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09 05:19:05瀏覽2785|回應9|推薦42 | |
朋友參與的教會小組在討論「啟示錄」﹐ 這是聖經裡﹐ 歸屬啟示文學的書卷。 所謂啟示文學﹐ 就是作者因著一位超自然存有者(例如天使)的指引﹐ 看到一些超自然的景況﹐ 甚至世界的結局﹐ 和屬天的拯救。 作者以象徵性筆法﹐ 敘述那些超自然的事物﹐ 借此讓讀者對自身所處時代的形勢﹐ 有正確的觀點和洞察。 舊約裡的「以西結書」﹐ 和「撒迦利亞書」﹐ 有部份內容就帶有啟示文學性質。而「但以理書」裡大量的預言﹐ 更是讓歷世歷代的基督信徒﹐ 將之與啟示錄對照而讀。 然而現今的信徒若是只以「察看末世徵兆」的立場來讀這兩卷書﹐ 恐怕都會錯失了它們寫作的主要目的﹐ 或是忽略原本的信息。 首先﹐ 啟示錄是一封書信(epistle)﹐ 是使徒約翰寫給小亞細亞七個教會的信。因此書的結構是照著當時書信的格式。 第一章1到8節是書信慣有的引言﹐ 最後一章末了則有勸勉和結語。中間的內容則以大量象徵性筆觸﹐ 寫出收信的教會讀者能夠理解的訊息。 因此若明白當時的地理和歷史背景﹐ 有助於對此書的認知﹐ 也避免了針對那些描述﹐ 以後來的世局「對號入座」﹐ 產生的無稽猜測揣摩。 例如﹐ 有些人喜歡寓意解經﹐ 因此對於那七個教會﹐ 或者將之解為教會歷史的七個時代﹐ 或是表徵七種教會。 其實﹐ 只要察看地圖﹐ 就知道約翰為什麼以此順序提到那七個教會。 當時約翰被放逐在拔摩海島﹐ 正對著的小亞細亞的第一個大城﹐ 就是以弗所﹐ 順著當時沿海的羅馬國道北上﹐ 依序是士每拿﹐ 別迦摩﹐ 然後轉另一個國道﹐ 進入內陸﹐ 從北往南﹐ 經過幾個大城市﹐ 最後到老底嘉。 以弗所城最初的信徒﹐ 是聽了使徒保羅的宣道﹐ 放棄他們祭拜多年的亞底米女神﹐ 而歸向耶穌基督。過了幾十年﹐ 很可能當中有人又回去祭拜偶像﹐ 約翰勸勉他們要回歸這「起初的愛」(first love)﹕ 乃是針對基督﹐ 而非對人的關顧愛心。 老底嘉城則是因著其地裡位置﹐ 從就近的希拉坡里城引入熱泉﹐ 供應公共浴場的熱水﹔ 又從歌羅西城引入冷泉﹐ 可以飲用。但若是兩者混合﹐ 熱泉失去熱度﹐ 無法洗澡﹐ 而其中含的礦物質更是澀口﹐ 無法飲用﹐ 只能吐掉。 本來各有用處的泉水﹐ 因著混合﹐ 失去其功能。因此對老底嘉教會的責備﹕「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 你既如溫水﹐ 也不冷也不熱﹐ 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針對的是他們信仰「內容」混雜其他不該有的東西(例如追求財富)﹐ 而不是信仰「心態」的不冷不熱。 士每拿教會面對的﹐ 可能是猶太教徒的逼迫﹔ 別迦摩教會處於有「撒旦座位之處」﹐ 可能與該城市是該地區以羅馬皇帝為神明的崇拜中心﹐ 或是該地顯著的﹐ 從山巖彫刻出﹐ 俯瞰全城的「宙斯祭壇」有關。 其他幾個教會所面臨的問題﹐ 也都是與當時羅馬帝國的政治﹑ 文化﹑ 經濟﹐ 以及隨之而有的試探﹑誘惑有密切關聯。 了解當時狀況﹐ 才曉得這些教會是那些方面需要悔改。 綜合言之﹐ 若是明白第一世紀的時局﹐ 就能看出對那些教會的勸勉或是警戒﹐ 都是與當時他們所面臨的挑戰有關﹐ 對於後面十幾章那些象徵性寫法﹐ 也才會有關聯性的清楚認知。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