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6/29 08:46:35瀏覽3450|回應5|推薦14 | |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selfie-beach-family-child-mother-5219202/)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女兒剛出生時,我和太太為了幫女兒找個保母,加入了臉書上的保母媒合社團。裡頭有新手爸媽要徵保母,也有保母要徵需托育的幼兒。 我仔細看了在社團中發文要徵保母的父母,對理想保母羅列的條件或要求,除了愛心、溫暖、細心、家中人口單純、無不良嗜好外,往往還加了一點:「禁止數位育兒」。換句話說,請保母多與孩子直接互動,而別用3C產品來安撫或陪伴孩子。 在這個世代,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數位裝置對孩子的成長可能造成的風險,因而開始認同避免3C育兒的觀念,例如,大人盡量不要為了圖個清閒,或者避免被孩子打擾,而給孩子看手機影片,或者玩手遊電玩。 這本是立意良好,問題是,真能完全做到嗎? 還有,3C育兒,真的一點都不行嗎? -- 3C育兒,圖個方便,不行嗎? 難就難在,這個世代的父母,雖然不是數位原住民,但比起上一個世代,是更為嫻熟數位產品的。甚至,在工作中就需要大量使用3C科技,而回到了家,也常需要繼續連著網路,機不離身。 就算你有意識地不把孩子託管給螢幕,但你也很難在陪伴孩子的時光中,完全不使用任何數位裝置。對許多人而言,比起出外上班工作去,在家陪伴或照顧孩子,是相形枯燥乏味的。 而現在的家庭型態,又是以小家庭為主,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通常又以母親居多。家裡沒有其他人,媽媽一天到晚被孩子給綁著,眼中只有這個孩子,缺乏與其他成人溝通互動的機會,更無法隨心所欲支配自己的時間,做點取悅自己的事情,每分每秒都是煎熬呀!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那麼,有個手機在身,可能會讓你好過一點。在孩子專注地玩自己的遊戲時,趁機滑開手機,瀏覽一下臉書、IG,逛一下購物網站,或追個劇,那怕只是幾分鐘也好,都是彌足珍貴的呀! -- 多滑一分手機,多增一分罪惡感 在天氣晴朗的假日,我喜歡帶著我女兒到家裡附近的公園玩耍。理由很簡單,設法消耗她的精力,晚上會睡得好一點。而當孩子在公園裡跑來跑去、盡情探索世界時,也就不會纏著我,我得以喘口氣;然後,我終於有機會拿起手機,慰勞一下自己——這是隱藏版的理由。 於是,當我把女兒放上她最近最喜歡玩的鞦韆上時,我邊推著鞦韆,邊滑著手機,我站在她身後,假裝很投入。事實上,我正在享受小小螢幕裡的精彩體驗。這往往讓我感到自己還活得踏實,沒有與這世界脫節,也暫時屏蔽了育兒的辛苦與乏味。 問題是,隨之而來的是罪惡感;每多滑一分鐘手機,罪惡感便多增加一分。你邊滑手機,心裡邊感到不安。你覺得,自己沒有專注地陪伴孩子,你對孩子不夠全心投入,孩子可能因此感受不到足夠的愛與關注;你擔心,與孩子的直接互動不夠,可能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 就算,你是為了工作聯繫上的目的,而使用手機,你仍然會有罪惡感。 如果,你的孩子曾經搖搖晃晃地走近你,伸出小手把手機給撥開,端起你的臉龐時,你的感受會更深。 -- 借數位之便育兒,可以嗎?每天都在天人交戰中 當孩子大一點時,你開始思考是否可以透過數位工具來教育孩子。就像過去的父母,會讓孩子觀賞優質的兒童節目;而現在,你會透過手機、平板或電腦,連上網路,訂閱適合孩子觀賞,又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或者下載互動式的教育類型APP。 現代這類媒體相當多,對孩子也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立生活常規,學習一般的生活技能,如自己吃飯、刷牙、清潔、玩具歸位……等,一直以來,兒童節目在這方面可說是功不可沒。如果你家有訂閱巧連智的話,你會感嘆:「爸媽說一百遍,比不上巧虎說一遍」。 當你受惠於數位產品為育兒帶來的效益時,你內心的擔憂仍然不減。 「我會不會只是圖個方便,事實上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 「孩子整天吵著要看巧虎,以後會不會出現成癮的問題呢?」 你的心頭浮現許多想法,糾結不已;我承認,我也是,每天都在天人交戰中! -- 你與3C網路的關係,影響孩子的數位行為 如果你曾思考過這些問題,那麼,我相信你絕不會放任孩子無止境地盯著螢幕,而會為孩子設限;同時,你也會慎選兒童節目或APP,並陪著孩子一起觀賞與使用,而非丟著孩子不管。光是這麼做,孩子未來受到網路或數位裝置毒害的風險,就會大幅降低。 所以,重點不是網路或數位媒體對孩子好不好,而是,你如何善用數位科技,幫助孩子成長與發展,同時也能幫助孩子建立3C使用的規範。 一般而言,父母如何看待手機網路,會大大影響到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數位科技使用者。當你視網路或手機為毒蛇猛獸、萬惡深淵時,你會竭盡所能地禁絕孩子接觸到這類產品,或者過度監管孩子使用3C產品的狀況,這往往是親子關係爆發衝突的導火線。 而孩子長大後,不敢在父母面前光明正大地使用網路,卻仍有能力在其他地方取得網路,瞞著父母瘋狂使用,因而衍生出更多難解問題。 這偷偷摸摸的舉動,就好像你也得背著孩子使用手機網路,否則會感到心虛與罪惡,因為,你擔心孩子會模仿你的不良行為。 另一方面,你若對3C網路抱持著完全開放與過度樂觀的態度,放任孩子長時間盯在螢幕前,毫不設限,也不與孩子一同參與或共享螢幕時光,因為自己也埋首虛擬世界中。那麼,孩子長大後被網癮糾纏的風險,便可能大幅提高。 -- 自我檢視:我對數位科技的態度是什麼? 大人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或許,我們需要先檢視自己,對於3C網路的態度是什麼、想法是什麼?而這份態度或想法,又會如何透過我們的教養策略,影響到孩子的3C使用行為。 當我們能光明磊落地在孩子面前使用數位產品時,孩子也不會認為上網是一件需要偷偷摸摸的事。 當我們能夠有限度地使用網路,而不偏廢其他生活任務時,孩子也正在學習如何自我控制,上得去也下得來。 當我們視數位科技為幫助學習或生產的工具,而不只是打發時間的娛樂玩具時,孩子也會透過網路積極拓展對世界的認識,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當我們視手機或網路為維繫親友情感的媒介,而不是填補空虛的取暖角落時,孩子也能學會善用科技與他人建立起深度的人際連結。 這時,數位科技就成了工具,而不是令人上癮的玩具。 (本文撰寫於2021年6月29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