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十六章 狂密與真密~ 現實中之狂密 (狂密與真密 第四輯 平實居士著 )
2012/09/27 08:50:09瀏覽224|回應0|推薦0

現實中之狂密

密教之古今上師皆未見道(覺囊巴部份祖師除外),由弟子之盲目崇拜故而高推為佛,久之,彼上師便默認之。如是戲碼,於今時之密宗中猶續上演,以之誑惑佛教 學人,迄未止息。及至觀察彼等密教古今「諸佛」所述,皆屬三界有為境界分段入出之法,猶未見道。四禪八定乃至初禪境界皆未身證,尚不能描述初禪之證量,乃 至將幻境說為初禪,焉得二乘俱解脫之滅盡定?未見聲聞道者必不能證得滅盡定故,尚不能離欲界我見,何況能離有愛住地?以彼等悉皆未斷「覺知心常住不壞不 斷」之邪見而墮「意識心常住不壞」之我見故。
我見不斷者,尚非聲聞初果,何況能起般若慧?所以者何?聲聞大阿羅漢雖證滅盡定,然因未證第八識如來藏,便不能知無餘涅槃之實際,由是不能了知法界之體 性、不能了知法界之實相,故無法發起般若慧--不能了知賢位七住菩薩之般若慧;般若慧必須依於親證法界實相心之體證、方能發起故。今者西藏密教不能了知佛 法修證之道,不能證得三乘菩提法中任何一種智慧,是故另行發明密教自己之成佛修行法門,外於顯教而獨創其說,乃是狂想所得邪見,故名現實中之狂密。
若密教所說成佛修行法門,真能達成其目的者,余終不敢妄評之。所謂「真能達成目的」者,謂所修法門必須與三乘菩提不相違背,而必定有其交集相通之處,方能 達到成佛之目的;所以者何?此謂密教若真有法能令學人達到成佛之目標者,其法必定與二乘解脫道及大乘佛菩提道不相違背,而且必定相符相契而函蓋之。
然觀密教所說者,豈唯不能達到成佛之目的,更與成佛之目標背道而馳--越精進修之,則離成佛之目標越遠;更與修證二乘解脫道之境界完全相背--越精進修 之,則離解脫越遠,越發導致繫縛與淪墮。如是而言密法即是經中所言「欲令入佛道,先以欲鉤牽」者,唯是美言爾,絕無實義。只益眾生之貪淫,更熾其心,無益 佛道。如是修行「成佛」法門,名為現實中之狂密--違遠佛菩提之密意故,背離解脫道之正理故。
《成唯識論》卷七云:「要斷三界見所斷惑,方起此(滅盡)定,異生不能伏滅有頂心心所故。」若不斷三界中之見道所應斷之無明,永遠不能發起滅盡定,是故佛世有諸外道證得四禪八定具足已,仍不能出離三界生死,捨報生於非想非非想天中, 佛說彼外道於彼壽盡已,必定復墮畜生道中,轉受更大輪迴之苦。
聲聞初果雖然未得禪定之證量,然以斷除見所斷惑之我見故,彼最鈍根懈怠之須陀洹人,亦可於七返人天之後成阿羅漢,證現慧解脫之般涅槃;如是解脫道之修證, 要以除斷三界中見所斷惑--我見--為其主修;若不斷我見,即使證得四禪八定具足,終不能證得滅盡定。縱使四禪八定具足而發起廣大神通,能炫惑世人,終究 不得解脫,後世反招惡報,不離可厭異熟果報。
今觀密教所說、所修、所證,其結果、始終皆墮我見之中,而自以為已斷我見,乃至狂言已斷我執、已成佛道,皆是不知三乘菩提之凡夫外道,皆是大妄語者,皆是狂想者,由是故說密教是此世界中現實存在之狂密,完全不解三乘佛法之密意。
由諸古今文獻之中,可以明確證實:未證道之密宗祖師自稱為佛者,比比皆是。如是墮於毀破菩薩重戒,及墮破壞正法、謗菩薩藏、淫污僧眾、犯大妄語等重戒,皆墮無間地獄長劫重罪之中,不通懺悔,捨壽必受長劫尤重純苦之極重果報。
如是密教之法,陷害眾生於未來世中長受尤重純苦果報,何足尊貴?而言密教之勝妙於顯教?而言密教之佛超勝於顯教之佛?而言密教是上上根人所修之法?而言密教是修證顯教、已通顯教法門者方可修學之上上教、金剛乘?真乃顛倒其說之言也,謂為狂密,誰曰不可?
世法殺害眾生,或以毒藥鴆殺者,為害雖鉅,唯是一世。密教之法害人受苦,為害眾生,則是無量世;依之修學者,久後必定成就長劫尤重純苦之地獄罪故,受害無 量世故;如是殘害眾生之未來無量世,猶不自知,尚欲誣謗顯教證悟之勝義僧,狡辯密法之殊勝、之超勝於顯教,愚癡至此。而諸眾生大多不辨邪正,樂欲受學,隨 之誣謗顯教賢聖所說正法,愚癡乃爾,令人悲憫。
凡我佛門學人,若不樂欲未來世長陷地獄尤重純苦果報者,當離密教--特指西密。若欲正修佛法三乘菩提者,當離密教--特指西密。願我佛門一切大師學人正視此事,莫再攀引密教之狼入佛法之室、為虎作倀,以免捨壽時至,後悔莫及。
一切佛門大乘學人,皆應回歸顯教之禪與淨土法門;於證得如來藏而發起般若慧之後,方始進修別相智與一切種智,方是正辦。若學二乘法,而求一己之解脫者,當 依阿含諸經佛之真意,修斷我見我執,莫依密宗應成派中觀之邪見(印順法師及達賴喇嘛所崇奉之黃教宗喀巴等人所說中觀即是應成派中觀),應成中觀是無因論、 兔無角論、斷滅論之邪見故,依之不能證得二乘解脫果故,亦違大乘佛菩提果故。如是「中觀」邪見,於現實之密宗「佛教」中存在,故名現實中之狂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z786428&aid=689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