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28 18:59:05瀏覽627|回應0|推薦0 | |
識之能所 我們心識當中攀緣的能力,叫做「量」。我們心識去攀緣境界的時後,我們去測量 現在前境 第一個我們先看「所量的境界」,「現量」所量的境界要現在前境,這個境界不是過去的境界,也不是未來的境界.明天的事情.後天的事情、明年的預言,那個都不叫「現量」。所以我們講「現量」.就是對於「現」在前境的境界,「能量的心」.和「所量的境」都現在眼前,就是針對現在前面的境界作一種判斷。 真實不虛 現量怎麼判斷呢?測量的結果是「真實不虛」.「得其實相」,得其實在的相,不是在這個境界上起虛妄衍生的相,如幻象,或者錯覺。為什麼要特別講「真實不虛」呢?因為我們現在前面的境界有很多是虛的:比如說,貧血的人,一蹲下來再站起來,就會滿天金星,那些滿天金星是幻象,不是真實不虛的。 親證無謬 怎樣才能夠作這種現量的測量呢?要「親證無謬」,「親證」就是要你親自去驗證,而且「無謬」,「無謬」就是契合真實的事理。這個叫「現量」,所以這個「現量」是「離分別心」的,不是經過分別揣測的,不是經過分別、揣測、推論的,講嚴格一點,「離名言分別,離種類分別」。 比喻現量 雪公老師有一個比喻,分古和今來比喻。在古時候比喻.「見屋解屋」,當我們眼識見到這個屋子,你就直覺的那個是一個房子,然後「不加名言」,什麼是「不加名言」?就是說不能說這個是一個鬼屋,那如果說這個是一個鬼屋,就是說你以經驗虛妄分別。,然後也不加「種類分別」,到華盛頓那個地方,那個房子就是房子,如果你說這個是白宮,是美國總統住的白宮,加一個白就是種類,已經開始歸類了,是白色的房子,這些加上名言,加上種類分別,這個就已經落入後面了,這個已經不是「現量」了。所以,如果我們對於境界這樣的一個判斷的時候,沒有好惡、沒有恐懼、沒有憂患;好惡、恐懼、憂患這些都是額外的感覺,是在這個境界起別異解後,起的額外感覺。所以我們第一次研究唯識,講那個元曉大師他晚上不管那是什麼地方就住進去,住到墳墓裡面丟,他也不曉得那是墳墓,住了一晚無夢,為什麼?因為沒有分別,所以住的很安心。但是第二天才發現這是一個墳墓時,那個晚上就出問題啦!心裡就覺得怪怪的啦!所以這些都有好惡、恐懼、憂患,這個都不是現量所攀緣的一個境界,這是古時候的一個比喻,「見屋解屋」,就是知道它只是一個屋,而不作深入的分別。 第二個比喻,「月無圓缺」,就是見到這個月亮,如果「現量」來見道個月亮,我們就不會有上弦月、下弦月、或者月圓,月亮就是整個的一個月亮,1"有什麼缺月或圓月.「月有圓缺」那是被地球遮住以後才有圓缺,所以真正如果現量來看這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是月亮,沒有圓月、缺月的見解。 分析八識中做現量分別者 前五識的「見分」.它判斷境界就是用現量,叫「性境現量通三性」.前五運的「見分」攀緣「相分」的時候就是用這個現量:翻譯大師鳩摩羅什,他小時候跟媽媽到寺廟去參拜.拜佛的時候,小孩子就很好玩,看到那個大磬,很重的那個大磬,然後把那個大聲一下于就抱起來:後來鳩摩羅什就想我年紀這麼小、力旦暑迪麼小,怎麼能夠把這麼重的大磬搬起來呢?當這個有這麼一個念頭的時候.磬就落下去了:所以當他那麼沒有分別的時候,聲就能夠舉起來:有分別的時候,我年起這麼小,哪來的力氣來搬這個磬.就整個落下去。眼、耳、鼻、舌.身識.它在接觸這個境界的時候,它是用現量的,沒有作揣測分別的,這個前五識的「見分」。還有第六識的「五俱意識」的「見分」也可以.五俱意識的見分它不起「計度分別」、「隨念分別」的時候,它也可以作現量分別:所以我們看第六意識講「三性三量通三境」.二二量」它都有,它也可以現量。然後第六意識當中的「定中意識」,定中意識所見到的境界就是用「現量」來見到這個境界:我們看法照大師,淨土宗的一個祖師,他剛剛做完九十天的般舟三昧,然後他進入齋堂,吃飯的時候就在缽裡面看到五台山的一個境界.就是五台聖境,看到五台山那種很殊勝、很莊嚴的金色世界,這個別人看不到,只有他的缽才有,為什麼?他就是剛剛修完般舟三昧,心還在定中,定中所看到的境界就是現量見到的境界,沒有分別。第七識沒有現量。第八識的「見分」,第八識的「見分」就是攝持根身、器界、種子,第八識它對於根身、器界、種子的攝持就是屬於「現量」,是不加分別的。這八個識的後面二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也都是屬於現量的親證無謬。 不現在前 第一個,是對什麼境界才用「比量」,「不現在前」,是推論那種不現在前面的境界,可以推論過去的境界,可以推論未來的境界,或者是現在、但是不明顯的事情。比如說我們推論,有沒有極樂世界?這個就可以用我們許許多多的經驗來推論。所以比量,是對那種不現在前面的境界來做的一種判斷。 借相推度,解義無謬 比量判斷的力法是什麼?是「借相推度」,藉著已知的,經驗、印象,這個「相」,來度量那個不知的境界,這個叫「借相推度」。那這個相就很重要,如果是錯誤的相、錯誤的經驗,錯誤的印象推論出來就錯誤。那得到的結果是什麼?「解義無謬」,就是對邢個所推論的事情,所推論的東西.能夠了解他的意思,了解他的事理,然後沒有錯謬,是吻合實際的事、質際的理.這個叫「比量」。所以「比量」就是藉著正確的經驗,正碰的印象,來推出一個正確的結論,這個叫「比量」。在佛法裡面,「比量」就是邏峙學,叫「因明學」。寫什麼叫「因明」呢?「因明」它有三丈,叫做宗、因、喻。「宗」就是大而捉.就是推出來的一個前提:「因」就是理由:「喻」就是耍找出一個實例。你有正確的理由,有正確的實例.大前提就站得住腳.所以叫宗、因、喻。其中,中間那個「因」最重要.就是我們藉相推度的那個「因」那個理由.納理由要正確的理由,推出來才不會錯。因明理在印度是一門非常流行的學問,以前玄玄奘大師在印度要跟外道,或是其他人.小乘的人辯論的時候.他經常應用這個因明的這個邏輯推理,可以推出讓人心服口服的結論,這個就是「比量」。 比喻比量 「比量」,我們用一個比喻,古時候的比喻,「見煙知火」,「見煙」就是遠處冒煙,我們看到那個遠處有冒煙,怎麼會起這個煙呢?我們就要「藉相推度」,我們藉著我們己經有的經驗,有煙,一定有火:從這個經驗當中,有煙必有火.我們就了解.那個地方有人生火,所以「見煙而知火」。火是你看不到的.那你怎麼知道那個地方有人生火呢?是藉你已有的印象來判斷出那個地方有人生火,這就叫做「見煙知火」,這是占時候的比喻。那麼用現在的比喻呢?就是月亮寫什麼會有圓缺呢?因為「月行傾轉」我們說月亮為什麼有時候圓月、有時候缺月呢?上弦月、下弦月呢?為什麼會有這種缺月、圓月之分呢?那我們可能沒辦法用現量來知道月亮就是圓月,那有什麼圓、缺:那我們可以透過「比量」來推,月亮的確是沒有缺的,為什麼呢,我們用現在的天文知識,用科學儀器:知道月球公轉的軌道面和地球公轉的軌道面剛好有一個五度九分的頃斜,這是一個天文常識,就是因為不是兩個都是正面吻合的,有一點點頃斜,所以才有時候月亮會被地球遮住,那被地球遮著的時候,就是缺月,有時候是全部都能被照得到,就是圓月。所以我們從天文知識,我們也可以判斷出來,月亮是沒有圓缺的,這個是透過「比量」來推論。 分析八識 中做比量分別者 比量當中.「藉相推度」,那個正確的理由,正確的經驗,就是推論正不正確的一個關鍵。所以我們常常用什麼東西來推論呢?就是要借助「聖言量」,什麼是「聖言量」。就是聖人他們的經驗,經典裡面講的就是聖人的經驗,儒家的經典也好,佛家的經典也好,都是聖人的經驗:我們透過讀經、研經.把這個經驗拿來推斷我們生活上的一些境界,就能夠「解義無謬」。八識當中,只有「第六意識」的「獨散意識」,能夠作這樣的一個「比量」,這個也是我們修學上要了解到的一個教理。
不現在前,似現似比 似現 「非量」的境界,對什麼境界呢?是「現」和「非現」,「現境」和「非現境」所謂「現境」是什麼,就是現在前境,對於現在前面的境界,作一個判斷:另外一種就是「非現」,不是現在眼前的境界。對於這種現在眼前的境界,或是不現在眼前的境界,判斷的方法臼丐這樣「似現似比」,對現在前面的境界我們用似現,不是「現量」,不是做「現量」親證無謬,而是什麼?好像是現量但是事實上不是現量,叫做「似現量」也就是說對於現在前面的境界,我們已經起了「別異解」,在這個境界上面,衍生上出其他的見解,已經帶有名言的分別,帶有種類的分別。比如說有些老人或生病的人.他看到的世界是黃的,為什麼?看到的東西都帶有黃的那個色彩,這個境界是現在前面的.他以為已經是晚上了.這個就是「似現」,現在前面的境界,但是判斷錯誤,這個叫「似現」。 似比 對於不現在前面的境界做「比量」,但是比錯了,叫「似比」;好像是用藉相度,但是所用的理由不對,所舉的例子也不對。比如說,有些人說人死以後都會化成腐朽.人死後就沒有六道輪迴,為什麼呢?因為人死以後就腐爛,肉體整個都腐爛,腐爛以後哪還有什麼東西呢,他的理由是這樣;他舉的例子是什麼,像草木也一樣,一棵樹木腐爛以後,他就慢慢化成灰、化成糞土,所以證明人、眾生,死了以後沒有輪迴這件事件。所以這個理由就是不對,他理由是什麼,人死以後會腐爛,腐爛以後就沒有,事實上這個理由是按照錯誤的經驗,人死以後雖然肉體會腐爛,但是還有一個不會腐爛的東西.就是我們「第八識」,這個不是用眼睛可以看的到的。所以「非量」是什麼?就是用不正確的理由、不正確的例子來推論,那推論出來當然是錯誤的結果。 事理皆違 所以分量的結果是什麼呢?「事理皆違」,就是不合乎實事,也違背事情的道理,事理都錯了,這個叫「非量」。 比喻非量 我們看看雪公老師用兩個比喻,繩蛇和火輪的比喻。晚上看到一條繩索盤在那邊,我們就直覺判斷,盤在那邊,黑呼呼的,大概就是蛇,這個就是「似現」,現在前面的境界,作一個錯誤的分別,這個叫「似現」。火輸是什麼呢?就是「似比」,就這個境界不是現在眼前,然後你去作一種錯誤的判斷:晚上的時候,有人在很遠的地方拿一個火把在那邊旋轉,晚上看過去以為是一個輪子;但事實上我們往近看才知道不是火輪,而是一個火把,這個就是一種不現在前面境界的錯誤判斷,叫「非量」。第六意識當中的「獨散意識」,雖然可以做比量,但是也常常做「非量」,還有「第七識」,它絕對是「非量」.我們背過第七識「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它錯誤執著了「第八識」的「見分」為我,這種錯誤的實我、實法,這樣的判斷是錯誤的。還有「第六意識」的「五俱意識」,「五俱意識」攀緣現在的境界,攀緣錯誤了、分別錯誤了,也是「非量」。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