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2019/04/15 03:32:44瀏覽4255|回應7|推薦43

耶穌講的比喻,《好撒瑪利亞人》也是基督徒非常熟悉的故事之一。

比喻記載於路加福音:有一個律法教師前來試探耶穌,說:「老師,我該做甚麼才能得到永恆的生命?」耶穌說:「律法書上說的是甚麼?你是怎樣解釋的呢?」

那人回答:「你要全心、全情、全力、全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耶穌對他說:「你答得對,照這樣做,就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

那個律法教師為要表示自己有理,就問耶穌:「誰是我的鄰人呢?」

耶穌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途中遇到強盜。他們剝掉他的衣服,把他打個半死,丟在那裏。剛好有一個祭司從那條路下去;他一看見那個人就從另一邊走開。同樣,有一個利未人下到那裏;他上前看看那人,也從另一邊走開。

可是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路過那人身邊,一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他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口,替他包紮,然後把他扶上自己的牲口,帶他到一家客棧,在那裏照顧他。第二天,他拿兩個銀幣交給客棧的主人,說:『請你照顧他,等我回來經過這裏,我會付清所有的費用。』」

於是耶穌問:「依你的看法,這三個人當中,哪一個是遭遇到強盜那人的鄰人呢?」律法教師回答:「以仁慈待他的那個人。」 耶穌說:「那麼,你去,照樣做吧!」(路加福音10:25-37 新譯本)

最初,這故事的題目是《遭劫的落難者》。把比喻標題改為《好撒瑪利亞人》,大概是第三世紀左右,有教會領袖把這個比喻當寓言(allegory)來讀。那個落難者被寓意為需要拯救的罪人,好撒瑪利亞人是耶穌,祭司和利未人表徵無法帶來拯救的舊約律法和先知,旅店是教會,旅店主人當然就是教會牧者了。

後代有些基督徒,或是教會牧者之所以會對一些聖經故事以自己的人文背景來詮釋,但異乎最初故事敘述的本意,可能是基於一個錯想:

我們認為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是真理,是「超越時空」的;所以每個世代可以按自己的人文景況來解讀。

其實,聖經固然是真理,但還是聖靈感動一些人寫成的。那些書寫或是記敘者都面對一群「原初的」讀者或是聽眾,而那些書寫的內容也有其「原初的」場景,都是不容忽略的。

歷代的信徒要正確解讀聖經真理,仍然需要回溯原初的景況,然後比較當初與現今,場景與人物本質上的類同之處。

例如,即使環境不同,發生的問題不同,但人面對難處時的無助,焦慮,惶恐,心態卻是相同的。即使試探誘惑的方式不同,但人內在的貪婪,怠惰,急功近利,自私為己,並沒什麼改變。

正因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心本質沒什麼變化,而真理針對的乃是這個該改變的罪性本質,所以聖經話語才能「不受限」於某個時空。然而那個「超越性」,並非讓歷代信徒能天馬行空的按自己的「看見」,去作錯誤解讀和應用。

這個比喻的標題改變之後,「好撒瑪利亞人」幾乎等同於行善之人,也因此在西方世界,許多醫院,慈善機構,關懷事工以此為名。

我以前住的辛辛那提市,就有一所醫院以此為名(Good Samaritan Hospital)。顧名思義,想必當初的創辦人是基督徒。佈道家葛理瀚的兒子葛福臨創辦的國際人道救助機構,命名為「撒瑪利亞的錢囊」(Samaritan’s Purse),每次有大的天災人禍,他們的義工總是第一時間就到達災區,參與救助。美國還有一個基督徒醫療保險互助機構,也是以此為名(Samaritan’s Ministries),等等。

把這個比喻解讀為以善心對待一個陌生的傷者,尤其是一個素來敵對的族群人物,看起來是佳美的,高尚的,有誰會認為以慈善心懷幫助受害者,不是一件美事?

然而那卻不是第一世紀的猶太聽眾對這個故事的領受。

在那個沒有政府資源或慈善組織濟助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援助,互通有無,乃是猶太人早已受教要實踐的。他們難道需要耶穌再給一個比喻,教導他們該如何對待陌生人或是鄰舍?

就聖經的上下文敘述,這個比喻乃是耶穌用來回應一個律法師的問題:「誰是我的鄰舍?」

那人之前已經問了一個不合宜的問題:要得到永恆的生命,他需要「做」什麼?仿佛永生與作為之間可以是一個交易。

既然他把永生看成是交易品,耶穌可能就以逗趣的心情,用詢問回覆他的問題,讓那個律法師給自己第一個問題提供了「標準答案」。耶穌想必忍住笑,說他答的很對!

那個律法師有點不甘心,才有接續的,更不合宜的問題:誰是我的鄰人呢?

鄰舍,對於猶太人,當然是指同族群,同社區,同城市的居民,或是朋友;有別於異族人,外人(alien)。可是又因為他們作過寄居者的歷史背景,舊約,例如利未記,也提到要善待居於他們中間的異族人。

那個應該精通上帝律法的提問者,想必知悉舊約的那些教導。

耶穌講比喻,是把他問題裡傲慢的自我中心:「誰是值得我付出愛的鄰舍?」轉變成:「若是有朝你需要幫助,你想要什麼樣的鄰舍?」並且為那人重構(reframe)之前他的標準答案:愛,不是用來換取永生的一次性行動(one action);愛,是不斷的,持續性的憐憫行為(compassionate behaviors),乃至一個主導行為的生命本質(disposition)。

故事發生處是猶太人知悉的危險區域,耶路撒冷是海拔高於地中海2500英呎的城市,耶利哥則是低於海拔825英呎的城市。高低落差大,17哩的路徑崎嶇,盜賊出沒,是旅人戒慎戰兢之途。

故事情節也按著他們熟悉的模式鋪陳。有個遭劫,生命垂危的落難者,來了「三個」可能救助他的人。頭兩個想的只是他們自己:「如果我停下來幫助他,我會遭遇什麼?」

聽眾屏息以待,第三個上場的應該會是個伸手援救的猶太弟兄。但耶穌講的居然大出他們意料之外。

一個撒瑪利亞人,一個猶太人素來輕看的,血統不純正,信仰摻雜的半外族人!而故事裡,那個撒瑪利亞人想的卻是:「如果我不幫助他,他會怎麼樣?」

這就是比喻精妙之處。故事場景是聽眾熟悉的,人物是他們能夠認同的,內容的轉折卻可能讓他們驚詫,緊張,扎心,羞慚,抗拒;無論如何,一個有主旨的比喻最後都不只是給予道德教訓而已,乃是會激導聽眾生發衷心的感應。

換句話說,在猶太文化裡,比喻的敘述是要讓聽的人心思受到翻攪,從而帶出該有的心志轉變。

那個律法師的提問,引來耶穌的這個比喻;但這個故事卻給那個律法師帶來難題。他要認同哪個人物呢?

在先前提問時,他絕沒有想過自己可能會成為需要人家來關愛,憐恤的對象。他自然更不會要去認同那個他素來瞧不起的撒瑪利亞人,所以對耶穌最後的詢問,他只敢避重就輕的回答:「以仁慈待他的那個人。」他連「撒瑪利亞人」都不說,好像那個名稱會汙染他的口。

然而耶穌的心意是要重導那個律法師,翻轉他的焦點。永恆生命不是賺取而得,是藉著領受,是十足的恩典,來自創造生命的上帝。也因著先有這樣的生命,人才能愛上帝,愛鄰舍。

有永生是「因」,表顯愛是「果」。

這個比喻同樣會在每個讀或聽的人心裡迴響:如果我是那個切需幫助的落難者,我能篩選誰來救助我嗎?如果我是那個該出手援助的人,我有那麼足夠的愛心嗎?

無論要認同哪一個,最後都會讓人正視一些真象:一個落於絕境的受難者得蒙救助,是承受了自己本不配得的恩典。如果一個人尚不認識恩典的寶貴,那是因為他還沒意識到自己的真實生命景況。

而一個要付出關懷的人,可能會經歷許多的不方便,影響自己的權益,甚至讓自己也遭難,憐憫人並付諸行動的代價是很大的,除非生命本質轉變,接上供應不絕的愛之源,否則要持續的憐憫,誰付得起呢?

讀這個比喻,我領悟,鄰舍關係的形成,是基於上帝恩典而來的生命;而彼此的關顧,無論是接受或付出,也是都是恩典的運作。

[梵谷1890年畫的「好撒瑪利亞人」,原圖收藏於Kroller Muller Museum,Otterio, 圖片取自Art and the Bible 網站]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125549192

 回應文章

天恩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恩典的運作
2019/09/12 19:49

恩典的運作來自有神格的聖靈!

也因此聖靈將基督成形在我們心中神的殿裏。

為此、這一位真實恩膏的供應者、將人事物安排在外部的環境裏、使祂復活生命的實際、透過我們流出。一方面成長我們、進而成全建造我們屬祂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因而向世人見証、那位釋放盛載著復活生命、主耶穌藉聖靈臨格的真實!


天恩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好意思
2019/09/10 16:17

回應的是另一篇「撒種」的文章!

會另找時間給您回應本文!


天恩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
2019/09/10 16:12

您分享得很棒!

傳道人將耶穌是福音這樣一粒寶貝的種子、傳種入人的心田、主耶穌祂復活生命的能力和救贖寶血的能力就在人的心田裏工作了!

心田的成份不佳,是人回應的責任,完全在慕道者身上。

至於結果子、則是神兒子成形在被贖者身上所彰顯的轉化實際。

神人同工在地上(以百為滿分)服侍的結局有三:

滿分=10x10=100 (在人心成形的基督x復活的基督)

次佳=6x10=60 ( 自然人x復活的基督)

三佳=3x10=30 (三一神的憐憫x復活的基督)

神僕人能做的其實算不得什麼。算得上的微小服侍、均來自復活的主祂自已復活生命透過微僕的流出。破碎吧!微弱的服侍者!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4/18 07:51
感謝主,我還有多餘的十分鐘,哈哈。

教會的牧者與教師實在肩負重責,那些為了有一份尚可果腹的薪資,或是站講台的美名與地位者為夢想或目的牧者傳道有禍了,因為,聖經說:將來見主面站第一排的是他們。

對人有憐憫,想關懷的人,不能憑著一時的感動與熱情來做,要知道這是一條漫長的生命重整,走到一半,因著無可推諉的理由,再把人放在一旁,我認為這“可能”不是從神而來,從神而來就有從神而來的供應,不會關懷事工進行一半,就停擺...

我身旁的一些弟兄姊妹和看到的機構團體,也是靠著外面的需要來吸引人,我常常覺得他們或機構,都沒有慈善機構做的好。諷刺的是,福音從來就跟做善事是截然不同的。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9-04-18 09:45 回覆:

謝謝你這些寶貴的觀察和敘述。

「撒馬利亞人」這個比喻在第三世紀左右被當成寓言來解釋,是因為那時基督教會慢慢成體制,也逐漸脫離猶太文化,所以不再以猶太文化背景讀比喻的方式來詮釋。但其實這個比喻在耶穌當時講的時候,其主旨沒有涉及罪人悔改,或是救恩,而是單純談以什麼角度來看待或對待鄰舍。

若是說耶穌會認同這比喻裡的哪個人,按照他在馬太福音25章談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他是認同(identify with)那個受難的人。這也是Mother Teresa 在她服事時提過的,她在那些孤苦貧寒瀕臨死亡的人身上,看到耶穌基督,所以她服事他們。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4/18 07:22
我想到過去常聽到一般人常說的話: 你們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勸人為善。再想想周遭所聽到,看到的,也大都如此。就像教會的主日,沒聽過幾個牧師有勇氣直指自己的不堪,罪性是如何來壓榨,引誘? 甚至聽到牧師說: 信主一段時間後,品性會變好!! 然後,我竟被聖靈催逼,得到師母的允許上台“補充”: 福音對人類的拯救,從來都不是外面的需要,而是從內在的摧毀與重建..... 最後,我也離開那間教會。

如今這間信友堂的牧者,就經常引述自己在家庭中的弱勢,常放大自己的內在,不諱言他的無力與罪疚感.....

身為一個基督徒實在百百種,但若要當跟隨基督的門徒,那就必須有人帶著走天路,無論是靈修,讀經,疑惑.... 待續! 完蛋,火車坐過頭啊!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4/17 13:49
因著貞吟的反問,我仔細回頭再看一次( 哈!已經共看三次)文中第三世紀教會領袖的詮釋。

其實,我不瞭解第三世紀當時的教會歷史,只是單純的回應個人的信仰起點: 從受苦中被主拯救,然後透過聖經認識自己的本質,就是罪性的本質。

罪的本質,是與罪對抗無休止,唯有透過時時禱告,信靠主耶穌基督的每日新鮮憐憫,才有稍微的喘息。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4/16 20:35
我曾經是那個被搶被劫被打傷的路人,是耶穌基督拯救了我; 如今,我也才能成為撒瑪利亞人,是靠著主所賜的勇氣。

人,說到底,根本無法拯救另一個人,唯有把人帶到耶穌基督面前。我相信,被主拯救過的人,都能成為撒瑪利亞人。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9-04-17 05:09 回覆:
所以,你對這個比喻的領會和詮釋,與第三世紀教父的看法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