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度」與「渡」之異同(十上) 宋後字書、韻書(上)
2023/07/12 05:54:30瀏覽91|回應0|推薦36

「度」與「渡」之異同(十上)

十、宋後字書、韻書裡的「度」與「渡」(上)

   在宋朝以後的字書與韻書裡,慢慢地改變了「度」與「渡」的引申義與假借義,把「渡」的引申義當作「度」的字義,又不說是假借義,造成今天「度」與「渡」的混淆糾葛的現象。

    宋朝以後我們找出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A.D.)韓孝彥、韓道昭父子編成的《四聲篇海》與《五音集韻》、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 A.D.)樂韶鳳、宋濂等人編成的《洪武正韻》、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A.D.)國子監太學生梅膺祚所撰的《字彙》、明末清初張自烈(1597—1673 A.D.)所編撰的《正字通》為代表,來看看其中「度」與「渡」之異同。

 

一、《四聲篇海》及《五音集韻》

    《四聲篇海》全名《改併五音類聚四聲篇海》,簡稱《篇海》;是金代韓孝彥、韓道昭父子於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A.D.)編成的字書,全書原分為579個部首,其後韓道昭改併為444部,收字達54,595個,開創以筆畫多少安排字序的先例;韓道昭又於金衛紹王崇慶元年(1212A.D.)改訂荊璞的《五音集韻》成《改併五音集韻》(亦簡稱五音集韻),是一部按四聲及韻部編排的韻書,把《廣韻》206韻併為160韻。明成化丁亥(1471 A.D.)僧文儒等校刊二書,合稱《篇韻類聚》。兩書的「度」與「渡」如下:

    《四聲篇海.广部.三劃》「 <广乇>:音度。法也,又徒落、唐伯二切,亦姓。」

    《四聲篇海.广部.六劃》「度:唐故切。法度。又過也。」

    《四聲篇海.又部.七劃》「度:徒故切,尺曰度也。《說文》云:『法制也』。又徒各切,揆也。」

    《四聲篇海.水部.六劃》「 <氵广乇>:音渡。過江也。

    《四聲篇海.水部.九劃》「渡:徒故切。《說文》曰:『濟也』。《廣雅》:『去也,過也。』」

    《五音集韻.去聲.九暮.定母》「度 <广乇>宅:(徒故切)法度。又姓,出後漢荊州刺史度尚。又度各切。」

    《五音集韻.入聲.二鐸.定母》「度:(徒落切)度量也。又音渡。 <广乇>:古文。」

    《五音集韻.去聲.九暮.定母》「渡:徒故切。濟也。過也。去也。 <氵广乇>:上同,見《說文》。」

    詳見「《四聲篇海》與《五音集韻》的『度』與『渡』」,《四聲篇海》據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己丑(十七年1589 A.D.)晉安芝山開元寺刊本影印,《五音集韻》據四庫全書本影印。

   

    《四聲篇海.广部.三劃》的「 <广乇>」是個異體字,其字形在《玉篇零卷》裡原本作「 <广乇丶>」,到了《集韻》裡變作「 <广乇>」,韓家父子看不到原編本《玉篇》,因此作「 <广乇>」。音讀有三:「音度」今讀ㄉㄨˋdù,「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ˊduó或ㄉㄨㄛˋduò,「唐伯切」的「唐」是「定母字」,與「澄母字」有「舌頭音」跟「舌上音」的不同,這是「類隔」現象,我們把它改做「音和切」今讀「ㄗㄞˊzái」變作「ㄓㄞˊzhái」。

    釋義部分:「音度」下「法也」,意思是「法度」;「徒落切」與「唐伯切」無釋義,最後「亦姓」不知屬於哪個音讀;對照《廣韻》應是「音度」的釋義。

    其實「 <广乇>」可分作兩個字形,一是「度」字,「音度」的釋義作「法也,亦姓」;「徒落切」釋義應作「揆也」。第二字形作「宅」字,可補釋義作「人所託居也。」

    《四聲篇海.广部.六劃》的「度」音「唐故切」今讀ㄉㄨˋdù。釋義作「法度。又過也」,與《玉篇宋刊本.广部》的「度」完全相同。「法度」是「頒訂合於標準的丈尺」的意思,類似於《說文》「法制(依法制定長度的標準)」的本義,如《論語•堯曰》「謹權量,審法度」的「法度」。

    「度:過也」是從《玉篇(宋刊本)•广部》開始出現的,究竟為孫强《玉篇(上元本)》所增益還是陳彭年等修訂成《大廣益會玉篇》增補的不得而知,只能推定為隋唐五代(581―907A.D.)所常用的字義,至於最早的書證,應推《漢書•賈誼傳》的「猶度江河亡維楫」,賈誼(200—168B.C.)是生活在西元前兩世紀的人物;緊接著有:《漢書•匡衡傳》「將欲度唐虞之隆」,匡衡在漢元帝時(48-33B.C.)位至丞相;《楚辭•劉向•九歎•惜賢》「時遲遲其日進兮,年忽忽而日度」,劉向(77—6 B.C.)生活在西元前一世紀;《漢書•王莽傳》「度百里之限」,王莽(45B.C.—23A.D.)是西元一世紀初的人物;《漢書•揚雄傳贊》「則必度越諸子矣」,《漢書》的寫作時間在西元一世紀;畫面轉到第八世紀的唐詩,有王之渙(688—742)《涼州詞》的「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白(701—762)《蜀道難》的「猿猱欲度愁攀援」;白居易(772—846)《琵琶行》的「秋月春風等閒度」;我們只從《漢書》與唐詩就找出這些「度:過也」的字義,而且這些字義既有「度江河亡維楫、度百里之限、度越諸子、春風不度玉門關、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渡越空間」,也有「年忽忽而日度、度唐虞之隆、秋月春風等閒度」的「超越時間」。因此,無論是孫强或陳彭年把「度:過也」加到《玉篇》裡都是正確的;而且「過也」不只作「空間的渡越」,也作「時間的超越」;只是從「度」本義怎麼引申也引申不出「過也」,這是「渡」假借作「度」,而「渡」的引申義「過也」假借作「度」的假借義。《四聲篇海.广部.六劃》的「度:法度」是本義,「度:過也」是假借義。

    《四聲篇海.又部.七劃》的「度」有兩音,一音「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另音作「徒各切」今讀ㄉㄨㄛˊduó或ㄉㄨㄛˋduò。本音「徒故切」釋義作「尺曰度也。《說文》云:『法制也』」,與《玉篇宋刊本》相似,只在「尺曰度」後面多個「也」字。「尺曰度也」是說「以尺為長度標準的基礎」,「《說文》云:『法制也』」是引《說文解字》的解釋,就是補充「依法頒布度、量、衡的標準」作「度」的本義。轉音作「徒各切」釋義作「揆也」就是引申義「揆測、審度」的意思。

    《四聲篇海.水部.六劃》的「 <氵广乇>」音讀作「音渡」,今讀ㄉㄨˋdù。釋義作「過江也」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參照《集韻》可知這是「渡」的異體字。

    《四聲篇海.水部.九劃》的「渡」音讀作「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釋義有兩段:第一段「《說文》曰:『濟也』」,是引《說文解字》的解釋以說明「濟渡」、「渡過江河」,是「渡」的本義。第二段「《廣雅》:『去也,過也』」,是引《廣雅》的解釋說明「渡」的引申義。《廣雅》是三國時代魏清河人張揖編寫的詞書,可惜不知其生卒年代;他案照《爾雅》的體裁,增加許多的新資料,成書時間大約在227 A.D.。《廣雅.卷二.釋詁》「黜、闕、虧、缺、拂、發、桀、除、裕、離、朅、遯、放、逸、走、往、遜、行、怯、莫、謝、渡、谷,去也」,《廣雅.卷三.釋詁》「爽、曉、眸、騰、軼、逸、渡、贏、邐、俓、歴、更,過也」,《四聲篇海》的「《廣雅》:『去也,過也』」就是節錄《廣雅.釋詁》此而來的。雖然勉強可說「過也」是「地域」的「渡過、經過」,「去也」是「時間」的「逝去、過去」;但是從《廣雅.釋詁》裡看不出這樣的區別:《說文解字》:「黜:貶下也」,所以是「貶下黜去」的「去」不是「時間」的「逝去」;王念孫《廣雅疏證》「闕者《周官.槁人》『亡者闕之』,鄭注云『闕猶除也』。拂亦除也。」則「闕、拂」的「去」是「除去」,與「時間」的「逝去」不同。《大廣益會玉篇》及《四聲篇海》引「《廣雅》:『去也,過也』」只是因為《廣雅.卷二》的「渡」有「去也」、《廣雅.卷三》的「渡」有「過也」,所以引「去也,過也」作「渡」的引申義。

   《五音集韻.去聲.九暮》的「度 <广乇>宅」收在「定母.渡」下,其切語是「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釋義作「法度。又姓,出後漢荊州刺史度尚。又度各切。」兩義都承襲自《廣韻》,「法度」之義今有分歧,如果作《說文》的「法制」解是本義,如果指「法令制度」或「法則,秩序,行爲的準則」解是引申義。「姓」之義所引「度尚」也與《廣韻》相同,不知是「假借義」還是「引申義」。字形有「度 <广乇>宅」,「度」是正體字,「 <广乇>」是異體字,見於《集韻.去聲.十一暮》,「宅」是字形混淆產生的「錯字」。因為我們現在可以參閱《玉篇零卷》,能夠把《五音集韻.去聲.九暮》補正作:「度 <广乇>宅:法度。又姓,出後漢荊州刺史度尚。又徒各、直格二切。」

   《五音集韻.入聲.二鐸》的「度」收在「定母.鐸」下,其切語是「徒落切」,今讀「ㄉㄨㄛˊduó或ㄉㄨㄛˋduò」;釋義作「度量也。」與《廣韻》相同,是引申作動詞「量度」的引申義;又音作「渡」今讀ㄉㄨˋdù,「 <广乇>:古文。」是指「 <广乇>」是「度」的古文異體。

     《五音集韻.去聲.九暮》的「渡」作「徒故切。濟也。過也。去也。 <氵广乇>:上同,見《說文》。」「徒故切」今讀ㄉㄨˋdù,「濟也。過也。去也。」承襲《大廣益會玉篇》及《廣韻》,「濟也」源於《說文》是本義「涉濟、渡水」的意思;第二、第三個字義「過也。去也」是引申義「經過」。「 <氵广乇>:上同,見《說文》」中字形「 <氵广乇>」承襲自《集韻》,「見《說文》」有誤,《說文》「渡」字沒有收異體,《大廣益會玉篇》的「宋刊本」、「元刊本」都有「 <氵广乇>」,改作「見《玉篇》」比較合適。

    《四聲篇海》與《五音集韻》的「渡」有「過也」的引申義;「度」沒有「渡」的假借義,卻有「過也」的假借義,這就容易模糊「度:過也」來自「渡:過也」的假借關係。

 

二、《洪武正韻》

   《洪武正韻》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 A.D.)樂韶鳳、宋濂等人奉詔編成的一部官方韻書,共16卷。其中的「度」與「渡」兩字節錄如下:

    〈去聲.五暮〉「度:獨故切,過也,則也,分寸丈尺引曰五度。又與渡同,賈誼曰度江河亡維楫。」

    〈去聲.五暮〉「渡:濟也,古作度,俗作渡。」

    〈入聲.六藥〉「鐸:達各切…度:謀也,量也,計也,料也,忖也;《詩》『周爰咨度。』《左傳》『咨禮為度』杜預曰問禮宜也。《詩》『帝度其心。』《左傳》『成鱄說詩心能制義曰度。』又治木,與剫同,《左傳》『山有木工則度之。』」

     《洪武正韻》裡,「度」與「渡」的本音都在「去聲.五暮.獨故切(今讀ㄉㄨˋdù)」,「度」的引申義轉音在「入聲.六藥.達各切(今讀ㄉㄨㄛˊduó或ㄉㄨㄛˋduò )」。

    「度」的釋義在「暮韻.獨故切」下有「過也,則也,分寸丈尺引曰五度。又與渡同」四義。

    「分寸丈尺引曰五度」應是本義「法制(依法制定長度的標準)」的意思,《漢書.律曆志上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這是「五度」之說的來源。

    「則也」應該是「法制、規範」的意思,是引申義。

    「過也」應該是「經過」,本是「渡」的引申義,可是《正韻》的「渡」下未收「過也」的引申義,卻把「過也」放在「度」的釋義裡;只能說是假借義。

    「又與渡同,賈誼曰度江河亡維楫。」意思是說:「『度』是『渡』的假借字,是『渡過江河』的意思,例如賈誼(200-168 B.C.)〈治安策〉中就有『度江河亡維楫』的話」,

這說明「度」是「渡」的假借字。

    這四義如果按照本義、引申義、假借義排列應作「分寸丈尺引曰五度;則也;與渡同,賈誼曰度江河亡維楫;過也。」這樣一排列,就可以很好的解釋「過也」是「度」的假借義。「渡」本義是「渡濟、過江河」,引申作「經過(包括空間與時間)」;「渡」假借「度」,「度江河亡維楫」的「度」就是「渡過」,是「渡」的假借字,「度」的假借義再引申就可得「過也」的假借義(從假借義再引申還是假借義)。

    「度」的釋義在「藥韻.達各切」下有「度:謀也,量也,計也,料也,忖也;《詩》:『周爰咨度。』《左傳》:『咨禮為度』杜預曰:『問禮宜也』。《詩》:『帝度其心。』《左傳》:『成鱄說詩心能制義曰度。』又治木,與剫同。《左傳》:『山有木工則度之』」。文字很長,分項說明如下:

    「謀也,量也,計也,料也,忖也」,是五個基本讀作「達各切(今讀ㄉㄨㄛˊduó或ㄉㄨㄛˋduò )」的引申義。「謀」是「圖謀、計謀」,「量」是「衡量」,「計」是「算計、審度」,「料」是「料度、約制」,「忖」是「忖度」;這些引申義已見於宋前的字書韻書,不再詳說。

    「《詩》:『周爰咨度』」,「周爰咨度」語出《詩.小雅.皇皇者華》,其詩作:「載馳載驅,周爰咨度」,〈毛傳〉:「諮禮義所宜為度」,《說文》「謀事曰咨」所以整句詩的意思是「不辭辛勞廣詢博訪禮義所宜的計謀」,這個「度」是「計謀」;是「度:謀也」的書證。

    「《左傳》:『咨禮為度』杜預曰:『問禮宜也』」,見《左傳•襄公四年》,文略謂:「穆叔如晉,…晉侯享之,…歌鹿鳴之三,三拜,韓獻子使行人子員問之,曰:『…〈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必諮於周。」臣聞之:「訪問於善為咨,咨親為詢,咨禮為度,咨事為諏,咨難為謀。」臣獲五善,敢不重拜。』」其下杜預注:「諮禮為度,問禮宜。諮事為諏,問政事。諮難為謀,問患難」。這個「咨禮為度」的「度」是「衡量」;是「度:量也」的書證。

    「《詩》:『帝度其心』」,「帝度其心」語出《詩.大雅•皇矣》,其詩作:「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詩義是「就是這位王季,天帝審度其心胸」,「度」是引申義「推測、算計、審度」;是「度:計也」的書證。

    「《左傳》:『成鱄說詩心能制義曰度』」,「心能制義曰度」見於《左傳•昭公二十八年》:魏獻子執政,任命魏戊做梗陽大夫後問成鱄合不合適,成鱄回答引《詩.大雅.文王之什.皇矣》而說合適;其語有「心能制義曰度」。「心能制義曰度」是「內心能受道義料度、約制就叫做『有法度、有節度』」,「度」是引申義「料度、約制」;是「度:料也」的書證。

    「又治木,與剫同。《左傳》:『山有木工則度之』」,「治木」是「整治木料做出成品」;「與剫同」是說「度:治木」的「度」是「剫」的「假借字」,《說文解字》「剫:判也」,《龍龕手鑑》「剫:斫也」,《廣韻》「剫:治木也」,越到後世對「剫」的解說越精確;「《左傳》:『山有木工則度之』」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其文作:「春,滕侯、薛侯來朝爭長,…公使羽父請於薛侯曰:『君與滕君,辱在寡人;周諺有之曰:「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山有木工則度之」是說「山上有木材,工匠就砍斫著製成器具」,「度」是「治木」的意思,這個「度」是「剫」的假借字。

    「渡」的釋義在「暮韻.獨故切」下,只有「濟也」一義,是「濟渡(渡過江河)」的意思。

    「古作度,俗作渡。」是解說字形,意思是說「渡」古時候作「度」,俗字寫作「渡」。

但是,實際上「度」是「渡」的假借字,兩字不是「古字」與「俗字」的關係,而是「本字」與「假借字」的關係。

     《洪武正韻》裡,「渡」字只有「濟渡(渡過江河)」的本義,沒有「過也」的引申義;但是「度」不只有「與渡同」,說明「度」是「渡」的假借字,而且釋義有「過也」,是「」字引申作「過也」的假借義,可是缺少「渡:過也」,會使人弄不明白「度:過也」是怎麼回事。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7958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