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討好綠營」是全藍營「集體誤思」
2010/09/20 13:33:07瀏覽2271|回應28|推薦14

臺灣看透透10-10(舊文新貼)                                                           10.07.21環球華報

對馬英九執政兩年來林林總總的批評聲中,似乎總也少不了一條「討好綠營」,而我意識到這「討好綠營」其實是全藍營的「集體誤思」,始於一次談話。

大約是今年初,我和一位新認識的朋友說,國民黨應該推出新的「統一論述」作為「臺灣願景」來擘劃兩岸關係,並以此對抗民進黨。朋友立即說,不行,「統一」在臺灣沒有市場。但聽完了我的「統一論述」,她不但認為有理,還願意介紹給朋友。不久,她就約了兩位朋友,加上我共四人,進行了一次小型「座談」。

談話開始,我剛說出自己想法,不出所料,朋友的兩位朋友,反應和朋友當初一樣﹕「不行,『統一』在臺灣沒有選票」。大約一個多小時後,經過層層說明甚至爭辯,最後,那兩位新朋友都表示,他們可以接受我的統一論述。

這事引起我深思。那三位人士,朋友是信奉「國父孫中山」理念的「正藍」,另兩位,一位是傾向大陸,自稱要做「吳三桂」引大陸力量入臺的「深藍」,另一位是曾經投票給馬英九,現在卻失望,雖絕不支持民進黨,卻也不想再票投國民黨,正在參與「廢票運動」,立場接近「中間選民」的「淺藍」。三人的色彩,從「深藍」、「正藍」,到「淺藍」,正好涵蓋全藍營光譜,可說是全藍營「縮影」。他們自己都能接受或不排斥某種類型的「統一」,但他們的思維,無一要以此來鞏固自己陣營,而是顧忌「統一」在社會上「沒有市場」,「沒有選票」。這「市場」上誰不接受統一?不就是綠營嗎?所以,三位人士所反映出的,就是全藍營一致,因為顧忌綠營反彈而放棄自己的「統一」立場。這不是全藍營「討好綠營」,是什麼?

要說「討好綠營」,藍營中最好此道的,首推馬英九。兩年前馬宣誓就任總統,演說時曾說「我尤其感念臺灣社會對我這樣一個戰後新移民的包容之義、栽培之恩與擁抱之情」。此話充滿「外省人原罪感」,我當時一聽就知道不對。可是,此話卻據說「感動了無數臺灣人」。什麼樣的「無數臺灣人」會被感動?是綠營嗎?當然不是,2008 年還票投民進黨的人,絕不會被馬英九感動,會「感動」的,只能是藍營和偏藍「中間選民」,他們聽不出這句話是馬英九向綠營「交心」,是因為他們的「潛意識」和馬英九是一樣的﹕「討好綠營」。

(註﹕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以「戰後新移民」的身份「感念臺灣社會」,這個「臺灣社會」,會包括和馬英九一樣同是「戰後新移民」的「外省人」嗎?當然不,否則,哪有「戰後新移民」的馬英九「感念」同樣是「戰後新移民」的「外省人」對他「包容」和「擁抱」之理?「臺灣社會」不包括「外省人」,這「臺灣社會」就只剩下「本省人」,馬英九是在「感念」「本省人」「包容、栽培與擁抱」他,這不正是「討好綠營」的思維嗎?)

每年一次的「二二八紀念日」,馬英九都要用閩南語發表一通講話。為什麼要講閩南語而不是國語?馬英九對「二二八事件」的公開立場是﹕「二二八事件」是「官逼民反」而非「族群衝突」。這個立場是對的。但閩南語並不靈光的馬英九特地選講閩南語,這不就暗示「二二八事件」是族群衝突,而且閩南語族群的「本省人」是受害一方,所以馬英九專講閩南語,話說給他們聽嗎?至於「二二八事件」中也有「外省人」受害,這馬英九似乎就不管了。講閩南語紀念「二二八」,這不但反映出馬英九對「二二八事件」的模糊認識和口是心非,也映襯出他「討好綠營」的心態。

類似事情還可列出一串。

作為國民黨主席和總統,馬英九是藍營的「頭」。「頭」都如此熱中「討好綠營」,難怪全藍營氛圍都如此。我認為藍營「不懂島內政治」,一點不冤枉他們,本文先舉此「討好綠營」之例為證,其餘再談。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4429089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少擔心將來統一後臺灣會怎麼樣,先警惕島內的兩黨勢態,不要到時還「不知為何而亡
2010/09/21 09:40
如果要想破除民眾、特別是藍營的集體誤思,就無法避免不講統一後會怎樣,否則你要如何論述「統一」?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1 12:03 回覆:

那倒是。

可這就是「想像力」的問題了。民進黨能把「臺灣國」想像得那麼美,以致綠營人人響往之,「鐵板一塊」,國民黨為什麼不把「統一」想像得更美?綠營妖魔化統一,國民黨就接受?

國民黨要明白,馬政府的「政績」,其實總體上並不差,批評很多是吹毛求疵。馬政府的「清廉」更可拿高分。「泛藍減半」另有原因,什麼原因,要參考綠營為什麼「鐵板一塊」。


X-ra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多因素,都被簡化了
2010/09/21 04:11
暴動的起因是專制政權的貪腐和無能……

二二八的要害是殺了太多人,變成一大筆血債…

===========================================

對於當時台灣的光復,台人當然是歡天喜地的,但政府經過八年艱苦抗戰,物資普遍缺乏,百廢待舉,需要休養生息之際,卻還需要對付那暗中已發展茁壯由蘇聯扶植起來的共產黨,還需面對他們四處的宣傳和武裝革命, 政府更因此顯得焦頭爛額和力不從心了,間接也引發了社會的人心惶惶;所以以此為基礎接收台灣的國民政府當然就更不可能有什麼像樣的軍容會引人羨慕了,因此習慣了被日人統治的臺灣人當然會對看來不怎麼體面的國民政府產生厭棄的心理;再加上因查緝私煙為導火線,引起台共和對回歸祖國失卻利益而心生不滿的一些日殖份子藉機鬧事,遂引發暴動;

至於228死亡人數則各說各話,我倒很懷疑一些誇大數字的真實性;只為達到一些個人的政治目的,數字可以隨意編造,也許原為一,卻可更改到一百或者一千,這種手法倒還真不難見於學術界;所以即使調查報告是白底黑字,也有可能是偽造的;我們由民進黨慣於說謊的習性,就可以知道它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了.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1 11:56 回覆:

國民政府當然就更不可能有什麼像樣的軍容會引人羨慕了

「軍容」不是要點。共產黨在大陸打國民黨時,「軍容」也不怎麼樣,但「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收服人心,「不整」的「軍容」反令人尊敬。

你不要忽視,國民黨在大陸的貪腐無能和在臺灣是同一個時代背景,後果如此鮮明了,還要強辯,那就是「硬拗」了,和民進黨一樣。

死亡人數即使嚴格按領取撫恤金的人數,那也夠多了。我認為鎮壓死亡不超過二三十人,頂多不超過五十人,可能民憤還能撫平。


掌櫃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不只藍營
2010/09/21 01:46

我老爸是深綠!我老弟是淺綠!

我伯父、伯母、堂姊妹們每個都被洗腦,洗得綠油油!

我不藍不綠,只堅持是非對錯的原則!

本來有點偏綠,因為陳定南加入了民進黨! (我是宜蘭人)

後來老是聽到民進黨講些顛倒是非、撕裂族群的言論,

漸漸的,變成《厭惡民進黨》,卻也不喜歡國民黨!

但是對於國民黨那些清廉的政治人物,我還是尊重的!

 ( 因為我自認為做不到! )

其實我老爸也知道台獨不可能,甚至也常提到,遲早會統一!

畢竟,胳臂扳不過大腿!

其實民進黨人,不是真的要台獨,

民進黨之所以推動《本土意識》,

就是要吸收那些《低知識農民》以及《自以為比大陸人高貴的知識份子》

《低知識農民》是因為《自卑心》作祟,所以當有人推崇他們的庸俗,

其實是一種本土特色的時候,他們就享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

因此他們死心塌地的支持民進黨!即便民進黨說台灣的狗屎是甜的,他們也相信。

( 這就是一種愚民手法 )

《自以為比大陸人高級的知識份子》這些人又是怎麼樣的一群人?

他們其實都是一群《忘本》的讀書人!

所謂的《忘本》不是說他們數典忘祖!

而是說他們忘了《台灣也是篳路藍縷一路往上爬到今天的》

除非你是20歲以下的草莓族,像我們這些六年級生,應該都還記得!

30年前,台灣人出國旅遊,是怎麼的《被人嘲諷是一群沒家教的暴發戶》

大家都是從農民、勞工階層翻身而成為如今通曉國際禮儀的人!

絕大多數都不是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的貴族!

嘲笑大陸人如今惡形惡狀的人,其實你也在嘲笑 30 年前,

你自己的父母、祖父母!

台灣人啊!要謙虛、要自省!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1 11:44 回覆:
是,反正民進黨千方百計就是要搞族群衝突,「臺灣人不是中國人」是他們的核心理念,「臺灣人出頭天」是他們最喜歡的種族主義口號之一。

123to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泛藍減半是「許多藍營支持者」的問題
2010/09/21 01:25
版主寫的是文字,對於文章總要說的清楚,既說不清楚,就統括為文字遊戲,那跟綠營的做法有什麼兩樣?

「台獨」在綠營眼裡,它就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議題」,而且因為如此,綠營才能「鐵板一塊」。你到現在還看不清這一點,為你捏一把汗!
==> 「台獨」永遠是綠營掌權者最重要的議題,一旦退出綠營的權力核心,就可能不再是這樣,「台獨」只是綠營用來提高對抗的議題,既然不能改變綠營權力核心的看法,為什麼我必須在乎它? 鞏固綠營的只有台獨議題嗎? 這樣的論政太簡單了吧! 幫住綠營鞏固陣地的也括不少親藍的媒體跟藍軍呢!為了拉回這些藍軍,就必須拿「統一」來對抗嗎? 如果只能這樣,那還不如將政權再輸給綠營算了。

沒有必要「國台客語」一起來。現在很多地方「國台客語」各講一遍,已夠繁瑣,但還可接受,因為是要「服務」民眾,「二二八紀念日」是政治事件,就應該用國語。為什麼臺語的地位要超過國語?
==> 國語跟台語沒有那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難道客語就不重要嗎? 藍營難道跟民進黨一樣只能用對抗凝聚向心力嗎? 台灣現在不存在互相尊重嗎? 至少我成長時的台灣是這樣,我期望現在它應該也要這樣。請不要猜測我的潛意識,如果我的文字都讓您難以理解,我的潛意識對您更難。


「許多藍營支持者」希望把綠營的弊案搞清楚,你的解讀是對綠營進行「清算」或是「報復」,這又和綠營的看法高度一致,又是巧合?
==> 許多該查的案子都由司法在調查了,有的有進度有的沒有,「許多藍營支持者」不滿的是什麼? 是因為動作太慢? 還是因為結果不如預期? 很多事情不保證能查得出來的,就像林義雄先生家的事件、陳文成先生的事件即使綠營執政八年,也沒查出結果,「許多藍營支持者」難道不能接受三一九槍擊案及其他弊案就是沒有新的進展嗎? 我的解讀是「清算」或是「報復」,用的字眼很重,但超出正常的期待,不就是這樣嗎?

所以,「許多藍營支持者」對馬總統都誤判了?泛藍因此「減半」,是泛藍自己的責任,和馬總統無關?
==> 我確實是這麼認為,馬總統既然在「許多藍營支持者」眼中都已犯了那麼多的錯了,「許多藍營支持者」難道還認自己一點錯都沒有嗎? 不是自己的期望錯了,至少應該是支持了不對的人吧! 如果真的泛藍因此減半,我認為也算是一種認錯的表示,雖然這對國民黨不好,但對台灣未必不好。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完美」的人太多,都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有錯的太少,這是台灣會亡的唯一因素。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1 11:42 回覆:

必須拿「統一」來對抗嗎? 如果只能這樣,那還不如將政權再輸給綠營算了。

寧可讓民進黨執政,也不可回到統一立場 ---- 還僅僅是「立場」而言,還不是真的「統一」,如果這樣,就沒什麼好講了。

臺獨是邪惡運動,我客氣一點,不稱呼它「罪惡運動」,你連這都看不清,沒有對話基礎。


X-ra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同意「官逼民反」的說法
2010/09/21 00:32

「官逼民反」的說詞也完全是錯誤的,同樣是馬為向綠營交心的說法;

是怎麼個「官逼民」法?

是政府主動擾民了嗎?還是因為當時社會因個別衝突而引發動亂,政府需要斷然處置,而造成不幸的結果?

而在那個困難的時代,政府因遭遇到特殊狀況,而有不得不為的苦衷!!難道政府就該讓它繼續亂下去,而不採取任何作為嗎?

馬英九以廉價的方式,用犧牲自己的先人為代價,替自己找到一個容易的出口,並以此為自己搏得美名開端的作法,實在令人不齒!!!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1 01:13 回覆:

1945 年國府剛入臺時,全體臺灣人傾島狂熱歡迎,兩年後,臺灣人態度丕變,起來暴動,你說政府的統治沒有問題,怎麼說得過去?

暴動的起因是專制政權的貪腐和無能,這和丟掉大陸的原因基本一致,與「外省人」的身份無關;擴大化鎮壓二二八暴動,殺了太多臺灣本地人,是專制政權的殘暴,同樣和「外省人」的身份無關。「官逼民反」不但基本如實地解釋暴動的起因,而且是「去種族詮釋」,與「族群」的因素脫鉤,基本上是對的。

二二八的要害是殺了太多人,變成一大筆血債,而不是什麼「族群文化衝突」,在這一點上,很多藍營的學者也是糊塗的。如果當時不殺人或殺很少的人,把事情擺平,接著便勵精圖治,既無血債,之前的貪腐和無能也會被逐漸淡忘,二二八就不算什麼了。

殺人是專制政權的本性,不是「外省人」的本性,這才是全臺灣要明白的,包括「外省人」和「本省人」。「外省人」不必有「原罪感」,「本省人」也不應責怪「外省人」。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需要韜光養晦!
2010/09/20 23:55

台灣現在最需要的是發展經濟,健全法律制度。不要陷入統獨戰而荒廢了基業!假以時日,台灣有底氣了,藍營倒可以推出進可統一大陸,退可維持現狀的統一論來凝聚藍營.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1 00:29 回覆:

這麼樂觀?照此已往,經濟還沒發展起來,天下就再次丟掉了。

不理解為什麼對「泛藍減半」如此沒有危機意識?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則和實際
2010/09/20 22:50

我倒認為馬總統很用力想終止島內撕裂(原則),所以設法在用語方面緩和緊繃的氣氛而已(實際)。累積的憤懣在過去這麽多年不是常時給一句或幾句別有用心的話挑得羣族亢憤非常嗎?

另說一個很大的理論或原則和實際。"終極統一",本是一個同文同種同淵源(島上大多數)又分開的兩實體合理的前進方向。不過,這仍屬理論上的自然和合理。實際上,大多數人對大陸政治社會未能考慮過可以信任。客觀而言,由於過往歴史留下的惡劣印象如劇烈鬥爭和高度弄權極權,也由於現在嚴重的貪污現象權貴把持利益現象等等,這些是此岸最難信任和認同的吧!(請容說得非常坦白)。所以,國政論先生,您的終統論述必須非常仔細的說出我們可以放心的道理。

兩岸差異如此之大,能怎樣現階段就談得攏關於"統"呢?即使說一個中國意念之下,不限期談判,談上幾十年都說不定呢。而,一個中國意念下"統",實也可以一個中國意念之下"邦聯"啊。後者似乎讓人安心些: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在用繁體字,用五權憲法,有自己的軍隊、中央銀行、稅制等等;談"統",好像都要依大陸的,談"邦聯",則維持到自已的空間。要說一個中國認同之下,什麼都可以談,這本是很籠統的原則;實際談判桌上,我們就會馬上碰到這些實際的制度和既成現實,"終極統一"就自然滑到邦聯這類兩岸連結上了。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1 00:26 回覆:

想得再遠一些,是臺灣在整體上促進大陸進步﹕民主和國民素養。如果臺灣人沒有這樣的「遠見」,那就「近視」一點,找找綠營「鐵板一塊」,藍營「泛藍減半」的原因吧?遠的近的都看不到,只會擔心「統一以後臺灣怎麼辦」,如此患得患失,這就是藍營的心態?

這段話再貼一次﹕

我們先不要談兩岸了,先談臺灣的兩黨競爭。再說一遍,綠營「鐵板一塊」,就是因為他們拼命要獨,所以政績、清廉對他們無所謂;藍營「泛藍減半」,就是因為「不統不獨」,沒有了「中心思想」,「討好綠營」的心態影響到一系列作為,於是「基本盤」沒了。

少擔心將來統一後臺灣會怎麼樣,先警惕島內的兩黨勢態,不要到時還「不知為何而亡」!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o:happyreader
2010/09/20 21:50

如果你的推論是對的,那老共豈不是在支持慢性臺獨路線?

你認為老共高層是笨蛋嗎?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0 23:44 回覆:
是。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五都全敗
2010/09/20 21:37

說藍營討好綠營,這是表面現象,不是深層次的問題。
深層次的問題,就是藍營,至少是馬英九,至今仍然認為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傢。有的人甚至荒謬地認為馬英九祖籍湖南,會支持統一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外省人當中,鼓吹臺獨的不在少數,如陳師孟和外獨會。

兩年以來,不少藍營人士已經清醒地發現,馬英九其實推行的是慢性臺獨的路綫,本質上与民進黨沒有什么區別。換言之,面對大陸,國民黨和民進黨在利益上是一緻的,隻不過一方扮縯黑臉,一方扮縯白臉。

當前的國民黨,還是大陸時期的國民黨嗎?當然不是!現在的這個國民黨,一無政治理想,二無黨魂黨紀,三無民族情懷,完全是一臺選舉機器。這樣的政黨,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黨啦,而是一個利益集團而已。你國民黨鼓吹“不統不獨”,其實就是臺獨,你馬英九公開透過幕僚宣稱,統一必須首先得到列強的支持和認可,你馬英九公開說,美國和日本比大陸更加可愛、更加可親,這些与民進黨的目標有何差別?既然与民進黨沒有什么差別,那些有中華意識和傢國情懷的藍營民衆,幹么要出來投票支持你?騙一次還不夠嗎?羞辱一次還不夠嗎?

說一句難聽的話,很多藍營的公衆人物,本身就是臺獨分子。不是嗎?開口閉口稱呼大陸為中國而非中國大陸,本身就是臺獨意識的體現。看看電視和報紙,這樣的人還少嗎?蘇俊濱和趙少康,正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五都選舉,國民黨的最好成績是四敗一勝,當然,全盤皆輸,五都全敗,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1 00:17 回覆:

馬英九有問題,但不像你擔心的那麼糟糕,比如他力推 ECFA,這和民進黨是對著幹的,你就不能否認,再如他肯定「兩德模式」,兩德最終是統一的,這些你不能因為「反馬」而故意看不到。

藍營的「深層」有問題倒是真的,國民黨現在沒有理想了,你說變成一個「利益集團」,也不是沒有道理 ---- 沒有理想,不就是只有利益嗎?但奇怪的是,我不認為馬英九也「沒有理想」,因為他並沒有在謀私,他的總統其實做得很辛苦,也很窩囊。那什麼是他的理想呢?也許他真的相信「不統不獨」最好。我只能說,馬英九是個好人,但他迷失方向了。至於他自己是否知道迷失方向,知道多少,我就不得而知了。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頭」都如此熱中「討好綠營」,難怪全藍營氛圍都如此。
2010/09/20 21:29

全藍營這種「集體誤思」其來有自,但不是2008馬英九上台後才有的,版主把因推給馬英九並不公平。

台灣既然選擇西式選舉制度,且當多數藍營的人都有這種誤思時,身為藍營的「頭」,很難專斷獨行,所以我始終認為有志之士應該先從改變藍營支持者觀念做起,而非期望馬英九一言就可以扭轉此集體誤思。

另,有關二二八一事,就我的觀察,馬英九的考量是不希望台灣因二二八的糾纏不清而繼續內耗,至於馬英九特定選講閩南語的原因,是因為只有閩南人在吵二二八。

至於大家在談統一時,總是認為台灣小,大陸大,所以統一一定是被統,而統一後,台灣也一定要跟著改變生活方式與制度。所以反對統一。

我實在搞不懂這些人的邏輯與思維,請問這些人:

被統與統對方的標準如何認定?在什麼情況下,才算是我們統一對方?

如果維持現狀(其實就是繼續維持38年實施至今的一國兩制),台灣2300萬人遵守中華民國憲法不再否認自己不是中國人,而兩岸繼續維持目前狀態,這樣算是被統嗎?這樣會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與制度嗎?

當然,受綠人長期的洗腦影響,有人會說,一旦承認接受後,大陸的手就會慢慢伸進台灣來,抱有這種想法的人,我相信一定沒細看老鄧一國兩制的內容。

如果這些人能夠冷靜下來好好思考,其實兩岸自38年至今一直都在實施一國兩制,只是在1971年前是ROC代表這個一國,1971年後改由PRC代表一國至今還未改變。

而在國際上,老共現在正在落實老鄧一國兩制第三點(臺灣還可同外國簽訂商務、文化協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權)對台灣的承諾罷了。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mfa.gov.cn/chn/pds/ziliao/tytj/t10730.htm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0-09-20 22:47 回覆:

全藍營這種「集體誤思」其來有自,但不是2008馬英九上台後才有的,版主把因推給馬英九並不公平。

我和你觀點一樣,只是在這篇文章批評馬英九,篇幅所限,不及其他,但我一再說明,在根本上,是藍營的「思想界、文化界」出了問題。

至於馬英九特定選講閩南語的原因,是因為只有閩南人在吵二二八。

同樣邏輯,因為以講閩南語的「臺灣人」為主的綠營反對統一,所以馬英九就不統了,是不是?

至於大家在談統一時,總是認為台灣小,大陸大………………

我們先不要談兩岸了,先談臺灣的兩黨競爭。再說一遍,綠營「鐵板一塊」,就是因為他們拼命要獨,所以政績、清廉對他們無所謂;藍營「泛藍減半」,就是因為「不統不獨」,沒有了「中心思想」,「討好綠營」的心態影響到一系列作為,於是「基本盤」沒了。

少擔心將來統一後臺灣會怎麼樣,先警惕島內的兩黨勢態,不要到時還「不知為何而亡」!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