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度」與「渡」之異同― 《高祖本紀》中的「度」與「渡」(⑿八中)
2024/01/22 15:04:48瀏覽127|回應0|推薦38

「度」與「渡」之異同―
《高祖本紀》中的「度」與「渡」(八中)

三、〈高祖本紀〉中的「度」與「渡」(中)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大破之。

  這是秦益章邯兵項梁敗死於定陶之後的事情。破項梁軍」是「打敗項梁的軍隊」,「楚地」是「楚國所轄之地,指湖南、湖北區域」,「渡河」是「渡過黃河」,「北擊趙」是「到黃河北面襲擊趙國」。整話的意思是:章邯打敗項梁的軍隊以後,就認為楚地的軍隊不值得憂慮了,於是渡過黃河,向北攻打趙國,大敗趙軍。乃渡河」的「渡」字是本義「涉濟、渡水」,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是時,趙別將司馬卬方欲渡河入關,沛公乃北攻平陰,絕河津。南,戰雒陽東,軍不利,還至陽城,收軍中馬騎,與南陽守齮戰犨東,破之。略南陽郡。

    這是秦二世三年(207B.C.)沛公引兵西進破武關、嶢關至霸上的過程之中,攻佔南陽郡的一段。司馬卬」是「(?-205B.C.)本為趙國的將軍,隨項羽進軍關中,項羽封為殷王」,「平陰」是「的平陰縣,在今河南孟津縣東」,「河津」是「黃河的渡口」,「」是「向南進兵」,「雒陽」是「洛陽,洛水、洛陽之字古又作『雒』」,「陽城」是「夏朝的王城,位於今河南省鄭州市境」,「軍中馬騎」是「軍隊中的戰馬和騎兵」,「南陽守齮」是「秦末南陽郡郡守呂齮。呂齮秦末漢初人,在犨縣東被劉邦擊敗後退保郡治宛城,之後又舉宛城投降劉邦」,「」是「攻取,佔有」。整話的意思是:在這個時候,趙國別將司馬卬正要渡過黃河進入關中,沛公向北進攻平陰,切斷黃河渡口。向南進發,在雒陽以東與秦軍交戰,不能取勝,回軍到陽城,集合軍隊中的戰馬和騎兵,與南陽郡守齮在犨縣以東交戰,擊敗齮的秦軍。攻佔了南陽郡的土地。方欲渡河入關」的「渡」字是本義「涉濟、渡水」,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三月,漢王從臨晉渡,魏王豹將兵從。下河內,虜殷王,置河內郡。南渡平陰津,至雒陽。新城三老董公遮說漢王以義帝死故。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

    這是漢王二年(205B.C.)還定三秦的事情。臨晉」是「秦臨晉縣,即今陝西大荔縣」,「」是「渡水,這裡為渡過黃河」,「魏王豹」是「魏豹(?—204B.C.),魏國公子陳勝所立魏王魏咎之弟,魏咎被章邯圍困自殺後,魏豹逃到楚軍中,被立為魏王,引軍隨項羽入函谷關;項羽分封諸侯,遷魏豹於河東,都平陽為西魏王;劉邦還定三秦,魏豹降漢」,「河內」是「秦河內縣,即今河南沁陽縣」,「殷王」是「趙將司馬卬,項羽封為殷王」,「河內郡」是「漢畿郡名,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及開封一帶」,「平陰津」是「黄河洛陽段的古渡口,在今河南孟津縣鶴西村的白鶴古渡一帶」,「」是「擋」,「義帝」是「後楚懷王(?—206B.C.),羋姓,熊氏,名心,項羽尊稱為楚義帝」,「」是「袒肉,古人祭禮中的一種表示」,「發喪」是「辦理喪事」,「」音「ㄌㄧㄣˋlìn」是「聚衆哭泣,爲喪事而悲痛哭泣」。整段話的意思是:漢王二年(205B.C.) 的三月,漢王從臨晉渡過黃河,魏王豹率領軍隊跟隨。漢軍攻下河內,擒獲殷王司馬卬,設置河內郡。漢軍向南從平陰津渡河,抵達雒陽。新城三老董公攔住漢王告知義帝的被殺死的消息。漢王聽說後,袒露上身大哭,於是為義帝舉行喪禮,聚衆致哀哭泣了三天。從臨晉渡」、「南渡平陰津」兩次的「渡」字都是本義「涉濟、渡水」,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項羽聞漢王在宛,果引兵南。漢王堅壁不與戰。是時彭越渡睢水,與項聲、薛公戰下邳,彭越大破楚軍。項羽乃引兵東擊彭越。漢王亦引兵北軍成皋。項羽已破走彭越,聞漢王復軍成皋,乃復引兵西,拔滎陽,誅周苛、樅公,而虜韓王信,遂圍成皋。漢王跳(〈項羽本紀〉作漢王逃),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馳宿脩武。

    這是漢王四年(203B.C.)楚漢相爭的事情。「聞」是「聽聞,聽說」,「宛」是「宛縣,南陽郡治所,今河南南陽宛城區」,「彭越」是「秦末義軍首領之一(?—196B.C.),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睢水」是「古河名,故道始於河南開封境東流,經安徽、江蘇,流入淮河」,「項聲」是「項氏宗族將領」,「薛公」是「項羽將領,被灌嬰斬首」,「下邳」是「下邳縣,今江蘇省邳州」,「軍成皋」是「駐軍成皋」,「成皋」是「成皋城,在今河南省汜水縣西北境」,「滎陽」是「今河南滎陽」,「周苛」是「原是泗水郡卒史,歸順劉邦,任命為御史大夫」,「樅公」是「楚漢相爭時的漢臣」,「韓王信」是「韓襄王韓倉庶孫,劉邦封為韓王」,「圍」是「包圍」,「漢王跳」是「漢王出逃,『跳』為『逃』之訛」,「滕公」是「夏侯婴(?—172B.C.),漢朝開國功臣,封太僕」,「共車」是「共乘一車」,「脩武」是「修武縣,即今河南焦作下轄的縣」。整段話的意思是:項羽聽說漢王在宛縣,果然領兵向南進發。漢王堅守營壘不與楚軍交戰。當時彭越渡過睢水,和項聲、薛公在下邳交戰,彭越大破楚軍。項羽就領兵向東進攻彭越。漢王也領兵向北駐紮在成皋。項羽擊退彭越之後,聽說漢王重新在成皋駐紮軍隊,就再次領兵向西進發,攻下滎陽,殺死周苛、樅公,並且擒獲韓王信,最後包圍了成皋。漢王逃走,獨自和滕公一起乘車從成皋玉門出去,向北渡過黃河,驅車到脩武住宿。彭越渡睢水」、「北渡河」的兩個「渡」字都是本義「涉濟、渡水」,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使盧綰、劉賈將卒二萬人,騎數百,渡白馬津,入楚地,與彭越復擊破楚軍燕郭西,遂復下梁地十餘城。

    這也是漢王四年(203B.C.)楚漢相爭的事情。使」是「派遣」,「盧綰」是「秦末漢初將領之一,與高祖同里,又同日出生,及壯俱學書,又相友愛,深得劉邦的信任」,「劉賈」是「(?-195B.C.)漢高祖族人,秦末漢初將領之一」,「」是「騎兵」,「白馬津」是「古地名,河南滑縣黃河南岸渡口,在今河南省滑縣北」,「楚地」是「西楚的領地」,「復擊破」是「再一次打敗」,「」是「燕縣,在今河南新鄉延津縣東北」,「」是「城牆外的外城」,「」是「就、於是」,「梁地」是「指睢陽縣、外黃縣一帶,今河南商邱、開封一帶」。整話的意思是:派盧綰、劉賈率領士兵兩萬人,騎兵幾百人,從白馬津渡河,進入楚地,和彭越在燕縣外城以西再次擊敗楚軍,最終重新攻下樑地的十多座城邑。渡白馬津」的「渡」字是本義「涉濟、渡水」,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8028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