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3 03:36:00瀏覽1694|回應2|推薦13 | |
讀過《秘密》或在YouTube網際網路上看過「吸引力法則」影片的人會有兩種反應:(1)不相信,(2)相信且情不自禁地去嘗試使用那個法則來達成自己未了的心願;但是,失敗率卻高達99.9%,於掩卷之餘不免興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分之八九是有道理的。」。然而,究其因乃是業力所致,本文以佛法面向來補充說明,期盼有緣人都能「善願」心想事成。
【這個秘密最重要的底線,你一定要感覺良好。你要在整個過程中都感到愉悅。要盡可能的感覺興奮、幸福、和諧。】
顯然感覺良好是使用「吸引力法則」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
常參與競技運動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如:球感(排球、籃球等)、桿感(高爾夫球、撞球等)、牌感(麻將、撲克牌等)、…等,這些感覺是當事人上場比賽時手拿球具的剎那感(不假思索的直覺),如果感覺良好,那麼,他(她)當天的比賽成績一定好。但事實上,人人有希望,卻個個無把握。
上述的感覺是當事人累積多時無數次的練習技能(或經驗)被第七末那識所默容,日後,當曾經歷且熟悉的環境(外緣)顯現,遍計執的末那識就會令如來藏心內的相關種子現行,所以,當事人就會不假思索的感覺(直覺)出這場比賽會贏,這種心行不必經過意識心的分析、研判思維。唯識學說:「熏習增長種子,種子遇緣現行。」。這是一場零和的「競技」遊戲,大家都想贏,那麼誰該輸呢?以佛法的面向來說,擁有大福德的人當然會贏;以世間的命理來說,好命加好運的人必然勝出。
然而我們的感覺是受業力影響的,業力是講三世因果、法界因果不滅定律的不可缺的元素,西方宗教家忽略(或否定)它,但它仍然顯現在我們的身上,不同的身形(高矮胖瘦、膚色)、不同的際遇(富貴窮通)、不同的習性(脾氣嗜好)等等,讓我們隨處可見;而習性反應出來的就是情緒,而情緒就是我們對人事物的感覺(好、壞、不好不壞),故感覺是微細的情緒,喜怒哀樂是粗糙的情緒。
佛法上說煩惱是情緒的緣起,煩惱可概分為今生與宿世;今生的煩惱如上文所敘述的情緒,因此,沒有斷煩惱之前想要掌握好情緒,讓自己處於感覺良好之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斷煩惱不是本文的主題。今略說如下。
通常,我們熏習佛法的正知、正見後配合觀行來斷我見、我執,這樣可讓我們降低對六塵境的執著,因而減少許多「求不得苦」的煩惱,其次,念佛及受菩薩戒。
我們專心憶念佛菩薩,與佛菩薩的悲願感應道交時,自然啟動「吸引力法則」,獲得佛菩薩的佛力加被,不僅煩惱少且易心想事成。
菩薩戒是一切諸佛大乗戒,具有許多功德受用,菩薩戒就是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註1)所說的「程式」,於生命系統中有不可思議的制約作用。我們因守戒而不輕易起貪、瞋等念,故不會有貪、瞋的煩惱;因持戒而不會到一些不良的場所(賭場、毒窟、婬穢場所等),當然就沒有惡外緣所引生的惡煩惱。
宿世的煩惱於今生的因緣成熟時,必然現行的異熟果報(難治而原因不明的病,俗稱因果病)讓我們來償還宿債,因果不滅定律故,佛教導佛弟子要為這往世惡業向當事人道歉懺悔,以利解冤釋結。詳情請參閱拙文《拜懺的奧義》。
將今生與宿世的煩惱斷除多分後,具大福德者來使用「吸引力法則」當然比較容易心想事成,事事如意,「吸引力法則」是如來藏心的妙功能性故。
歹命兼歹運(缺乏福德)的人就無法心想事成嗎?
明朝袁了凡先賢信受雲谷禪師的開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註2)並遵守而力行善業,將原來短命、絕後、沒有功名的命運改變,最後竟然長壽、有子嗣、有功名而善終。因此,晚年作《了凡四訓》為家訓遺子。這是佛教界心想事成的典型範例。故事詳情請自行於網際網路以「了凡四訓」為關鍵詞查詢。
以唯識來看《了凡四訓》,當某人力行善業,善業種子自然增長並現行,相對的,惡業種子就被壓伏(種子要現行後,不再造作新業才會消滅。);某人又作意祈願某事能成就,這種「作意」的心行激發如來藏心中相關的種子現行,因如來藏無我性、不作主且了知意識與末那識的心行故。如此善緣助長善性循環,當然讓「善願」更容易成就而心想事成。
《周易‧象傳》曰:「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就是利益眾生所累積的大福德,袁了凡身體力行利益眾生善事改變命運,證成厚德才是使用「吸引力法則」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譬如求財,必須先布施財,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故;若無外財(現金)可施,則可施內財(捐血),持續地作一些利益眾生的事,經過一段時日,善願就能成就;富甲一方的美國股神巴菲特也是一位大力施財者。
藏傳佛教(喇嘛教)的喇嘛每天靜坐觀想上師或佛的形相,完成後就說自己已成佛,這種觀想不契合「吸引力法則」且缺厚德,是魯迅筆下阿Q的「心想事成」,自欺欺人而已。
(註1)是門實用的臨床心理學,《如何取得另一面的力量——西瓦心靈術》,荷西‧西瓦(Jose Silva),羅伯‧史東(Robert B. Stone)著;王明華 譯,世茂出版社。 (註2)《增壹阿含經》卷1〈1 序品〉:「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CBETA, T02, no. 125, p. 551, a13-14)
* 經驗分享,歡迎轉貼、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