕役。

介於四王與五王間邪惡與公義的爭戰。這敵對的四王預表末世教會撒旦黑暗的統治。也就是說, 屬撒旦邪惡的僕役們也已經肆無忌憚染指了仍屬於基督僅存在的所多瑪, 蛾摩拉, 押瑪, 洗扁等四個地方教會 ; 而在其中, 亞伯蘭和他的姪兒羅得兩個家族也是仍然少數堅持基督福音教導屬 神的子民。

四王與五王雙方的交戰, 創世紀14:8-16那裡說,
" 於是所多瑪王(king of Sodom), 蛾摩拉王( king of Gomorrah), 押瑪王(king of Admah), 洗扁王(king of Zeboiim), 和比拉王(king of Bela), (比拉就是瑣珥-Zoar)都出來, 在西訂谷(vale of Siddim)擺陣, 與他們交戰。就是與以攔王基大老瑪, 戈印王提達, 示拿王暗拉非, 以拉撒王亞略交戰。乃是四王與五王交戰。西訂谷有許多石漆坑。所多瑪王, 和蛾摩拉王逃跑, 有掉在坑裡的, 其餘的人都往山上逃跑。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 並一切的糧食, 都擄掠去了。"

為什麼他們要交戰於西訂谷(vale of Siddim H7708 -valley where the Dead Sea is locateed)? 因為西訂谷, 就是坐落於死海東南靠近所多瑪的所在地。基督的福音起自黑門山的甘露, 涓涓細流從北向南流入加利利的淡水海, 再沿著約旦河流入鹹度甚高的死海! 這是因為亞當的罪, 而整個後裔被罪的工價詛咒, 原本清澈的約旦河河水轉為污濁流入死海, 死海預表的就是地獄與死亡。主耶穌的門徒在加利利海捕魚, 這是得魚如得人的精意, 免得揀選的選民如魚流經漫長約旦河詛咒的水流, 最終流入致命的鹽海!

在五王的泛基督徒地方教會中, 即使他們其中有許多惡人以及許多同性戀...等等的惡行, 但他們仍然屬於基督 神的國度。我認為主要是因為亞伯拉罕和羅得有著基督福音的亮光照耀在黑暗的會眾之間, 而 神的憐憫對他們留有餘地, 或許他們會從罪中悔改? 因為亞伯拉罕一直心懷憐憫的五次求問耶和華神, "....亞伯拉罕說: 求主不要動怒, 我再說這一次, 假若在那裡見有十個呢? 祂說: 為這十個的緣故, 我也不毀滅那城? "

神引領亞伯蘭(Abram)拯救羅得(Lot), 這是一場漫長旅程的拯救。正如主耶穌為了拯救祂的子民, 在創世之前成為被殺的羔羊。在經過數千年之後, 祂成為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最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並且復活, 回到天上坐在 神的右邊!

亞伯蘭(Abram)拯救羅得(Lot), 創世紀(KJV)14:12-16說,
" 又把亞伯蘭兄弟的兒子羅得, 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Sodom)。 被擄屬羅得有一個逃出來的人, 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Abram the Hebrew)。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Mamre)和以實各,( Eshcol) 並亞乃(Aber)都是弟兄, 曾與亞伯蘭聯盟。亞伯蘭聽見他弟兄(brother)被擄去, 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 直追到但(Dan)。便在夜間, 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 又追到大馬色左邊的何把。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 連他弟兄(brother)羅得和他的財物, 以及婦女人民, 也都奪回來。"

比較下, 亞伯蘭從幔利(Mamre)直追到但(Dan), 連夜又追到大馬色左邊的何把(pursued them unto Hobah, which is on the left hand of Damascus)! 在那個沒有坐騎的時代, 從幔利到巴比倫的大馬色單程至少有一百五十公里荊棘處處, 崎嶇不平的路, 這拯救的旅程是何等的不易。在人不能的, 在 神凡是都能!

聖經在這上行之詩說, "滿口喜笑, 滿舌歡呼的時候"? 我們可以從這些人數目的總和看出原意? 亞伯蘭的精練壯丁有三百一十八人, 加上亞伯蘭, 幔利(Mamre)和以實各,( Eshcol) 並亞乃(Aber)總共 318+4=2(gospel) x 7(perfection) x 23(judgment), 也就是說, 因為福音的緣故, 耶和華神的審判完美地被這些在基督裡屬 神的子民成就。最後, 他們拯救了羅得, 他的家人和財產。

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 連預表基督的撒冷王麥基洗德也出來歡迎亞伯拉罕。
創世紀14:16-20說,
" 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 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 以及婦女人民, 也都奪回來。
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 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 所多瑪王出來, 在沙微谷迎接他, 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 帶著餅和酒, 出來迎接, 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 願天地的主, 至高的 神, 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 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 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 拿出十分之一來, 給麥基洗德。"

但短短幾年後, 五王所統領之地的福音餘光黯淡到一個耶和華 神不能容忍的地步!? 耶和華將從天將降下火來, 將不再憐憫而且罪惡到無以復加的所多瑪, 蛾摩拉, 押瑪, 洗扁四城燒盡。主耶和華也將福音的燭光完全地挪移。

這四個城市代表這個世上所有末世的的地方教會, 得救的少。創世紀19:12-15說,
" 二人對羅得說: 你這裡還有甚麼人麼? 無論是女婿, 是兒女, 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 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 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 在耶和華面前甚大, 耶和華差我們來, 要毀滅這地方。羅得就出去, 告訴娶了他女兒的女婿們說: 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 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 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天明了, 天使催逼羅得說: 起來, 帶著你的妻子, 和你在這裡的兩個女兒出去, 免得你因這城裡的罪惡, 同被剿滅。"

最後除了比拉王(king of Bela)的瑣珥(Zoar)得以倖存, 其它四個城市全被焚燒殆盡。創世紀19:21-25說,
" 天使對他說: 這事我也應允你, 我不傾覆你所說的這城, 你要速速的逃到那城, 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裡我不能作甚麼。因此那城名叫瑣珥。〔瑣珥就是小的意思〕羅得到了瑣珥, 日頭已經出來了。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 從天上耶和華那裡, 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 把那些城, 和全平原, 並城裡所有的居民, 連地上生長的, 都毀滅了。"

五王之中的四個城市預表末世教會將面臨到 神的怒火焚燒, 而比拉王(king of Bela)的瑣珥, 成了羅得和他兩位女兒的避難所。申命記29:22 -24說,
"你們的後代, 就是以後興起來的子孫, 和遠方來的外人, 看見這地的災殃, 並耶和華所降與這地的疾病、又看見遍地有硫磺, 有鹽鹵, 有火跡, 沒有耕種, 沒有出產, 連草都不生長, 好像耶和華在忿怒中所傾覆的所多瑪, 蛾摩拉, 押瑪, 洗扁一樣。所看見的人, 連萬國人, 都必問說: 耶和華為何向此地這樣行呢? 這樣大發烈怒是甚麼意思呢? 人必回答說: 是因這地的人離棄了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 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 去事奉敬拜素不認識的別神, 是耶和華所未曾給他們安排的。"

這也正應了以古為鑑, 在以賽亞書46:9-10說的,
"你們要追念上古的事, 因為我是 神, 並無別神, 我是 神, 再沒有能比我的。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 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 我的籌算必立定, 凡我所喜悅的, 我必成就。"

第二個例子是: 主前 539 年, 猶大城邑和耶路撒冷在七十年的荒涼之後, 猶大的百姓得以從原本被俘虜去的巴比倫王朝歸回, 復興 神的律法, 重建聖殿, 並耶路撒冷的城牆。以斯拉記1:1-5說,
" 波斯王古列元年, 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 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 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 波斯王古列如此說: 耶和華天上的 神, 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 為他建造殿宇。在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 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殿。(只有他是 神)願 神與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 無論寄居何處, 那地的人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另外也要為耶路撒冷 神的殿, 甘心獻上禮物。於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 祭司利未人, 就是一切被 神激動他心的人, 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

A Song of degrees,
詩篇126:1-6說,
" 〔上行之詩。〕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 我們好像作夢的人。我們滿口喜笑, 滿舌歡呼的時候, 外邦中就有人說: 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 我們就歡喜。耶和華阿! 求你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 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流淚撒種的, 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 必要歡歡樂樂的帶禾捆回來。"

A Song of degrees
1). 啟示錄126:1 〔上行之詩。〕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 我們好像作夢的人(When the LORD turned again the captivity of Zion, We were like them that dream.)。
a). 被擄的得釋放, 就是所有的名字都列在羔羊的生命冊裡屬 神的人。 但是在被 神呼召以前, 我們仍然生活在這個被撒旦控制的黑暗世界中!

主耶穌基督如何從除黑暗的國度中拯救了我們? 祂的拯救有很多面方, 祂是創世之前被殺的羔羊, 今天祂要我們聆聽到 神的話語和祂的信實。我們所有的行為一點功勞都沒有! 羅馬書10:13-18說,
"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而人未曾信祂, 怎能求祂呢? 未曾聽見祂, 怎能信祂呢? 沒有傳道的, 怎能聽見呢? 若沒有奉差遣, 怎能傳道呢? 如經上所記,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 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 因為以賽亞說:『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 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但我說: 人沒有聽見麼? 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 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 歌羅西書 1:12 -15說,
"又感謝父, 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 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 罪過得以赦免。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 神的像, 是首生的, 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b). 我們好像作夢的人-We were like them that dream?
在聖經尚未完成之前, 作夢是 神預言的一種方式, 這預言-是神的話, 必定要實現。
就像雅各作夢, 創世紀31:10-12所說,
" 羊配合的時候, 我夢中舉目一看, 見跳母羊的公羊, 都是有紋的, 有點的, 有花斑的。神的使者在那夢中呼叫我說: 雅各。我說: 我在這裡。他說: 你舉目觀看, 跳母羊的公羊都是有紋的, 有點的, 有花斑的, 凡拉班向你所作的, 我都看見了。我是伯特利的 神。你在那裡用油澆過柱子, 向我許過願, 現今你起來離開這地, 回你本地去罷。"

只有 神啟示的夢能夠實現成為真實, 並成為聖經的一部分。耶利米書23:28-30說,
" 得夢的先知, 可以述說那夢, 得我話的人, 可以誠實講說我的話。糠秕怎能與麥子比較呢? 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和華說: 我的話豈不像火, 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錘麼。耶和華說: 那些先知, 各從鄰舍偷竊我的言語, 因此我必與他們反對。"

如果靈魂的救贖, 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行為, 那我們就不再屬於 神的國度! 唯有依靠 神的大能, 彼得前書2:9-10說,
"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 是有君尊的祭司, 是聖潔的國度, 是屬 神的子民,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 現在卻作了 神的子民, 從前未曾蒙憐恤, 現在卻蒙了憐恤。"

聖經在這裡警告我們作夢之人(dremer)的危險, 申命記13:1 -3說,
"你們中間若有先知, 或是作夢的起來, 向你顯個神蹟奇事, 對你說: 我們去隨從你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 事奉他罷! 他所顯的神蹟奇事, 雖有應驗, 你也不可聽那先知, 或是那作夢之人的話, 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試驗你們, 要知道你們是盡心, 盡性, 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不是。"

2&3 ). 啟示錄126:2-3 我們滿口喜笑, 滿舌歡呼的時候, 外邦中就有人說: 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Then was our mouth filled with laughter(H7814 joyful), And our tongue with singing: Then said they among the heathen, The LORD hath done great things for them.)。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 我們就歡喜(The LORD hath done great things for us; Whereof we are glad.)。

耶穌基督為我們行了大事, 死人復活是最重要的一個! 馬太福音15:29-31說,
" 耶穌離開那地方, 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 就上山坐下。有許多人到他那裡, 帶著瘸子, 瞎子, 啞吧, 有殘疾的, 和好些別的病人, 都放在他腳前,祂就治好了他們。 甚至眾人都希奇, 因為看見啞吧說話殘疾的痊愈, 瘸子行走, 瞎子看見, 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 神。"

路加福音8:35-40也說,
" 眾人出來要看是甚麼事。到了耶穌那裡, 看見鬼所離開的那人, 坐在耶穌腳前, 穿著衣服, 心裡明白過來, 他們就害怕。看見這事的, 便將被鬼附著的人怎麼得救, 告訴他們。格拉森四圍的人, 因為害怕得很, 都求耶穌離開他們, 耶穌就上船回去了。鬼所離開的那人, 懇求和耶穌同在, 耶穌卻打發他回去說: 你回家去, 傳說 神為你作了何等大的事。他就去滿城裡傳揚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耶穌回來的時候, 眾人迎接他, 因為他們都等候祂。"

4). 1啟示錄26:4 耶和華阿! 求你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 好像南地的河水復流? (Turn again our captivity, O LORD, As the streams in the south.)。
KJM說: 好像南地的的溪流-As the streams in the south(H5045)-region of southern Judah?

歌羅西書1:13-14說,
" 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 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 罪過得以赦免。"

在整個以色列中, 猶大巴是別(Beersheba)以南的Negeb是一片沙漠乾涸的土地, 它比喻: 當我們蒙憐恤, 得到主耶穌基督靈魂的救贖, 回到 神的國度之際; 就好像猶大的南方一片沙漠乾涸的土地, 有了溪水的復流。當然這也是一個 耶和華 神為我們所行的神蹟奇事。

5). 啟示錄126:5 流淚撒種的, 必歡呼收割(They that sow in tears, Shall reap in joy.)。
主耶穌的哭泣展現的是 神對我們的愛與憐憫。同樣的, 如果我們為孤兒寡婦伸冤, 又為憐愛寄居人們救贖的流淚, 或許這些惡人, 若回頭離開所作的一切罪惡, 必定存活, 不致死亡 。當主耶穌為耶路撒冷流淚撒種的的時候, 祂必擄掠仇敵, 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但因為耶路撒冷的硬頸, 主耶穌也為之遺憾, 留下了眼淚。
路加福音19:41 -44說,
"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 就為他哀哭說: 巴不得你在這日子, 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 叫你的眼看不出來。因為日子將到, 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 周圍環繞你, 四面困住你, 並要掃滅你, 和你裡頭的兒女, 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 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

約翰福音11:30-36亦說,
" 那時, 耶穌還沒有進村子, 仍在馬大迎接他的地方。那些同馬利亞在家裡安慰他的猶太人, 見他急忙起來出去, 就跟著他, 以為他要往墳墓那裡去哭。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裡, 看見他, 就俯伏在他腳前說: 主阿! 你若早在這裡, 我兄弟必不死。耶穌看見他哭, 並看見與他同來的猶太人也哭, 就心裡悲歎, 又甚憂愁, 便說: 你們把他安放在那裡, 他們回答說:請主來看。耶穌哭了。" 猶太人就說: 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

6). 啟示錄126:6 那帶種流淚出去的, 必要歡歡樂樂的帶禾捆回來(He that goeth forth and weepeth, bearing precious seed, Shall doubtless come again with rejoicing, bringing his sheaves with him.)。
我們熟悉的一首讚美詩"Bringing in the sheaves", 第3節,我們看到流淚播種的:
"Going forth with weeping, sowing for the Master,
Though the loss sustained our spirit often grieves;
When our weepings over, He will bid us welcome,
We shall come rejoicing, bringing in the sheaves."

"必要歡歡樂樂的帶禾捆回來", 我們副歌唱到, 這在基督裡是一種何等的喜悅:
Bringing in the sheaves, bringing in the sheaves,
We shall come rejoicing, bringing in the sheaves.

作為一位在基督裡守望的人(watchman), 這一種守望的動作等同於那帶種流淚出去播種的門徒。以西結書 33:6 -8 說,
"倘若守望的人見刀劍臨到, 不吹角, 以致民不受警戒, 刀劍來殺了他們中間的一個人。他雖然死在罪孽之中, 我卻要向守望的人討他喪命的血。人子阿! 我照樣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 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 替我警戒他們。我對惡人說: 惡人哪! 你必要死。你以西結若不開口警戒惡人, 使他離開所行的道, 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 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

這些歡歡樂樂帶回來的禾捆, 他們得救是本乎恩, 也因著信實, 完全不依靠自己行為!
彼得前書2:9-10說,
"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 是有君尊的祭司, 是聖潔的國度, 是屬 神的子民,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 現在卻作了 神的子民, 從前未曾蒙憐恤, 現在卻蒙了憐恤。"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remiah052111&aid=1805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