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度」與「渡」之異同(十二)―《史記》中的「度」與「渡」(「⑿–二) 〈夏本紀〉
2023/11/12 09:35:42瀏覽200|回應0|推薦41

「度」與「渡」之異同(十二)―

《史記》中的「度」與「渡」(二)〈夏本紀〉

 

二、本紀12卷―2〈夏本紀〉:

概要:

  篇記述了夏朝的歷史,多取材於《尚書》。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把夏、商、周三王與五帝相提並論,將其奉為上古聖王。儘管並沒有太多的考古資料可以證明夏朝的存在,其相關傳說卻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後世帝王統緒、王朝更替、治國方略等理論均有深遠的影響。

⒉〈夏本紀出現的「度」與「渡」:

   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

    這段重點在敘述夏禹的為人,有實有虛。「敏給」就是「敏捷」,「克勤」是「能夠吃苦耐勞」,「不違」指「不會違背正道」,「」就是「寬厚愛人的德性」,「」是「音律」,「」是「長度標準量」,「」同「秤」是「衡量輕重」,「以出」是「可作為標準」,「亹亹」音「ㄨㄟˇ ㄨㄟˇwěi wěi勤勉不倦貌」,「穆穆」是「平和恭敬貌」;整段話的意思是:禹的為人敏捷能夠吃苦耐勞,他的品德不會違背正道,他有寬厚愛人的德性使人人喜歡親近,他說的話都可以信任。出聲就像音律的標準、身體就像長標準、體重就像重量的標準,勤勉不倦又平和恭敬,可作為人們共同遵守的綱紀。「身為度」的「」既是「長度標準量」,那就是本義,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這段敘述夏禹勤於治水的時所做的事情。「準」是「水準儀―測量兩點高低差的儀器」,「繩」是「繩墨―畫直線的工具」,「規」是「圓規―畫圓形的工具」,「矩」是「曲尺―畫方形或直角的器具」,「載」是「承受」,「四時」是「春夏秋冬」,「九州」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的禹貢九州」,「九道」是「九州的道路」,「九澤」是「九州的沼澤」,「九山」是「九州的山嶺」,「通」是「通達」,「陂」是「築堤擋水以成池」,「度」是「測量」;整段話的意思是:禹左手拿著水準儀與繩墨,右手拿著圓規與曲尺,承受四季的嚴寒與酷暑,都在開闢九州的山川土地,他開道路讓九州都能通達,把九州的沼澤都築堤擋水以變成湖泊池塘,測量九州的山嶺加以瞭解和運用。「度九山」的「」是由「長度標準量」引申作動詞「測量」,從名詞引申作動詞,所以音讀從本音「徒故切」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

 

    原隰厎績,至于都野。三危既度,三苗大序。

    這是禹報告雍州治水成果的一段,《尚書·禹貢》作「原隰厎績,至于豬野。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司馬遷當時的語詞改古文詞.所以用「都野」替代「豬野」、用「大序」替代「丕敘」。「原隰」是「高原和低谷」,「」「音ㄓˇzhǐ《玉篇》厎:致也、至也,所以就是治理」,「」是「成效」,「都野禹貢〉原作「豬野」是指「都野澤」,「三危」是「三危山,位於甘肅敦煌市南25公里處」,「既度」「禹貢〉作『既,原字形應作<广乇>』,《玉篇零卷》『<广乇>』可譯作『』、『度』二字,根據前後文,以《尚書·禹貢》譯作『既比較合適,是『已可居住』之義.不過《史記》譯作『度』也可以說得通,是『已經可以通過』之義」,「三苗」是「國名,縉雲氏之後」,「」是「順序」,這裡引申作「順服」。整段話的意思是:高原和低谷治理的成效都很好,一直治理到都野澤一帶的地方;三危山一帶都可以住人了,三苗國的人都通通順服了。「三危既度」其實是「三危既宅」,所以應讀作「場伯切」,今讀ㄓㄞˊzhái。

    當然,三危既<广乇>」要做「三危既度」也可通,那麼「」是「猶度江河亡維楫」的度(通過」,是「渡」引申作「經過」的假借,把「三危既度」作「三危山已經可以通過」,如此則「」讀「渡」的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

    這是禹完成治水大業回朝,在慶祝大典之後的事情。「宗」是「推崇」,「明」是「通曉、精通」,「度」是「尺度」,「樂」是「音樂」。整段話的意思是:在這時候,天下人都推崇禹精通於尺度和音樂,尊奉他為山川的神主,代理山川之神施行號令於天下。「明度數聲樂」的「」是本義「尺度(長標準量)」,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

結論:

    夏本紀〉裡」字出現四次。其中有兩次是本義:第一次是「身為度」的「」,第二次是「明度數聲樂」的「」,兩次「長度標準量」之本義讀讀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另一次「度九山」的「」是由「長度標準量」引申作「測量」,音讀轉作「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ˋduò或ㄉㄨㄛˊduó;最後一次比較複雜的是「三危既度」的「,涉及漢後唐前的六朝(魏晉南北朝)時期,經籍由篆文轉變為隸楷,產生度、宅」兩字混淆的問題,如果按照《史記》譯作」則「」是「渡」的假借,作「通過」之義,讀「渡」的本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如果按照《尚書·禹貢》譯作「宅」是「居住」的意思,讀作「場伯切」,今讀ㄓㄞˊzhái;未出現「渡」字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8006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