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星期二,與莫瑞相遇
2010/06/03 00:00:24瀏覽3367|回應15|推薦115

(莫瑞和「相約星期二」作者Mitch Albom,網路圖片)

一個月總有一兩回,我和女兒們總會在百忙中抽個半個小時,到這兒「尋寶」。

到圖書館「尋寶」,女兒們多是有目的,在家上網釘住目標,到圖書館不過是完成最後的領書步驟;蜂鳥不然,不按牌理出牌的我,總喜歡東逛逛、西看看,沒有預設立場的「尋寶之旅」,享受「不期而遇」的驚奇,或感動。

昨天星期二,帶女兒照完年度超音波體檢,拐進Chantilly 圖書館,一如往常讓感覺領路。瀏覽完剛上架的新書,「感覺」不對,拐進靠牆的傳記類,隨手抽出幾本翻閱,於是,在這個尋常不過的星期二,與莫瑞相遇!

~*~*~*~*~*~*~*~*~*~*~*~*~*~

Tuesdays with Morrie~An old man, a young man, and lifes greatest lesson.

這本書是歐本(Mitch Albom)1997年完稿出版,寫的是莫瑞(Morrie Schwartz)教給他的人生功課。

莫瑞是麻州Brandeis大學任教近30年的教授,社會心理學是他專研領域。歐本畢業於1979年,四年大學課程裡,他選修了莫瑞教授的所有課程,巧的是,課程多半在星期二。莫瑞的風趣健談、博覽群籍,又不端教授架子,師徒倆惺惺相惜,結下忘年情誼。

出了社會的歐本跟著潮流、追求自我、名利,把莫瑞和無數星期二的人生功課,全丟在腦後,直到16年後。

1994年,莫名其妙的跌倒讓莫瑞放棄他鍾愛的跳舞,一連串的診斷後,莫瑞被診斷出罹患一種神經系統病症ALS(也稱葛里格症Lou Gehrigs Disease),這不治之症如燃燒之燭,不同的是,燭心從底往上燃燒、快速侵襲癱瘓神經系統,兩年內的存活率是零。

"Do I wither up and disapper, or do I make the best of my time left?"

我將如此枯萎、凋零?或者,舞出生命最美的風華? 莫瑞決定,跨越生死橋的這段人生最後旅程,他選擇後者。

莫瑞的死亡宣判,傳遍朋友圈子,很快的,也傳進校園。等著告別人生,病魔一點一滴啃蝕他的身體的同時,卻絲毫侵犯不了他的意志,他在黃色小記事本裡為親友寫下了臨別贈言: 「學著原諒別人、饒恕自己」;「別因為為時已晚,給自己不參與的藉口」;「接受過去已是過去,別死硬否認或漠視」;、、、

一位教授同事把莫瑞的道別和他不一樣的臨終準備,傳給了波士頓環球報,這篇標題為「A Professors Final Course: His Own Death」的報導引起了ABC夜線主播鐵得卡波的注意。在某一個收了工的深夜,歐本無目標地換著轉台器,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跳上「夜線」螢幕。莫瑞與歐本失聯16年後,重續師生緣。

~*~*~*~*~*~*~*~*~*~

當紅體育評論員的歐本,當時事業正值巔峰,收入傲人,投資獲利豐厚,鎮日忙得昏天暗地,雖然如此,突然降臨的報業工會罷工事件讓歐本撿到一個空檔,他從底特律飛到波士頓探訪如風中殘燭的莫瑞教授,接著,則是每個星期二,上莫瑞教授最後的14堂課。

這最後的14堂課,莫瑞談他面對死亡近逼的心情轉折、對生命的尊重、對土地與親人的不捨,歐本則看著他向來仰重的莫瑞教授,沒有選擇地,在人生最後一程讓自尊與隱私一一繳械。這一對一的生死學,莫瑞沒機會給歐本重修,比醫生預期的兩年還短,莫瑞在1995年底告別了屬世的講堂。

歐本其實不是莫瑞最後一位學生。書拿回家,老二、老三不約而同嚷道「媽,This Book is so good!妳沒讀過嗎?」原來,女兒們早在多年前讀過這書,這莫瑞教授名揚四海,樹人無數,蜂鳥只是數千萬計學生中的一員。

感謝歐本的Tuesdays with Morrie,最後14堂課的生命筆記,讓莫瑞教授離開15年之後,仍能神采奕奕地在人生學堂裡分享著他的生命哲學、繼續開啟每一個緊閉的心門!

最後,蜂鳥擇譯幾則莫瑞生命語錄,希望你也和我一樣,在某個星期二(或不是星期二)有機會成為莫瑞教授入門學徒,聽一堂莫瑞教授的生命課程。

~面對死亡五步驟: 討論它、接受它、開放胸懷、繼續關懷你關懷的事、繼續保持熱情、對自己慈悲。

接受生命中不可預期的未知。相信我,一生中充滿矛盾與自我衝突,愛,是Tension of opposities 的解藥!

~認識死亡,你才懂得怎麼活。

~互愛或腐朽?失去愛的能力,我們就像折翼的鳥!(Love each other or perish? Without love, we are birds with broken wings.)

~這是人生總整理的最好時刻,你可以做修整,把一些悔恨總結丟掉、處理一些拖延未決的關係。
~把自己已無用的想法拒絕門外,這想法只有讓自己頹喪、失意。
~有時間學習如何死亡,這真是值得感謝!
~Death ends a life, not a relationship.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mmingbird2009&aid=4091036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5 15:36 【udn】 比價後更省錢!米奇 艾爾 Albom Mitch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connie 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6/03 13:20
有時候雖然都了解,明白,但還是........................個性使然吧.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10-06-03 22:34 回覆:

一些改變不了的,學著接受、面對,學一點是一點,不至於白走這一遭!


奈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星期二,與莫瑞相遇
2010/06/03 08:15
多年前 也是偶然 在電視上看了這電影
心裡感觸良多 忍不住上網就買了書回來看
這是這些年來 比較喜歡的一本書
很高興在這裡 讀到妳的分享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10-06-03 22:20 回覆:

看了幾部從書改編的電影,覺得都失了原汁原味,最慘的是The Soloist.:(

這本書真是寫得好,時空交錯、主配角交叉,自然毫不勉強.最重要的~把主人翁寫活了!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意料之外
2010/06/03 05:54

人生有太多意料之外的情節,昨晚看到 Ted Koppel 的兒子的新聞時,也不禁想到這本書。

雖然讀過這本書和其他類似的文章,我還是不知道輪到自己時,會變成甚麼樣 … 膽小的我,恐怕永遠學不會放開心胸面對它吧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10-06-03 07:44 回覆:

害怕、不面對,它總歸還是會來!

最好晚點來,最好預先通知,還要有愛你的家人陪伴,、、、,

做好準備,免得走得倉促,只能留一句~Ready or not, here we go!


blue phoenix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讀後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幾年前讀過
2010/06/03 05:07

很喜歡

後來拍成電視電影

他還有其他作品也不錯

但是星期二最感人


blue phoenix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10-06-03 07:47 回覆:

我先看歐本的《天堂遇到的五個人》,職業病使然,Fiction還是沒有non-Fiction能觸到我的敏感神經.

不期而遇,相見恨晚!


Apple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感而發
2010/06/03 02:03

Apple有感而發:

Ted Koppel的兒子6/1被發現死於飲酒過度; 才四十多歲.

Mitch Albom是個很有天才的作家. 他不止文筆好, 音樂體育樣樣精. 可是幾年前一篇不實的報導幾乎毀了他的前程. 但他彈彈身上的灰, 又爬起來了.

人生, 就看個人如何掌握. 莫瑞是個好榜樣(role model).

Apple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10-06-03 02:21 回覆:

Andrew died the same Tuesday I met Morrie.I guess Ted didn't pass Morrie's lesson to his son.

唯一的兒子不告而別,難怪Ted說他會mourn for rest of his life.:(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