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也談「誰」的爸爸是誰?──與姚人多教授談問題──
2014/07/13 12:13:44瀏覽1562|回應4|推薦34

也談「誰」的爸爸是誰?──

這是一篇回應給「新新聞雜誌」姚教授專欄的文章‧‧‧

 

素仰貴刊在言論市場上有著受人尊重的地位;然而,這次讀到這篇「柯文哲的爸爸是誰」,個人對於姚教授的觀點頗不能認同,要知道某人如何,今天網路上資源取得方便,只要真是有心人,很多資料可以找到,讓我們真覺得簡直知識人的能力,已可以無遠弗屆;姚教授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與學術聲望,他要指導我們的社會理解某人某事,為何要強調誰是誰的爸爸呢?

個人以為,誰是誰的爸爸應該並不那麼重要;那只能算是個人社會關係中所謂「人脈」中的一種;它真的那麼重要,重要到需要學問淵博、名滿學運界的大教授來親自指點,大家才會知道麼?此外,如所周知,今天我們社會親日的氛圍相當濃厚,大家應該都知道當今日本政壇上的大人物,許多都是有著顯赫政治家族背景的,例如,安倍首相是當年的岸信介首相的外孫;麻生副首相是當年吉田茂首相的外孫;甚至於在網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據有關統計,日本的國會議員中有40%的議員是世襲議員。這些議員都是各大政治家族在內部產生的。」這樣的資料;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教授用這樣的方式攻擊某位政治候選人,真會是個理想的方式嗎?

個人很想建議,大教授如果真的關懷我們島嶼的前途,且確實想挺某一位候選人的話,不要用這樣的方式指導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社會已是一個由九年國民教育要進入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社會,相信他們已經有能力蒐集資訊進行自身的選擇了,能否不要用這樣蔑視他們能力的方式,提供您的高瞻遠矚……好嗎?

舉例言之,個人所知,想要理解姚人多先生,上網就可以查到不少關於姚先生的資料──個人都覺得比確認姚先生父親的尊姓大名,可能更為重要;例如,姚先生在英國尊貴的博士學位論文,這是一篇在大英帝國的餘蔭下,研究日據時代的日人治台問題《Governing the Colonised: Governmentality in the Japanese Colonisation of Taiwan, 1895-1945.》頗受肯定的大作;回台後,他揄揚著殖民者的所謂「殖民治理性」;強調著我們應該重視「日本殖民權力那種愛好事實〈facts〉」及真理〈truths〉的本質」!〈可見於「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姚人多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頁174。〉;個人認為這樣順手可做的探究,在認識姚教授的特殊學術與我們今日社會親日風氣上,當然就比他的令尊的大名更為重要,不是嗎?

謹以此為例,就教於地位崇高的姚教授,希望他能儘量給我們的社會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指導,好嗎?

 

以上,是個人作為一個關懷民主的社會知識份子對於姚教授的大文的一個感想。

 

........................................................................................................... 

 

姚人多專欄:柯文哲的爸爸是誰?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523497&kdid=AR10&r=5

 

馬英九的爸爸叫馬鶴凌,郝龍斌的爸爸叫郝柏村,吳志揚的爸爸叫吳伯雄,而連勝文的爸爸,大家都知道,他叫連戰。

 

同樣的問題,我們來綠營的政治人物。有誰知道陳水扁的爸爸是誰?有誰又知道謝長廷的爸爸是誰?我們頂多只能說,蘇貞昌的爸爸叫蘇爸爸,呂秀蓮的爸爸叫問呂爸爸,至於他們的姓名及來歷,即使是對台灣政治多有涉獵的人也無法清楚地回答。

 

世襲菁英不再壟斷市場

 

以上這些關於爸爸的問題,乍看之下有點喜感,不過,它們卻具體而微地點出了國民黨與民進黨這兩個政黨的巨大差異。大體上來說,國民黨的政治菁英是世襲的,而民進黨的政治菁英,至少在早期的民主化年代裡,則是必須要靠自己打拚的。

 

在某些社會及某些時刻裡,世襲的政治菁英較能贏得選民的信賴,因為他們的人脈夠,知名度夠,而且在哥哥爸爸真偉大的長期經營之下,層層環繞的社會網絡更是他們之所以立於不敗之地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他們是政治市場裡一個重量級的品牌,就像一個人要買可樂,他們不會去選那些沒沒無名的品牌一樣。換句話說,這是幾近於一個壟斷的市場。

 

不過,從這一次台北市長的選舉當中,我們可能正在目睹,這個長期壟斷的品牌市場正一步一步走向衰敗與重組之中。

 

 

幾個月前,當連勝文宣布參選,幾乎所有的民調數字皆一面倒的看好這個人即將成為下一屆的台北市長。不過,幾個月過後的今天,所有的民調數字皆一致地顯示,連勝文的支持度正在迅速下滑,而且完全看不出來有復甦的趨勢。

 

我想,可能連連勝文本人也搞不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當然,跟所有的選舉一樣,這一場台北市長的選舉絕對不是由單一因素所決定。不過,如果要問我這幾個月以來,台北市民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了他們對連勝文態度上的改變,我會這麼回答。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不知道柯文哲的爸爸是誰。

 

「天賦地位」對決「獲得地位」

 

這裡其實只需要動用一點簡單的社會學就能幫助我們理解這箇中奧妙。在任何一本大一的社會學教科書中,我們都會學到,在一個階層化的社會中,各團體及其成員會享有不同的社會地位與身分,而且這些社會地位與身分會為其成員帶來不同的社會資源。

 

社會地位又可分成兩種:一個是承襲自父母,也就是說,他(她)出生就擁有的地位,社會學上稱為「天賦地位」(ascribed status);另外一種社會地位則是經由個人的才智與後天的努力而獲得的,我們則稱為「獲得地位」(achieved status)。

 

簡單地說,「天賦地位」是世襲的,「獲得地位」是努力來的。今天,台北市的選戰,連勝文與柯文哲的對決,就是一場「天賦地位」與「獲得地位」對決。

 

加深年輕人的相對被剝奪感

 

我前面說過,在某些特定的社會與時刻裡,選民會傾向相信有著「天賦地位」的人。不過,因為台灣社會近年來的貧富差距,以及年輕世代的普遍焦慮,看起來那個年代正逐漸離我們遠去。

 

當一個候選人,他什麼都不會,也什麼都沒做過,卻住著帝寶,而且就能來選首都市長,這看在現在的年輕人眼裡,已經不是羨慕,而是不屑。連勝文每在電視上曝光一次,時下的年輕人心裡那種相對被剝奪感就被加深一次。

 

如果連勝文早個十幾二十年出生,那情況也許不一樣。那個時代的社會流動管道較今天暢通,年輕人依然敢做夢,社會上依然給予肯努力的年輕人往上爬到金字塔最頂端的機會。

 

然而,二○一四年的今天,大環境不一樣了。整體社會趨勢已悄悄地改變。過去,我們會崇尚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而今天,我們的社會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走向肯定那些靠著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人。

 

尤其是,這個被認為靠著自己努力而成功的台大醫生,他看起來又是不藍不綠,他說什麼也不加入民進黨,而民進黨也竟然沒有要強迫他入黨的意思。這個不藍不綠的重要特色又符應了台灣政治社會的另外一個整體趨勢,就是對政黨政治的徹底失望。

 

除了爸爸之外什麼都不是

 

所以,我們現在在柯文哲身上至少找到了兩項與社會趨勢高度契合的特質。在往後的選舉當中,他只要不斷強調,他今天擁有的一切全是靠他自己努力來的,而且,他會帶給台北市民一個超越藍綠的政治。那麼,很有可能,我們即將目睹一個政治奇蹟在台北市發生。

 

我知道有人一定會反駁我,我們又不是最近才知道連勝文的爸爸是誰,為什麼之前他的民調這麼高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而且我相信連勝文自己也知道。這幾個月下來,連勝文在人前人後的種種平庸甚至無能的表現,在在都讓台北市民驚覺。天啊,這個人除了他爸爸是連戰之外,他什麼都不是。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234567am&aid=14983127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爸爸
2014/08/11 15:35

爸爸節剛過,

說誰的爸爸是誰,

很荒唐,

雖然虎父無犬子,

但也可歹竹出好筍。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4-08-12 21:30 回覆:
聽說這篇文章貼出之後,某人那「以平民對權貴」的口號,真的就改變了

不知真假,查查看,竟然像是真的!

嚇我一跳,好像真有人看我的意見呢

泥人有感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姚人多讀什麼書呀
2014/07/24 09:54
又蠢又笨力一點邏輯概念都無,理路鼻通已極,處處以偏全,胡亂攀指,饒命哦! 這樣的蠢貨竟還誤人子弟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4 16:00
姚人多在文章前段
顯然刻意避開
蔡英文的爸爸
或陳致中的爸爸、陳其邁的爸爸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4-07-15 15:20 回覆:
泥人的看法中

爸爸媽媽是誰,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

事實上,貧富不均是一社會問題,應該努力使之合理重分配

但若因此而視為一大秘密,是大學問,在我們今天這開放的多元社會中,只顯示了此人缺乏常識

個人的成就就是要如何跳出自身的侷限啊,
出生於富者,如何突破富的「養尊處優」,出生貧者,如何掙出「惡性循環」的環境

養尊處優的教授只知道說說眾所周知的門第問題,也太常識,太沒有學問了吧?

泥人有感

黃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4 07:14

這些人的爸爸是誰?

不好說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14-07-15 14:49 回覆:
國際上許多名校,對於校友之子女都有就學優待,是否都錯了?

爸爸是誰,可能是優勢,但也可能是負擔;並且那是沒有人能夠改變的,談可以談‧‧‧‧

但是堂堂名教授,只能談這種咚咚,太幼稚了吧‧‧‧‧

如此的教授,到外國販回來的,只有這類貨色,真是悲哀啊。

泥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