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模式」存在嗎?
2011/01/06 12:07:41瀏覽1837|回應25|推薦4

                                                                           2011.01.03 旺報

中國大陸的經濟高速發展引起全世界注意,也引發學界對於其發展動力的研究興趣,「中國模式」一說由此問世。饒有意思的是,「中國模式」的概念是誕生了,但對「中國模式」實際上是否存在,卻眾說紛紜,不承認「中國模式」的聲音相當強,還有旅美的大陸學者寫了專書來否定。至於在大陸本土,北京官方的對外態度是低調,至少不傾向立即承認,但民間與半官方的學界卻大有人鼓吹「中國模式」,還總結出種種理論來論證它的存在。

其實,要說「中國模式」是否存在,首先要釐清「模式」的定義是什麼。

「模式」來自英語的「model」,原詞含義甚多,若論與本文議題有關者,可集中為兩個,一個類似「特殊機制」,如「business model ---  商業模式」,就是指一家公司根據自己的技術、人才等特有條件所制定的一套擴展業務的「特殊機制」,它通常只適用於該公司自身,無法讓其他人模仿,這個含義是「內向」的;「模式/model」的另一個含義是「外向」的,接近「樣板」、「模範」,表示該「模式/model」具有普遍意義,值得推廣,供人學習模仿。

「模式/model」的兩個含義,如果取其「特殊機制」,則「中國模式」是存在的。中共改革開放30年,內外至少遇到四次重大危機﹕六四事件、九十年代持續多年,以銀行呆賬的金融危機為特徵的「中國崩潰論」階段、九十年代末的亞洲金融風暴和前年的世界金融風暴,其中前兩次的內部危機格外嚴重,放在別的國家,不是政權不保,便是國家破產,但中共不但安然渡過這兩次危機,更還在隨後兩次重創許多國家的亞洲和世界金融風暴中「表現亮麗」。這一切,可說明中共統治的「特殊機制」---「中國模式」無法否定。

但若將「中國模式」理解成「中國樣板」、「中國模範」,則很顯然,這樣的「中國模式」並不存在。

中共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發展,是緊接著臺灣七、八十年代的「經濟起飛」而來,是充分借鑒和參考了同文同種的「臺灣經驗」的。引人注意的是,雖然最初中共學的是臺灣,但隨後就表現出遠超出臺灣的經濟效率,這從城市建設的外觀即可看出  ---  臺北的市政建設,只及大陸的二、三線城市。說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給了臺灣極大壓力,這是毫不為過的。如果「中國模式」真的是「模範」,同文同種,又最先身受中共經濟實力之「害」的臺灣,應該率先回過頭來學習大陸,但這樣的跡象有在臺灣出現嗎?毫無。相反的是,別說仇視「中國」的綠營,連藍營的前行政院長,現任國家文化總會會長的劉兆玄,也公開認為中國大陸無法成為「十九世紀的英國或廿世紀的美國」,等於否定了「中國模式」。

臺灣為什麼不認可「中國模式」?因為「中國模式」的代價極大,大到臺灣人寧可不要「中國模式」的經濟成果。臺灣人看透了「中國模式」漂亮門面後的種種嚴重問題﹕巨大的社會不公(如強行拆遷、如讓「農民工」淪為「二等公民」的農村戶口制度……)、極端的貧富兩極分化、病如膏肓的「全民腐敗」、不顧子孫後代的環境破壞、民間此起彼伏的「群體性事件」、數額直逼國防開支的「維穩」支出……。而為了經濟發展,能讓這些問題長期存在的最終原因,則是一黨專制,那是經過長期抗爭,終於擺脫「白色恐怖」,迎來了民主化的臺灣人民所再也不能接受的社會制度,也可說,那是臺灣人民不認可「中國模式」的終極原因。

除了同文同種的臺灣,另一類應該歡迎「中國模式」的國家,是三個和中共一樣的一黨專制、一樣「碩果僅存」的共產國家北韓、越南、古巴。這三國採用「中國模式」了嗎?不知為何,答案也是否定的。

如果連最痛切感受中共經濟壓力,最需要「中國式經濟效率」,又是同文同種,還曾被中共學習過其早期經濟發展經驗的臺灣都不認可「中國模式」,如果連政治體制和中共相同的三個共產國家都不採用「中國模式」,則世界上還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嗎?

從臺灣對「中國模式」的抗拒就可理解,西方對「中國威脅」的疑慮,並非中文媒體常說的擔心「中國崛起」會奪走他們「世界霸主」的地位,而是,中共倘籍著經濟實力便可穩固維持其一黨專制,並進而威脅以民主、自由、人權為核心的「普世價值」,這不是文明的進步,而是倒退。

「中國模式」事實上給當代世界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文明進化新課題。只有在這個意義上,不管「模式」的定義是什麼,「中國模式」都是存在的。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4769200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來台第22代中國人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模式?一點也不重要。
2011/01/08 17:34

中國模式是否存在?一點也不重要。每年高於9%的經濟成率就說明了一切,那叫做硬道理。

台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是,以前經濟成長亮麗的時候,自稱台灣經濟奇蹟,看不起貧窮的大陸人;現在經濟不行了,上不了枱面了,只好把"民主"搬出來自爽。

台日韓被被西方價值洗腦洗到頭瞉壞了,把"民主"當作是目標,卻從不思考"民主"只是"讓人民生活得更好"的其中一種方式,如果,有其他的政治制度可以達到"讓人民生活更好"的目的,我們還要民主嗎?


不平
不太贊同您的?法。
2011/01/08 15:32
不太贊同您的説法。

民主化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是判斷是非的唯一的標準,臺灣的民主給了大陸很負面的示範不提,和大陸條件最相近的是民主大國印度,當年起點比大陸還高,但經過半個世紀的競爭,印度各方面已經遠遠的落在了中國大陸的後邊,窮人和文盲比大陸多多了,除了拿所謂的民主制度說事以外,似乎沒有能比得過中國大陸的地方,以所謂的民主斷言中國大陸和臺灣差一個檔次,很難以讓人信服,如果大陸真的效仿臺灣的所謂民主制度,倒黴的恐怕不只大陸人,臺灣也會殃及的。

「維穩經費『直逼』國防開支」當然是「謠言」,所謂維穩只不過是派一些人加強值班,發生問題及時解決不要閙大,現在連鎮壓也沒有,需要多少經費?國防開支每年多大的數目?「維穩經費『直逼』國防開支」這句話稍微動動腦子就知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還需要多少證據麽?

不平
沒有必要無度的貶抑大陸
2011/01/08 09:18

中國大陸當然存在許多問題,但也不是活地獄,並且台灣全家燒炭的、跳海的、交不起學費的也不在少數,沒有必要無度的貶抑大陸。

許多説法都是道聽途説加比如維穩經費超軍費,就是有心人士的胡編濫造,某些人是把社會基層組織比如居委會的經費、正常的公安局、派出所的經費都加在一起來算出一筆糊塗賬,但即便這樣也不會出現維穩經費超軍費的現象,一架J20飛機的研製價格要超過多少個派出所的日常開支之和呢?稍微過一下腦子就不會相信這種道聽途説。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8 11:11 回覆:

中國大陸的體制還沒有民主化,這就和臺灣差一個檔次了,不同檔次的問題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就像美女有美女特有的煩惱,可是美女的煩惱,和醜女的煩惱怎麼能相提並論?本文的重點,是在大陸的體制,文中都說了,那是臺灣不認可「中國模式」的「終極原因」。

文中說的是維穩經費「直逼」國防開支,沒有說「超過」。是不是謠言,那和大陸當局的「透明度」有關,什麼都不透明,「謠言」當然會多。

你有什麼證據說,「維穩經費『直逼』國防開支」是「謠言」?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給草山兄參考
2011/01/08 04:43

印順法師的悲哀 恒毓博士 著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6000/Book6001.htm

將佛法世俗化、淺化的證嚴法師
 

                     文/正光居士
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218364



民主真的是一種普世價值嗎?你想過嗎?
2011/01/07 22:15

普世價值:國強民富、社會和諧、安居樂業、人人平等、免於恐懼...等等所有人追求的目標,這才是普世價值吧!

而各種政治制度只是為了達到此目的的手段而已,若未能達到上面的美麗境界,都還不能算是普世價值。

你認為民主制度達到這境界了嗎?  人民當家做主了嗎?  社會更祥和了嗎? 治安更好了嗎?  你不論在何處做啥,都感覺沒有恐懼嗎? 你敢深夜獨自去海邊吹吹風嗎? ......

當你將民主自由制度看成普世價值時,你便已只是在追求民主自由制度、將民主自由制度置於最高地位而已,而忘了你追求的制度,其目的是要追求社會和諧、人人平等、安居樂業等普世價值。

所以當有人自由到亂罵別人、誣陷別人時,變將自由無限上綱,而不管是非道德與社會和諧,因為西式自由制度才是你要追求的。

因為活人才有人權,所以當有人殺人時,你要維護殺人犯的人權,不能判死刑,甚至幾年後就可出獄....因為你追求的人權是活人的人權,而不是死人的人權,所以就算以後殺人犯出獄後有極高機率再可殺數個人,你也無所謂,因為被殺的人已死,不必講人權了...也因為人權至上,所以不追求公平正義了.....

當你票投給當選人,你以為民主制度讓你作主了,結果政策是當選人在訂,不是你訂的,當選人總是比你早知道哪些地要改成建地,先去買了獲利了...你卻沒錢買到房子...不過沒關係...因為你追求的是民主制度...而你認為民主制度真的讓你當家做主了....下次可以選別人...結果下次還是別人訂政策....啥沒關係...因為你下次還可以選...所以你還是當家做主了....

當你認為國強民富、社會和諧、安居樂業、人人平等、免於恐懼...等才是你追求的目標時....你會因為沒達到目標而調整自己的政治經濟制度模式....希望能達到此境界....

但當你認為西式的民主自由人權制度是至高無尚的普世價值時,你不管社會和不和諧...治安好不好...是不是安居樂業....你永遠不會改變政治經濟的制度......

20世紀民主制度和共產制度相爭後,民主陣營大勝...因此絕大多數人變認為民主自由人權的制度永遠是最好的了...所以是普世價值....而有個日本學者卻這樣看....

日本學者T.Umehara的話語“蘇聯共產主義的失敗是西方自由主義破產的前奏。西方自由主義不但不是共產主義的替代品和結束歷史的統治性意識形態,反而會是下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8 10:51 回覆:

國強民富、社會和諧、安居樂業、人人平等、免於恐懼」或許是「普世」追求的目標,但不是「普世價值」,不要搞錯了!

西式的民主自由人權制度是至高無尚的普世價值」,沒有錯,因為現在沒有其他的「民主」等等可以超越西式的。慈濟人創造的「大愛」是一項新的「普世價值」,但和「西式」的並不衝突,當然因為這是東方的臺灣創造的,你也可以說,這是「超越」西式的。

要點在於﹕即便要追求「國強民富、社會和諧、安居樂業、人人平等、免於恐懼」,你也必須使用「民主自由人權制度」的「普世價值」方式,而不能使用違反「民主自由人權」的方式,如中共式的「維穩」手段。

苛求採用什麼「方式」,這叫做「程序正義」,否則,如果為了你要追求的「國強民富……」,可以不計手段,那就和臺獨一樣﹕「臺獨是最高道德」,「國強民富……是最高道德」,其他的道德淪喪、不擇手段都會是無所謂的。

所以我一再說,民進黨是共產黨的翻版!


Jacarand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版主的觀點
2011/01/07 17:32
只有最後一段,版主似乎沒說清楚。我不覺得所謂的「中國模式」是今日文明進化的新課題,倒是其他不認同這奇形、反普世價值的模式的國家,在這模式崩潰前,必須花功夫應付。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8 10:37 回覆:

在這模式崩潰前

希望這模式不是「崩潰」,而是逐漸改進到符合普世價值的地步。「崩潰」的社會代價太大。在中國大陸之外,這首先是臺灣的課題,不是美國的課題。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 觀自在
2011/01/07 15:21

  謝謝觀兄的指教。

  我個人一向不喜歡基督教的排他,而欣賞佛教的包容。

  印順法師所說,是否佛法,是否外道,因我並無研究,不敢妄言。

  然而,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也希望能照著“人的佛教”作。

  非我故意駁觀兄意見,只是既然佩服印順法師所言,那照著作就是,別無他意。

  仍謝謝觀兄指教。


Alberthk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一點想法
2011/01/07 13:23

中國模式有沒有代價,當然有
美國模式有沒有代價,當然有

那一個經濟發展沒有伴隨格主文中所講的負面因素?
環境破壞、貧富不均、公權力的執行問題,請問台灣也好、日本也好,美國也好,英國也好,那一個地區發展時沒有遇過?

中國模式存在與否的問題,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在歐美長久以來是完全自由經濟,相對於大陸的是政府主導,很強力維護公權力,以集體利益優先為主。當然在一個習慣完全自由、完全資本主義及公權力不被削減的地區來看,自然是怎麼看怎麼都不對。

與其說中國模式的不是,不如說中國模式給了社界另一個樣板,一個不依循西方理論來經營的發展方式,而結果是中國模式的確有其優勢及合適性。

相對於中國模式,印度是一個完全照搬歐美模式的另一個樣板。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7 15:46 回覆:

你的論點好像耶穌基督﹕你們誰認為自己沒有罪,就過來砸死這個女人,結果眾人皆散。

印度的問題在文化,大陸的問題在體制。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給草山
2011/01/07 05:34
 

草山說﹕

證嚴法師所為,不愧為印順法師弟子矣!

==============

印順雖身為佛教比丘﹐但其所說佛法﹐幾乎都是錯的﹐有很多甚至是外道法

他的弟子﹐如證嚴比丘尼﹐沒說佛法的部份﹐還好

一說到佛法﹐也是很多錯﹐有些是很離譜的錯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試這樣說
2011/01/07 00:18

我一直這樣以為:西方文化近幾個世紀以來,在世界上都是強勢文化,並有其特出優點,即世人所望及的對於個人尊嚴的重視,發展出來就是民主社會,逐步落實人間平等。

近代史上,東方和中東接觸到西方文化,都受到很大衝擊,大部份尚未停止。是經濟、宗教、軍事等先牽及,再擴而全面社會、教育,和文化藝術。強大西潮衝擊之下,就中國而言,付出代價龐大,拒和迎之際,西方商業貿易急不及侍之際(如迫想殖民用租地以利暢順營商鉅益),結局是戰爭,不平等和約,強迫割地等,以及中國內部連綿不斷的內亂、分裂和內戰。中國人自信流失,徬徨沒有方向。

中共長久以來,痛定思痛,一定要先求富強,便用集體力度壓迫個人,不惜犧牲,追求一致和速効。當中無數失敗和死失龐大數目人民,最後摸索出放棄一切國有的共產經濟吧,允許個人經濟的自由競爭,即所謂開放。但是一黨專政在開放經濟中的有效性經驗使他們不敢放棄這固有政治形式,於是,與全球接觸的密切,內外(大陸內部人民的騷動和學者的聲音期望等,和國際對大陸的期望)皆有壓力之際,政治仍然蝸牛慢步。不過,遲早將進入世界民主潮流的。一是經濟的軌道上人們必然要求更大的個人尊嚴及平等、自由、人權和民主選舉,呼聲必此起彼起,二是自由經濟與民主自由的一體性,自由經濟要走向民主自由,社會才有"和"的可能,與世界才有和平的可能。並且,那是人類智慧的演化,文明的演進──人人渴望生命尊嚴,不願被碾壓在為集體犧牲個人的車輪下──不能平等,法制不夠公義,要畏懼說錯話的恐怖後果等等。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1-07 15:41 回覆:
說得很好,大陸是一定要變的,他們上下都知道走不下去了,甚至軍隊裡也有人主張要政治改革。「維穩」費用向國防費用看齊,這在全世界大概也是獨一無二的,光這一點,就讓「中國模式」行不通。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