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社會兩大價值迷失
2011/03/09 22:17:49瀏覽1256|回應8|推薦3

臺灣看透透11-02                                                            11.02.11環球華報

1945年光復以來,六十多年,臺灣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大變化。在表面上,臺灣最顯著的變化無疑是政治民主化和經濟起飛,但因全世界戰後民主化的國家不知幾凡,經濟躍進的國家也在所多見,有些比臺灣更富戲劇性,如以色列、日本和中國大陸,在世界大範圍裡,臺灣的民主和經濟成就並無特別之處。

然而,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臺灣社會伴隨政經巨變出現的兩件事物,卻分別從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縱坐標以及世界舞台的橫坐標角度,各自以價值觀的正負面呈現出特殊性,有典型意義,值得深入探討。兩件事物中,價值意義負面的,是族群衝突/臺獨;價值意義正面而成為典範的,是慈濟的誕生和壯大。臺灣社會「主流輿論」對這兩件事物的態度,反映的正是標題的兩大「價值迷失」﹕縱容族群衝突/臺獨,漠視慈濟。

先來看族群衝突/臺獨。族群衝突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為什麼唯獨臺灣的族群衝突特別?

世界各地的族群衝突,凡稍具規模而被世人所知者,都是真正「族群」意義上的衝突﹕衝突的兩方或者是異血統、異文化,或者是異宗教、異歷史、異語言,如美國的黑白兩族、盧旺達的胡圖族和圖西族、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和塞爾維亞族,乃至加拿大魁北克的英吉利族和法蘭西族……。他們所「衝突」的,是「族群」議題本身 --- 血統和歷史的不認同,文化、宗教、語言、社會習俗……的不相容,兩族因此無法共處,要分家。

但臺灣的所謂「族群衝突」,是發生在同血統、同文化、同宗教、同語言的同一漢民族之內,所謂「衝突」的兩方 --- 外省族和本省族,並無血統、歷史、文化、宗教、語言、社會習俗的不相容,雙方不但通婚頻繁,而且即便是在「衝突」最烈的政治領域,兩族也能擁有同一的政治信仰,參與同一個政黨,如被貼上「外省黨」標簽的國民黨,其本省籍黨員高達70%以上,遠超外省籍。即便是曾經高喊過「臺灣人出頭天」種族主義口號的民進黨,不但不乏外省籍成員,有些還成了他們的高官,如蔣介石「文膽」陳布雷的嫡孫陳師孟,便曾擔任過陳水扁的「總統府秘書長」。為了將這同一族內的衝突合理化成「族群衝突」,有人便「發明」了臺灣的所謂「四大族群」說,硬生生以「三重標準」,將一個漢族拆分成三個「族群」。「四大族群」是偽科學的分類,可以另文分析。

由此可見,臺灣的「族群衝突」,是由錯誤詮釋二二八事件等歷史,誇大、炒作出來的「偽族群衝突」,目的是服務於臺獨目標,與臺獨是朋比為奸的一對「狼狽」﹕臺獨煽動起「偽族群衝突」,「偽族群衝突」壯臺獨聲勢。前不久的「五都選舉」顯示,至今追求臺獨的民進黨拿到將近一半的選票,超出國民黨4%還多。這麼多人信奉這與「偽族群衝突」「狼狽為奸」的臺獨,臺灣社會的價值迷失,已到何等程度!

至於慈濟,她的特殊意義是雙重的,就其「外在」的「硬體」而言,是規模:她是華人世界最大、世界佛教界最大、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團體。這樣一個「三大」的民間機構,竟然誕生和成長在小小的台灣,光是這一點,就使慈濟具備了縱坐標的中國意義和橫坐標的世界意義。

慈濟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她內在的「軟體」本質:富於原創、超越西方的人道主義實踐,及其所蘊涵的人文價值「大愛」—— 這兩個字可以概括慈濟所做的一切。慈濟是一個宗教團體,但慈濟雖「始於宗教」,卻並不「止於宗教」,而是超越宗教。不僅是理念,更伴隨著實踐,慈濟的「大愛」已構成一項新的「普世價值」,具有在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普及推廣的普世意義,而這是唯一由東方、由中國文化所貢獻出的「普世價值」項目。

「大愛」的實質可以另文分析。這項新的「普世價值」在她的發源地臺灣如此被長久冷落,這是臺灣的另一個「價值迷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4887120

 回應文章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尾語
2011/03/10 23:36

雖然簡筆幾句,卻是一直牽掛,想了幾天才决定再敢謹慎下筆的話。國政論先生您的提示很對,一定要正面肯定的論述,否則方向模糊。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2-08-24 14:42 回覆:
謝謝!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希望和目標
2011/03/10 21:24

(本來謹慎寫好稿,要在上一篇回應,現在寫在這裡。)

藍營應有的樂觀和共識,目標和方向,希望和信念:

"本是同根生",博愛/大愛倫理連達對岸,求同存異,暫階段各自自由發展,待社會相當接近,"統合"自然水到渠成。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2-08-24 14:42 回覆:
是!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然形成 ?
2011/03/10 15:18
呵呵,綠吱吱越來越倒退了,現在變成自然形成 ?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ok
自然形成 !
2011/03/10 15:15

在未來十年,

台灣一定會建立自己的國家,

做自己的主人 !

-----------------------------------------

讓台灣建立自己的國家,

自然形成,

就 ok 了 !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的教訓:人類不會得到歷史的教訓
2011/03/10 11:11
我下面所寫,只是把維基頂下郊拼條節錄下來,有興趣可上網看全部經過。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9%A0%82%E4%B8%8B%E9%83%8A%E6%8B%BC

   所謂「四大族群」說,和當年的漳泉械鬥與頂下郊拼沒什麼不同,不過是比賽哪邊人多,不聽我的就抄傢伙大火拼,利益當頭,哪有什麼道理可說呢?

   清代是沒有什麼閩南不閩南的,只有漳州泉州,見面是要比拳頭的,甚至泉州人自己也要火拼一場。日據以後,漳泉是沒有了,變成閩南,可是這些漳泉後代,不少還是歧視客家人,根本不把客家人當自己人,我就碰到不少例子,令人痛心。至於外省人,受到什麼待遇,就不用我廢話了。

   民進黨的「四大族群」說,只是把「族群衝突」公開化,表明我就是要當老大,而造成的後果,頂下郊拼就是個好借鑑。

   歷史的教訓是什麼呢?歷史的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得到歷史的教訓,如此而已。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3-10 11:43 回覆:

「四大族群」的劃分是「三重標準」,按這種「三重標準」的「標準」,臺灣的族群還可以無限制地劃分下去。

歷史的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得到歷史的教訓,如此而已。

是。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的教訓:頂下郊拼(泉州人自己內鬥)
2011/03/10 11:09
  在清代台灣歷史,漳泉械鬥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B3%89%E6%BC%B3%E6%A2%B0%E9%AC%A5

是十分有名的,可是在這械鬥裡面,竟然夾雜著一個頂下郊拼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9%A0%82%E4%B8%8B%E9%83%8A%E6%8B%BC

,艋舺頂郊泉州三邑(晉江、南安、惠安)人和同為泉州的下郊同安人械鬥,同安人落敗,並敗走大稻埕。

   1738年,艋舺龍山寺落成後,三邑人商人就將頂郊中心設於該寺廟。得到了宗教庇護與場地,頂郊擁有抽稅,兵勇,甚至諸如道路闢建、義渡、義倉、賑災、巡更等公共事務。不過,這體系並沒有將同安的下郊納入。

   19世紀,艋舺移民漸多,同安人為主的下郊與三邑人的頂郊為了爭取艋舺碼頭,加上信仰神明不同,時常發生衝突。在公家官衙刻意忽視下,1853年,三邑人終於與同安人發生了俗稱「頂下郊拼」的分類械鬥。

    1853年初,福建漳州、泉州兩地天地會民變,台灣經濟與民心受其影響。下郊同安人對於頂郊三邑人霸佔碼頭與艋舺龍山寺深感不滿,蠢蠢欲動。三邑人見狀,先行主動攻擊同安人,向中立者泉州安溪人借道,燒毀安溪人信奉的艋舺祖師廟,邑人強勢進攻之餘,還將其同安人房屋全數焚毀。而敗逃之同安人,不得不放棄艋舺碼頭的地盤,逃往大稻埕另闢商埠。

   事後,三邑人得勝,佔得了艋舺大部分利益,不過三邑人好景不常,後來艋舺河沙淤積,不易停泊,船隻大多改停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商業貿易中心,大稻埕同安人又得到了商利。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3-10 11:40 回覆:
讀得我眼花繚亂,但還是謝謝您提供資料。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未來十年,台灣一定會建立自己的國家,做自己的主人 !
2011/03/10 09:23

呵呵,這句話還蠻爆笑的。

綠吱吱現在沒有LP,難道十年後就會生出LP了?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認同感
俗話說:人不親土親 !
2011/03/09 23:20

人民對土地都有認同感和感情 !

俗話說:人不親土親 !

居住在台灣的台灣人,

對台灣這塊土地愈久感情愈深,

如果台灣不被大陸中共統一去 !

在未來十年,

台灣一定會建立自己的國家,

做自己的主人 !

像美國一樣認同自己美國的這塊土地一樣 !

如果能活過十年的人,

一定會見證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