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3/31 10:34:35瀏覽4057|回應0|推薦12 | |
(圖片來源:攝影師:Ketut Subiyanto,連結:Pexels)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個母親來參加我的工作坊,課後找我談話。她告訴我:「陳老師,你的《正向聚焦》,我全都讀完了,還讀了兩次;但是,我就是做不到正向看待孩子呀!」 我問,怎麼了嗎? 「我的孩子才小三,問題就一大堆。總是丟三落四,一下子這個沒帶,一下子那個沒拿,作業也常忘了寫,或寫了忘了帶,我煩都快煩死了!」她深吸一口氣,接著說:「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對他『正向聚焦』!」 我心想,這很正常。若是我快被孩子搞瘋時,也很難對孩子正向聚焦。我解釋道:「要對一個人發展出欣賞的眼光,前提是我們的內心需要安定下來,也就是,先安頓好情緒,在去發現一個人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如果真的很難正向聚焦,就先不急著肯定孩子,否則,說出來的,通常會是虛假或空泛的讚美,難以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力量。 我問:「孩子作業常忘了帶或忘記寫,是每天都如此嗎?」 「是沒有每天,但幾天就會來一次!」 「很好,那麼,當沒有忘了帶或忘記寫的時候,記得要趕緊肯定他,並問他:『你是怎麼幫助自己,可以記得帶或記得寫作業的呢?』」我提醒她,去看到孩子「做得到及有做到」的時刻,這是「正向聚焦」的基本原則。 -- 除了氣孩子,也氣自己 「可是,我不知道對孩子正向肯定,是否真的是好的呀!」我有些好奇,進一步問:「怎麼說呢?」 「這孩子丟三落四的問題,我講也講過了,罵也罵過了,肯定鼓勵也沒少過,但就是無法改善,時不時就給我添麻煩。安親班老師沒幾天就跟我抱怨孩子沒寫作業,實在很傷腦筋!」 「當安親班老師這麼說時,你的感受是什麼?」 「我很難過呀!也很生氣,也覺得丟臉……」 我點點頭,繼續問:「難過什麼、生氣什麼、丟臉什麼呢?」 眼前的這位母親,紅了眼眶,顯得有些難受:「我常在想,是不是我不會教孩子,是不是我做得不好?」兩行淚水流了下來。我接著說:「所以,妳氣自己不是個好媽媽,是嗎?」 她已經泣不成聲,邊拭淚,邊點點頭。 -- 很努力,但卻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安親班老師,對妳說的這些話,好像影響妳很深呀!」 她點點頭,繼續說:「安親班老師常說,我對孩子不夠嚴格,要我要兇孩子、打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學到教訓。我常在想,是不是應該這麼做,才會有效?」 「妳也罵過孩子了,不是嗎?」對方點點頭,我接著說:「但問題還是沒改善,不是嗎?顯然用否定、責罵的,並沒有效果,既然沒有效果,為何還要冒著可能讓孩子受傷的風險,繼續這樣做呢?」她看過我的書,應該理解我在說些什麼。 「我想,其實妳不是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而是,妳覺得丟臉,認為自己不是個稱職的家長。似乎,妳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她點點頭,繼續流淚,說不太出話來。我請她深吸一口氣。我說:「可是,我看到妳對孩子如此用心,會為了孩子來上課、進修,還來問我問題;會努力思考並尋找,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你總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進步,有好表現。妳有看到這些嗎?妳還覺得自己身為母親,做得不夠好嗎?」 「我不知道,我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 沒感受過父母的讚許,也很難欣賞自己 「這種『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念頭或感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想了很久,她終於開口:「好像,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了吧!」我問:「所以,不是只有孩子出狀況時,才會這樣吧?」她點點頭:「可是,孩子出狀況時,這種感覺特別嚴重!」 她告訴我,小的時候,她是家裡的長女,還有一個弟弟,小她很多歲。從小父母做生意,相當忙碌,沒空陪伴與照顧孩子;所以,從她國小開始,就要幫忙打理弟弟的生活大小事。而弟弟又備受家族寵愛,這個當姊姊的,常常被指責不夠盡心盡力照顧弟弟;甚至,如果弟弟闖禍,姊姊也連帶受到責罰。 印象中,父母沒有肯定過自己;而從那時候起,她就覺得自己很糟,不夠好。儘管,她盡力在課業上表現傑出,也拿到全校模範生,她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沒感受到父母喜愛與接納的孩子,也不懂的如何喜愛自己,更不會肯定自己。於是,長大之後,也常會看到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而不是欣賞自己的努力或長處。 當了父母之後,也會把這樣的眼光,轉移到孩子身上,難以對孩子表達肯定與欣賞。而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真的「不夠好」,更會在乎外人的評價。所以,安親班老師對孩子的抱怨,引發她強烈的痛苦與自責,不斷檢討自己,質疑自己是否做錯了。 -- 本來就是個好媽媽,無須證明 「妳想要當個好媽媽,是嗎?」 她點點頭,說:「可是,我不知道要怎麼做?」 「妳已經是了!光是妳願意用盡全力在孩子身上,就足以說明你是一個夠好的母親。」她有些疑惑,我點點頭說:「真的,妳已經是個夠好的母親了!」 我告訴她,她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多多欣賞與肯定那個也許不夠完美的自己,其實已經很努力、很堅持,始終沒有放棄。唯有先看見自己的美好,才有能力欣賞孩子,肯定孩子! 最後,我提醒她,安親班老師要她打罵孩子,也許立即有效,但長期下來,通常無效,甚至會帶來傷害。我說: 「我會建議妳,別讓孩子待在這個安親班了!因為,合理推斷,這位老師也是這麼對待孩子的,妳的孩子不是正經歷暴力,就是目睹暴力發生,這肯定都是傷害。」 「必要時,妳得投訴他!」 (本文撰寫於2021年3月31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寫)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