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05 00:00:00瀏覽13710|回應5|推薦54 | |
七年前,母親自摸到左胸有硬塊,嚇得冷汗直流,卻鴕鳥心態不敢面對,拖至去年七月才到台北馬偕醫院切片檢查,診斷結果為三陰性乳癌三期。
母親在醫院現場承蒙多位貴人般的志工相助之下,幸運掛到有口皆碑的張源清醫生,為她主治。張醫師深知情況不妙,二話不說即刻為母親展開化療,淡淡暗示陪診的我們,自行上網查詢他說的病名,便知詳情。
我們查出三陰性乳癌有轉移、復發、死亡三高風險後,內心宛如晴天霹靂,同時感謝張醫生善意隱瞞病情,擔心母親因而喪失求生意志。母親就在他迅速效率的安排下,於報告出爐一周後就進行化療;母親住院治療時,他總在九點門診開始前親巡病房,關心狀況。
「阿姨有嘔吐等不良反應嗎?」
「完全沒有耶!」母親驕傲地對他說:「我連飯都吃光光,胃口和以前一樣好!」
「吃得下才有體力對抗藥物,」張醫師不禁翹起拇指,稱讚母親說:「可見阿姨您的身體底子非常好!」
「就是說呀!我一向是健康寶寶!」母親聽了,靦腆笑說:「哪知一生病就得到癌症!」
「癌症已是慢性病了,」張醫生安慰她說:「好好治療就沒事的。」
而母親住院和鄰床病友多少談到使用的化學藥劑,就診時忍不住問張醫生:「有人說某種藥最好,我必須自費買那個藥來用嗎?」
「健保給付的這些用藥已經是最好的了,」看診時不多話的張醫師輕描淡寫對母親說:「沒有必要亂花錢。」
大概母親對張醫生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皆信賴有加,還有住院時接觸的護理人員個個專業親切,悉心照料,加上平日精神寄託於白沙屯媽祖的民俗信仰,除了掉髮現象,母親毫無其他化療的副作用;買了假髮戴上後看起來更年輕,搭公車反而無人起身讓位給她。
經過八次密集化療,張醫生對母親病況的改善嘖嘖稱奇,原本五公分以上的腫瘤縮小成兩公分以內,而母親腋下呈現的紅腫也跟著消失,排除轉移的疑慮才準備開刀割除。母親愛美,認為已年過七旬,只想取出腫瘤就好,之後活幾年都是賺到;張醫生委婉解說她最初的病情如何危急,還是全部移除為上策。手術完成的時間比先前預計拖了甚久,護士告知是張醫師動刀後如何一絲不苟認真縫合傷口導致,令我們既感激又動容。
乳房手術過後張醫生表示,取出來的腫瘤猶如一只利爪,根植得比他預估的還要深,將做醫療化驗標本,可見母親罹患這型癌症的兇猛。幸好母親對張醫師言聽計從,完全遵照他的指示,從無異議。完成化療、手術後,張醫生更為母親轉診到放射科,設法將癌細胞盡量斬草除根。母親今年四月底完成三十次放療,再度轉診回到張醫生門下,定期做追蹤檢查即可。
迄今,母親恢復了昔日四處吃喝玩樂的生活,四個多月以來回診兩次,做乳房檢查以及腹部超音波。
「阿姨,報告顯示一切無大礙,」張醫生不禁告誡說:「但您吃太好又缺乏運動,腎臟邊才會有兩顆水泡和脂肪肝。」
最近兩次的門診,張醫師皆表示母親身體狀況正常,不忘苦口婆心勸她多運動,少碰油膩以及美食,口味要清淡才行。
我們非常感謝張醫師的仁心仁術,還有幫忙現場掛號的志工與照顧母親的所有護理人員,沒有他們的犧牲奉獻,母親今日的情況難以想像。尤其希望張醫生務必多加保重,注意自己的健康,勿因敬業精神導致操勞過度,讓他的家人無後顧之憂,才能繼續造福病患。
經由母親這次罹患重大疾病的全部療程,向來與醫院無緣又長住挪威的我,深深感慨台灣醫療界不僅工時過長、福利差,還要面對病患家屬的種種情緒反應壓力,教人情何以堪。病患家屬因醫療糾紛,動輒撒冥紙或抬棺抗議,卻忘了就醫回天乏術,醫生、護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們若忘了心懷感恩,不斷因故打擊醫護人員的辛勞和工作士氣,造成他們失望大量出走的話,可非日趨老化的台灣人民之福。 http://www.謝謝醫路上有你.tw/story_detail.html?id=232 延伸閱讀:仲夏夜樂飄揚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