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0 05:56:07瀏覽2196|回應4|推薦33 | |
每個世代﹐ 每個社會﹐ 基督徒總是極少數的族群。 過去如此﹐ 現今亦然﹐ 未來也是。 使徒約翰寫啟示錄時﹐ 可能是第一世紀的尾聲。 我在思想﹐ 如果我是第一世紀末的猶太基督徒﹐ 收到使徒約翰寫的書信時﹐ 我的心態會是如何﹖ 當時的政治和社會背景是﹐ 羅馬帝國已經摧毀耶路撒冷的聖殿﹐ 猶太人﹐ 包括改信耶穌基督的基督徒﹐ 被迫四散異鄉﹐ 面臨各樣的生活壓力。 首先﹐ 羅馬帝國境内各種宗教信仰﹐ 只能在它們起源的國家内讓人們相信和實踐。這條法律的一個例外是猶太教。猶太教會堂在小亞细亞各大城市可發展活動。 一開始時,羅馬人把基督信仰看作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因此基督信仰可以合法地在整個帝國内讓人信奉﹐ 而且基督徒和猶太教徒一樣﹐ 可以不必敬拜羅馬皇帝。 但随着猶太人開始把自己和基督信徒( 包含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分别出來,基督信仰就在帝國的大部分地區失去了合法地位,使基督徒落在被政府懲罰和逼迫的危險之中。结果是,基督徒感受到壓力要奉行猶太教,甚至要放棄他們對基督的信仰。 此外﹐ 因為猶太群體排斥基督教會,政府於是要求基督徒参與對羅馬諸神的集體敬拜,甚至包括承認皇帝是眾神中的一位。 第一世紀末期﹐ 多米先(Domitian AD81-96)皇帝當政﹐ 對君王的敬拜已相當普遍。敬拜皇帝的習俗可追溯到奧古斯都皇帝的初期﹔ 不過那時是在君王過世後﹐ 才將他神格化。 多米先皇帝卻要百姓們在他還活著的時候就敬拜他﹐ 好像拜神一樣。他狂妄的喧告﹕ 你們只需要拜我﹐ 我是你們的主﹐ 你們的神﹗ 那口氣﹐ 就像約翰福音最後﹐ 多馬對耶穌的呼叫﹕「我的主﹐ 我的神。」 如果基督徒拒绝参與這種偶像崇拜,他们就會被控告是無神論 — 這罪行有嚴重的後果,甚至可能導致被處决。許多基督徒為了保全生命,受到壓力要参與這種虚假的敬拜。 第三﹐ 第一世纪的小亞细亞到處都有行業公會,是為經濟目的而组成的勞工和專業人士團體。每一個人,包括基督徒在内,如果想在他們的社區内做大生意,就需要加入這些行業公會。 這種社交習俗给跟從基督的人带来一個嚴重挑戰,因為每一個公會都有一位保護神,公會的成員要向那位神祗表示效忠。拒絕向一個公會的保護神表示效忠的基督徒,常常被排斥﹐ 不得與公會會員們做生意。 但是表面逼迫之下更深沉而無形的影響﹐ 才是耶穌基督藉著約翰﹐ 要那些教會警覺留心的。 那就是羅馬和平(Pax Romana)的影響。 公元前末期到第一世紀初﹐ 奧古斯都皇帝進行不少內政改革﹐ 修訂稅務和金融制度﹐ 嚴禁貪污﹐ 建立精銳的軍事體系﹐ 包括海軍。 他的統治﹐ 結束之前爭權﹑ 內戰的紛亂﹐ 恢復社會秩序﹐ 為日後約兩個世紀之久的羅馬和平立下根基。 到了第一世紀末期﹐ 羅馬的社會顯現其輝煌果效。各大城市有高級建材修築的商業廣場﹐ 有讓市民享用的公共浴場﹐ 浴場旁還有健身房。此外﹐ 城市裡還有圖書館﹐ 演講廳﹐ 劇院﹐ 競技場等藝文娛樂場所。 城市與城市之間﹐ 有石頭舖平的羅馬國道﹐ 沿路有軍隊駐紮。地中海沿岸各城市有頻繁的貨船來往﹐ 海上有艦隊巡行。這使得陸海的旅行十分安全﹐ 商業昌盛。 商業帶來的財富﹐ 使得羅馬各城市的民眾得以享受安全﹑ 富裕﹑ 文化﹑ 育樂等興盛昇平的生活﹐ 是帝國境外的人無法擁有的。 因此﹐ 羅馬的民眾不能將「羅馬和平」視為理所當然﹐ 乃是要對提供這樣生活的統治者心存感謝。這就是羅馬臣民必須﹐ 也願意敬拜皇帝的原因。 一個輝煌﹐ 承平﹐ 富裕的社會﹐ 造成的強勢影響﹐ 會無形的滲透生活每個層面﹔ 可能比高壓直接的逼迫﹐ 更讓信徒疏於警覺。 啟示錄裡﹐ 那些教會所面對的﹐ 是羅馬和平帶來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而這樣的對立情況﹐ 到啟示錄後面的新耶路撒冷與巴比倫﹐又再度呈現。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