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涅槃大會 (微小說)
2015/05/16 22:04:44瀏覽1512|回應0|推薦48

釋迦佛所闡揚的常樂我淨涅槃,是許多尋求解脫生死的修行人所嚮往證得的境界,某年某日,一群修行多年的行者齊聚於中國華山之頂,從事宗教交流活動,各呈修證所得來相互切磋。

 

修習譚崔秘法,搶先展示功夫,當場兩蛇蛇身糾纏且維持常久交媾,爾後說:「於此行樂中達成身心靈的合一,我已證涅槃。」

修習大乘佛法獅子評:「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沒有男女兩性的交媾行為,這種功夫連色界天都到不了,怎會是出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涅槃呢?」

 

喇嘛雙身觀想法鴛鴦接著說:「交媾超辛苦的,我只需要靜坐觀想佛父佛母雙抱交合於頭頂,觀想著那交合婬液由頂門梵穴流入,爾後延著中脈下流至海底,引發全身的樂處,安住於這個樂境就是證涅槃。」

喇嘛本尊觀想法搶著說:「那也超麻煩的說,我只要觀想本尊完成,跟他合一,安住於這個定境,我就是本尊,跟本尊無二無別,就是證涅槃。」

獅子評:「涅槃境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觀想法雖沒有身行,但心行不斷,這種境界不是涅槃境。」

 

修習八大加行(註1)驕傲的說:「八大加行功法修得圓滿便與法性大自在王佛合一融入法身佛中等量不二,能即生肉身成佛而證涅槃。」

獅子評:「釋迦佛所闡揚的成佛之道般若波羅蜜多(註2)以智慧到達解脫生死的彼岸,從來不在色身上用功夫,真正的修行是在心地上用功;中國修行界俗諺:『修命不修性,修行第一病。』在色身上用功夫,最多是獲得身體健康而已,這跟解脫生死無關。諸佛都是福慧俱足圓滿且各自獨立擁有自己的佛國淨土,不需要跟其他佛或眾生合一,貴宗的大自在王佛還需要跟其他眾生合一,顯然不是 釋迦佛所闡揚的。再說,縱然色身充滿能量也不是畢竟空的涅槃境。」

 

一群修習禪定的行者分別述說各自的修證境界。

烏鴉說:「我打坐到窈冥恍惚,無我無人,一切都無的境界就是證涅槃。」

獅子評:「一般人在熟睡中,也是一切都無的境界,其次,從欲界定進入初禪前的深定,也是窈冥恍惚一切都無的境界,叫做未到地定。這種未到地定過暗境界不是涅槃境。」

 

麻雀說:「我打坐到一心不亂,對境不分別而了了常知,這個離念靈知心就是常樂我靜的涅槃境。」

獅子評:「你能了知自己安住於一念不生的當下,就已分別完成,怎能說『對境不分別』?這是意識心的證自證分功能。未到地定的淺定或初禪等持位的定境中仍有五塵,才會有五塵境讓你分別。這種定境仍然粗淺及喧鬧,五塵俱足的緣故,所以說,離念靈知心不是涅槃境。」

 

天鵝說:「我打坐到沒有五塵境,只有一心喜樂存在,這就是常樂我涅槃。」

獅子評:「二禪定境中雖然沒有五塵境,但有一心安住於喜樂中,心行不斷的緣故,而說這不是涅槃境。」

 

大雁說:「我打坐到沒有五塵境且處於無際身心輕安中,這才是常樂我涅槃。」

獅子評:「三禪定境中離諸覺觀,沒有五塵境而感到身中遍樂,且心中生起深沉的歡喜,心行不斷的緣故,而說這不是涅槃境。」

 

老鷹說:「我打坐到不僅沒有五塵境而且沒有呼吸&心跳,息脈俱斷而一念不生,這才是究竟的常樂我涅槃。」

獅子評:「四禪等至位的無想定中,雖能將覺知心滅了,但因身見沒斷除,死後會依意根的執著而令如來藏心生起無想天的天身,受生於無想天中,仍在輪迴之數,無法進入涅槃中。想要入涅槃的修行者必須在捨報時,將五陰十八界我全數滅盡,死後不再受生於三界中,永不受後有,這樣才能解脫三界生死,這才是 世尊所說的無餘涅槃。」

 

台灣番鴨洋洋得意的呱呱說:「我們既不持咒,也不修禪定,只要快快樂樂的跟著宇宙大覺者作義工,從事慈濟事業就能成佛。」

獅子憐憫地對台灣番鴨說:「慈濟事業是十善業道,不是成佛之道,無法證涅槃,死後只能升天享天福,但謗菩薩藏及犯大妄語業者除外。」

 

大乘佛法行者丹頂鶴叉手胡跪恭敬地向獅子請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獅子張口一吼:「吼!」。

丹頂鶴吼聲當下眼見妙高山(,如來藏心),於是振翅高飛,遨翔於空中,自覺飛行千年如今才真正體會空行的真實義,一陣悲喜交加,情不自禁地長鳴:「嘎~~~」,於華山之頂盤旋三匝後,逕自朝向妙高山飛去。

 

 

(1)台灣佛乘宗的教義,《法性論》〈八大加行品第七〉,李善單:「其法要,對內修體,對外行德。」

(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400卷》卷30641 佛母品 〉:「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依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證一切法真如究竟乃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此故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是諸佛母,能示諸佛世間實相。」(CBETA, T06, no. 220, p. 558, b11-15)

 

* 經驗分享歡迎轉貼、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de991003&aid=2320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