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06 05:22:18瀏覽4632|回應12|推薦111 | |
我們在中國帽島「濕」登陸,上岸後才穿鞋踏青。下圖的海獅媽咪上班去了(捕魚),留下幼兒孤伶伶地苦等。(上下兩圖皆為國勝攝影)
文 :陳華瑛 / 攝影: 陳華瑛 陳國勝(悠鶴旅遊領隊)
我們昨日(第一日)造訪北西摩島時有若走入童話中。那麼今早換成走入詩畫中了(上兩圖)。這裏是中國帽島(Chinese Hat Island),由火山錐風化而成,形似中國人戴的竹笠。此島極小,是一方幾乎未曾沾染人煙的處女地。白色珊瑚礁在此風化成純淨潔白的細沙,沙上碧波漾漾,清風徐來,讓人不由得不詩情畫意起來,一時天地悠悠、天長地久等感懷浮上心頭。 導遊提到環繞巨龜島的遊船有86艘,有28艘可載20 -100遊客,58艘跟我們一樣只載16人的。每艘船走怎樣的路線、什麼小島可以登陸 (有的島是不開放給遊客的)、以及何日何時登陸等等全由巨龜島國家公園事先統一規劃協調,不是各遊船可以隨心所欲自由來去的。由於島越小其地質與物種越脆弱,當局的限制也就更多。譬如中國帽島就不會讓大船前來,因此到訪的遊客不多。去年我停留在有人居的兩大島時看見遊客自由來去,誤會當局未作任何管制措施。
上圖即我們搭乘的小天使遊船
濕登陸有點麻煩,滿腳沾著沙粒,得找個岩石坐下來用毛巾擦半天才能穿鞋。此時一位溫柔美麗的團友趨近一隻小海獅為牠拍照,不料牠竟嗷嗷地拐爬過來偎倚,甚至還輕輕扯咬她的褲腿,不知是不是思念上班的媽咪想瘋了?
值得一提的是:登岸前我們經過一處熔岩看到一隻加拉帕戈斯企鵝(Galapagos penguin下圖)端立其上。這企鵝可能是個信使,來告訴我們今日下午會有精彩好戲登場。可我們當時沒懂,只對著牠猛拍照。
沙灘一旁的熔岩上有個小步道 可以踏青(下三圖為國勝攝影)。
此一天涯海角開闊遼遠,透著清幽雅靜。
對就在腳前的大螃蟹還要用兩架高級相機伺候,讓我見識到何謂大師級的精益求精。
與海鬣蜥(Galapagos Marine Iguana )再度碰面頗有親切感。一年未見還是那個樣,跟岩石一樣的灰黑暗褐,不留神差點踩到牠們。下面這隻大剌剌地斜掛在熔岩上做日光浴,很愜意的模樣。
去年為文時就提到海鬣蜥乍看像個活脫脫的侏羅紀恐龍的迷你版本,惡模惡樣。當初達爾文形容牠們奇醜無比、有若暗夜的小惡魔,令人討厭。可現在不一樣了,很多人會千里迢迢來此瞻仰這個醜八怪。原因是牠們乃生物演化的一個絕妙個案,是蜥蜴界的奇葩異數:唯一能潛水營生的一支。 巨龜島的海、陸鬣蜥乃同源共祖。咸信牠們的祖先在古早時乘著漂浮物從中南美洲來到這一帶的火山島(註:那些島嶼應已沈海,因現有的火山島都相當年輕)。然後在8百萬至1千萬年前左右,有些鬣蜥因陸地植被貧乏而被迫下海覓食,啃食水中岩面的藻類。這麼一分道揚鑣,就演化成現今的海、陸兩個分支。至今這兩個分支在分佈地有重疊處仍偶而會進行雜交,並生出混血種。 海鬣蜥會潛水。因是冷血動物,通常在海裏十分鐘就得回到岸上曬太陽吸取熱能,其暗色皮膚也有助加速回溫。牠們還發展出一個特別的鼻腺體以噴出體內多餘的鹽分(不是噴鼻涕)。日久噴出的鹽水黏積在額頭上結成白色晶體,成了個小花臉。另外,在交配期的公蜥蜴會展示鮮豔顏色(據說是一月份)。不同的小島的海鬣蜥其顏色與大小也有差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雄性海鬣蜥比雌性重很多,多達70%。這麼大的差異有個名稱叫雌雄異型/雌雄異形/兩性異形(sexual dimorphism ),指同一物種不同性別之間的差別。我們的導遊在講解各種生物時就常常提到這個概念。主要是指與生殖沒有直接關係的特徵(第二性徵)的差別,包括體型、顏色、用作求偶或打鬥的身體器官,如:裝飾羽毛、鹿角、犄角和獠牙等。大多數的雌雄異型現象是性擇(或性選擇 sexual selection)造成的。比如雌性若偏好具有特定特徵的雄性,會造成雄性演化出誇張的特徵,如孔雀 、天堂鳥。此外,有利於同性內競爭的特徵也可能在雄性間演化,如鹿角、象鼻海豹的體型。 原來如此,我以前一直搞不懂為何有些公鳥體型特大而羽色絢麗奪目,母的則乏善可陳,以致同種鳥看起來卻像是兩個不相干的鳥?現在才知都是雌性的偏好搞出來的名堂。有趣的是,還有學者提出高度雌雄異型的物種如雉雞等,其雄性都不參與撫育後代的工作,是屬於「好看卻不顧家」之類,是「愛俊男」必須付出的代價。至於雄鬣蜥則是「中看不中用」。一旦碰到聖嬰年海水升溫海藻驟減,雌鬣蜥偏好的大型雄性餓死的機率比較高,是屬於生存力不佳的一夥。讓人不禁感嘆世事總是有利就有弊,無法十全十美?
上兩圖是黃林鶯(Yellow Warbler),像過動兒,跳來跳去讓我的傻瓜相機犯難。還有些灰不溜丟的達爾文雀更不乾脆,躲在灌木叢裡不見人,我就不想費勁了。
熔岩上有隻加島綠鷺(lava heron)正在聚精會神地巡邏覓食,目光炯炯地對著下面那鮮豔的紅岩蟹(red rock crabs),恨不得能射出穿心利箭。其實是白費眼神,牠只能吃下剛出生不久、僅一截拇指大的小寶寶。
這隻海獅寶寶很幸運有媽咪在身旁,牠亦步亦趨,黏得不得了。
踏青完畢,喜歡浮潛的團友戲水去了,其他的繼續在沿岸拍鳥。
回船午餐時甲板上有水果與點心等著。點心師傅雕琢的水果貓頭鷹逼真可口。橙黃 的果汁清香甜美。右側那只小白碟子裡的酪梨沾醬(酪梨+檸檬汁+洋蔥丁)真人間美味。
下午造訪巴托洛梅島(Bartolome Island),是穿著鞋子從岩岸做「乾登陸」 。此島與上午的中國帽島很近,都是聖提牙哥大島的東鄰。這裡有當局搭建的木階梯讓你登高看遠。看啥呢?看此島具有的特殊火山地質:寄生錐(parasitic cones )。亦即下面兩圖裡的那些疙裡疙瘩的熔岩土丘。
此火山島形成時熔漿不只從火山口往外噴,也會從火山口的邊緣或外側的裂縫/氣孔噴射出來,隆起一丘一丘的寄生熔岩錐(但經過時日風化現已坍塌得歪七扭八 )。達爾文在1835年來到此島時就對這些火山錐極感興趣,並成為第一個解釋其成因的人。大家都知道巨龜島之行啟發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其實他早年是以鑽研地質著稱的。
這麼個光禿堅硬的熔岩間飄來了一粒仙人掌的種子著陸扎根,顯示出強悍的生命力。
成功登頂,在燈塔前請導遊拍個團體照。(國勝提供)
紅岩藍海倚偎著青天
火山小島通常給人光禿荒漠的感覺,此島倒是 凹凸有致嫵媚秀麗 。隔著海峽的對面應是聖提牙哥大島。賞景完畢我們回到碼頭搭小艇,一隻海獅已捷足先登霸著要衝酣睡如泥( 下圖為國勝攝影)。導遊只好叫大家改道跨到側邊的禿岩上登小艇。
上面兩圖右側的那支小尖錐看著像是會扎痛人的。導遊說這塊岩壁很特別,是火山灰擠壓成的「凝灰岩」(volcanic tuff 下圖為特寫),如同海綿一樣內裏密佈氣孔,因此質地極輕飄,很容易受到侵蝕。這兒本來有兩座這樣的尖錐岩,其中一個因風化已灰消岩塌了。
巴島的火山岩偏紅, 沙灘自然不例外。一隻鵜鶘在沙上清理羽毛, 注意到牠的眼皮也是紅色嗎?
小艇載著大夥兒沿岸找企鵝,果然沒讓大家失望, 陸陸續續的出現了好幾隻。
咦!那船的團友何事這麼聚精會神的?有啥吸引人的東西在懸岩上嗎?(上下兩圖為國勝攝影)
喔,謎底揭曉:原來有兩隻企鵝正在行洞房花燭夜的大禮。
良宵一刻值千金?觀眾們沒敢虛擲這麼「昂貴」的時刻,專心在鏡頭後面瞪得兩眼發直, 頻按快門的食指累到要犯扳機手,拿著大砲的雙臂要得網球肘。大約有四、五分鐘之久吧,新郎才蹣跚爬下踱開,疲態畢露。觀眾們不但沒有鼓掌喝采,反而不懷好意地哄然大笑。「他」如果聽懂其中的奚落成分肯定糗死了。其實很難為新郎了,新娘的羽毛滑不溜丟的,他得費多大的勁才能穩住不跌落呢? 本來生活在近南極的企鵝怎麼會跑到赤道來了呢?原來這裡有兩種冷流經過(Humboldt Current and Cromwell Current),水溫不高,以致企鵝也活得下去。加拉帕戈斯企鵝(Galapagos penguin)體型嬌小、眼睛紅褐,主要分佈在佛南迪那島與伊莎貝拉島海岸。因後者跨越赤道,亦成了唯一能在赤道以北看到企鵝的地方。牠們對水溫很敏感,其數量受聖嬰現象(太平洋海水升溫)的衝擊很大,因此這些企鵝的前程不太樂觀。希望上面的企鵝情侶「做鳥」成功,若生出可適應聖嬰現象的後代還能為其物種的演進跨一大步喲。
此時有幾隻藍腳鰹鳥在 頭上盤旋,然後頻頻表演高空入水的捕魚術,那如箭脫弦、如魚雷射水的絕技讓團友們看得如醉如癡,喝采聲不斷。這樣的高速動作片讓我的傻瓜相機 無地自容,我就不折騰它了,乾脆專心欣賞牠們的表演。剛好一位團友戴著在巨龜島機場買來的美麗帽子,上面織有兩隻藍腳鰹鳥。感謝領隊福至心靈地拿相機為她來個大特寫,我正好可以借來充數。 之後有一晚導遊做簡報時秀出他以前在聖克魯茲島拍到的奇景:有成千的藍腳鰹鳥一起射水捕捉水中魚群,有若萬箭齊發入水,形同水面長了斜斜的細毛,那壯觀叫人瞠目結舌。我羨慕他的工作,簡直像天天在度假,還有奇景可觀賞。
回到船上有天鵝坐鎮的水果+點心,為今日的兩島遊畫下開心的句點。(待續)
電小二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