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1/14 03:36:56瀏覽1280|回應5|推薦9 | |
由於晚睡,我通常九點左右起床。今早,我竟然在六點三十三分醒來;我的生辰約在六時,今天是我的農曆生日。 這幾天特別冷…讓我想起我原來是寒冬出生的。 問家母,當時天氣是否這樣冷;答:不記得,只是很高興….很高興,很高興,這也是你外婆一直嚷的,那天她也在產房…. 這麼說來,有些生命的誕生,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純粹的生命喜悅。 長久以來,我春夏秋冬都穿長袖的棉料,要很冷的時候才會覺得冷;我常和友人說,冬天只要把頸項和肩膀放軟全身就不會緊繃,熱血就能暢通,就不會覺得冷…因此,每年自己幾乎不知道何時需換厚衣,而要感冒一次(以此為準)。今早,不知為何,對冬寒肅然起敬,提早穿起厚層的套頭毛衣,像嬰兒那樣保暖。 由於包裝的身體非常暖活,露臉和手板就相對的覺冷;因為特別的心情和感覺,意識到這冷──這意識本身,也是一種純粹的生命喜悅。 哲學家康德寫有三部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純粹理性批判》,被公認為康德流傳最為廣泛、最具影響力,同時也是西方哲學史上非常重要和極具影響的著作之一。這書的主要思想如此:通過對理性本身,即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的批判考察,確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這些要素的來源、功能、條件、範圍和界限,從而確定它的能力能認識什麼和不能認識什麼。康德如此嘗試將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接合起來,當時主要是要用以反對休謨徹底的經驗主義。就此而言,康德所說的純粹理性,是指我們天生即具有而超越經驗的認識能力。 我讀的第一部西方哲學,是在十五歲時讀的黑格爾《自然哲學》。黑格爾在自己寫的西方哲學史裡說,他自己的哲學工作是在尋找自身能動的事物和事理。 做為哲學的讀者,我們常會是一知半解的,但,這樣的情況常也因為哲學論述畢竟不是科學論述(雖然大部分的哲學家都認為也宣稱自己的哲學工作很科學…如果這些哲學家不是反科學的),特別是當一個哲學家偏執的以為自己洞識且掌握了唯一的真理,這哲學家或有一真知,卻半解也不及──特別是在生活的領域。所以,讀哲學能夠半解,或還是幸運的。修謨當然也有他自己的真知,他從柏克利大主教的主觀唯心論走向不可知論,認為我們只能知道我們感知的,至於是否有客觀事物的存在則是我們無法知道的。 總之,就「確定我們的能力能認識什麼和不能認識什麼」這原則而言,這兩位哲學家的純粹理性並無差異,差異的只是各自相對於應用層面的細節論述和表現。 一年又一年的過生日…也許,感性的人會逐增理性,而理性的人會酌增感性…由於在宇宙發生的初階段,熱平衡偶然失調,產生物質和反物質不對稱的狀態,使一部份物質能夠聚成星球和生命,還有難以計數的他、獨一無二的你以及我;生命後來可能發生的第一次奇蹟,正是這次的偶然。相關生命發生的第二次奇蹟,是那時候,時間仍然以單一的方向行進…..也因此,我們可以回溯過去…就我自己而言,可以毫無需疑問的回到過去的開始,去感受一切都在開始的那樣幾近無限大的能量,感受那種外在世界….宇宙環境本質的寒冬而任何生命以及自己生命本質的溫暖….我以這樣純粹理性中的純粹感性,給自己這特別的生日做禮物。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