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3/27 10:44:35瀏覽2739|回應5|推薦47 | |
有個朋友跟我提到她的教會小組查經,讀馬太福音13章,其中講到「撒種的比喻」,有人一直糾結於比喻裡的前兩種人(兩種土地性質)是否有得救,以及我們該如何改變自己的心田狀況。 我的朋友認為這個比喻的焦點應該是「撒種的人」,而且土壤其實也無法改變本身的質地。 關於撒種的比喻,馬太福音如此寫著: 耶穌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的時候,有些種子落在路旁,鳥兒飛來把它們吃掉了。有些落在淺土的石地上,因為土壤不深,很快就長苗;但太陽一出來,幼苗給曬焦了;又因為根不夠深,就枯乾了。有些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幼苗擠住了。另外有些種子落在好土壤裏,長大結實,收成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也有三十倍的。」於是耶穌說:「有耳朵的,就聽吧!」(馬太福音13:3-9新譯本) 「比喻」(Parable) 從猶太文化和信仰傳統衍生而成,是猶太教師獨特的教學方式;和寓言,暗喻,明喻等文學筆法都不太相同。 寓言故事是把某些動、植物擬人化,講出一個道德教訓,例如《伊索寓言》。明喻或暗喻則常見於詩賦體裁,例如把抽象的形容詞或是一個概念,用具體圖像筆法表達出來,例如詩篇,大衛寫著:「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濕透。」(詩篇6:6) 猶太文化裡的「比喻」,則是講的人從聽眾熟悉的生活實物取材,以故事表達「一個中心主旨」,然後要聽明白的人有「一個正確回應」。 比喻裡沒有要讓那些實物含有深刻的象徵性,神秘性,或深奧的真理,也不帶著隱藏的含義,更無意讓敘述成為複雜的謎語,或隱晦的哲理,意圖讓聽眾困惑不解。 例如有個類似福音書撒種比喻的猶太拉比講的比喻,講到有四種學生,一種像海棉,盡力吸收老師的教導;第二種像漏斗,教誨從一耳聽入,另一耳流出;第三種像濾器,讓美酒流失,只留著糟粕;第四種像篩網,讓細麵篩過,卻留著糠麩。這個比喻簡明易懂,老師想教哪種學生,也是很清楚的。 耶穌在猶太文化背景裡成長,應該熟悉猶太拉比的教學方式;在教導他的門徒時,自然也可能採用那樣的方法。 而順著「一個焦點」,「一個回應」,這樣的脈絡去讀福音書裡耶穌講的一些比喻,可以看出他講的三個主題,關乎上帝的國度,上帝的恩典,和上帝的審判。 上述的撒種比喻,歸諸於上帝國度的那一類。而按著猶太文化對比喻的詮釋和應用,耶穌講的這個「撒種比喻」也很單純,焦點就是那個撒種的人,和他期望聽道的人心思都如好土。 耶穌的比喻之所以在解釋上變得複雜,是第二或第三世紀之後,教會逐漸脫離猶太文化背景,於是解經者就以自己的文化模式來解釋比喻,像解釋寓言那樣,把每個實物都加上象徵寓意,有時還不只一個,可能兩、三個,於是二重、三重,甚至到七重、九重的靈意解經都出現了。解經者洋洋自得,解的越玄妙越引入注意。 這種忽略經文的原本聽眾或發生場景的不正確解經方式,直到宗教改革之後才逐漸停止。但形成的影響已經久遠而深入,至今還是有不少基督信徒認為比喻就該那麼寓意解釋;才會有上述那個朋友的小組成員那樣,為其中的細節糾結,卻忽略了主旨。如此讀聖經,倒變得像篩網,或是濾器了。 詮釋錯誤,接續的就是應用錯誤。 曾讀過一個在紐約牧會的華人牧師寫在紐約作華人新移民事工的一些難處,和他們選擇的對策。 因著這個族群的移動性和多變性大,他們決定以「撒種方式」為教會基本事工。 於是他們給學生辦各種課外輔導,給成人辦英文教學,舉辦社區文娛活動,製作華人移民手冊,免費分送新移民,給移民提供具體幫助,如此「擴大與增加」教會的知名度(該牧者自己的用詞),並期望這些移民來教會參與聚會,等等。 那位作者這麼寫著:「撒種性事工是耶穌基督傳福音的基本方式之一,。。。撒種是鍛鍊毅力造就信心的功課,是汗流浹背的勞苦,它值得付出,還是僅為勞民傷財呢?既然耶穌撒種的成功率都只有四分之一卻依然教導,撒種應該就不是浪費資財的愚昧之舉。」 把這個比喻解釋為耶穌的撒種成功率只有四分之一?我不知道有哪個撒種的農夫會如此看待他的工作,滿意於只有百分之25的收成,於是故意把寶貴的種籽撒在一些不會帶來收成的地方? 但那卻是一些教會誤解聖經,致力於不相干的事工,持續忙碌而無太大收穫後的自我安慰:反正我們已經努力撒種了!(其實撒的非關福音真理,只是教會或機構的知名度而已。) 如果再回頭仔細讀撒種的比喻,心思裡認同那個第一世紀在猶太地撒種的人,你會要把種籽撒在什麼地方?當然是看準已經耕耘過,準備播種的土壤裡,並且期待著成熟季的好收成。至於那些因風吹,飄落、散落、掉落在硬土,淺土,或是荊棘叢中的種籽,後果如何,卻不是撒種的人需要關注的,不是嗎? [梵谷在1888年畫的撒種者](圖片取自VangoghMuseum網站)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