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1 10:17:34瀏覽914|回應1|推薦11 | |
還記得最近一次愉快的談話是何時發生的嗎? 近二十年我的工作與「稽核」有關,「稽核」由字面上看是查核某人或某組織的工作是否做好,在講授稽核課程時,稽核技巧是課程的核心,也是學員們最想學的。「稽核」是一個專業的工作,當然有許多學問在裡面,但若談到稽核技巧,說穿了,不過就是「溝通」的技巧罷了。
稽核的目的是改善,而非找毛病或所謂的「揭弊」,所以在稽核時,我常跟被稽核者說:稽核是「雙向的溝通」,不是單向的檢查,我不是來檢查你們的工作,而是來「瞭解」你們的工作流程(過程)與活動,看看有無可以改善之處。 稽核時,稽核員問問題,被稽核者回答問題與提供證據(執行的記錄),稽核員聽與看,藉此瞭解被稽核者的工作是如何進行的,這個過程不就是溝通嗎?人自出生起就向父母學習溝通,許多人成年後還不斷的參加培訓課程學習溝通,溝通理應是人的基本能力,但試問您,溝通容易嗎?您與親密的配偶、家人、朋友、同事溝通無礙嗎? 「問問題」與「聽」是稽核員主要的溝通工具,問問題的目的是聽對方如何說明,所以,問題之後的「傾聽」是理所當然的。但稽核員常犯錯的通常是「聽」而非「問問題」。「聽」要做得好,需要耐性、禮貌、體諒與體力,所以,稽核員沒有傾聽對方的回答比沒有問好問題更常見。好的稽核員在稽核時應該是「聽多說少」的。 「傾聽」是一個尊敬與有禮貌的行為,許多大人喜歡跟孩子說話,因為孩子總是傾聽大人講話,傾聽的臉龐是一幅美麗的畫。當人長大後,自以為懂得多了,就愈來愈不願意傾聽,愈來愈喜歡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成為「倚老賣老」的饒舌者。如果我們留意一下成年人談話的場景,許多人並不注意聽他人講話,只努力找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常常打斷他人說話。成年人喜歡跟孩子講話,享受被尊敬與被恭維的感覺,但為何不傾聽他人講話,也給講話的人舒服的感覺呢? 人類的問題大部分來自於溝通不良,溝通的問題大部分源自於「聽」,而非「說」,稽核員如此,一般人也如此。夫妻之間的誤會多由「不聽」或「不專心聽」對方說話產生,朋友、同事之間亦然。滔滔不絕的「說」表現你的口才與內涵,但説得太多或只說不聽則流於主觀與自大。專注的「聽」則表現你的禮貌與尊重,而且,「聽」讓你有機會學習與改善,沒有耐性聽他人說話的人無法學習,也不會改善與進步! 賽門與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西洋二重唱歌手)在他們的一首歌The boxer中唱道:A man hears what he wants to hear and disregards the rest.(人們只聽他想聽的,其他的都當作耳邊風)。人是不是都這樣?聽到與自己相同的看法就開心地聽著,對不同的觀點就連聽都不想聽?
想起來最近一次愉快的談話了嗎?是不是一個「說」與「聽」兼具且平衡的談話?當你說話時對方專注的聽,而對方說時你也用心的聽? 我期許自己,當年邁時,會是一個智慧、慈祥的長者,時然後言,不要倚老賣老的喋喋不休。 後記: 其實「看」也很容易出錯,最近與朋友談起電價將漲,他說起漲的度數是以一期(兩個月)為單位,也就是每期超過500度就受影響,我說報上都說是「每月」用電低於500度就不受影響啊!他說電費收據單上有寫,是「每期」,也就是每期(兩個月)計算,他們都這樣呼嚨大眾,我說是嗎?他說沒錯! 回家後找出前期的電費單,上面這樣寫著:「第二階段電價調整由10月1日實施,每期2個月用電660度以下不受電價調整影響。」也就是說原規劃方案是每月用電少於330度不漲,但現在政府將起漲點提高到每月500度,亦即每2個月用電1000度以下不受影響。我那朋友未細讀電費單據上的說明,卻振振有辭地批評,這種情況是不是很普遍?當民眾抱怨政府,或我們抱怨某件事情時,是不是常未詳細閱讀通知、公告或文件而誤解,甚至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再上自己的偏見呢?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