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08 11:11:25瀏覽2073|回應5|推薦67 | |
台灣一個好友讀了我寫的格文《心靈檢測器》,相近時間又在書店看到剛出版的,魏崢醫生寫的《知心》,馬上買了,越洋快遞寄來。聖誕節前一天收到,如此寶貴的聖誕禮物,讓我既感謝又感動。 魏醫生是台北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台灣知名的心臟移植專家;但他寫的這本近乎四百頁的書,內容卻是平順易懂,詳細明晰的解釋心臟結構和運作,各種心臟疾病,以及不同的檢驗和處理方式。幫助一般讀者領受心臟醫學的專業知識,卻不會困惑於太多專有名詞而覺得艱澀。 「心臟每分鐘大約跳動60-80次,每次的搏動都會迫使含氧血進入動脈系統;這小而有力的幫浦,在人有生之年是日以繼夜不停地收縮跳動工作著。心臟與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不同。。。不能停止跳動,。。。必須時時滿足身體對於氧氣和營養素的基本需要。」(知心 p.20) 我想起多年前剛懷大兒子時。初次產前檢查,護士把聽筒置於我的肚子上,我聽到節奏清楚的心跳聲,還納悶為何要我聽自己的心跳。護士說:「不是你的!是胎兒的!」我驚喜的聽者:砰咚砰咚砰咚。。。兒子那時整個身形可能還沒有拳頭那麼大吧?可是心跳已經那麼強力明朗。 在人多半無所知覺下,如此複雜而細緻的結構,隨著人每天的活動、姿勢變換,發出精準的律動,或快或慢,沒有忽怠,辛勤運作直到造物主收取人氣息的那一刻。 生命精巧的受造,令人嘆服敬畏! 元旦過後,一個家人也寄來另一個心臟科醫生寫的書,《保守你心:祖傳養心之道》 陳振威醫生在美國北加州行醫三十多載,忙著救護病患,而疏於照顧自己身體。直到有一天,把重症監護室的病人搶救回來,自己卻因胸口悶痛而成了急診室的病患。心導管檢查發現他一條心血管有兩處栓塞,一處是百分之九十,另一處是百分之七十五。 身為基督徒,陳醫生安靜禱告,將自己全人置於上帝大能的掌管,也求祂引領將要為其動手術的醫生同事。 一切準備就緒,醫生要開始支架手術時,驚詫發現他之前栓塞的地方全然疏通了。再一次的心導管檢查也證實血管不但暢通,還十分平滑,如同健康年輕人的那樣。 經歷上帝介入醫治的神跡,讓陳醫生醒覺,自己原本可能瞬間喪命,卻及時被扭轉。他之後不久就選擇提早退休,致力於不同的服務。在社區或是教會舉辦健康講座,教導人們如何維護心臟,乃至全人的健康;又因著自己在孤兒院長大,所以也投身關懷孤兒和婚姻家庭的服事。 《保守你心》一書只有一百多頁,對於疾病的原因、過程、和診療,未若《知心》那麼詳盡。但兩本書的作者不約而同都提到醫生能作的其實很有限。 有些疾病的初期症狀不是很明顯,各種檢驗也有其不同風險和疏誤,病人體質和體能不盡相同,未必能每個都準確診斷。而診斷後的治療和手術,也只能停止病原的繼續侵害和蔓延,保持身體未受損部位的功能,讓受損部位有時間和空間自我痊癒。 「看診比在稻草堆裡找一根針還難!。。。醫生一不小心也可能迷失方向,發生誤診的情況;。。。病人自己最清楚身體哪裡不舒服,有條理的陳述,是幫助醫師,也是幫自己找到那根針的最佳線索。」(知心,p.352) 「身體的痊癒不是因為醫生,藥物或手術的緣故,乃是患者本身的自癒能力。例如抗生素停止病菌繼續繁殖,但感染造成的損傷需要時間自癒。支架和搭橋手術恢復血液循環通暢,但心臟功能復原和手術傷口癒合,都需要時間。。。」(保守你心 p.110) 再者,醫生就算有精妙醫術,也需要病患的配合。畢竟,醫生只能勸導,無法強制病人改變不良的嗜好、飲食、作息習慣;醫生更是無法改變患者的心靈思維。 兩個醫生也都提到身心健康是互為因果。陳醫生更引用經文:「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有個中文新譯本如此寫著:「所思所想要謹慎,因為生命是由心思定型的。」 以我家先生為例。家醫首次要他去看的心臟科M醫生,專精於以電灼處理病患的心律不整。可能他的病人太多,手術也作得諳熟,即使先生佩戴一個月心電檢測,只測出兩次心律異常,醫生仍然堅持按照他慣用的SOP處理。 因此,M醫生對於先生這樣異常焦慮,對三個需服用的藥物都嚴重過敏,噁心暈眩的人,只認為他是情緒過於緊張,心理抗拒。 去年十一月底,在先生第三次提出要換藥時,覺得是挑戰他的權威,不信任他的醫術,乾脆拒絕再診治他,也不想解釋先生提問的,為何飲食清淡,作息、運動規律,從無心血管疾病、膽固醇和血壓指數正常的他,忽然就需要長期服用抗血栓的藥,而不能只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來作預防? 家醫再轉介的第二個醫生也沒有多大幫助。他看了先生之前的心電檢測記錄,馬上就要他再佩戴檢測器三天,然後再去讓另一個作電灼手術的同事診斷。原地踏步的重複步驟,我們當下就拒絕了。 比較知道先生體質的家醫同意他可以逐漸減少,到最後停用某種調節心律的藥。停藥之後,副作用跟著消失,先生覺得身體舒暢多了。 事實上,我們讀到的一些報導都提到那個剛上市沒幾年的藥可能引發的副作用,有的人輕微,有的人嚴重,先生屬於後者。但M醫生不予採信,堅持他的情況就是必須服用那個昂貴的新藥(健保承付少數金額,剩下的自付額每個月美金四百元左右)。 看來,即使病患要幫醫生找到那根針,也要醫生肯接受。病患固然要配合醫生診療,醫生也需要聆聽病人的「心聲」。 至此,先生知道「護心」,「養心」,無法靠這樣的醫生。當務之急是他要改變自己的「心態」。因為「喜樂如良藥使人健康; 憂慮如惡疾致人死亡」(箴言17:22,新譯本)。 就如《知心》的教導,他力行健康生活。保持一貫的作息和運動,但增加每天的食量,提升一向過輕的體重;以及隨時補充適量水分。也照《保守你心》提示的,碰到讓他焦灼煩躁的事,馬上深呼吸,舒緩自己的情緒;或是出去,到社區、附近公園散步,觀賞各家庭院的花草,聽聽風聲鳥鳴,讚嘆上帝的造物傑作,轉移自己負面的心思。 一個多月以來,他睡眠平穩許多,不同於服藥時,每次躺下,就像沈入水中那樣難受。懷著感謝,能睡能吃,體能也逐漸好轉。心律偶爾仍會不整,但不是那麼劇烈。 陳醫生書裡寫的,上帝賦予人體奇妙的自癒能力。每天,我們領受這自癒能力施展作用,就是一個難以細述,卻實際進行的恩典。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