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沉默」Silence:從殉道與棄道探討神的恩典(之三)
2017/02/14 06:09:52瀏覽2670|回應7|推薦53

曾經,洛特裡哥一心要到日本傳道,成為日本人,取個日本名字,過日本人的生活,在日本終老。

故事到了尾聲,他的夢想似乎被成全了,可是那方式和過程是苦澀的讓他料想不到的。

如同給費雷拉一個日本名字:澤野忠庵,井上也給予洛特理哥一個過世日本人的名字:岡田三右衛門,並且也必須接收那人的妻子。

此外,就如費雷拉被人譏刺是「背道的彼得」,他也有個恥辱的別號:「背道的保羅」。

他被軟禁,長留這個國家,不可能回歸故鄉。

曾經,洛特裡哥已準備好,決心要為主殉道;就某種程度而言,他的確死了。

隨著教會視他為可恥的汙點,棄絕他,他澎湃的使命感和牧養信徒的職責,算是被剝奪了。

他原本的名字逐漸被人忘記---日本人不會在意,他原屬的教會也不會再提說他任何事跡。

可是,這個死亡是烙在他每天的存活裡,沒有他過往想像的殉道者能得到的讚揚與光彩,只是錐心蝕骨的羞辱與痛苦。

曾經,洛特理哥瞧不起那個猥瑣膽怯的吉次郎,覺得他像猶大那樣可惡。

每次受逼問時,吉次郎一再的踏聖像,甚至出賣洛特理哥之後,又屢次回頭來懺悔,對他哭訴著:「我天生是個懦弱的人,精神軟弱的人,連殉道都辦不到,怎麼辦才好呢?。。為什麼我會出生到這世上來呢?」

到頭來他也沒有比吉次郎更好。吉次郎踏聖像,他也是!「世間並沒有所謂的強者與弱者,誰敢斷言弱者一定不比強者更痛苦呢?」

他的處境,讓我想到舊約先知耶利米的光景,和他寫下的話語:

「人們成天嘲笑我;我成為大家的笑柄。他使我飽嘗災禍,強迫我喝下苦酒。」(耶利米哀歌3:14-15)

「我的生活沒有平安;我已忘記甚麼是喜樂。想起我的痛苦和流浪,簡直是苦澀的毒藥。我不斷地想這些事,我的心靈沈悶難言。」(耶利米哀歌3:17,19-20)

「但當我想起另一件事,我的希望又重新燃起。上主的慈愛永不斷絕;他的憐憫永不止息;像晨曦那樣清新,像太陽的東升那樣確實。

上主是我所有的一切;我把希望寄託於他。尋求他、信靠他的人,上主施恩給他們。因此我們應該仰望他,耐心等候他的救恩。」(耶利米哀歌3:21-26)

「主啊,你替我伸冤;你救了我的性命。你知道我受委屈;求你宣判我無罪。」(耶利米哀歌3:58-59 新譯本)

洛特理哥曾經用來定義自己的:豪邁的夢想,明確的相信,熱切的服事,連同原有的無知和驕傲,全被剪除;他也無意如費雷拉那樣,還卑微努力著想為自己營造出一點用處。

那麼,日出日落,踏像之後的幾十年光陰,洛特理哥是怎麼去過他每個日子?

踏聖像的那一剎那,他算是死了!但,正如耶穌基督應許的,信祂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所以在他的孑然貧瘠,無以回報裡,他必須只靠著神恩典的包容和接納才能活著!

這就是耶穌基督來到世上要傳達的福音。祂正是為了所有意識自己貧窮、軟弱不堪的人而來。

不過,正如基督的信息在日本文化的沼澤裡可能腐化,變質,福音信息在華人長久的道德與人本文化裡也可能被曲解,扭轉為規範,或是帶著功利性質的交換。

畢竟,我們的歷史文化裡沒有獨一真神,祂有其主權,按祂的旨意創造萬物,也隨祂的喜悅行作萬事,這樣的觀念。

不但如此,我們更難理解,為什麼這位神如此在乎與人類的關係,甚至無論人怎麼背離,都要尋回,恢復彼此的關係。

於是,人們雖然領受福音,但教會牧者緊接著會告訴信徒:要研讀聖經,要學習禱告啊!要認真參加聚會,樂意參與服事啊!要努力向人傳福音啊!要。。。。不然,到了審判的時候,主耶穌不會認你們的!

若是忙碌於實踐這樣的教導,但逐漸卻好像在守著什麼規條,我們也許認為自己絕非棄道,但實質上,我們並非行於相信福音的真道上。我們以為的「信」,其實連帶許多的「該作」與「不該作」,要藉此來交換神的祝福。

我們以為是忠信的在跟隨耶穌基督,有可能卻只是持守一些理念信條而已。也越發不能明白這些話語的真義:「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3:16-17)

也因此,浸淫於崇尚英雄主義文化的歐美教會,或是高舉道德理念的華人教會界,對於類似洛特裡哥的「背道行為」,就可能採取鄙視的緘默,對之排斥,棄絕。

但是,耶穌基督不會棄絕這樣的人!

就如細沙、微塵、蟻蜉,即使微不足道,空氣依然托著它們;神的浩瀚恩典也如此托著懦弱、孤苦、貧窮、無依者。

以吉次郎為例,屢次在膽怯裡不敢承認自己所信的,卻每每的又回頭。而按著聖經對神性情的敘述,他也一定每次又獲得接納。

他的確懦弱無用,但他好像也確知神的深恩厚愛。

然而,反諷的是,教會體制裡任何還心懷使命,有任務在身,又自以為信的穩當的牧者、信徒們,卻無法對恩典的綿長深厚有那樣刻骨銘心的體認。

而且,吊詭的是,一個本來覺得自己軟弱的人,進入教會體制之後,隨著聖經知識和服事參與的增加,甚至可能忘卻原來的軟弱,而逐漸以為自己是個強者。

另一方面,被教會棄絕的洛特裡哥,卻也同時脫離了人為教義給他的心靈摒擋,反而使他對於神的恩典有更洞澈的領悟。

他已了無所有,被人輕賤,卻沒有自殺,這就表明他仍然「相信」神的存在和祂的救贖:神沒有要求什麼交換的條件,只要我們有小種籽般的「信」,「願意接受」神透過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接納 (Accept His acceptance for us)。

洛特裡哥應該就是以這樣的「信」,面對每個新的日子,同時接受日新而新的恩典。

電影裡最後的鏡頭,是小說沒有描述的。有個影評寫說那是導演以此詮釋洛特裡哥神父即使表面是棄道,私下仍然持守他的信仰。我不盡然同意。

我揣摩導演要呈顯的是: 日復一日!他雖然帶著(耶穌和他的)死亡印記,卻也在主耶穌同在恩典和救贖應許裡活著,直到肉身衰竭,他仍然帶著盼望和確據而去。

這可能也是遠藤周作在小說結尾敘述的:「在這個國家,我現在仍然是最後的天主教司祭。而,那個人(耶穌基督)並非沈默著。縱使那個人是沈默著,到今天為止,我的人生本身就在訴說著那個人。」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91973749

 回應文章

訪客
2017/04/03 11:15

謝謝貞吟的介紹,就這片中的最主要的一點先分享:我反覆揣摩,我想選擇棄絕神其實比那些殉道者還難,而且覺得,那些存活下來的宣教士,在接下來的生活裡,在世人中,更深經歷主的救恩。

同時,看完以後,讓我有個警醒!!現今許多人信神,或多或少我們可能都是“信”給他人看,”見證“是見證自己對主的忠誠,捨己也可能帶著一絲“屬靈超然”的態度,甚至在各樣的服事上或甚至在面對捨命殉道,是否也有那麼一點可能性,如片中的受逼迫的信徒所言,“如果這樣。。。。我們便可以與主在樂園,無需勞苦。。。”

非常認同貞吟的想法,我們是否已經很自然地將認識主的恩典,只定於如電影中看得見如英雄式和得勝不畏艱險的表現?就目前許多的教會教導,的確是如此:軟弱的,被標上“沒有見證”的信徒。一次又一次失敗的,可能被“認為“沒有認識救恩,真正得救或是沒有得勝的力量。再按照這樣的模式思維,那麼片中兩位棄道宣教士如果發生在現今教會中,可能被視為如同是背叛了主,羞辱主的名。的確,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聖經也說經過試煉的必得生命的冠冕。只是,現在的教導多偏著重在經過試煉以“得到冠冕”,只是,到底是否真是信神?是否真是明白主的恩典,在各樣試驗患難中信靠祂?冠冕,成了持續的力量,而不是因為在主的恩典中支取所需的力量。

另外,吉次郎的故事,讓我深受震撼;因為我相信他的故事也出現在現今教會中,甚至可能有許多基督徒的內心裡是如同他一樣的軟弱,即使他坦承承認他的軟弱難處信心的微弱,但也深知相信只有主會一次又一次地完全接納他,而只有”人“是以審判評斷的態度來看待。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故事中,更加明白憐憫我們的主對我們的愛,主的恩典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卡娃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2/27 11:08
一次連看三篇大作,精闢的說明,謝謝!
沈默這部電影,我看了,以一個平常,渺小的基督徒,我也分享了我的心得了,難得一見值得看的關於基督信仰的好片。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2/27 08:35

回應Thomas的留言,其實新舊約是一體的,本質上沒有對立。

我了解,如果以'人本'的觀點來讀舊約,它的內容makes no sense at all。 如果以'道德'觀點來讀新約裏耶穌或是保羅的教導,同樣也會失焦。

信心Faith 是貫穿整本聖經的Key,可惜在人本文化裡,人們不會知道如何使用它來開啟和明白神的啟示性話語。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Dimensions
2017/02/26 13:29

Such boundaries allowed and disallowed. Conscience oscillates to break silence into loudness.

What is God? It resides in you and every other being, purposedly but partially.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7-02-27 08:13 回覆:

Rodrigues was appalled at God's stubbored silence. The knowledge he acquired about God had to be erased,then could he hear God's speechless message.

Who is God? Indeed He dwells in every being created by Him and He purposely intends to restore the order set up in the first place through His redemptive grace.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2/15 20:18
我想他再踏聖像的那一刻, 心中一定和神有對話, 而對話的內容只有神知道, 也才是神看重的!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7-02-26 08:44 回覆:

一貫高舉狹隘的'殉道'(肉身的死)為忠信的至極表現,這樣的信息也可能隱含有對'英雄行為'的推崇。

我覺得Rodrigue面對的不是單純的殉道選擇。井上以殺信徒來逼迫他,說他們不是為基督而死,是為神父而死。井上的狡詐,神父的無奈,但耶穌基督的救恩不會因此就減色。


Melody 心靈小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2/14 15:22
謝謝分享

讀完之後也很想看這部電影 特別是在臺灣拍的~有看頭!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7-02-26 08:45 回覆:
是的,電影裡出現的自然景觀都非常美麗,而且注意聆聽電影裡那些自然界的聲音。(電影完全沒有背景音樂)。

小肉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2/14 13:30

Sebastião Rodrigues棄道了, 沒通過試煉.  這沒什麼, 環境太惡劣.  殉道很難, 非人人可為.

看了客旅貞吟的介紹, 期待看這部電影!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7-02-26 08:48 回覆:
我想他是通過試煉。踏像之後,他沒有羞愧自殺,不是因為苟且偷生,而是對於耶穌基督的恩典有更深刻的認知和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