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妖魔化美國,誤導自己
2009/08/06 21:53:03瀏覽543|回應1|推薦0

因為讀到 楊恒均:美國是靠什麼度過難關的?才找出這篇多年前的文章上載。雖然某些論述今天看來自己也不太滿意,但九年前的這篇文章的主旨,我覺得至今沒錯。

妖魔化美國,誤導自己

——北京對台問題反思之五

原載2000.11.712.29《世界日報》《環球華報》

北京對美國在兩岸關係中的作用也充滿誤解。 

誤解一: 美國有意維持兩岸不統不獨局面,陰謀阻攔中國統一。

錯了。美國只是希望兩岸用和平手段解決紛爭,至於結果是統一還是獨立,美國不管,由此而形成其「台灣不獨,大陸不武」,各打五十大板的兩岸政策。據報道,美國新總統小布希,就曾考慮明確提出「台灣不挑釁,大陸不出擊」的策略。

美國近幾年在亞洲的兩次遭遇,也是很好實例,有助於我們正確瞭解美國立場。

實例一美國沒有阻攔兩韓統一,儘管美國在南韓有駐軍,如要結合外交和軍事手段阻止兩韓統一,易如反掌。 

實例二幾年前,美國在菲律賓的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同樣駐有重兵。但是,菲律賓雖弱小,一旦民意要求美軍撤走,美國再怎麼心不甘意不願,也還是乖乖地走了。

這兩件事充分證明: 只要台灣也有意統一,中國就能順利統一,根本不關美國的事。

美國不會阻攔中國統一,在於美國知道,如海峽兩岸都想統一,美國卻從中阻撓,這種企圖不但成功無望,反會將其自身的「世界領袖」形象破壞殆盡。再說,客觀形勢是,北京的統一決心堅如磐石,任何人想阻攔之,都是一廂情願的盲動。政治智商頗高的美國政府,怎會不理解這淺顯的政治常識,罔顧現實,一意孤行?

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對立,說到底,在於北京認為,如果沒有美國的武力撐腰,台灣早已屈服,統一已經「手到擒來」。而美國,作為「世界警察」,可以接受種種結果,卻唯一不能接受「以武逼統」的過程,否則,他會喪盡「警察」的尊嚴。美國和台灣就是這樣走到一起去的。這是美國兩岸政策的底線,其不可動搖性正如北京的「一個中國」政策。不管它是否合理,這是北京既無法回避,也不能克服的政治現實,只能理性對待,就像美國必需理性面對北京統一中國的決心一樣。

其實,北京如改變策略,致力以人情、文化、經濟、法律、政黨、外交等的和平方法謀求統一,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干預因素會自然消失。這個趨勢現在已經出現。比如,北京最近放寬「一個中國」定義(法律角度),用兵馬俑感召台灣民意(歷史文化角度),吸引台資和台灣高科技產業「登陸」(經濟角度),拉攏國、親、新三黨,抵制民進黨(政黨分化)等,這些非武力的手段立即產生了明顯的促統效果,但是,美國干預阻攔了嗎?

美國在兩岸關係中的干預介入,是衝著北京「不放棄武力統一」的立場而來的。北京如明確武力只用來防範台獨,統一只採用和平方法,不但會在台灣島內產生正面回響,加快統一進程,而且美國的干預因素會自然消失,北京一再表明的所謂「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問題」一說,會很快不覆存在。

這麼做,當然不是因為怕美國,而是和平的方式本來就符合歷史潮流,符合中國自身的利益。

如果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屆時,即使北京鼓勵台灣向美國採購先進武器。恐怕美國都不敢再賣,以防它們最後統統流入北京的武庫,除非台灣願意接受美國的淘汰貨。

美國的兩岸政策,客觀上有助於遏制台獨,促進和平統一,是美、台、中共的三方之中,最理性,最平衡,最符合各方利益的政策。

誤解二: 美國想維持兩岸不統不獨的局面,是因為美國要「圍堵中國」,台灣是美國牽制中國的一張王牌。

事實是: 美國的對華政策,早就從以「圍堵」為主,轉為以「積極交往,和平演變」為主了。美國確實在世界上圍堵和圍堵過某些「流氓國家」,如利比亞、伊拉克、北韓、古巴、伊朗等。把美國對這些國家的政策和對北京的態度作個比較,就可看出大差別。

美國之所以不「圍堵」中共,一個原因是中共太強大,美國無法靠「圍堵」遏制他,只能「和平演變」他。其次,在市場、全球戰略等方面,美國的利益天平向北京劇烈傾斜。與北京相比,台灣不但太小,美國幾乎「無利可圖」,更經常成為美國從北京謀求利益的「麻煩製造者」。

還有一個更深沉的因素。從經濟建設到人權、民主的改善,北京這些年來本身的「和平演變」成果巨大。這些進步,建構在一個意義深遠的基礎之上: 中國人、中國文化對西方和西方文化強烈的認同、欣賞和開放。相較於北韓、古巴對西方的封閉排斥,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和西方在宗教文化等基本價值觀上的根本對立,中國和西方,和美國,在價值觀的最基本面,實際上是一致的。這是被很多人所忽視,也是北京自己看不清,或心知肚明卻羞於承認的。

誤解三: 美國之所以「遏制中國」,是為了維持其「世界獨霸」的角色,美國不容別人挑戰其世界第一的地位,他在心裡不願看到「中國」強大。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要判斷美國在國際上是否容許別人成為第一,先看看他在國內,是否允許少數族裔成為第一。

於是,我們看到,新總統布什的國務卿鮑爾將軍,是美籍牙買加人;國家安全助理,是非裔的萊斯女士。在美國政府最敏感的國安和外交權力圈,黑人「第一」。

新任勞工部長是趙小蘭,在布什政府的內閣中,華人穩坐一把「第一」的交椅。

華盛頓州的州長是駱家輝,在華盛頓州的政治權力中,華人「第一」。

吳振偉是眾議員,在他的眾議員選區範圍,也是華人「第一」。

無獨有偶,華盛頓州的北鄰碧詩(BC)省,省長是印裔的杜新志。碧詩省在加拿大,但加拿大和美國,在價值觀方面有什麼本質區別?

這樣的事,中國大陸做得到嗎?

再看國際舞台。現任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是得到美國支持而上台的,接任因美國反對而無法連任的前秘書長蓋里。安南是黑人,蓋里是白人。在聯合國的權力圈,黑人「第一」,而且有美國相助。

這樣的例子還可列舉很多。

結論: 只要基本價值觀一致,又遵循公認的遊戲規則,美國無法阻攔「別人」成為「第一」。

美國和北京摩擦,就起因於這「基本價值觀」的對立。「圍堵」一說,由此而來。可見,「圍堵中國」,精確地說,應該是「圍堵中共」,而非「中國」。反諷的是,「圍堵中國」最起勁的,其實不是外來敵人,而是「中國」自己。請看當前,數不清的大陸人,從最貧弱的下層平民,到最有錢有勢有知的社會精英,包括大批中共高幹子女,用盡方法奔赴西方,北京自己也全力以赴地學西方,學美國,不斷拋棄過去的共產教條,進行名為「現代化」實為「西方化」的努力,這種自我放逐,自我演變,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圍堵中國」?

至於美國「心裡」,十之八九是不願意「中國」強大,不願意中國現在就統一的,而這才是正常現象。反過來,「中國」「心裡」願意美國強大嗎?問題是,心裡想的,不應等同於手上做的,這叫做「不能以思想定罪」,否則,世界上沒幾個人會不是詐騙犯、偷盜犯、強暴犯,通姦犯……。放到國際政治的層面,如果一個國家不是根據對方國的實際外交行為來制定自己的相應政策,而是一味猜測挖掘對方的「動機」和「目的」,由此決定自己態度,這個國家的外交一定會出問題。

看不到美國(西方)容許別人成為第一,把價值觀之爭簡單地歪曲成「圍堵」,這種「目的論」「陰謀論」的思維方式,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差異之一。

北京對美國的解讀和反應,基本是錯的,並因此在台灣問題中過分看重美國因素,把事情搞得太過複雜。這是北京對台問題的誤判之五。

09.08.06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3201633

 回應文章

战争风云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1
2010/12/14 15:35

那美国人应该骂林肯是王八蛋,当年为什么美国南北不和平解决呢。

美国所谓的和平,不过就是为台湾的和平分裂找借口,美国明知道台湾不会和大陆统一的,才做了这么个假人情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1-05-20 17:47 回覆:

今天才看到你回應。可是你該開始懂得,你把美國看錯了?美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口誤」說出了美國人的「心裡話」﹕支持「和平統一」?

不理解你們,是真的以為「美國很壞」,還是希望「美國很壞」?大概是後者多於前者吧?否則,如果美國實際上「不壞」,你們的「面子」放哪裡?所以你們會扭曲事實,無視真相,千方百計「證明」美國「很壞」,就像民進黨對待大陸一樣!