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12 21:49:55瀏覽674|回應4|推薦36 | |
轉眼到了小兒子申請大學的時候。
美國有七年制醫學系的學校不多。而一般大學雖然有醫預科的課程﹐但基本上不算是一個科系。
也就是說﹐任何科系畢業的人﹐只要也修滿醫預科的課﹐都可以申請醫學院。像我們的家庭醫師﹐在大學﹐原來是主修法文。
要唸醫學院的人﹐絕大多數是大學畢業之後再申請﹐醫學院要唸四年﹐前兩年是上課﹐課程結束後考第一階段的執照考試。後兩年在醫院各科實習﹐然後完成第二階段的執照考。
接著再向醫院申請作住院醫師﹐三年之後才能正式執業。如果要作專科醫師﹐那麼在住院醫師之後還要再進修。算下來﹐不只時間長﹐學費也昂貴。
小兒子在大學以健康科學為主修﹐副修醫預科的課程。
大一暑假﹐他徵求我們家庭醫師同意﹐在她的診所一禮拜三天的觀摩見習﹐看她怎麼應對、診斷病人﹐也認識診所一般的運作。
我問他是否喜歡那樣的工作環境﹐他感覺是蠻好的﹔也認為擔任家庭醫師很有意義。
他覺得專科醫師雖然收入豐厚﹐但與病人的關係多半短暫。家庭醫師則是醫療照顧的第一線(Primary Care)﹐如有複雜病情無法處理﹐必須轉介專科醫師﹐但是基本上可以與病患建立長期關係﹐因此除了治療疾病外﹐還可以給予病患一些需要的醫療常識和生活教育。
升上大二那一年﹐他與高他一年的學長傑西、以及其他幾個同學合力創辦了一個公益社團﹐舉辦不同義賣活動﹐籌款專門資助非洲內地會(Africa Inland Mission)在坦桑尼亞的一個醫療站。
傑西學長也是要習醫。他的目標很清楚﹕醫學院畢業之後就到非洲去作醫療宣道。因為之前﹐在大二的暑假﹐他已自費到非洲那個診所去幫助了幾個月﹐回來後因此有創辦社團﹐支援醫療站的計劃。
傑西畢業之後﹐這個社團就由小兒子主領﹐因此他更加忙碌。
每個禮拜除了課業、實驗﹐還有打球(flag football)﹐以及學園團契(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的帶領門徒。而社團辦的各種義賣活動﹐從之前的構思、策劃、執行、到收尾﹐他也必須負責聯繫、協調各方的作業。
大四上學期﹐我們有次去學校去看望他。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上個禮拜我真是忙壞了﹗有兩門考試﹐還有臨時的活動。
原來醫療站的主任醫師回美﹐特地抽空來他們學校有些分享。除了社團聚會外﹐小兒子還要負責接待。我說﹕那你招待他住那個旅館啊﹖
他說艾迪醫師很隨和﹐不要住旅館﹐只要睡他們公寓客廳的沙發就好。小兒子當然不會這麼虧待客人﹐就把自己的床給他睡﹐自己睡沙發。
因此他和艾迪醫師有機會長談﹐對醫療宣道有更深了解﹔艾迪醫師也對他想學習的﹐作了一些實際指引。
就因著這種種情況﹐他畢業那天突如其來的訴說﹐才讓我們震驚又困惑。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