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度」與「渡」之異同― 《史記·本紀》裡的「度」與「渡」
2024/02/13 15:19:48瀏覽161|回應1|推薦41

「度」與「渡」之異同―

 《史記·本紀》裡的「度」與「渡」

 一、概要

  《史記·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記載了天下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有五篇,依次是五帝本紀〉、〈本紀〉、〈本紀〉、〈本紀〉、〈本紀〉,記載秦漢歷史的有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太后本紀〉、〈孝本紀〉、〈孝本紀〉、〈孝本紀〉;其中〈呂太后本紀〉、〈孝景本紀〉兩篇沒有出現「度渡」兩字,是以從略,其餘十篇「度」字出現43次,「渡」字出現50次。 

二、各篇裡出現的「度」與「渡」

    《史記·本紀》裡出現「度」與「渡」的十篇,其情況如次:

    五帝本紀〉裡「度」字出現4次。未出現「渡」字。    

    」字為本義「長度標準量」的有「同律度量衡」1次,作引申義「標準」的有「五流有度」「五度三居」2次,這3次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作引申義動詞「丈量」的有「度四方」1次,音讀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渡」字未出現

 

    夏本紀〉裡「度」字出現4次。未出現「渡」字。

   」字為本義「長度標準量」的有「身為度「明度數聲樂」2次,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作引申義動詞「測量」的只有「度九山」1次,音讀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至於三危既度」的「」字,六朝(魏晉南北朝)時期經籍隸變前<广乇>」,唐世隸變《史記·夏本紀》作」字,是「渡」的假借作「通過」之義,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近似資料又見於《尚書·禹貢》譯作「三危既宅」,「《說文解字段注》宅:人所託居也」,「宅」是「已可居住」,讀作「場伯切」今讀ㄓㄞˊzhái,今人多以《尚書·禹貢》「三危既宅」為是「渡」字未出現

 

    〈殷本紀〉裡「渡」字出現1次。未出現「度」字。

     「渡」字為本義「涉濟、渡水」出現在「盤庚渡河南」1次,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度」字未出現

 

    〈周本紀〉裡「度」字出現6次,「渡」字出現3次。

     「度」字作引申義作「規章準則」的有「改法度」、「度制於是」2次,假借義作「渡」的假借「涉濟、渡水」的有「自漆沮度渭」、「度漆沮」2次,假借義作人名的有「蔡叔度」、「弟叔度」2次,這6次「度」字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渡」字為本義「涉濟、渡水」的有「武王渡河」、「既渡」、「師畢渡盟津」3次,都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秦本紀〉裡「度」字出現3次,「渡」字出現5次。

    」字作引申義「規章準則」的有詩書禮樂法度為政」、上聖黃帝作為禮樂、法度阻法度之威」3次,3次「度」字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渡」字為本義「涉濟、渡水」的有「渡河焚船自茅津渡河「遂渡涇」「渡河,取汾陰、皮氏」4次,作引申義「超過」的有「東地渡洛1次,5次「渡」字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秦始皇本紀〉裡「度」字出現12次,「渡」字出現9次。

    「度」字作引申義「規章準則」的有一法度衡石丈尺」、「端平法度」法度不明「建定法度」皆遵度軌內立法度「遠邇同度」7次,作引申義「標準、限度」的有「賦斂無度」1次,作引申義「法制、規範」的有「子嬰度次得嗣」1次,這9次的「度」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作引申義動詞「測量估計」的有「度不滅者久之」、「當食者多度不足」、「度長絜大」3次,音讀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渡」字為本義「涉濟、渡水」「西南渡淮水」、「幾不得渡」、「使蒙恬渡河」、「自阿房渡渭」、「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觀籍柯渡海渚」、「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章邯乃北渡河」8次,作引申義「渡水之船隻」的有「從江乘渡」1次,這9次「渡」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項羽本紀〉裡「度」字出現3次,「渡」字出現21次。

    「度」字作引申義動詞「測量估計」的有「度我至軍中「自度不得脫」2次,音讀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作假借義「」的假借為「涉濟、渡水」「日夜引兵度三戶」1次,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渡」字為本義「涉濟、渡水」「渡浙江」、「渡江矯陳王命」、「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項梁渡淮」、「乃渡河擊趙」、「疾引兵渡河」、「引兵渡河因趙食」、「將卒二萬渡河」、「悉引兵渡河」、「渡河救趙」、「渡河走修武」、「彭越渡河擊楚東阿」、「漢王則引兵渡河」、「渡兵汜水」、「士卒半渡」、「項王渡淮」、「欲東渡烏江」、「願大王急渡」、「漢軍至無以渡」、「我何渡為」、「八千人渡江而西」21次,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高祖本紀〉裡「度」字出現4次,「渡」字出現11次。

    「度」字作引申義「度量、能包容他人的胸襟」的有「常有大度」1次,作引申義「數量、程度」的有「治宮室過度」1次,作假借「渡」的假借為「涉濟、渡水」的有「度兵汜水」1次,這三次「度」都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作引申義動詞「測量估計」的有「自度比至皆亡之」1次,音讀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渡」字為本義「涉濟、渡水」乃渡河北擊趙」、「方欲渡河入關」、「漢王從臨晉渡」、「南渡平陰津」、「彭越渡睢水」、「北渡河馳宿脩武」、「渡白馬津入楚地」、「未渡平原」、「士卒半渡」、「張春渡河擊聊城」、「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11次,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孝文本紀〉裡「度」字出現2次。未出現「渡」字。

    「度」字為本義「度量衡標準「改正朔服色制度」1次,作引申義「數量、程度」的居處毋度」1次,2次「度」字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渡」字未出現

 

    〈孝武本紀〉裡「度」字出現5次。未出現「渡」字。

    「度」字為本義「尺寸長度」的「未曉其制度」1次,作引申義「規章準則」的「封禪改正度」1次,作引申義「數量、程度」的「度為千門萬戶」、「度高未央」、「度五十餘丈」3次,5次「度」字都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渡」字未出現

 

三、所出現「度」與「渡」的音義統計

    《史記·本紀》裡出現「度」與「渡」的十篇,其出現統計如次:

   《史記·本紀》裡出現43次「度」字:作為本義「長度標準量、度量衡標準、尺寸長度」的5次,引申義「標準限度」的3次,引申義「規章準則」的13,作引申義「法制、規範」的1次,引申義「數量、程度」的5次,

引申義「度量、能包容他人的胸襟」1次;這28次都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引申義動詞「丈量、測量、估計」的8次;這8次音讀都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作假借義「渡」「涉濟、渡水」之義4次,假借義「人名」的2次;這6次音讀都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至於因經籍隸變有異文的「三危既度「度」1次,從《史記·本紀》作三危既度」,「度」是「渡」的假借「通過」之義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依《尚書·禹貢》三危既宅」,「」是「託居」之義讀作「場伯切」今讀ㄓㄞˊzhái。出現50次的「渡」字裡:作為本義「涉濟、渡水」48次,引申義「超過」的有1次,引申義「渡水之船隻」有1次;這50次音讀都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四、從《史記·本紀》裡的「度」與「渡」出現情況所透露的訊息

  「渡」字第一次出現在「盤庚渡河南」,五帝本紀〉、〈夏本紀〉都沒有「渡」字,是不是盤庚之前1300B.C.以前沒有「渡」字?

    五帝本紀〉及〈夏本紀〉,相當於後世用「渡」最明顯的是夏本紀「華陽、黑水惟梁州」段之下「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意思是說:從潛水乘船,越過了沔水,轉入渭水,最後渡過黃河。「亂於河」的「河」是「黃河,而「亂」就是「橫渡,渡過」;「亂」與「浮於潛」的「浮」不同,「浮」是「順著河流划行」,「亂」則是「橫著渡」,因為「橫渡」與「順著河流划行」不一樣,所以這裡特別用「亂」字;不過「浮」也可以用於「橫渡」,五帝本紀〉的「太史公曰」有「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矣」,「南浮江淮」就是「在南方渡過了長江、淮河」,這個「南浮江淮」的「浮」不再是「順著長江、淮河划行」」,應該是「橫渡』了長江、淮河」。從這些資料看來,盤庚之前1300B.C.以前沒有「渡」字的假設似乎可以成立,不過還必須多方查證。

    〈項羽本紀〉的「渡兵汜水」在〈高祖本紀〉作度兵汜水」,是文帝時的賈誼(200—168B.C.)已有「猶度江河亡維楫」的假藉,武帝時的太史公司馬遷(145—86B.C.?)筆下對於「渡水」的「渡」作假藉」在所難免。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80327088

 回應文章

【無★言】時代悲劇 (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2/14 09:30
單是兩個字即可寫一本論文,佩服!
非女(jangjnan) 於 2024-02-16 05:37 回覆:

謝謝光臨!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