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23 11:10:40瀏覽3909|回應0|推薦0 | |
幾次處理學生之間的衝突事件,家長到學校來興師問罪,發現學校處理闖禍孩子的態度與方法,除了記過懲處之外,多半是講理與輔導。有些家長感到相當不以為然,要求學校老師或教官要嚴厲斥責犯錯的同學。 「老師你們也幫幫忙,那個同學壞成這樣,光記過和輔導有用嗎?我知道現在不能體罰,你們也吼他個幾句,讓他知道害怕,以後就不敢再犯了!」 幾次與一些在小學或國中服務的朋友談起現在的教育現場,常會聽到一些聲音: 「現在當老師很沒尊嚴,孩子碰都碰不得,罵個幾句,講話大聲點,還要被父母告,教育部又管一大堆,讓老師只能自廢武功,這樣上課秩序到底還要不要管?」 還有一些聲音是這樣的:「現在記學生過得要相當謹慎,小心不是被家長抗議,就是被上層關切,這樣學生怎麼會怕,怎麼會願意聽話?」
訴諸恐懼的管教方式有著看不見的危險 現在教師背負著過多的責任與壓力,有時候透過威嚇讓學生感到害怕來建立權威,以方便管理生活常規,確實是最快速的辦法。 然而,對於學生行為的管教,如果只想著要透過讓學生害怕或恐懼的方式,來達成遵守規矩的目的,真的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過去的時代,體罰很正常,老師打得越凶,越受父母歡迎。好學生都知道如何避免挨打,還會奉上撿來的棍子去討好老師。 體罰並非罪大惡極的事,包含打在內,都是懲罰的一種,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自己犯錯了,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然而,體罰絕非允許教師或家長以訴諸恐懼做為手段,以威嚇孩子不敢再犯同樣的錯誤。因為,任何透過製造恐懼來做為管理或教養方法的行為,都有可能會在孩子內心深處留下創傷。除了打人以外,還包括大聲斥責、公開數落等。
失控的師長、受傷的孩子 自我有記憶以來,在國小與國中階段,好幾次看到老師拿起棍子打人,都是在情緒近乎失控的狀態下,或是在學生未有準備,甚至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狠狠下手。有些老師號稱不打人,也常不留情面地在公開場合大聲斥責犯錯同學,責罵的內容帶有諷刺、污辱或貶抑個人價值的成分。 還記得國小二年級時一次畫圖課,一位同學上課時老愛講話,老師感到煩透了,無法忍受下,拿起彩色筆威脅要在他臉上劃上個大嘴巴的圖案。 同學不從,跑給老師追,被老師逮著了。老師拿起膠帶往他嘴巴牢牢貼緊,神情嚴厲地對著他說:「看你還有沒有辦法講話?」 同學瞬間露出恐懼的表情,眼淚如雨一般地落了下來,鼻涕從鼻孔噴了出來。由於嘴巴無法睜開,只能不斷發出:「嗚~嗚~嗚~」的聲音。在場的小朋友都嚇傻了,我也永遠忘不了這一幕。
兒時的創傷經驗深刻影響到長大後的人格發展 關鍵不在於是否能打、罵孩子,而是大人在施以懲罰時的情緒狀態。通常孩子的創傷,都是在受到大人極為盛怒或極度冷漠對待時產生的,特別是反覆無常、難以預測的情緒風暴時。 在學校以外,這些心理創傷,特別容易在家庭中發生,而造成創傷的加害者,往往是孩子小時候最信任的大人,也就是父母。 我每天的工作是輔導學生,聽著青少年孩子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敘說自己的悲慘故事。與許多實務工作者一樣,我們往往發現,孩子到了高中或成年以後的種種偏差行為、情緒困擾、價值觀扭曲或者怪異特質等,都與兒時在家庭中受到的創傷有關。不只實務上的經驗如此,國內外太多的學術研究都有類似的證實。 在孩子的成長經驗中,來自家庭所發生的創傷壓力事件,有的是一次性的重大事件(如父母離異、親人過世),有的則是長期反覆地一再發生。後者不用太嚴重,但長期累積下來也足以壓垮孩子。
面對威脅,能量卡住了,創傷於是形成 人類是演化而來的動物,最重要的任務是生存並延續後代。在幼年時期尚無足夠的生存能力時,極需與父母之間存在著穩定的依附關係,才能在心理及生理上有著十足的安全感。任何會破壞與父母之間情感連結的情境,都會被幼兒本能性地視為威脅,因而啟動一系列的壓力因應機制。 常見的像是,有些父母開店忙著做生意,當年幼小的孩子在一旁放聲哭泣時,父母無暇應答,孩子於是哭得更大聲。只見,心煩氣躁的父母再也按耐不住,眉頭一皺,轉過身拿起棍子往孩子身上狠狠抽下去。很快地,孩子由大哭轉為啜泣,眼睛直盯著父母,身體仍不斷抖動,並壓抑著自己想持續放聲大哭的衝動;父母接著用不悅的神情與嚴厲的語氣告誡孩子:「不許再胡鬧了!」 孩子的哭泣往往是在向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是生理上的,就是心理上的。沒有獲得主要照顧者的關照就算了,還在毫無準備之下挨了棍子。年幼的孩子本能性地視為威脅來臨,卻又來不急完整做出壓力應變反應(包括戰鬥與逃跑),於是動彈不得地凍結在當下,並持續接受著主要照顧者的嚴厲喝斥,大腦若持續解讀為生存威脅,但又無力抵禦或逃離,只能繼續凍結在那裡。 凍結反應也是一種生物面臨生死威脅時的因應機制,雖有利於生存,但常會使能量「卡」在大腦或身體的神經系統中,創傷於是形成。卡住的能量沒有機會獲得釋放,未來遇到類似情境,將會觸發個體一系列的創傷反應。若在家庭中一再發生,創傷逐漸累積下,未來將會演變成種種情緒與行為困擾,甚至心理或生理疾病。
意識上想不起來,身體上卻忘不掉 許多家長會認為:「有這麼嚴重嗎?」孩子還小,哪裡懂得這麼多?只是被打、被罵個幾句,很快就忘掉了!這個觀點正確,也不正確。 幼兒約要到兩歲時才漸漸開始發展出有意識的記憶,直到皮質(特別是前額葉皮質)功能發育逐漸成熟,才會有較為完整的事件性記憶的功能。 然而,孩子在媽媽的子宮內,就已經擁有經驗性的記憶了,以情緒或身體感受的形式儲存在神經系統中。而經驗性記憶是不需要意識參與的,因此有許多早期創傷事件,孩子在意識上想不起來,但在身體上卻忘不掉。 這些足以形成創傷的經驗性記憶,多半與父母強烈的情緒波動有關,特別是高度的憤怒、焦躁、生氣、不安與緊張;或者孩子感受到被父母忽略或討厭,例如走失了突然找不著爸媽、父母重男輕女、家長本身功能不佳對孩子冷漠疏離等。孩子雖然還不明白發生什麼事,但原始的生存本能已經研判這些情境可能會使自己無法持續獲得父母的愛與生命的滋養,於是發出壓力警報。 再者,幼兒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尚不完備,時常無法有效抑制交感神經系統所喚起的壓力反應;此時,大人若沒有在孩子感到壓力的當下即時予以安撫,讓孩子感到安全,以解除警報,過度激發的應急能量便可能儲留在身體裡形成創傷。
孩子在家庭中常見的創傷成因 因此,打從娘胎起,父母如何對待孩子,以讓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同時有著安全感,以及父母自身情緒狀態的管理,是親子教養的首要課題。別以為孩子還小不明白,其實壓力全都紀錄在身體裡,往後需要耗上許多時間與精力去經歷療癒的過程,在跌跌撞撞中走人生路,是相當辛苦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創傷成因常包括以下幾類:
做父母的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對孩子做出上述行為,自然減低孩子心理創傷的發生機率。然而,最困難也是影響孩子日後人格發展最大的,就是父母本身的情緒狀態。 行文至此,我深切盼望能喚起成人(不論是父母或是老師)對於自身情緒管理的關注,尤其是在面對孩子時。然而,這卻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每天在學校處理學生大小事,我常常覺得需要接受心理輔導的是家長而非孩子,孩子只是承受那個苦果而已。而孩子帶著創傷離開兒童階段邁向成人、步入婚姻,建立起新的家庭,一樣也會是個高度情緒波動的父母,再把自己的孩子弄得傷痕累累。 因此,現在的師長,也曾經是個受傷的孩子呀!我們的家庭、社會與文化,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地把創傷複製下來,形成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做個彈性的成人,打破代代複製的惡性循環 明白了這一點,身為成人的我們,有義務打破這宿命般的惡性循環,讓下一代在健康與安全中成長。於是,我們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控管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得了解自己身上有著哪些未爆彈,或許是來自兒時的創傷,需要進一步尋求專業加以處理。 用謙卑的心,將孩子視為我們的老師。孩子總是提醒著我們並非完美的大人;孩子讓我們知道,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也有道隱隱作痛的傷痕;更要我們回到自己的內在去關照自己,踏上療癒之路。 (本文撰寫於2015年6月23日)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