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8/31 16:40:15瀏覽5923|回應24|推薦15 | |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chess-board-game-game-lose-1742720/)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你哭了好久。你原本不想說,因為說出來,很丟臉。最後,你還是開口了:「我沒有獲選校際競賽的正選手,無法代表學校參賽!」 「不是正選手,那麼,是副選手囉?也是很厲害的。」 我試圖安慰你,但你說:「那不一樣,只有正選手才能上場,其他都只是候補!」你說你失敗了,很丟臉,很難過。 「你覺得老師的選拔不公平嗎?」我問。 「沒有!」你搖搖頭,說:「獲選的同學實力真的很強!」 「那麼,是什麼讓你如此難過呢?」我又問。 「我只是覺得,我努力了這麼久,為了爭取這個機會,參加學校的培訓隊,不但要花更多時間兼顧課業,假日也不能和同學一起出去玩,我付出這麼多,最後卻換來一場空,我很不甘心!」 你告訴我,同學和老師都安慰你,說你已經很厲害了,但你就是無法過自己這一關,認為自己根本就是個「魯蛇」(loser)。 -- 你如何解讀生活中的挫敗? 我知道,你希望自己能成功,但這次失敗了! 從小到大,你參與過無數競賽,屢獲佳績,成功對你來說,並不陌生。那麼,你允許自己失敗嗎? 你很疑惑,為什麼要允許自己失敗呢? 這次,你用盡全力,犧牲許多時間與精神,對自己有如此高的期待,但到頭來卻一場空,感到失落、感到挫敗,失敗是如此痛苦,你說:「我實在無法接受自己失敗呀!」 「早知道,就不要對這件事一頭熱了!」 「明知道自己的實力不如人,為什麼當初這麼傻呢?」 你的想法裡,充滿了後悔、自責,也對自己感到不滿。而我有些擔心,擔心這次的失敗經驗,成了未來你面對挑戰時的心魔。 這就是我希望你能允許自己失敗的原因。一個不允許自己失敗的人,是很危險的;一旦認定自己不能成功時,便會提早放棄,不再嘗試了。 你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在人生賽事上,屢戰屢敗,卻越挫越勇;而有些人,在遭受一次重擊後,便倒地不起?失敗打擊的力道固然是關鍵,但心理學家更發現,這與我們如何解讀與看待自己的失敗經驗有關。 當你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總是傾向於認為「是我不夠好的關係」、「會對我造成全面的影響」,同時,「我會一直不如意下去」時,你會對自己感到希望渺茫,等於宣告自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 然而,如果你的心態轉個彎,把生活中的不如意,解讀成「也有可能是他人造成的」、「對我只有特定的影響」,同時,「這次失敗只是暫時的,不會永遠如此」,那麼,你會願意繼續面對類似挑戰,不輕言放棄。 在面對生活中的挫敗時,前者是悲觀傾向的解讀風格—自我的、全盤的、永久的;後者,則是樂觀傾向的解讀風格—他人的、特定的、暫時的。 -- 心魔是如何產生的? 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曾經代表班上參加全年級的心算比賽。當時,與同年段的心算好手齊聚一堂,老師在考場前方用字卡出題,你需要在時限內寫出正確答案。那些題目全都是現在看來,再簡單不過的加減乘除,然而,當時我卻因過度焦慮,前面幾題沒答好,影響後面的作答狀況。結果出爐,成績慘不忍睹。 當時,我心裡想著:「可惡!我再也不要參加什麼心算比賽了!我的心算能力不好,大概是沒有數學天分吧!」往後,我常在數學的課堂上,或考試時,想起那次的慘痛經驗,彷彿再次提醒自己:「我沒有數學天分!」,儘管我學得不差,我卻不太相信自己可以學得更好。 在往後的求學歷程中,除非課業要求,我一概拒絕任何與數字有關的學習活動,更別說是參加比賽了。 現在想想,真的可惜!我是真的學不來嗎?我不知道!但我明白,那次小學心算比賽的失常後,我從此抱著「天生不擅長數學」的心態,讓我在面對每次與數學有關的學習時,都感到焦慮萬分;而若真的學不好,又再次印證了,我確實沒有數學頭腦。 你一定覺得很可笑!那只不過是一場很小很小的心算比賽罷了! 對呀!心算不好,不代表數學不好。何況,如果我真的心算不夠好,如何能代表班上參賽呢?那只是個偶發事件罷了! 然而,這卻成了日後我接觸與數學有關的學習活動時的一道障礙。 -- 用不同的觀點看待失敗 如果當時,我用不同的方式告訴自己: 「我是遇到更強的對手(他人的),不代表我不好,回到班上,我很行的!而且,這只是偶而一次的失常(暫時的),不代表我之後都不行!更何況,心算不是數學的全部(特定的),不代表我沒數學頭腦吧!」 也許,我會願意把握更多與數學有關的學習活動,而我的求學生涯會變得更不一樣吧! 很多人,都與我有類似的經驗。在一次挫敗之後,就認定自己沒這方面的天分、再也學不會、其他的也學不好,便傾向於逃避面對類似的挑戰,最後提早放棄,萬分可惜。 聽完了我的故事,我想問你,你會用什麼樣的角度或觀點,解讀這次的失敗呢?如果你能告訴自己:「我沒被選上,是因為正選手真的實力過人(他人的),而我其實也不差;這次沒選上,不代表我以後都沒有證明自己的機會(暫時的);甚至,這次失敗只說明了這次我不如人,不代表我的學習生涯,或者整個人生都毀了(特定的)。」 那麼我相信你,難過個幾天,會再站起來,回到學習軌道上,繼續向前。你若真心想要,未來若有類似機會,你仍然會去爭取,仍然有機會翻轉局面。 -- 感謝失敗,從失敗中學習 你一定聽說過「勝敗乃兵家常事」或「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些至理名言,都是在勸人要平常心看待失敗,別過份在意一時的不得志。但我卻希望你能認真地看待自己失敗,甚至,感謝自己可以失敗。 因為,失敗也許讓你丟臉、困窘、失落、挫敗、懊惱,同時,也正考驗著你的能耐;當你能不被失敗打倒,而願意站起來繼續嘗試,那麼,你根本不是魯蛇,你只是還沒成功。 我有個高中同學,熱愛籃球,一心想加入校隊。但因為個子太矮,不但校隊看不上眼,平常也常輸球。每逢假日,他就帶著籃球,去不同球場找高手挑戰;輸球後,向對手討教,如何改進。最終,他找到屬於自己的打法,即使身高不佔優勢,也能成功得分。最終,他加入校隊,而且成了先發球員。 難道,他有無可救藥的樂觀嗎? 我不知道。但是,他允許自己可以失敗。他不會因為幾場比賽的失利,就為自己掛上魯蛇的名號,而是不斷從失敗中獲取經驗,改進再改進,終於在不被看好下,脫穎而出。 面對成功和失敗,我們當然歡迎成功,拒絕失敗。但我認為,能允許自己失敗的人,也是很不簡單的。因為,失敗時,你得同時面對他人眼光與自我否定,要能扛得住這些壓力,需要很強大的內在力量。 有句話,我很喜歡:「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失敗了,怎麼辦?難過之餘,別忘了去思考:發生什麼事?做錯了什麼?如何才能避免再次失敗?也就是,只要願意從失敗中去學習,離下一次的成功,就不遠了! (本文收錄於《你怎麼沒愛上你自己》(謳馨出版,2021)一書中)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 ★著作: 《你怎麼沒愛上你自己》(謳馨出版,2021)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